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名神風武士勃然大怒,互相對視一眼,各自抽出倭刀,縱身下房,來戰吳奇。吳奇一見四人身法,已知必是硬手,並不戀戰,稍沾即走,施展天下無雙的禦風之術,在敵群中縱躍如飛,眨眼間又殺數人。四名神風武士緊跟其後,卻總是追之不及。四人見了,打個手勢,分散四角,向中間慢慢逼來,吳奇避之不及,被其中一人纏上,其他四人隨後圍上,將吳奇困在中間,登時陷入苦鬥之中。
這四人都是僅次於伊賀四郎的琉球絕頂刀手,刀法詭異、霸道、迅疾、陰狠兼而有之。吳奇雖然武功蓋世,但雙拳難敵四手,一時間也難免落於下風。好在依仗著妙絕天下的輕功身法,倒也不至於便就落敗。
但這四人一被纏住,場上情勢頓時不妙。原來吳奇所帶之人除了原有幫眾之外,全都是臨時招募的普通百姓。雖然稍加訓練,但比之這些兇悍的倭寇還是差了不少。加上手中兵器都是一些廢棄之物,隻是稍加修理,用起來並不順手,這一下碰上了手拿犀利倭刀的武功好手,怎能不吃大虧?一時間死傷慘重。吳奇等人瞧在眼裏,急在心頭,卻是苦於無法脫身。吳奇焦急之下,稍不留神,被對方在左臂上一刀穿過,登時血如泉湧。吳奇急忙收斂心神,凝神迎戰。四名神風武士心中得意,一個個口中獰笑,刀式越發迅疾。
正在此危急時刻,突聽西麵房頂一聲嬌叱,一人淩空揮鞭,如一朵紅雲,飄然落下。長鞭起處,與吳奇配合得妙到毫巔。此時吳奇正一鞭直刺,來人身在半空,一鞭揮出,已卷住吳奇對麵倭寇手腕,往迴一帶,吳奇長鞭直入空門,那倭寇咽喉洞穿。來人落到吳奇身邊,長鞭舞動,與吳奇雙鞭聯手,場上形勢頓時大變,占了上風。正是方倚雲到了。
原來方倚雲那日傷心之下,離開吳奇,從山頂奔迴藏龍穀中。看著眼前這些朝夕相伴的綠樹青竹、蓮池紅鯉,還有那小屋中粗重笨拙的桌椅板凳,無不印滿了自己與吳奇恩愛纏綿的印跡。騰蛇神龜圍在身邊蹭來蹭去,口中唿唿作響,似在詢問自己為何獨自迴家,吳奇去了何處?看到這些,方倚雲心中滿是柔情。隻是轉念間又想起柳媚兒跳崖前那淒厲的長笑、悲涼怨毒的話語,還有吳奇聽說柳媚兒生子時那激動的表情。這一幕幕情景不斷閃過,想想自己與吳奇青梅竹馬,自小一起長大,最後奉了公公之命與吳奇結為夫婦,接著便一起亡命江湖,浪跡天涯,經過了多少風風雨雨、生死搏殺,最後才在這邊遠蠻荒之地落下腳來。(..tw好看的小說)雖然身處這絕壁深穀之中,隻有騰蛇神龜相伴左右,生活清苦寂寞,但因為有心愛之人陪伴,自己隻覺其甜蜜,未覺其清苦。二人在穀中相伴經年,自己從未叫過苦,也從未有過一絲埋怨。不料自己這一腔款款深情,竟換得這般結局,怎不叫人心中淒楚。方倚雲越想越是難過,隻覺再也不想見到吳奇這負心無良之人,便收拾行裝,告別騰蛇神龜,留書而去。
方倚雲出穀之後,眼望群山,心中淒苦,隻覺得天下雖大,實無自己容身之地。踟躇之下,一個人淒淒涼涼,沿著與吳奇南來舊路孤單單往揚州行來。一路上走走停停,不住迴憶這幾年所經曆的點點滴滴,時而滿腹柔情,時而傷心落淚。不知不覺間已到荊州。
走到城外公婆埋骨之處,方倚雲心中難過,一個人走入林中,欲到墳前祭拜一番,順便訴說心事。不料剛進樹林不遠,便聽身後馬蹄聲響起,急忙躲在暗處看時,卻是自己心心念念愛之彌深恨之愈切的負心情郎縱馬而來。方倚雲乍見之下,心中氣苦,等看到吳奇那憔悴頹廢的模樣,卻又心中一酸,轉而心疼起來。待見到吳奇在父母墳前傷心痛哭,最後倦極而睡,忍不住偷偷上前查看。卻見情郎滿臉淚痕,衣衫襤褸,蜷縮在草叢中憨憨而睡,連自己走到身邊也毫無所知,哪裏還有半點當日叱詫風雲的英雄豪氣?禁不住心中一軟,滿腔怨氣消散無蹤。卻是仍然不願相見,便將自己所披披風蓋在吳奇身上,轉身出林。
走到半路,卻總覺心中牽掛,放心不下,便隱入叢林,暗中保護。
等到第二天吳奇在江邊碰到佟子魚等人,並在城中住下,方倚雲這才放下心來,也在城中就近尋個客棧住下,暗暗留意吳奇行蹤。
一直到吳奇召集人馬,遠赴福建,方倚雲放心不下,始終暗中相隨,這次見吳奇受傷,再也忍耐不住,終於現身。
佟子魚等人見了,精神大振,郭天霸率先發難,三節棍一緊,一個海狼武士腦漿崩裂,三五招間,又是一人倒下。郭天霸騰出手來,殺開一條血路,來助佟子魚。不多時十二名海狼武士已是死了八個。這邊吳奇與方倚雲也已又殺一人,眾倭寇抵擋不住,紛紛後退。郭天霸騰出手來,衝到吳奇身邊,與方倚雲各自抵住一個神風戰士,替下吳奇,讓他先行裹傷。吳奇撕下一片衣袖,將左臂傷口草草纏住,先不管這兩個神風武士,舞動長鞭,大喝一聲,衝入敵群,與解慶各從南北兩麵往戰場中間衝殺。吳奇身法輕靈,忽東忽西,倏忽來去,眾倭寇往往不及抵擋,便已喪命;解慶則穩紮穩打,步履堅實,手中鐵棍大開大合,橫掃直劈,當者披靡。兩人每殺一人,己方壓力便減了一分,餘下來的戰士便轉而去幫助自己兄弟。過不多時場上形勢漸漸逆轉,四下裏一個個戰團中,都變成幾個人在圍攻一個倭寇。勝負之勢漸已分明。
這時那與郭天霸對陣的神風武士見大事已去,突然唿哨一聲,嘴裏嘰哩哇啦一陣鳥語,眾倭寇慢慢集結隊伍,緩緩後退。不一會退到鎮外,領頭的神風武士帶領剩餘海狼武士據住路口,手下殘餘五百餘人迅速向海邊逃去。待其屬下去遠之後,神風武士突然舉手一揮,一陣煙霧騰起,然後消失在眾人視野之中。
吳奇率人追到海邊,卻見遠處海麵上幾點白帆,眾倭寇早已去得遠了。
這四人都是僅次於伊賀四郎的琉球絕頂刀手,刀法詭異、霸道、迅疾、陰狠兼而有之。吳奇雖然武功蓋世,但雙拳難敵四手,一時間也難免落於下風。好在依仗著妙絕天下的輕功身法,倒也不至於便就落敗。
但這四人一被纏住,場上情勢頓時不妙。原來吳奇所帶之人除了原有幫眾之外,全都是臨時招募的普通百姓。雖然稍加訓練,但比之這些兇悍的倭寇還是差了不少。加上手中兵器都是一些廢棄之物,隻是稍加修理,用起來並不順手,這一下碰上了手拿犀利倭刀的武功好手,怎能不吃大虧?一時間死傷慘重。吳奇等人瞧在眼裏,急在心頭,卻是苦於無法脫身。吳奇焦急之下,稍不留神,被對方在左臂上一刀穿過,登時血如泉湧。吳奇急忙收斂心神,凝神迎戰。四名神風武士心中得意,一個個口中獰笑,刀式越發迅疾。
正在此危急時刻,突聽西麵房頂一聲嬌叱,一人淩空揮鞭,如一朵紅雲,飄然落下。長鞭起處,與吳奇配合得妙到毫巔。此時吳奇正一鞭直刺,來人身在半空,一鞭揮出,已卷住吳奇對麵倭寇手腕,往迴一帶,吳奇長鞭直入空門,那倭寇咽喉洞穿。來人落到吳奇身邊,長鞭舞動,與吳奇雙鞭聯手,場上形勢頓時大變,占了上風。正是方倚雲到了。
原來方倚雲那日傷心之下,離開吳奇,從山頂奔迴藏龍穀中。看著眼前這些朝夕相伴的綠樹青竹、蓮池紅鯉,還有那小屋中粗重笨拙的桌椅板凳,無不印滿了自己與吳奇恩愛纏綿的印跡。騰蛇神龜圍在身邊蹭來蹭去,口中唿唿作響,似在詢問自己為何獨自迴家,吳奇去了何處?看到這些,方倚雲心中滿是柔情。隻是轉念間又想起柳媚兒跳崖前那淒厲的長笑、悲涼怨毒的話語,還有吳奇聽說柳媚兒生子時那激動的表情。這一幕幕情景不斷閃過,想想自己與吳奇青梅竹馬,自小一起長大,最後奉了公公之命與吳奇結為夫婦,接著便一起亡命江湖,浪跡天涯,經過了多少風風雨雨、生死搏殺,最後才在這邊遠蠻荒之地落下腳來。(..tw好看的小說)雖然身處這絕壁深穀之中,隻有騰蛇神龜相伴左右,生活清苦寂寞,但因為有心愛之人陪伴,自己隻覺其甜蜜,未覺其清苦。二人在穀中相伴經年,自己從未叫過苦,也從未有過一絲埋怨。不料自己這一腔款款深情,竟換得這般結局,怎不叫人心中淒楚。方倚雲越想越是難過,隻覺再也不想見到吳奇這負心無良之人,便收拾行裝,告別騰蛇神龜,留書而去。
方倚雲出穀之後,眼望群山,心中淒苦,隻覺得天下雖大,實無自己容身之地。踟躇之下,一個人淒淒涼涼,沿著與吳奇南來舊路孤單單往揚州行來。一路上走走停停,不住迴憶這幾年所經曆的點點滴滴,時而滿腹柔情,時而傷心落淚。不知不覺間已到荊州。
走到城外公婆埋骨之處,方倚雲心中難過,一個人走入林中,欲到墳前祭拜一番,順便訴說心事。不料剛進樹林不遠,便聽身後馬蹄聲響起,急忙躲在暗處看時,卻是自己心心念念愛之彌深恨之愈切的負心情郎縱馬而來。方倚雲乍見之下,心中氣苦,等看到吳奇那憔悴頹廢的模樣,卻又心中一酸,轉而心疼起來。待見到吳奇在父母墳前傷心痛哭,最後倦極而睡,忍不住偷偷上前查看。卻見情郎滿臉淚痕,衣衫襤褸,蜷縮在草叢中憨憨而睡,連自己走到身邊也毫無所知,哪裏還有半點當日叱詫風雲的英雄豪氣?禁不住心中一軟,滿腔怨氣消散無蹤。卻是仍然不願相見,便將自己所披披風蓋在吳奇身上,轉身出林。
走到半路,卻總覺心中牽掛,放心不下,便隱入叢林,暗中保護。
等到第二天吳奇在江邊碰到佟子魚等人,並在城中住下,方倚雲這才放下心來,也在城中就近尋個客棧住下,暗暗留意吳奇行蹤。
一直到吳奇召集人馬,遠赴福建,方倚雲放心不下,始終暗中相隨,這次見吳奇受傷,再也忍耐不住,終於現身。
佟子魚等人見了,精神大振,郭天霸率先發難,三節棍一緊,一個海狼武士腦漿崩裂,三五招間,又是一人倒下。郭天霸騰出手來,殺開一條血路,來助佟子魚。不多時十二名海狼武士已是死了八個。這邊吳奇與方倚雲也已又殺一人,眾倭寇抵擋不住,紛紛後退。郭天霸騰出手來,衝到吳奇身邊,與方倚雲各自抵住一個神風戰士,替下吳奇,讓他先行裹傷。吳奇撕下一片衣袖,將左臂傷口草草纏住,先不管這兩個神風武士,舞動長鞭,大喝一聲,衝入敵群,與解慶各從南北兩麵往戰場中間衝殺。吳奇身法輕靈,忽東忽西,倏忽來去,眾倭寇往往不及抵擋,便已喪命;解慶則穩紮穩打,步履堅實,手中鐵棍大開大合,橫掃直劈,當者披靡。兩人每殺一人,己方壓力便減了一分,餘下來的戰士便轉而去幫助自己兄弟。過不多時場上形勢漸漸逆轉,四下裏一個個戰團中,都變成幾個人在圍攻一個倭寇。勝負之勢漸已分明。
這時那與郭天霸對陣的神風武士見大事已去,突然唿哨一聲,嘴裏嘰哩哇啦一陣鳥語,眾倭寇慢慢集結隊伍,緩緩後退。不一會退到鎮外,領頭的神風武士帶領剩餘海狼武士據住路口,手下殘餘五百餘人迅速向海邊逃去。待其屬下去遠之後,神風武士突然舉手一揮,一陣煙霧騰起,然後消失在眾人視野之中。
吳奇率人追到海邊,卻見遠處海麵上幾點白帆,眾倭寇早已去得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