當羅斯軍忙於進軍之際,同樣遠征的奧伯特利迪特伯***,在呂貝克的統治者伯爵米斯圖伊的率領下,以盡量快的速度向美茵河畔法蘭克福前進著。


    他們必須前往馬格德堡,利用當地橋梁順利過河。


    在過河之後軍隊必須西進,在找到易北河上遊河道後繼續南下。


    米斯圖伊是懂得帝國東部的那些邊疆區的分布情況,他隻是了解,這輩子還是首次嚐試。


    行動有著極強的試探性,客觀上大軍如同武裝巡遊一般繞著邊疆區大秀肌肉。因為他是一位斯拉夫貴族,邊疆區裏有著大量的斯拉夫近親。奧伯特利迪特勢力從未統治過他們,帝國邊疆的文德斯拉夫各部對於奧伯特利迪特一樣陌生。


    但雙方有著相似的血統、完全通用的斯拉夫語言,在信仰上也都皈依了天主。


    米斯圖伊也有自己的特別野心:「法蘭克會爛下去,如果它毀滅了,屬於我納科尼德家族的時代就降臨了。我的家族會收拾奧德河兩岸的所有家夥們,還可以把各個文德部落全部拿下。以後我可以控製整個馬格德堡,這樣我就可以在東方反包圍崛起的薩克森人,再震懾圖林根人。」


    一個底盤廣大人口頗多的強大的斯拉夫族裔邦國出現在法蘭克世界的北方,統禦它的將是納科尼德家族。見得更北方的羅斯人耀武揚威,米斯圖伊也想效仿之。


    以呂貝克軍為絕對主力的奧伯特利迪特軍,以全騎兵陣容沿著易北河浩浩蕩蕩進軍馬格德堡。


    事到如今,當地在名義上已經全部臣服於路德維希,人口眾多的斯拉夫之索布部族、這一文德人勢力下的一個大部落就是路德維希的鐵杆擁躉,即便三年前的打敗仗他們遭遇極為慘重的損失。


    可轉念一想,這未嚐不是一種「合法減丁」。固然索布人秉承著全民皆兵的老傳統,抽掉五千青壯年男子出征而幾乎全軍覆沒,索布人目前的確沒有反叛的可能性,他們的精壯大量損失,就算他們日後反叛實力也被大大削弱。


    米斯圖伊估計這群家夥心頭有恨,畢竟死了五千精壯這要多少年月才能恢複人口損失?他們是討伐反叛的薩克森人而死,想必仇恨也都落在了薩克森人以及丹麥人之類的諾曼人頭上。


    損失巨大而沒有得到路德維希的安撫,這何嚐不是可以利用的點?


    從漢堡城下與羅斯王分道揚鑣固然有著意氣用事,米斯圖伊不可能折返,在他消氣後不得不繼續走在這繞大遠的道路上。


    他也注意到戰士們心裏有怨氣,這份怨氣主要因羅斯人與薩克森人的傲慢,也一定有被迫跟著大人繞遠路的無奈。


    「忠於我的戰士們!我帶著你們去見見世麵!當我們到了馬格德堡必做大休整,那裏有著很多我們的親族,他們曾蒙受巨大苦難,現在我們以拯救者的身份去幫助他們。我們將在他們心中成為英雄!」


    「我們要在馬格德堡展示我們的威武,我們還要繼續東進,在東部薩克森人的村莊炫耀。我們還要進入圖林根人的領地,告訴他們你們才是強者。整個東部世界都將知道我們的存在,你們會給那些貴族們震撼。」


    米斯圖伊竭力振奮人心,他不甚關心戰士是否被鼓舞,至少自己精神非常亢奮。


    一如他估計的那樣,龐大軍隊突然兵臨小小的馬格德堡城下,當地頓時鬧出亂子。


    因為並非所有的索布人甘於被強大的法蘭克軍隊統治,不服強權更不願皈依之人當即遭到了法蘭克人與當地投降貴族的絞殺。


    好在本地區到處是森林,不服之人逃入森林就好似魚兒遊進大海,想要去森林將打遊擊的反叛者抓獲,成本可是太高了。


    但整個索布部族的法蘭克化不可避免,皈依天主後的人們渴望


    安定。他們固然要支付更多的稅賦、有戰事必須提供大量仆從軍,合作付出的代價很大也必須忍耐,他們並不能承受法蘭克大軍的報複,整個部族就在高壓中生活著,雖看不到未來變數至少日子還能安定苟且。


    那些不服者被邊緣化,繼而匪徒化。


    他們偷襲河道兩側的村莊,即便明確知曉村子裏住的多是自己的同族。搶掠糧食牛羊,抓走年輕女人做壓寨夫人,密林中就存在著一些土匪窩點。那是索布人自己的事情,過去時期的路德維希不願派兵幫其平亂,投降的索布貴族當自己去解決亂子,而每年需要繳納的貢品一個不能少。


    匪徒活動維持在一定範圍內,他們並無能力越過河流去偷襲馬格德堡,城市木牆就是最好的屏障,當地教會雇傭的衛士裝備精良,對扞衛城市態度堅決。


    特殊局麵下,教會也不得不承擔起封建領主般的保衛民眾之義務,而非靠著羊皮紙書寫的福音書以及三寸不爛之舌教化百姓。


    一支龐大騎兵軍團突然現身城市北部,驚得修道院瘋狂敲打塔樓銅鍾,城市傭兵們陸續站在城牆上警備不測,大量城外民眾放下手頭一切夥計發瘋般向城內逃亡,就仿佛森林匪徒來襲似的。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馬格德堡的重要性來自它擁有著一座橋梁,使之有著很強的戰略意義。


    城內也有一座法蘭克王室行宮,橋是查理曼下令修造,行宮一樣是這位大帝下令建造。行宮就隻是一座石頭建築,在法理上它的所有權仍屬於「羅馬皇帝」洛泰爾,因整個地區宣布臣服於路德維希,行宮的使用權也就落入這位王子手中。


    不過自查理曼之後的國王再也沒有將它放在心上,不甘於建築荒廢坍塌,馬格德堡教會維護著行宮建築,並將之改造成了修道院的一部分,並在災難降臨之際用於民眾的避難所。


    奇怪的大軍向著橋梁逼近,橋對岸的居民區迅速空了,民眾如潮水般湧入馬格德堡城市,再湧入空置穀倉、修道院中避難。


    主教哈特維格穿上全套罩袍站在城頭,還特意戴上三角形的主教高帽,他終於看清了那些騎馬者舉起了十字旗,緊張感驟然消散,緊接著萌生的又是疑惑。


    老頭子攥緊雙拳眉頭緊鎖默默念叨:「哪裏來的大軍。如果是薩克森人,他們的公爵早已帶著大軍去了南方,難道還有第二支軍團?不對勁,那位公爵在戰爭中損失慘重,根本沒能力組織大量騎兵。還是……披著鎖子甲的騎兵。」


    能在邊境地區任職的地方主教都不是隻會吃齋念經的虔誠者,索布人和其他文德人部落需要教化,那些野蠻人若是因為一些事有可能反叛。比起別的地方主教,馬格德堡方麵不得不注重教士們的生命安全,做出過激的防禦反應也輕車熟路。


    飄揚的十字旗幟令所有人動搖,一雙雙眼睛注視著站在高處的主教大人。


    「奇怪的軍隊,至少不是野蠻人。」主教下定決心:「我決定出城,就站在橋頭和他們的貴族聊聊。你們……誰願意跟我來。」


    話音剛落,諸多站在城頭的夏季教士們,他們竟過於緊張得紛紛退卻。


    「膽怯?為什麽膽怯?好吧……」主教隨手指了幾位,當即嚇得這幾人渾身哆嗦。


    最後,唯有主教哈特維格以一副殉道者的姿態走出敞開一半的城門,隨行的教士戰戰兢兢,隻能機械式得跟在主教身後。


    哈特維格不相信來者是惡人,否則他們也不會高舉著多麵十字旗。


    與此同時,米斯圖伊也清楚注意到一位戴著高帽的主教突然站在空蕩蕩橋麵上,橋下就是冰冷刺骨靜靜流淌的易北河水。


    此刻已經開始北風蕭瑟,天空多了陰霾看似過些日子要


    下雨了。


    騎馬的米斯圖伊眯起眼歪著腦袋輕輕慨歎:「馬格德堡主教叫什麽名字來著?無所謂,他站在那裏連侍衛都沒有,看來是打算與我直接交涉呢。主教大人(之拉策堡主教亞當),你可知?」


    對此亞當也吃了一驚,連續的騎馬弄得這位大主教渾身不自在,礙於米斯圖伊的要求也隻能持續騎馬確保時刻跟隨身邊了。


    亞當想了想:「平常與馬格德堡沒什麽書信往來,也許叫蘇特格爾,或是別的。」


    「無妨,此人要與我會麵,為了避免尷尬,你隨我來。」


    「您……」亞當審時度勢:「您會確保一切安全吧?您的大軍不會在這種神聖之地弄出亂子吧?這地方畢竟曾是查理曼的行宮所在。」


    「你在鄙夷偉大的我?」米斯圖伊迴以眼色:「隻有羅斯人會劫掠這裏,我可不會。我是虔誠之人。」


    話說得很虛偽,介於呂貝克大軍出師就是號稱「支持先王分封、守序道義」,就算想劫掠也不可在效忠路德維希的教士領地、貴族領地撒野。


    大軍橫亙橋頭,米斯圖伊摘下頭盔露出那棕黃色的頭發,為表尊重特意下馬,罷了還將佩劍卸下。麵對不知名的主教,他張開雙臂麵帶笑容示意自己毫無惡意。


    再在頭戴主教高帽、手持十字架形木杖的拉策堡大主教的陪同下向前走去。


    就級別而言,拉策堡大主教負責整個奧伯特利迪特地區的信仰事務,馬格德堡隻是地方主教,級別差了一等,而這不意味著拉策堡方麵可以傲慢。


    彼此都屬於本篤修會,不可違逆七大罪中的傲慢。


    見得來自沒有惡意,馬格德堡主教也就大著膽子走去,他先是與未名的主教互帶敬意得對視,接著就走在未名的大貴族麵前。


    「我的孩子,你從何而來?莫非……也是薩克森貴族?」


    這話問得差點激起米斯圖伊的火氣,他知道對方沒有惡意,也就勾下頭在胸口劃一個十字,再道:「我是奧伯特利迪特伯爵、呂貝克的統治者。在我的身後就是來自北方的大軍,我效忠於大巴伐利亞公爵路德維希大人。」


    言至於此已經不許再多言,馬格德堡主教恍然大悟。「居然……是你們?!」


    「正是我們。我接到了公爵大人的召喚,我履行封臣道義,為了真正的正義,特來助公爵一臂之力。所以從您的教區過境,我會避免大軍弄出亂子,如果令您感到不適,這是我的罪過。我願意……在修道院裏向您懺悔。」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好一段冠冕堂皇的說辭,有道是第一印象極為重要。馬格德堡主教知道對方是一個斯拉夫貴族,想不到這位皈依者話裏話外透露著虔誠,看起來不像裝的。


    拉策堡大主教就站在這裏,他不經意得瞥去白眼,心裏可是默默抱怨:「你真的成為虔誠者了?還是在偽裝?但願你真的會懺悔。」


    即便是偽裝,這一刻的米斯圖伊已經征服了馬格德堡教區的最高統治者、地方主教哈特維格。


    於是城市對龐大呂貝克軍開放,大軍順利過橋,全軍就在易北河左岸地區(當前河段為西岸)駐紮。


    一切仿佛迴到了四十年前,彼時查理曼的巡遊隊伍就在這裏駐紮,一座行宮也拔地而起。


    向這支即將南下參與大戰的貴族軍隊提供給養物資,對於馬格德堡也是天經地義的,雖然心有不願,主教開放糧倉拿出一大筆糧食以喂飽這些遠征軍的肚子,唯有如此才能真正避免他們就地搶糧。


    主教不敢奢求這些家夥真的因為信仰、道義不做搶劫,就隻好拿出大量財物,美其名曰為友軍提供無償幫助。


    主教一位這些家夥


    很快會離開,他對呂貝克來的裝備最精銳的斯拉夫軍隊缺乏了解,真是兵過如梳,他們隻要待得越久,自己的花銷就越多。


    顯然這位主教錯判了形式,拿著本地教會提供的免費糧食,米斯圖伊大為欣喜的同時,就以天氣狀況不佳唯有立刻在當地展開了某種特別行動。


    騎兵大營就在城外,他聲稱要多給戰馬補充糧草,遂令戰士就地割草、打捆,計劃裝在馬背上以備後續行動。


    騎兵因而跑得遠了些,奉命行動的戰士用著本地人普遍聽得懂的斯拉夫語公然宣傳:「你們沿著易北河向下遊走去,走到一個叫埃森的城堡就北上,你們很快就能抵達呂貝克的領地。在那裏,你們都將得到幸福,偉大的伯爵大人會令你們安全種地,隻需繳納大小十一稅。」


    這些騎馬戰士特別強調如果移民到了呂貝克隻需繳納很輕的稅賦。


    大小十一稅占據著農民收成的五分之一了,這樣他們向貴族和教會都盡了義務。此乃非常理想的情況,然而對於索布人,他們因自己的身份,每個村莊都要繳納更多的稅賦,以及充當戰爭時的打手,即便絕大部分戰爭與索布人自己的利益毫無關係。


    騎馬戰士說的都是斯拉夫語,即強調著呂貝克的統治者不會亂收稅,也強調隻會帶領會騎馬的男人發動戰爭,言外之意是有意移民的索布人村莊,抵達呂貝克後隻需安心種地按固定納稅,除此外不會被瞎折騰。


    僅僅新的統治者被舊統治者待平民好一點,被高壓統治至少三十年的索布部族都能快速分辨出跟著誰有前途。


    奧伯特利迪特伯爵就在這裏,他的大軍全員騎馬,所有人都說著大家聽得懂的斯拉夫語。


    難道大家對家鄉還需要留念嗎?這裏是家也不是家。


    如此挖牆腳的行為就是在動搖馬格德堡教區財稅根基!每個村子在教會處都設有檔案,雖然教會沒能力統計整個教區的精確人口,各村能提供多少糧食稅可是記得清楚。如果一些村莊發生大規模人員逃亡,未來可怎麽辦?


    一瞬間主教哈特維格意識到這位來自北方的斯拉夫人伯爵不安好心,橋上的一席話盡是虛偽言辭。可惜……還能怎麽辦?龐大軍隊把馬格德堡團團圍住,據說他們就是南下支援路德維希的,連續多日了也不見離開的跡象,倒是騎馬的人到處流傳,去宣傳移民北方的好處。


    主教與遠道而來的拉策堡主教聊了聊,想阻止這種誘拐移民的宣傳毫無進展,因為此事不歸拉策堡主教管。


    倒是馬格德堡主教獲悉了一樁更瘋狂的事。


    「你就偷著樂吧!我的朋友。呂貝克的戰士至少信仰天主,他們在你這裏並不會肆意劫掠。倘若那可能有五千人乃至更多的羅斯軍隊從你教區過境,怕是所有村子都要被洗劫,馬格德堡也會被燒毀。偏偏那些羅斯人也聲稱支援路德維希。現在……隻有上帝知道文明世界將迎來怎樣的結局。」言畢於此,拉策堡大主教亞當已經無能力再推測下去。


    現實逼得主教哈特維格幾乎窒息。


    因為教士間的信件早就滿天飛,關於有諾曼軍隊洗劫了奈梅亨、亞琛、馬斯特裏赫特、列日、特裏爾,無數恐怖的事情逐漸由迷霧變得清晰,所謂的諾曼人不再隻是丹麥人獨享,突然出現的羅斯人也是諾曼人的一支,其侵略性似乎是丹麥人的十倍百倍。


    隻有蠢材才會相信,反叛的薩克森人僅憑自己的力量擊敗路德維希的三萬討伐軍。


    其中分明有著丹麥人和羅斯人,尤其是羅斯人的重大幫助。


    畢竟北方大主教埃斯基爾提供了大量的書信,整個如網絡的教會係統分享了這些信件,於此也澄清了埃斯基爾的身份——他不是背叛信仰與諾曼野蠻人混在一起的叛徒。


    恰恰相反,埃斯基爾始終以虔誠者的姿態身處野蠻人身邊,隨時準備殉道,因而才記錄了大量珍貴資料,使得羅斯人從鬼魅變得清晰。


    以至於偏遠東部邊疆的小小馬格德堡教區也知道了羅斯人弑殺野蠻的惡名。


    偏偏這樣的軍隊也打著支援路德維希旗號進入法蘭克世界,而薩克森公國和科隆大主教區為之敞開大門。


    如果大門不敞開呢?


    以米斯圖伊的解釋:「那麽,他們就要沿著易北河前往上遊,從你的城市過河。馬格德堡將被焚燒,所有人都會被殺死。因為,他們不信仰天主,而是信北方的惡神。殺戮越多,惡神也就越歡心。」


    「是撒旦!啊!路德維希大人,這是在於魔鬼做了交易麽……」對於前景,主教哈特維格已不敢想。如此再看看在自己教區瘋狂挖牆腳的呂貝克大軍,兩廂對比似乎也不是太可惡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留裏克的崛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重生的楊桃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重生的楊桃並收藏留裏克的崛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