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奇急忙攔住,從懷中取出自家密製解除九陽掌力的藥粉,遞給圓悟,然後將服食之法詳細說知,這才千恩萬謝地與柳媚兒告辭出寺,下山去了。雙棲寒鴉情動於衷惹閑愁獨倚危樓酒入愁腸化作淚(上)
話說吳奇經過一番苦戰,總算感動了少林眾僧,將柳媚兒從達摩洞中解救了出來。二人告別方丈圓智及眾位長老,離開少林寺,一路下山而來。
一路上柳媚兒一直麵無表情,也不理睬吳奇,一個人快步走在前麵,似乎毫不在乎吳奇的傷勢。吳奇強壓著體內仍是有些紊亂的內息,緊緊跟隨在柳媚兒背後,亦步亦趨,嘴裏不停地溫存陪話,小心撫慰,柳媚兒卻一反方才在寺中看到吳奇受傷時那種心慌意亂的關切之態,隻是不理。
等二人走到半山僻靜地界之時,走在前麵的柳媚兒突然感到身後沒有了聲音,急迴頭看時,卻見吳奇雙手捂胸,蹲在地上,嘴角微有血絲。趕忙返迴走到近前看時,就見吳奇雙眉緊皺,臉色煞白,顯得極為痛苦。柳媚兒一見之下,禁不住慌了手腳,急忙上前伸手相攙,嘴裏語無倫次地連連詢問:“吳郎,你……你方才……方才不是還好好地嗎?怎麽又吐血了?難道是……難道是這幫少林和尚給你的丹藥有假不成?”
說完將吳奇扶到路旁樹蔭中坐下,然後抽出長劍,說道:“吳郎,你且在此稍等片刻,等我殺迴少林,我就算是拚了性命,也要給你把真正的‘小還丹’要來為你療傷。(..tw好看的小說)”
說著轉身便要再上嵩山,吳奇連忙伸手拉住。
柳媚兒迴頭不解地看著吳奇,滿臉俱是慍怒之色。吳奇將柳媚兒拉到身邊坐下,趁勢將她的一隻玉手握在手中,輕輕撫摸,嘴裏柔聲說道:“媚兒,你且莫急,圓智大師所賜丹藥並未有假,我的傷勢也已經沒有大礙,隻是因為你一直不肯理我,所以心裏有些難過而已。”柳媚兒擔心吳奇傷勢,也沒有注意到這些細節,隻是擔憂地看著吳奇有些蒼白的麵頰,將右手中的長劍放下,輕輕為吳奇擦去嘴角的血絲,一舉一動之中充滿了柔情和愛憐。吳奇也不再作聲,順勢再將柳媚兒右手握住,四目相對,一時間溫馨一片。
二人相視良久,柳媚兒突然俏臉一紅,頭一低,便欲將手掙開。吳奇卻是並不肯放,反而用力將她攬緊在懷中,用手把她的下巴抬起,緩緩對著那一抹紅唇吻了下去。柳媚兒初時還要抗拒,卻隻覺渾身無力,推脫不開,漸漸迷失在吳奇那溫暖的懷抱之中,對周圍的一切再也不去注意。二人自那日峨嵋山下一別經年,終日相思,至此終於鴛夢重溫,當真是柔情無限。繾綣許久之後,柳媚兒才迴過神來,伸手輕輕將吳奇推開,滿臉潮紅,星眼含春,斜睨吳奇柔聲說道:“吳郎,你現在內傷未愈,還是先下山找個落腳之處,休息療傷要緊。”
吳奇滿臉眷戀,看著柳媚兒道:“那你還要離我而去嗎?我……我可真是有些舍不得你!”
柳媚兒故作嗔怒:“哼!你有了方倚雲就夠了,我不走,難道在你身邊自討沒趣不成?你若是舍不得我,當初就不會那樣絕情了!今天我承你相救,自會領你一個人情,待會送你下山之後,我便即刻趕迴京城複命,從此再也不來纏你,成全你和方倚雲就是,也算是還你一個人情。”
吳奇一聽,眉心一皺,突地又捂著胸口大聲咳嗽起來。柳媚兒見了,不由得芳心一軟,連忙俯身在吳奇背上輕輕拍打,吳奇顯得非常痛苦地說道:“媚兒,你總是這樣不肯原諒與我,我活在世上還有甚麽意思?既是如此,你也不必送我下山了,就讓我自己在這裏自生自滅便是,倒也少了許多苦惱。”
柳媚兒聽了,站起身輕聲歎道:“唉!事到如今,還有什麽原不原諒可言?我柳媚兒這一生,總算是葬送在你這個小冤家手裏了!有時候我自己都在恨我自己,不見你時恨不得一劍把你殺了,等見到你時卻總是狠不下心腸。唉!想必是我上輩子欠了你的,所以老天才讓我今生為你受苦來了。好了,你也不要在這裏耍賴了,我先送你下山養傷,等你傷好之後,我再決定去留之事,總可以了吧?”
吳奇也知道凡事欲速則不達的道理,聞言之下,不禁喜笑顏開,心想隻要柳媚兒肯留下照顧自己,自己便有了說服她跟隨自己迴家的時間。當下站起身來,在柳媚兒攙扶之下,緩緩走下山來。
二人剛到山腳,便聽得遠處傳來一陣喧囂之聲,中間還隱隱夾雜著兵刃相撞的聲音,似乎正在以極快的速度向山上移動。柳媚兒將吳奇擋在身後,自己抽出長劍,站在路中,靜靜等候。不多時就見山路拐彎處閃出一群人來,七長八短、服色各異,手裏拿著各式各樣的兵器,大聲叫嚷著奔山上而來。當先一人白衣飄飄,眉角眼梢英氣逼人,背後一柄細長的烏鞘長劍,卻是漕幫幫主‘幻劍’柳如風到了。
原來柳如風那日到浙江沿海求助於吳奇未果,失望憤怒之下,當即離開浙江,返迴嵩山。因已經離京日久,也怕呂安那邊不好說話,便將等候在山腳下客棧之中的一幹手下先行打發迴京複命,言明自己等把姐姐接出少林之後,便即迴京。然後馬不停蹄,趕迴揚州,盡起漕幫中精銳之士,複又趕迴嵩山,欲與少林派拚個你死我活,拚死將姐姐救出來。不料剛剛趕到少室山下,正要上山,卻是迎麵碰到了下山而來的吳奇與姐姐柳媚兒。
吳奇二人一見是柳如風趕到,這才鬆了一口氣。柳媚兒迎上前去,對弟弟將前情說明。柳如風聽了,向著隨後走來的吳奇斜目而視,狀甚不屑,撇撇嘴說道:“吳大英雄不是忙於國家大事,沒空前來嗎?怎的又肯在百忙之中抽出時間來救敝家姐這麽一個平凡女子?難道不怕耽誤了您的大事嗎?為了家姐一人而耽誤了您的抗倭大計,豈非有些不值?”
話說吳奇經過一番苦戰,總算感動了少林眾僧,將柳媚兒從達摩洞中解救了出來。二人告別方丈圓智及眾位長老,離開少林寺,一路下山而來。
一路上柳媚兒一直麵無表情,也不理睬吳奇,一個人快步走在前麵,似乎毫不在乎吳奇的傷勢。吳奇強壓著體內仍是有些紊亂的內息,緊緊跟隨在柳媚兒背後,亦步亦趨,嘴裏不停地溫存陪話,小心撫慰,柳媚兒卻一反方才在寺中看到吳奇受傷時那種心慌意亂的關切之態,隻是不理。
等二人走到半山僻靜地界之時,走在前麵的柳媚兒突然感到身後沒有了聲音,急迴頭看時,卻見吳奇雙手捂胸,蹲在地上,嘴角微有血絲。趕忙返迴走到近前看時,就見吳奇雙眉緊皺,臉色煞白,顯得極為痛苦。柳媚兒一見之下,禁不住慌了手腳,急忙上前伸手相攙,嘴裏語無倫次地連連詢問:“吳郎,你……你方才……方才不是還好好地嗎?怎麽又吐血了?難道是……難道是這幫少林和尚給你的丹藥有假不成?”
說完將吳奇扶到路旁樹蔭中坐下,然後抽出長劍,說道:“吳郎,你且在此稍等片刻,等我殺迴少林,我就算是拚了性命,也要給你把真正的‘小還丹’要來為你療傷。(..tw好看的小說)”
說著轉身便要再上嵩山,吳奇連忙伸手拉住。
柳媚兒迴頭不解地看著吳奇,滿臉俱是慍怒之色。吳奇將柳媚兒拉到身邊坐下,趁勢將她的一隻玉手握在手中,輕輕撫摸,嘴裏柔聲說道:“媚兒,你且莫急,圓智大師所賜丹藥並未有假,我的傷勢也已經沒有大礙,隻是因為你一直不肯理我,所以心裏有些難過而已。”柳媚兒擔心吳奇傷勢,也沒有注意到這些細節,隻是擔憂地看著吳奇有些蒼白的麵頰,將右手中的長劍放下,輕輕為吳奇擦去嘴角的血絲,一舉一動之中充滿了柔情和愛憐。吳奇也不再作聲,順勢再將柳媚兒右手握住,四目相對,一時間溫馨一片。
二人相視良久,柳媚兒突然俏臉一紅,頭一低,便欲將手掙開。吳奇卻是並不肯放,反而用力將她攬緊在懷中,用手把她的下巴抬起,緩緩對著那一抹紅唇吻了下去。柳媚兒初時還要抗拒,卻隻覺渾身無力,推脫不開,漸漸迷失在吳奇那溫暖的懷抱之中,對周圍的一切再也不去注意。二人自那日峨嵋山下一別經年,終日相思,至此終於鴛夢重溫,當真是柔情無限。繾綣許久之後,柳媚兒才迴過神來,伸手輕輕將吳奇推開,滿臉潮紅,星眼含春,斜睨吳奇柔聲說道:“吳郎,你現在內傷未愈,還是先下山找個落腳之處,休息療傷要緊。”
吳奇滿臉眷戀,看著柳媚兒道:“那你還要離我而去嗎?我……我可真是有些舍不得你!”
柳媚兒故作嗔怒:“哼!你有了方倚雲就夠了,我不走,難道在你身邊自討沒趣不成?你若是舍不得我,當初就不會那樣絕情了!今天我承你相救,自會領你一個人情,待會送你下山之後,我便即刻趕迴京城複命,從此再也不來纏你,成全你和方倚雲就是,也算是還你一個人情。”
吳奇一聽,眉心一皺,突地又捂著胸口大聲咳嗽起來。柳媚兒見了,不由得芳心一軟,連忙俯身在吳奇背上輕輕拍打,吳奇顯得非常痛苦地說道:“媚兒,你總是這樣不肯原諒與我,我活在世上還有甚麽意思?既是如此,你也不必送我下山了,就讓我自己在這裏自生自滅便是,倒也少了許多苦惱。”
柳媚兒聽了,站起身輕聲歎道:“唉!事到如今,還有什麽原不原諒可言?我柳媚兒這一生,總算是葬送在你這個小冤家手裏了!有時候我自己都在恨我自己,不見你時恨不得一劍把你殺了,等見到你時卻總是狠不下心腸。唉!想必是我上輩子欠了你的,所以老天才讓我今生為你受苦來了。好了,你也不要在這裏耍賴了,我先送你下山養傷,等你傷好之後,我再決定去留之事,總可以了吧?”
吳奇也知道凡事欲速則不達的道理,聞言之下,不禁喜笑顏開,心想隻要柳媚兒肯留下照顧自己,自己便有了說服她跟隨自己迴家的時間。當下站起身來,在柳媚兒攙扶之下,緩緩走下山來。
二人剛到山腳,便聽得遠處傳來一陣喧囂之聲,中間還隱隱夾雜著兵刃相撞的聲音,似乎正在以極快的速度向山上移動。柳媚兒將吳奇擋在身後,自己抽出長劍,站在路中,靜靜等候。不多時就見山路拐彎處閃出一群人來,七長八短、服色各異,手裏拿著各式各樣的兵器,大聲叫嚷著奔山上而來。當先一人白衣飄飄,眉角眼梢英氣逼人,背後一柄細長的烏鞘長劍,卻是漕幫幫主‘幻劍’柳如風到了。
原來柳如風那日到浙江沿海求助於吳奇未果,失望憤怒之下,當即離開浙江,返迴嵩山。因已經離京日久,也怕呂安那邊不好說話,便將等候在山腳下客棧之中的一幹手下先行打發迴京複命,言明自己等把姐姐接出少林之後,便即迴京。然後馬不停蹄,趕迴揚州,盡起漕幫中精銳之士,複又趕迴嵩山,欲與少林派拚個你死我活,拚死將姐姐救出來。不料剛剛趕到少室山下,正要上山,卻是迎麵碰到了下山而來的吳奇與姐姐柳媚兒。
吳奇二人一見是柳如風趕到,這才鬆了一口氣。柳媚兒迎上前去,對弟弟將前情說明。柳如風聽了,向著隨後走來的吳奇斜目而視,狀甚不屑,撇撇嘴說道:“吳大英雄不是忙於國家大事,沒空前來嗎?怎的又肯在百忙之中抽出時間來救敝家姐這麽一個平凡女子?難道不怕耽誤了您的大事嗎?為了家姐一人而耽誤了您的抗倭大計,豈非有些不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