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這幾日新化城外石林中人頭攢動,熱鬧非凡,原來是一年一度當地人祭祀龍王的日子到了。(..tw)不過今年與往年不同,祭祀的人群中多了許多外地人,這些人在人群中轉來轉去,若有所待。待到月到中天,人們點起火把,載歌載舞,祭祀活動正式開始。在水塘邊一個以青竹搭成的高台上,一名巫師揮舞神杖,正在念咒做法。此時塘麵上霧氣漸生,對麵瀑布漸漸隱沒不見。高台上巫師的咒語聲愈加高亢,台下歡歌勁舞的當地居民興致越發高昂,祭祀活動已漸近。
正在此時,突聽塘麵薄霧中傳來一陣低沉的吼聲,將塘邊數百人的嘈雜聲壓了下去。場中眾人大驚,一時間鴉雀無聲,紛紛抬頭朝塘麵看去。隻見遠處塘麵上,先是四隻紅光閃爍的眼睛在薄霧中出現,接著便是一蟒一龜兩隻巨獸劃開水麵,衝波而來。兩隻巨大的頭顱並在一起,一位羽衣星冠的年輕道士站在兩隻巨獸頭頂,手持拂塵,飄然若仙。眾人見了,一個個手足無措,呆若木雞。
眾人正在發愣,人群中不知是誰突然喊了一聲:“真武大帝顯靈了,快快拜見哪!”眾人這才醒悟,一個個五體投地,跪拜不已。
不一會那兩隻巨獸已到岸邊,就見那年輕道士飛身而起,淩風禦虛般輕飄飄落在塘邊一根高大的石柱上麵。一蛇一龜也爬上岸來,巨蟒盤起身軀,與神龜分別守護於石柱兩側,巨大的身體便如兩座小山一般。四隻巨目泛著紅光,不停掃視眾人,口中發出懾人的低吼聲。眾人越發敬畏,叩頭不已。
就見那年輕道士將拂塵一擺,手中展開一個黃色卷軸,口中說道:“吾乃東方真武上帝,今奉昊天上帝之命,借此處龍神行宮靈地,代天宣化,向爾等眾生宣諭而來,爾等聽真:‘河漢深深,地分青紅。騰蛇神龜,扶爾大明。赤龍出世,青木有主。國運當興,神龍玄武。此敕。’”說完將卷軸收入懷中,又道:“吾所以不避汙濁,現身紅塵俗世,隻為拯救爾等萬民。望爾等將此神諭,傳告天下,誠能悟透神諭之意,照此施行,必能使國富民強,萬民安樂。再有此處乃龍神所居之地,最宜清靜。(..tw)以後大祭之外,且不可輕擾,以免觸怒龍神,招致不測之禍,切記切記。”
剛說到此處,突聽人群中一人大聲叫道:“何物妖人,敢在此妖言惑眾!待貧僧讓你現形!”隻見一個高大和尚,身披紅色袈裟,自人群中一躍而起,大手箕張,向石柱撲來,正是曹天成手下第一高手空月和尚。那年輕道士不慌不忙,將手中拂塵對巨龜一擺,就見那巨龜大口張開,輕輕一吸,空月不由自主,身子在半空轉向,如一枚紅色的彈丸般落入巨龜之口。巨龜雙唇一合,血光崩現。道士把手往下一按,那巨龜伸伸脖子,將空月碩大的身軀囫圇吞了下去,連個飽嗝也沒打一個。兩隻巨目在人群中來迴掃視,低聲吼叫,似乎意猶未盡。這一下人群中錦衣衛所屬個個心驚,再也不敢妄動。那道士又開口道:“這俗物褻瀆本神,吾已借神龜之口將其送入輪迴,來世做牛做馬,以贖其罪。爾等可還有存疑嗎?”眾人隻是一味磕頭,再也無人迴言。道士說道:“既如此,吾去也!”手一揮,騰蛇神龜遊入水中,道士從石柱上邁步而下,居然如走樓梯般一步步淩空走到兩隻巨獸頭頂,分開薄霧,淩波而去,眨眼間消失在夜色中。
場中眾人目睹此等神跡,當真是聞所未聞,個個呆若木雞,驚駭莫名。早有為文者將神諭抄於紙上,四下分發。眾人將祭祀儀式草草完畢,帶著滿肚皮的震撼,四散而去。
待眾人去遠,四下無人之時,就見方才那青年道士所立石柱兩側兩塊巨石後慢慢走出四人,各將兩條細細的鋼絲迅速盤起,然後從暗處拽出兩隻皮筏,放入水中,極快的消失在霧氣中。
原來方才那真武大帝正是吳奇裝扮,巨石後藏著的便是佟子魚、解慶、郭天霸、方倚雲。場中祭祀的人群中也有幾位心腹門徒混跡其中,暗地裏推波助瀾。
自去年吳奇將幫會眾頭領遣迴之後,知道想將幫會真正轉黑為白,讓當今朝廷接受,雖然地利人和已經具備,卻無天時之便。若是遷延日月,隻恐幫會勢力壯大之時,便是朝廷再度圍剿之日。故而吳奇借朝廷崇尚真武之風,訂下這移花接木之計,將自己屬下神龍幫和玄武門與真武大帝聯係在一起,又在神諭中暗示朱棣登基乃是天意,神龍幫、玄武門便是騰蛇神龜人間苗裔,是為振興大明皇室而興起,讓朝廷與公與私,都不得不承認幫會的存在。本來以吳奇的武功,雖已將‘禦風術’第一階段‘體迅飛鳧,飄忽若神’練成,但也隻是比之一般武林人物的輕功身法稍高一籌而已,本不能達到淩風禦虛的地步,但為了震懾眾人,吳奇可謂絞盡腦汁,煞費苦心,卻始終想不出更好的主意。最後還是佟子魚靈機一動,想出一計。四人趁吳奇踏騰蛇神龜出現,登上石柱,眾人震懾之時,分別偷偷躲到石柱兩側巨石之後,拉起四條極細的鋼絲,此時夜色迷茫,又有薄霧,石柱下眾人又都戰戰兢兢,不敢抬頭細看,哪裏知道有此機關?故而吳奇離場之時,方能踏虛空如履平地,顯示出隻有神靈才能有的本領。這一幕在民間越傳越神,最後竟有真武大帝宣示神諭之後,腳踏騰蛇神龜,駕五彩祥雲騰空而去的傳說。這也是鄉野小民渴望真神降世,俯佑蒼生的美好願望的體現,卻正好幫了吳奇等別有用心之人的大忙。按下不提。神女多情誰言襄王共此夢俠士無心難得寸草報春暉(中)
正在此時,突聽塘麵薄霧中傳來一陣低沉的吼聲,將塘邊數百人的嘈雜聲壓了下去。場中眾人大驚,一時間鴉雀無聲,紛紛抬頭朝塘麵看去。隻見遠處塘麵上,先是四隻紅光閃爍的眼睛在薄霧中出現,接著便是一蟒一龜兩隻巨獸劃開水麵,衝波而來。兩隻巨大的頭顱並在一起,一位羽衣星冠的年輕道士站在兩隻巨獸頭頂,手持拂塵,飄然若仙。眾人見了,一個個手足無措,呆若木雞。
眾人正在發愣,人群中不知是誰突然喊了一聲:“真武大帝顯靈了,快快拜見哪!”眾人這才醒悟,一個個五體投地,跪拜不已。
不一會那兩隻巨獸已到岸邊,就見那年輕道士飛身而起,淩風禦虛般輕飄飄落在塘邊一根高大的石柱上麵。一蛇一龜也爬上岸來,巨蟒盤起身軀,與神龜分別守護於石柱兩側,巨大的身體便如兩座小山一般。四隻巨目泛著紅光,不停掃視眾人,口中發出懾人的低吼聲。眾人越發敬畏,叩頭不已。
就見那年輕道士將拂塵一擺,手中展開一個黃色卷軸,口中說道:“吾乃東方真武上帝,今奉昊天上帝之命,借此處龍神行宮靈地,代天宣化,向爾等眾生宣諭而來,爾等聽真:‘河漢深深,地分青紅。騰蛇神龜,扶爾大明。赤龍出世,青木有主。國運當興,神龍玄武。此敕。’”說完將卷軸收入懷中,又道:“吾所以不避汙濁,現身紅塵俗世,隻為拯救爾等萬民。望爾等將此神諭,傳告天下,誠能悟透神諭之意,照此施行,必能使國富民強,萬民安樂。再有此處乃龍神所居之地,最宜清靜。(..tw)以後大祭之外,且不可輕擾,以免觸怒龍神,招致不測之禍,切記切記。”
剛說到此處,突聽人群中一人大聲叫道:“何物妖人,敢在此妖言惑眾!待貧僧讓你現形!”隻見一個高大和尚,身披紅色袈裟,自人群中一躍而起,大手箕張,向石柱撲來,正是曹天成手下第一高手空月和尚。那年輕道士不慌不忙,將手中拂塵對巨龜一擺,就見那巨龜大口張開,輕輕一吸,空月不由自主,身子在半空轉向,如一枚紅色的彈丸般落入巨龜之口。巨龜雙唇一合,血光崩現。道士把手往下一按,那巨龜伸伸脖子,將空月碩大的身軀囫圇吞了下去,連個飽嗝也沒打一個。兩隻巨目在人群中來迴掃視,低聲吼叫,似乎意猶未盡。這一下人群中錦衣衛所屬個個心驚,再也不敢妄動。那道士又開口道:“這俗物褻瀆本神,吾已借神龜之口將其送入輪迴,來世做牛做馬,以贖其罪。爾等可還有存疑嗎?”眾人隻是一味磕頭,再也無人迴言。道士說道:“既如此,吾去也!”手一揮,騰蛇神龜遊入水中,道士從石柱上邁步而下,居然如走樓梯般一步步淩空走到兩隻巨獸頭頂,分開薄霧,淩波而去,眨眼間消失在夜色中。
場中眾人目睹此等神跡,當真是聞所未聞,個個呆若木雞,驚駭莫名。早有為文者將神諭抄於紙上,四下分發。眾人將祭祀儀式草草完畢,帶著滿肚皮的震撼,四散而去。
待眾人去遠,四下無人之時,就見方才那青年道士所立石柱兩側兩塊巨石後慢慢走出四人,各將兩條細細的鋼絲迅速盤起,然後從暗處拽出兩隻皮筏,放入水中,極快的消失在霧氣中。
原來方才那真武大帝正是吳奇裝扮,巨石後藏著的便是佟子魚、解慶、郭天霸、方倚雲。場中祭祀的人群中也有幾位心腹門徒混跡其中,暗地裏推波助瀾。
自去年吳奇將幫會眾頭領遣迴之後,知道想將幫會真正轉黑為白,讓當今朝廷接受,雖然地利人和已經具備,卻無天時之便。若是遷延日月,隻恐幫會勢力壯大之時,便是朝廷再度圍剿之日。故而吳奇借朝廷崇尚真武之風,訂下這移花接木之計,將自己屬下神龍幫和玄武門與真武大帝聯係在一起,又在神諭中暗示朱棣登基乃是天意,神龍幫、玄武門便是騰蛇神龜人間苗裔,是為振興大明皇室而興起,讓朝廷與公與私,都不得不承認幫會的存在。本來以吳奇的武功,雖已將‘禦風術’第一階段‘體迅飛鳧,飄忽若神’練成,但也隻是比之一般武林人物的輕功身法稍高一籌而已,本不能達到淩風禦虛的地步,但為了震懾眾人,吳奇可謂絞盡腦汁,煞費苦心,卻始終想不出更好的主意。最後還是佟子魚靈機一動,想出一計。四人趁吳奇踏騰蛇神龜出現,登上石柱,眾人震懾之時,分別偷偷躲到石柱兩側巨石之後,拉起四條極細的鋼絲,此時夜色迷茫,又有薄霧,石柱下眾人又都戰戰兢兢,不敢抬頭細看,哪裏知道有此機關?故而吳奇離場之時,方能踏虛空如履平地,顯示出隻有神靈才能有的本領。這一幕在民間越傳越神,最後竟有真武大帝宣示神諭之後,腳踏騰蛇神龜,駕五彩祥雲騰空而去的傳說。這也是鄉野小民渴望真神降世,俯佑蒼生的美好願望的體現,卻正好幫了吳奇等別有用心之人的大忙。按下不提。神女多情誰言襄王共此夢俠士無心難得寸草報春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