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子魚檢視著場中那些無辜百姓慘不忍睹的屍首,一邊帶人打掃戰場,一邊嘀嘀咕咕地痛罵倭寇狠毒狡詐。縱然他天性詼諧樂觀,此時也終不免心頭如墜重物,麵色沉重。就連那些少林派的武僧,雖是出家之人,也是個個忍不住口出粗語,大聲咒罵不已。倩女離魂暮鼓晨鍾困古寺禪意留痕舍死忘生種心魔(一)
卻說柳媚兒姐弟二人離開峨嵋之後,在山下客棧中意外遭遇前來尋妻的吳奇,雖然柳媚兒見到情郎之後,眼見其情深意切,加上自家心裏對吳奇實是愛恨參半,內心深處其實無時無刻不在盼望情郎能夠迴心轉意。隻要他能給自己一個台階可下,既然不能獨霸情郎之心,那退而求其次,哪怕是與方倚雲二女同事一夫,隻要能時時陪伴在情郎身邊,不再過這種孤燈清影的寂寞日子,自己也是願意。不料中途被自己的弟弟柳如風這一攪和,這剛剛就要到手的幸福又轉瞬即逝。心中既恨弟弟莽撞、不以自己的後世歸宿為意;更恨吳奇不肯為自己稍微受些委屈。暗想若是吳奇肯稍稍地低聲下氣一些,自己就算放下眼前已經到手的榮華富貴以及俗世恩仇,去跟他闖蕩江湖,或是隱居山野,此時也是心甘情願;可是吳奇卻是一味地看重自己的江湖幫派勢力和江湖地位,完全不以自己為意,不但當著自己的麵將柳如風打傷,而且說走便走,絲毫不因以往對自己造成的傷害而對自己稍加俯就。似他這般,哪像是來給自己賠禮,倒像是自己對他不起,直須低聲下氣的去求他才好一般。心中越想越恨,涼意滋生,一雙妙目之中寒光漸生,心腸也變得漸漸地硬了起來。
第二天一早,柳媚兒起床之後,暗想自己在峨嵋山上逼死無相師太,鬧得天翻地覆,雖有萬嗔師太極力約束,但一眾峨嵋弟子終究對自己姐弟恨之彌深,若是在此遲滯不去,保不齊便會再生變故。而此時弟弟已經受傷,若是生變,不但幫不上自己,自己還要分心照顧於他,那時實在對己方不利。當下吩咐手下到街上雇了一輛馬車,將弟弟安置其中,當天便一路東進,一邊照顧弟弟養傷,一邊繼續往此行最後一個目標――嵩山而來。
一行人離開峨嵋,一路往東北方向迤邐前行,路上曉行夜宿,途經潼川、保寧,進入陝西與湖廣交界之地,經過一番跋涉之後,終於在夏末秋初之時進入了河南境內。此時柳如風經過一番調養之後,傷勢已經好轉,早已離開了那輛憋悶無比的馬車,自己騎馬跟隨大隊人馬一路往登封方向行來。
嵩山位於河南省中部的登封,東依鄭州,西臨洛陽,北臨黃河,南靠穎水,與山東泰山、陝西華山、山西恆山、湖南衡山並稱中華五嶽。山上有十寺、五廟、五宮、三觀、四庵、四洞、三壇及寶塔270餘座,是曆史上佛、道、儒三教薈萃之地,因其地處中原,故稱中嶽。分太室、少室各三十六峰,其主峰高達一千四百九十二米,雄偉挺拔,稱為峻極峰。而天下知名的少林寺,便隱藏於這少室山中。
少林寺始建於北魏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因其座落於少室山密林之中,故稱少林寺。北魏孝昌三年{公元527年},釋迦牟尼第二十八代佛徒菩提達摩曆經三年來到少林,首傳禪宗,在這少室山上麵壁參禪,開創了中土釋教禪宗一脈,並將其用來除魔衛道的絕世武功流傳下來,日後又有另一位神僧緊那羅王創建了一套天下無雙的少林棍術,更為少林武功增添了無窮的光彩。這便是後世號稱禪宗祖庭的嵩山少林寺,也就是武林中的泰山北鬥――少林派。
柳媚兒姐弟二人帶人來到嵩山腳下,因其報仇心切,並不遲疑,在山下稍作修整之後立即登山,直奔少林寺山門而來。眾人一路攀登,也無心欣賞這天下名山的瑰麗景色,不多時便已經來到山門之外。
卻說柳媚兒姐弟二人離開峨嵋之後,在山下客棧中意外遭遇前來尋妻的吳奇,雖然柳媚兒見到情郎之後,眼見其情深意切,加上自家心裏對吳奇實是愛恨參半,內心深處其實無時無刻不在盼望情郎能夠迴心轉意。隻要他能給自己一個台階可下,既然不能獨霸情郎之心,那退而求其次,哪怕是與方倚雲二女同事一夫,隻要能時時陪伴在情郎身邊,不再過這種孤燈清影的寂寞日子,自己也是願意。不料中途被自己的弟弟柳如風這一攪和,這剛剛就要到手的幸福又轉瞬即逝。心中既恨弟弟莽撞、不以自己的後世歸宿為意;更恨吳奇不肯為自己稍微受些委屈。暗想若是吳奇肯稍稍地低聲下氣一些,自己就算放下眼前已經到手的榮華富貴以及俗世恩仇,去跟他闖蕩江湖,或是隱居山野,此時也是心甘情願;可是吳奇卻是一味地看重自己的江湖幫派勢力和江湖地位,完全不以自己為意,不但當著自己的麵將柳如風打傷,而且說走便走,絲毫不因以往對自己造成的傷害而對自己稍加俯就。似他這般,哪像是來給自己賠禮,倒像是自己對他不起,直須低聲下氣的去求他才好一般。心中越想越恨,涼意滋生,一雙妙目之中寒光漸生,心腸也變得漸漸地硬了起來。
第二天一早,柳媚兒起床之後,暗想自己在峨嵋山上逼死無相師太,鬧得天翻地覆,雖有萬嗔師太極力約束,但一眾峨嵋弟子終究對自己姐弟恨之彌深,若是在此遲滯不去,保不齊便會再生變故。而此時弟弟已經受傷,若是生變,不但幫不上自己,自己還要分心照顧於他,那時實在對己方不利。當下吩咐手下到街上雇了一輛馬車,將弟弟安置其中,當天便一路東進,一邊照顧弟弟養傷,一邊繼續往此行最後一個目標――嵩山而來。
一行人離開峨嵋,一路往東北方向迤邐前行,路上曉行夜宿,途經潼川、保寧,進入陝西與湖廣交界之地,經過一番跋涉之後,終於在夏末秋初之時進入了河南境內。此時柳如風經過一番調養之後,傷勢已經好轉,早已離開了那輛憋悶無比的馬車,自己騎馬跟隨大隊人馬一路往登封方向行來。
嵩山位於河南省中部的登封,東依鄭州,西臨洛陽,北臨黃河,南靠穎水,與山東泰山、陝西華山、山西恆山、湖南衡山並稱中華五嶽。山上有十寺、五廟、五宮、三觀、四庵、四洞、三壇及寶塔270餘座,是曆史上佛、道、儒三教薈萃之地,因其地處中原,故稱中嶽。分太室、少室各三十六峰,其主峰高達一千四百九十二米,雄偉挺拔,稱為峻極峰。而天下知名的少林寺,便隱藏於這少室山中。
少林寺始建於北魏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因其座落於少室山密林之中,故稱少林寺。北魏孝昌三年{公元527年},釋迦牟尼第二十八代佛徒菩提達摩曆經三年來到少林,首傳禪宗,在這少室山上麵壁參禪,開創了中土釋教禪宗一脈,並將其用來除魔衛道的絕世武功流傳下來,日後又有另一位神僧緊那羅王創建了一套天下無雙的少林棍術,更為少林武功增添了無窮的光彩。這便是後世號稱禪宗祖庭的嵩山少林寺,也就是武林中的泰山北鬥――少林派。
柳媚兒姐弟二人帶人來到嵩山腳下,因其報仇心切,並不遲疑,在山下稍作修整之後立即登山,直奔少林寺山門而來。眾人一路攀登,也無心欣賞這天下名山的瑰麗景色,不多時便已經來到山門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