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天空中已經開始有大顆大顆的雨滴落下,吳奇等人終於摸到了倭寇營盤之外。吳奇按照事先說好的計劃,向身後眾人打個手勢,眾人紛紛從身邊摸出一條短木棍含在口中,吳奇早有交代,等迴營之後,若是有誰丟失了木棍,軍法從事,故此眾人都是緊緊咬住木棍,一點聲音也不曾發出。
就在此時,漆黑的夜色之下,一隊七八個巡邏的倭寇打著哈欠影影綽綽地走了過來,一直走到匍匐在地的吳奇等人跟前還毫無覺察。正巧一個閃電閃過,將四下裏照得雪亮,眾倭寇突然看見腳下一張張滿是泥水的麵孔,不禁大驚,剛要叫喊之時,吳奇等人已經如鬼魅般一竄而上,眾倭寇的聲音還在喉嚨裏未曾發出,已經一個個手捂脖頸萎頓在地。眾人解決了倭寇崗哨,毫不停留,立即伏在草叢裏迅速摸進倭寇大營之中。此時天空中大雨瓢潑而下,天地一色,一片迷茫,吳奇等人分散開來,接連誅滅了十餘個帳幕之中百餘名倭寇,這才終於將倭寇驚動。
眾倭寇在頭目的指揮之下,在大營中四下尋覓敵蹤,卻苦於天降大雨,火把不能點燃,而此時天空中烏雲密布,漆黑一片,伸手不見五指,卻如何能找得到那些一身黑衣伏在草叢之中的敵人?而吳奇等人卻是每每在閃電乍起之時,就近撲殺四下巡視的敵人。尤其是吳奇與佟子魚二人皆是輕功卓絕之輩,行動間快如閃電,來去如風,倏去倏來,神出鬼沒。直殺得眾倭寇個個膽戰心驚,當真是風聲鶴唳,草木皆兵。大場一木見勢不妙,連忙將小野沙金五兄弟召集到身邊,集合各自手下,連帳篷也不要了,趁著夜色,狼狽後退。
吳奇見倭寇已經集合在一處,知道再也難以對敵人形成大的威脅,而且此行目的已經達到,便發出暗號,悄然退迴縣城。這一次偷襲行動因為計劃周詳,又占了天時地利之便,雖然殺敵近五百人,己方竟然奇跡般的全身而退,無一人身亡。
隨著天色漸明,天空中漸漸地雲散雨收,吳奇也來不及休息,立即整頓人馬,趁著倭寇尚未迴過神來,大開城門,出城追擊。
這時的大場一木等人經過一天一夜折騰辛勞,個個拖泥帶水,狼狽不堪,行軍速度也慢了下來。朝陽初起之時,已被吳奇追上。眾倭寇雖然此時已經毫無鬥誌,但麵對著氣勢如虹衝殺而來的抗倭戰士,也隻好強打精神,迴過頭來邊戰邊退。俗話說‘仇人見麵,分外眼紅’,大場一木一見佟子魚隨隊追來,立即便把他盯上,二人刀筆交加,鬥在一處。而那邊的小野五兄弟則各揮倭刀,將吳奇與方倚雲夫婦圍在中間,高唿酣鬥。
但這五兄弟武功雖高,又豈是吳奇夫婦雙鞭聯手之敵?交手不數合間,已經疲於招架,老二老三接連受傷。而那邊的佟子魚與大場一木二人卻是打了個棋逢對手。原來這大場一木武功精強,本來佟子魚並非敵手,無奈大場一木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對佟子魚手中墨跡淋漓的一支禿筆實在是心有餘悸,二人打鬥之時一味地躲躲閃閃,生怕再被其墨汁粘到。而佟子魚一張利嘴實是陰損之極,激鬥之中也不忘不停地對大場一木那一張黑臉出言譏諷。大場一木又羞又惱,卻苦於沒有行之有效的方法對付佟子魚那油滑的身法和禿筆之毒,加上身子疲憊,漸漸地鬥誌全消,隻是一邊抵住佟子魚的進攻,一邊招唿手下緩緩後退。
就在這時,突聽後邊一陣喊殺之聲響起,一隊灰衣僧兵揮舞齊眉棍從後邊掩殺過來。當先一人身材高大,一張臉卻是眉清目秀,當先殺進陣中,也不管別人,徑直往正與佟子魚對敵的大場一木殺去,正是少林寺的淨月長老與其手下的五百僧兵到了。
原來就在吳奇接到倭寇犯邊的消息之後,早已放出信鴿,讓駐守在仙居的淨月前來支援,此時正好趕到。眾倭寇本來已是強弩之末,本就難以支撐,加上淨月這一支生力軍殺到,再也支持不住,登時土崩瓦解。大場一木再也顧不得別人,唿哨一聲,揮刀將佟子魚逼退一步,轉身當先便逃,眾倭寇見了,也紛紛放棄抵抗,跟在後麵狼狽逃竄。
眾倭寇邊打邊走,一直到將近海邊方才漸漸擺脫追殺。大場一木與小野兄弟搶先登上海船,率領僅剩的千餘名殘兵,揚帆逃去。
吳奇也不再追趕,隻管
收束隊伍,一邊肅清滯留岸上的小股倭寇,一邊打掃戰場,卻是繳獲軍器無數。
這一戰在吳奇的精心布置之下,以少勝多,以弱勝強,以極少的代價,殲滅倭寇將近兩千人,實是揚眉吐氣,一掃數月來的頹敗之勢,一時間士氣大振。沿海各地抗倭勢力得到消息,無不歡欣鼓舞,一片歡騰。更為可喜的是經過這一次大勝,各地抗倭勢力之間消除了相互之間的猜忌,複又變得上下一心,軍心凝聚。笛中折柳金鼓百戰抱玉鞍血海鑄劍長鞭一揮斬樓蘭(下)
不說吳奇等人在這邊歡慶勝利,卻說大場一木率領殘兵逃迴鬼嶼之後,看著眼前所剩無幾的殘兵敗將,不禁有些氣急敗壞。而此時的小野兄弟五人雖然全身而退,但其手下那一千五百人的隊伍卻已經折損近半,隻剩下了六七百人僥幸生還,勢力大損。兩相比較之下,雖然大場一木手下亦有損傷,但此時兩方的勢力對比卻已經發生了變化,大場一木一方已經占據了絕對的優勢,故而再無忌憚,等一迴到駐地,大場一木立即會同三鹿上元一起將小野兄弟五人叫到居所,大加訓斥,嚴詞指責五人不聽指揮,不肯在戰場形勢不利的情況之下撤兵,致使己方中了吳奇之計,終至大敗虧輸,損兵折將。言語中將這場戰事失敗的責任完全推到了小野沙金身上。五兄弟當然不服,當即反唇相譏,言說若非大場一木指揮失當,稍一遇挫便即萌生退意,這才致使軍心散亂,導致兵敗。還說自從自己兄弟到達中原以來,數月間曆經大小十餘戰,在沒有大場一木在場的情況之下,幾乎可以說是每戰必勝,未嚐敗績;而這次他一跟著出場,便立時遭此大敗,不是他指揮失當,又怎會有這般巧事?雙方各執一詞,爭執不下,最終還是在三鹿上元的勸說之下,才未發生大的衝突,當天鬧了個不歡而散。
經過這一次的衝突之後,小野兄弟與大場一木已是差不多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隻是在大場一木一方看來,現在正是士氣低落、兵力銳減的用人之際,不是鏟除異己的時候,所以暫且容忍;而小野兄弟則是自知己方損失太大,以手下僅剩的六七百人和大場一木手下的近兩千人作對,殊非明智之舉,故此也是暗自隱忍,不去輕易起釁。隻不過雙方同床異夢,各懷心事,這一天終於發生了一件令大場一木與三鹿上元始料未及的事情。
原來自從那一天五兄弟與大場一木不歡而散之後,兄弟五人終日悶在自己的住處飲酒澆愁,既心疼經營多年的一支百戰精兵毀於一旦,又不忿大場一木這樣一個平庸無能之人終日在自己麵前作威作福、指手畫腳。於是兄弟五人經過一番秘密磋商之後,決定瞞著大場一木與三鹿上元獨自幹他一票,搶些財貨,然後便丟下這幹人揚帆迴國,借著手中集聚的這些財寶招兵買馬,重操舊業,再去過那嘯聚山林的逍遙日子。這兄弟五人都是桀驁不馴的土匪性情,原本就不知顧全大局為何物,商議妥當之後,這就準備出手了。
話說這一天奉命與三鹿上元一起駐守羊卵子礁的小野兄弟五人趁著三鹿上元前去鬼嶼找大場一木商議軍情的機會,悄悄集合起自己手下的一幹心腹死士,也不顧大場一木所頒發的禁令,乘船離開海島,直撲羊卵子礁對麵的長太古村而去。
這長太古村與道士冠、顏家嶼三處從東往西連成一線,俱是世代以打漁為生的漁民,其中雖然也有數戶經商的殷實人家,卻是不多。這三處都是以靠近海岸的一些相鄰的小島組成,與陸地相隔不遠,民風淳樸之極。當地居民雖然也知道如今倭寇橫行,到處燒殺搶掠,但因其一直未曾在這片海島附近出現過,所以也不太當一迴事,照常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過著與世無爭的日子,對倭寇根本是毫無防範之心。
小野沙金五兄弟率領手下數十隻戰船一路破浪而來,在海上零零落落的漁船之間穿過,當地漁民還以為是哪裏來的商人船隊,也並未多加注意,隻是仍然專注於手上的活計,就這樣任由倭寇向自己的家園駛去。
長太古村位於羊卵子礁西北麵,乃是三個村子之中離海岸最遠,卻是離羊卵子礁最近的一個小島。這個小島麵積不大,隻有七八十戶人家。因此時太陽已經高高升起,那些勤勞的漁民早已揚帆出海捕魚去了,村裏隻剩下了一些老弱婦孺,正在沙灘上忙於晾曬織補男人們留下來的漁網,還有幾家人房頂上兀自冒著嫋嫋的炊煙。倭寇的戰船在岸邊停下之時,村裏人還不知是怎麽迴事,個個停下手裏的活計,眺首觀望,直到看見手持明晃晃倭刀的倭寇跳下船從海灘上向村裏衝來之時,這些人方才迴過神來,沙灘上頓時亂作一團,唿兒喚女、哭爹喊娘之聲響成一片。小野手下這幫倭寇都是慣匪,個個心狠手辣,且行動迅速,就在村裏人還未來得及反應之前,已經將整個村子團團圍住,然後迅速向村落中央合攏過去。
而此時村中的青壯男丁早已出海去了,隻剩下這些老弱婦孺在村裏。麵對著窮兇極惡的倭寇和寒光閃閃的倭刀,自是毫無反抗之力,便如一群待宰的羔羊一般,眼見不能逃脫,便隻好蜷縮在各自的家中任人宰割。小野沙金等人因為在吳奇那裏吃了大虧,早已憋了一肚子邪火無處發泄,這時見了這些天真爛漫的兒童、柔弱無力的婦女、老態龍鍾的老人見了他們之後那種懼怕和乞求的神態和眼神,不但生不出一絲的同情和憐憫,反而使他們產生了一種變態的滿足,將他們心底的那種與生俱來的獸性激發了出來。這些禽獸見人就殺,見物就搶,不論男女老幼,雞鴨豬狗,一律難逃其毒手,將在吳奇那裏所受的折辱全都發泄到了這些手無寸鐵的村民身上。還不到一頓飯的功夫,整個村落中七八十戶村民家中的父母妻子幾乎被屠戮淨盡,倭寇將村中搶到的財物搬上船之後,複又迴頭在村中放起大火,然後乘船再往西邊的道士冠而去。
這時在海上打漁的漁民遠遠望見村中火起,知道不好,連忙放下手中的活計,搖船趕迴,卻是為時已晚,隻見村落中火光衝天,屍橫遍地,一片血汙狼藉。這些憨厚的漁民世世代代居住在這偏僻的海島之上,與世無爭,何曾見過這等景象?看著倒在火光血泊之中的父母、嬌妻、兒女,當真是欲哭無淚、悲憤莫名。當下便有人振臂一唿,眾人紛紛收拾鋼刀魚叉,各自跳上漁船,尾隨著倭寇的海船一路追去。這時也有精細之人離開村子,直奔天台找吳奇所屬抗倭勢力報信去了。
小野沙金兄弟五人率領船隊離開長太古村,又往道士冠駛來。這道士冠與長太古村隔海相望,相隔不遠。這邊火光一起,道士冠村民已經看見,這時便有在海上打漁的村民匆匆趕迴,報告倭寇來襲的消息。這一來村裏登時亂作一團,家家戶戶都在手忙腳亂地收拾細軟,準備逃生。隻可惜天公作孽,此時東南風乍起,倭寇的海船順風順水,一蹴而至,道士冠村民除少數手腳麻利的逃脫之外,也全都遭遇不幸。而此時雖有許多青壯漁民乘船趕來,拚命抵抗,但這些不諳武功的憨厚漁民那裏是這些倭寇慣匪的對手?兩方對上,隻是平白多送了許多性命而已,雖然也曾殺死幾個倭寇,但卻阻止不了倭寇燒殺搶掠的步伐。
卻說這夥倭寇從道士冠出來,然後奔向顏家嶼,照樣是故計重施,燒殺一空。接著又迴過頭來,往南轉了一個半圓,一路從比較富裕的瓦嶼、龍門鄉沿線又殺了迴去,委實是個個滿身血腥,搶了個盆滿缽滿。眾倭寇個個興高采烈,小野五兄弟是誌得意滿。
劫掠成功之後,小野兄弟率領船隊迴航,直奔羊卵子礁而來。此時天色漸晚,落日的餘輝灑在一望無際的海麵之上,如金蛇亂舞,波光粼粼,一片絢麗景色。小野沙金望著眼前這一片富麗景象,不禁暗自感歎。
此時船隊已經漸漸接近羊卵子礁,小野沙金站在船頭,遠遠望見港口前麵的海麵之上,似乎是多了許多船隻。等趕到近處一看,才知道原來是跟隨大場一木駐守在鬼嶼的那些戰船全都停在岸邊。五兄弟見了,互相對視,自知今日行動未曾取得大場一木同意,對方心中必然不滿,心裏便有些嘀咕起來。
兄弟五人急急商議了一下之後,小野沙金便獨自一人帶了一百名手下下船上島,一探虛實,留下其餘兄弟四人帶了其餘手下守在船上,預備一有不對,便來個裏應外合,殺出一條血路,帶著財寶逃之夭夭。這兄弟五人狡詐兇殘,如意算盤打得那是極好,卻不料天道好還,報應不爽,此時卻已經落入大場一木算計之中。原來這小野兄弟私自出海之後,早有島上手下報於大場一木和三鹿上元知道,二人見這兄弟五人這般難以馴服,行事散漫,若是這樣長久留在身邊,早晚會給自己惹來大禍。這二人也是陰險暴戾之人,性情涼薄,信奉的是‘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的人生哲學,又怎能容得下這五人如此放肆?而這一次的事情,到正好給了二人一個動手的借口。二人商量許久之後,終於下定了決心,要一舉先將內患清除。
小野沙金剛剛帶人上島,就見停泊在海麵上的那些戰船上突然出現一片人影,跟著隻聽船槳搖動之聲響成一片,眨眼間已將自己手下那支船隊圍在中間。接著便聽得身後一陣冷笑,急迴頭看時,隻見大場一木帶領兩百餘人緩緩逼了上來,一張漆黑的臉上掛滿了猙獰的笑容,正盯著自己獰笑。小野沙金見此情景,不禁心中一沉,情知不妙,連忙出聲問道:“大場君這是什麽意思?我小野沙金可沒有犯什麽錯誤!”
大場一木冷笑一聲:“小野君,在你兄弟五人初到中原之時,本隊長就曾經一再告誡,嚴禁在駐地附近漁獵,免得暴露目標。今天你們在未曾知會於我的情況之下,私自出獵,而且獵物就是本隊長嚴詞禁止之處。你說你沒有犯錯,難道這不是錯嗎?!”
小野沙金一聽,把嘴一撇,對大場一木的話嗤之以鼻,絲毫不以為然:“大場君,像你這般烏龜縮頭,躲躲閃閃,對那些支那劣等子民畏之如虎,豈是我大琉球武士所為?似這般行徑,隻會給我大琉球帝國抹黑!就算那些支那人知道了咱們的駐地又能怎樣?難道我們這些戰無不勝的大琉球武士還會怕了那些支那綿羊不成?大場君,你的這些言行,讓我非常失望!也會讓我琉球國內的百萬國民非常失望!”
大場一木大怒,厲聲喝道:“八格!小野沙金!你公然違抗命令,還在這裏強詞奪理,你以為我大場一木真的不敢殺你嗎?來人!快給我把他拿下!”左右一幹手下轟然答應,拔刀圍上。
這一來小野沙金的蠻勁也給激了出來,麵皮一翻,迴手拔出腰間倭刀,手下一百名悍匪也將倭刀拔在手中,作勢禦敵。大場一木勃然大怒,腳尖點地縱身而起,半空中反手拔刀,口中‘呀’地大喝一聲,向小野沙金當頭劈去。小野沙金側身一閃,揮刀橫削,冰冷的刀鋒直奔大場一木後頸。大場一木低頭旋身,倭刀自下而上斜削對手小腹;小野沙金倭刀一圈一壓,‘叮’地擋住,大場一木突地騰出左手,五指一張,挾著數道烏光,直奔小野沙金麵門抓來。小野沙金知道厲害,急忙仰麵撤步閃過,接著往前一蹴,揮刀再上,二人便鬥在一處。而隨著這邊爭鬥一起,那邊海麵上餘下的小野四兄弟已經陷入險境,被三鹿上元指揮手下一頓火箭,便將小野兄弟的十餘條坐船燒成了一隻隻漂浮的火爐。這兄弟四人與一幹手下空有一身武功,但麵對著船上熊熊的火焰、船身外洶湧的海波,還有對麵船上的同胞們射來的密集的箭雨,當真是上天無路,入地無門,隻能眼睜睜看著身邊的弟兄一個個倒下,辛苦搶來的財物在火光中化為灰燼,卻是無計可施。
火光中老二小野具木見了眼前這般慘狀,不禁目眥欲裂,心中一陣無名野火直衝腦海,頓時起了拚命之心。迴頭向斷水、途火、離土三兄弟和一幹殘存的手下招唿一聲,當先從船上劈下一塊木板,抱在腋下一躍入海,頂著密集的箭雨向對麵三鹿上元坐船遊去。身後船上之人也有樣學樣,跟著下餃子般跳下大海,爭相遊來。三鹿上元見對方情急拚命,一邊下令向海中放箭,一邊讓坐船退到其他戰船後邊躲避。海水中小野途火與離土中箭喪命,隻剩下老二具木、老三斷水帶了三百餘人遊過海麵,強行登上對方船隻,拚殺起來。
此時天色已晚,一輪圓月漸漸躍出海麵,在疏星微雲間緩緩穿行,照得海麵一片銀白。眾倭寇隻管在島上船上窩裏鬥得激烈,卻都未曾發現遠處海天一線間一輪巨大的圓月之中突然出現的一片帆影,正在以極快的速度無聲地駛來,靜默中蘊含著滔天的恨意、無限的殺機……神龍禦風盡收魔氣靖海域飛仙乘霧未解人心作惠瓢(一)
卻說大場一木與三鹿上元設下陷阱,一舉將小野兄弟五人困住,出其不意間連殺其老四老五兩人於海中,將其手下六七百人誅殺大半。而此時老二具木與老三斷水已經帶人拚死衝上對方戰船,亡命衝殺,早已殺紅了眼睛,短時間內還不至於喪命,但岸上的老大獨自與大場一木對敵,卻已是險象環生,漸漸落於下風。
原來這大場一木除了精通琉球劍道之外,其學自中原武林人士的鷹爪功也已經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說來也巧,原來當日在福州喪身於吳奇手下的惡道虞仲元當年年輕時曾經東渡扶桑,在琉球呆過數年,其采陰補陽的內功心法倒有一大半是築基於東瀛。就在虞仲元在琉球各島之間遊曆之時,便碰到了癡迷於武學的大場一木。那時的大場一木還隻是一個十幾歲的孩子,乃是琉球鄉下的一個殷實地主家的少爺,也不懂甚麽中原武學與琉球武學之分,隻是看到虞仲元武功深不可測,便與他一拍即合,由虞仲元教他鷹爪功,而虞仲元在他家鄉遊曆的這段時間的吃喝費用則由大場一木家承擔。大場一木的父母心疼孩子,也就無奈答應了下來。雖然虞仲元起初並未有真心去教真功夫,但這大場一木勤奮好學,練功刻苦,且又聰明伶俐,悟性極高,隻是短短兩年時間便將這門武功學了個七七八八,隻是欠缺了功力而已。而此時的虞仲元在大場一木的家鄉已經待得有些膩煩,便告別了這家人離開東瀛迴國了。從那以後,大場一木刻苦練功,以後又拜入琉球武林名門迎風流學習劍道,時至今日,大場一木的武功比之當日的琉球不死戰神伊賀四郎也隻是稍遜一籌而已,這小野沙金隻不過是琉球國內一個一般的劍道高手而已,碰上了大場一木這樣一個身兼琉球與中原兩大武林一流武功的高手,怎麽能是對手?激鬥中被大場一木隔開倭刀,左手中宮直進,泛著烏光的五指‘噗嗤’一聲直插入心口,跟著往迴一帶,血跡淋漓的五髒便流了出來。小野沙金大吼一聲,揮刀照著大場一木當頭直劈,使得正是其賴以成名的‘宮本藏式刀法’必殺技‘斷水訣’,這臨死一擊威勢絕倫,快如閃電,刀鋒隱含風雷之聲,滿是一去不迴的悲壯之勢。大場一木一招得手,正在心中得意,眼神便轉向了血跡淋漓的左手,被小野沙金這勢如雷霆的挾憤一刀擊來,猝不及防之下急忙側身躲避,卻聽‘噗’的一聲,身子雖然躲過,但那隻剛剛立了大功的左手卻被齊腕削下。大場一木大怒揮刀,將小野沙金頭顱斬下。此時小野沙金帶來的那一百名手下都已被殺,屍首躺了一地,大場一木巡視戰場,將隨隊大夫喊來,包紮傷口,然後強忍傷痛,迴頭將小野沙金的人頭挑在刀尖,帶人往海邊趕來。
就在此時,漆黑的夜色之下,一隊七八個巡邏的倭寇打著哈欠影影綽綽地走了過來,一直走到匍匐在地的吳奇等人跟前還毫無覺察。正巧一個閃電閃過,將四下裏照得雪亮,眾倭寇突然看見腳下一張張滿是泥水的麵孔,不禁大驚,剛要叫喊之時,吳奇等人已經如鬼魅般一竄而上,眾倭寇的聲音還在喉嚨裏未曾發出,已經一個個手捂脖頸萎頓在地。眾人解決了倭寇崗哨,毫不停留,立即伏在草叢裏迅速摸進倭寇大營之中。此時天空中大雨瓢潑而下,天地一色,一片迷茫,吳奇等人分散開來,接連誅滅了十餘個帳幕之中百餘名倭寇,這才終於將倭寇驚動。
眾倭寇在頭目的指揮之下,在大營中四下尋覓敵蹤,卻苦於天降大雨,火把不能點燃,而此時天空中烏雲密布,漆黑一片,伸手不見五指,卻如何能找得到那些一身黑衣伏在草叢之中的敵人?而吳奇等人卻是每每在閃電乍起之時,就近撲殺四下巡視的敵人。尤其是吳奇與佟子魚二人皆是輕功卓絕之輩,行動間快如閃電,來去如風,倏去倏來,神出鬼沒。直殺得眾倭寇個個膽戰心驚,當真是風聲鶴唳,草木皆兵。大場一木見勢不妙,連忙將小野沙金五兄弟召集到身邊,集合各自手下,連帳篷也不要了,趁著夜色,狼狽後退。
吳奇見倭寇已經集合在一處,知道再也難以對敵人形成大的威脅,而且此行目的已經達到,便發出暗號,悄然退迴縣城。這一次偷襲行動因為計劃周詳,又占了天時地利之便,雖然殺敵近五百人,己方竟然奇跡般的全身而退,無一人身亡。
隨著天色漸明,天空中漸漸地雲散雨收,吳奇也來不及休息,立即整頓人馬,趁著倭寇尚未迴過神來,大開城門,出城追擊。
這時的大場一木等人經過一天一夜折騰辛勞,個個拖泥帶水,狼狽不堪,行軍速度也慢了下來。朝陽初起之時,已被吳奇追上。眾倭寇雖然此時已經毫無鬥誌,但麵對著氣勢如虹衝殺而來的抗倭戰士,也隻好強打精神,迴過頭來邊戰邊退。俗話說‘仇人見麵,分外眼紅’,大場一木一見佟子魚隨隊追來,立即便把他盯上,二人刀筆交加,鬥在一處。而那邊的小野五兄弟則各揮倭刀,將吳奇與方倚雲夫婦圍在中間,高唿酣鬥。
但這五兄弟武功雖高,又豈是吳奇夫婦雙鞭聯手之敵?交手不數合間,已經疲於招架,老二老三接連受傷。而那邊的佟子魚與大場一木二人卻是打了個棋逢對手。原來這大場一木武功精強,本來佟子魚並非敵手,無奈大場一木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對佟子魚手中墨跡淋漓的一支禿筆實在是心有餘悸,二人打鬥之時一味地躲躲閃閃,生怕再被其墨汁粘到。而佟子魚一張利嘴實是陰損之極,激鬥之中也不忘不停地對大場一木那一張黑臉出言譏諷。大場一木又羞又惱,卻苦於沒有行之有效的方法對付佟子魚那油滑的身法和禿筆之毒,加上身子疲憊,漸漸地鬥誌全消,隻是一邊抵住佟子魚的進攻,一邊招唿手下緩緩後退。
就在這時,突聽後邊一陣喊殺之聲響起,一隊灰衣僧兵揮舞齊眉棍從後邊掩殺過來。當先一人身材高大,一張臉卻是眉清目秀,當先殺進陣中,也不管別人,徑直往正與佟子魚對敵的大場一木殺去,正是少林寺的淨月長老與其手下的五百僧兵到了。
原來就在吳奇接到倭寇犯邊的消息之後,早已放出信鴿,讓駐守在仙居的淨月前來支援,此時正好趕到。眾倭寇本來已是強弩之末,本就難以支撐,加上淨月這一支生力軍殺到,再也支持不住,登時土崩瓦解。大場一木再也顧不得別人,唿哨一聲,揮刀將佟子魚逼退一步,轉身當先便逃,眾倭寇見了,也紛紛放棄抵抗,跟在後麵狼狽逃竄。
眾倭寇邊打邊走,一直到將近海邊方才漸漸擺脫追殺。大場一木與小野兄弟搶先登上海船,率領僅剩的千餘名殘兵,揚帆逃去。
吳奇也不再追趕,隻管
收束隊伍,一邊肅清滯留岸上的小股倭寇,一邊打掃戰場,卻是繳獲軍器無數。
這一戰在吳奇的精心布置之下,以少勝多,以弱勝強,以極少的代價,殲滅倭寇將近兩千人,實是揚眉吐氣,一掃數月來的頹敗之勢,一時間士氣大振。沿海各地抗倭勢力得到消息,無不歡欣鼓舞,一片歡騰。更為可喜的是經過這一次大勝,各地抗倭勢力之間消除了相互之間的猜忌,複又變得上下一心,軍心凝聚。笛中折柳金鼓百戰抱玉鞍血海鑄劍長鞭一揮斬樓蘭(下)
不說吳奇等人在這邊歡慶勝利,卻說大場一木率領殘兵逃迴鬼嶼之後,看著眼前所剩無幾的殘兵敗將,不禁有些氣急敗壞。而此時的小野兄弟五人雖然全身而退,但其手下那一千五百人的隊伍卻已經折損近半,隻剩下了六七百人僥幸生還,勢力大損。兩相比較之下,雖然大場一木手下亦有損傷,但此時兩方的勢力對比卻已經發生了變化,大場一木一方已經占據了絕對的優勢,故而再無忌憚,等一迴到駐地,大場一木立即會同三鹿上元一起將小野兄弟五人叫到居所,大加訓斥,嚴詞指責五人不聽指揮,不肯在戰場形勢不利的情況之下撤兵,致使己方中了吳奇之計,終至大敗虧輸,損兵折將。言語中將這場戰事失敗的責任完全推到了小野沙金身上。五兄弟當然不服,當即反唇相譏,言說若非大場一木指揮失當,稍一遇挫便即萌生退意,這才致使軍心散亂,導致兵敗。還說自從自己兄弟到達中原以來,數月間曆經大小十餘戰,在沒有大場一木在場的情況之下,幾乎可以說是每戰必勝,未嚐敗績;而這次他一跟著出場,便立時遭此大敗,不是他指揮失當,又怎會有這般巧事?雙方各執一詞,爭執不下,最終還是在三鹿上元的勸說之下,才未發生大的衝突,當天鬧了個不歡而散。
經過這一次的衝突之後,小野兄弟與大場一木已是差不多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隻是在大場一木一方看來,現在正是士氣低落、兵力銳減的用人之際,不是鏟除異己的時候,所以暫且容忍;而小野兄弟則是自知己方損失太大,以手下僅剩的六七百人和大場一木手下的近兩千人作對,殊非明智之舉,故此也是暗自隱忍,不去輕易起釁。隻不過雙方同床異夢,各懷心事,這一天終於發生了一件令大場一木與三鹿上元始料未及的事情。
原來自從那一天五兄弟與大場一木不歡而散之後,兄弟五人終日悶在自己的住處飲酒澆愁,既心疼經營多年的一支百戰精兵毀於一旦,又不忿大場一木這樣一個平庸無能之人終日在自己麵前作威作福、指手畫腳。於是兄弟五人經過一番秘密磋商之後,決定瞞著大場一木與三鹿上元獨自幹他一票,搶些財貨,然後便丟下這幹人揚帆迴國,借著手中集聚的這些財寶招兵買馬,重操舊業,再去過那嘯聚山林的逍遙日子。這兄弟五人都是桀驁不馴的土匪性情,原本就不知顧全大局為何物,商議妥當之後,這就準備出手了。
話說這一天奉命與三鹿上元一起駐守羊卵子礁的小野兄弟五人趁著三鹿上元前去鬼嶼找大場一木商議軍情的機會,悄悄集合起自己手下的一幹心腹死士,也不顧大場一木所頒發的禁令,乘船離開海島,直撲羊卵子礁對麵的長太古村而去。
這長太古村與道士冠、顏家嶼三處從東往西連成一線,俱是世代以打漁為生的漁民,其中雖然也有數戶經商的殷實人家,卻是不多。這三處都是以靠近海岸的一些相鄰的小島組成,與陸地相隔不遠,民風淳樸之極。當地居民雖然也知道如今倭寇橫行,到處燒殺搶掠,但因其一直未曾在這片海島附近出現過,所以也不太當一迴事,照常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過著與世無爭的日子,對倭寇根本是毫無防範之心。
小野沙金五兄弟率領手下數十隻戰船一路破浪而來,在海上零零落落的漁船之間穿過,當地漁民還以為是哪裏來的商人船隊,也並未多加注意,隻是仍然專注於手上的活計,就這樣任由倭寇向自己的家園駛去。
長太古村位於羊卵子礁西北麵,乃是三個村子之中離海岸最遠,卻是離羊卵子礁最近的一個小島。這個小島麵積不大,隻有七八十戶人家。因此時太陽已經高高升起,那些勤勞的漁民早已揚帆出海捕魚去了,村裏隻剩下了一些老弱婦孺,正在沙灘上忙於晾曬織補男人們留下來的漁網,還有幾家人房頂上兀自冒著嫋嫋的炊煙。倭寇的戰船在岸邊停下之時,村裏人還不知是怎麽迴事,個個停下手裏的活計,眺首觀望,直到看見手持明晃晃倭刀的倭寇跳下船從海灘上向村裏衝來之時,這些人方才迴過神來,沙灘上頓時亂作一團,唿兒喚女、哭爹喊娘之聲響成一片。小野手下這幫倭寇都是慣匪,個個心狠手辣,且行動迅速,就在村裏人還未來得及反應之前,已經將整個村子團團圍住,然後迅速向村落中央合攏過去。
而此時村中的青壯男丁早已出海去了,隻剩下這些老弱婦孺在村裏。麵對著窮兇極惡的倭寇和寒光閃閃的倭刀,自是毫無反抗之力,便如一群待宰的羔羊一般,眼見不能逃脫,便隻好蜷縮在各自的家中任人宰割。小野沙金等人因為在吳奇那裏吃了大虧,早已憋了一肚子邪火無處發泄,這時見了這些天真爛漫的兒童、柔弱無力的婦女、老態龍鍾的老人見了他們之後那種懼怕和乞求的神態和眼神,不但生不出一絲的同情和憐憫,反而使他們產生了一種變態的滿足,將他們心底的那種與生俱來的獸性激發了出來。這些禽獸見人就殺,見物就搶,不論男女老幼,雞鴨豬狗,一律難逃其毒手,將在吳奇那裏所受的折辱全都發泄到了這些手無寸鐵的村民身上。還不到一頓飯的功夫,整個村落中七八十戶村民家中的父母妻子幾乎被屠戮淨盡,倭寇將村中搶到的財物搬上船之後,複又迴頭在村中放起大火,然後乘船再往西邊的道士冠而去。
這時在海上打漁的漁民遠遠望見村中火起,知道不好,連忙放下手中的活計,搖船趕迴,卻是為時已晚,隻見村落中火光衝天,屍橫遍地,一片血汙狼藉。這些憨厚的漁民世世代代居住在這偏僻的海島之上,與世無爭,何曾見過這等景象?看著倒在火光血泊之中的父母、嬌妻、兒女,當真是欲哭無淚、悲憤莫名。當下便有人振臂一唿,眾人紛紛收拾鋼刀魚叉,各自跳上漁船,尾隨著倭寇的海船一路追去。這時也有精細之人離開村子,直奔天台找吳奇所屬抗倭勢力報信去了。
小野沙金兄弟五人率領船隊離開長太古村,又往道士冠駛來。這道士冠與長太古村隔海相望,相隔不遠。這邊火光一起,道士冠村民已經看見,這時便有在海上打漁的村民匆匆趕迴,報告倭寇來襲的消息。這一來村裏登時亂作一團,家家戶戶都在手忙腳亂地收拾細軟,準備逃生。隻可惜天公作孽,此時東南風乍起,倭寇的海船順風順水,一蹴而至,道士冠村民除少數手腳麻利的逃脫之外,也全都遭遇不幸。而此時雖有許多青壯漁民乘船趕來,拚命抵抗,但這些不諳武功的憨厚漁民那裏是這些倭寇慣匪的對手?兩方對上,隻是平白多送了許多性命而已,雖然也曾殺死幾個倭寇,但卻阻止不了倭寇燒殺搶掠的步伐。
卻說這夥倭寇從道士冠出來,然後奔向顏家嶼,照樣是故計重施,燒殺一空。接著又迴過頭來,往南轉了一個半圓,一路從比較富裕的瓦嶼、龍門鄉沿線又殺了迴去,委實是個個滿身血腥,搶了個盆滿缽滿。眾倭寇個個興高采烈,小野五兄弟是誌得意滿。
劫掠成功之後,小野兄弟率領船隊迴航,直奔羊卵子礁而來。此時天色漸晚,落日的餘輝灑在一望無際的海麵之上,如金蛇亂舞,波光粼粼,一片絢麗景色。小野沙金望著眼前這一片富麗景象,不禁暗自感歎。
此時船隊已經漸漸接近羊卵子礁,小野沙金站在船頭,遠遠望見港口前麵的海麵之上,似乎是多了許多船隻。等趕到近處一看,才知道原來是跟隨大場一木駐守在鬼嶼的那些戰船全都停在岸邊。五兄弟見了,互相對視,自知今日行動未曾取得大場一木同意,對方心中必然不滿,心裏便有些嘀咕起來。
兄弟五人急急商議了一下之後,小野沙金便獨自一人帶了一百名手下下船上島,一探虛實,留下其餘兄弟四人帶了其餘手下守在船上,預備一有不對,便來個裏應外合,殺出一條血路,帶著財寶逃之夭夭。這兄弟五人狡詐兇殘,如意算盤打得那是極好,卻不料天道好還,報應不爽,此時卻已經落入大場一木算計之中。原來這小野兄弟私自出海之後,早有島上手下報於大場一木和三鹿上元知道,二人見這兄弟五人這般難以馴服,行事散漫,若是這樣長久留在身邊,早晚會給自己惹來大禍。這二人也是陰險暴戾之人,性情涼薄,信奉的是‘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的人生哲學,又怎能容得下這五人如此放肆?而這一次的事情,到正好給了二人一個動手的借口。二人商量許久之後,終於下定了決心,要一舉先將內患清除。
小野沙金剛剛帶人上島,就見停泊在海麵上的那些戰船上突然出現一片人影,跟著隻聽船槳搖動之聲響成一片,眨眼間已將自己手下那支船隊圍在中間。接著便聽得身後一陣冷笑,急迴頭看時,隻見大場一木帶領兩百餘人緩緩逼了上來,一張漆黑的臉上掛滿了猙獰的笑容,正盯著自己獰笑。小野沙金見此情景,不禁心中一沉,情知不妙,連忙出聲問道:“大場君這是什麽意思?我小野沙金可沒有犯什麽錯誤!”
大場一木冷笑一聲:“小野君,在你兄弟五人初到中原之時,本隊長就曾經一再告誡,嚴禁在駐地附近漁獵,免得暴露目標。今天你們在未曾知會於我的情況之下,私自出獵,而且獵物就是本隊長嚴詞禁止之處。你說你沒有犯錯,難道這不是錯嗎?!”
小野沙金一聽,把嘴一撇,對大場一木的話嗤之以鼻,絲毫不以為然:“大場君,像你這般烏龜縮頭,躲躲閃閃,對那些支那劣等子民畏之如虎,豈是我大琉球武士所為?似這般行徑,隻會給我大琉球帝國抹黑!就算那些支那人知道了咱們的駐地又能怎樣?難道我們這些戰無不勝的大琉球武士還會怕了那些支那綿羊不成?大場君,你的這些言行,讓我非常失望!也會讓我琉球國內的百萬國民非常失望!”
大場一木大怒,厲聲喝道:“八格!小野沙金!你公然違抗命令,還在這裏強詞奪理,你以為我大場一木真的不敢殺你嗎?來人!快給我把他拿下!”左右一幹手下轟然答應,拔刀圍上。
這一來小野沙金的蠻勁也給激了出來,麵皮一翻,迴手拔出腰間倭刀,手下一百名悍匪也將倭刀拔在手中,作勢禦敵。大場一木勃然大怒,腳尖點地縱身而起,半空中反手拔刀,口中‘呀’地大喝一聲,向小野沙金當頭劈去。小野沙金側身一閃,揮刀橫削,冰冷的刀鋒直奔大場一木後頸。大場一木低頭旋身,倭刀自下而上斜削對手小腹;小野沙金倭刀一圈一壓,‘叮’地擋住,大場一木突地騰出左手,五指一張,挾著數道烏光,直奔小野沙金麵門抓來。小野沙金知道厲害,急忙仰麵撤步閃過,接著往前一蹴,揮刀再上,二人便鬥在一處。而隨著這邊爭鬥一起,那邊海麵上餘下的小野四兄弟已經陷入險境,被三鹿上元指揮手下一頓火箭,便將小野兄弟的十餘條坐船燒成了一隻隻漂浮的火爐。這兄弟四人與一幹手下空有一身武功,但麵對著船上熊熊的火焰、船身外洶湧的海波,還有對麵船上的同胞們射來的密集的箭雨,當真是上天無路,入地無門,隻能眼睜睜看著身邊的弟兄一個個倒下,辛苦搶來的財物在火光中化為灰燼,卻是無計可施。
火光中老二小野具木見了眼前這般慘狀,不禁目眥欲裂,心中一陣無名野火直衝腦海,頓時起了拚命之心。迴頭向斷水、途火、離土三兄弟和一幹殘存的手下招唿一聲,當先從船上劈下一塊木板,抱在腋下一躍入海,頂著密集的箭雨向對麵三鹿上元坐船遊去。身後船上之人也有樣學樣,跟著下餃子般跳下大海,爭相遊來。三鹿上元見對方情急拚命,一邊下令向海中放箭,一邊讓坐船退到其他戰船後邊躲避。海水中小野途火與離土中箭喪命,隻剩下老二具木、老三斷水帶了三百餘人遊過海麵,強行登上對方船隻,拚殺起來。
此時天色已晚,一輪圓月漸漸躍出海麵,在疏星微雲間緩緩穿行,照得海麵一片銀白。眾倭寇隻管在島上船上窩裏鬥得激烈,卻都未曾發現遠處海天一線間一輪巨大的圓月之中突然出現的一片帆影,正在以極快的速度無聲地駛來,靜默中蘊含著滔天的恨意、無限的殺機……神龍禦風盡收魔氣靖海域飛仙乘霧未解人心作惠瓢(一)
卻說大場一木與三鹿上元設下陷阱,一舉將小野兄弟五人困住,出其不意間連殺其老四老五兩人於海中,將其手下六七百人誅殺大半。而此時老二具木與老三斷水已經帶人拚死衝上對方戰船,亡命衝殺,早已殺紅了眼睛,短時間內還不至於喪命,但岸上的老大獨自與大場一木對敵,卻已是險象環生,漸漸落於下風。
原來這大場一木除了精通琉球劍道之外,其學自中原武林人士的鷹爪功也已經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說來也巧,原來當日在福州喪身於吳奇手下的惡道虞仲元當年年輕時曾經東渡扶桑,在琉球呆過數年,其采陰補陽的內功心法倒有一大半是築基於東瀛。就在虞仲元在琉球各島之間遊曆之時,便碰到了癡迷於武學的大場一木。那時的大場一木還隻是一個十幾歲的孩子,乃是琉球鄉下的一個殷實地主家的少爺,也不懂甚麽中原武學與琉球武學之分,隻是看到虞仲元武功深不可測,便與他一拍即合,由虞仲元教他鷹爪功,而虞仲元在他家鄉遊曆的這段時間的吃喝費用則由大場一木家承擔。大場一木的父母心疼孩子,也就無奈答應了下來。雖然虞仲元起初並未有真心去教真功夫,但這大場一木勤奮好學,練功刻苦,且又聰明伶俐,悟性極高,隻是短短兩年時間便將這門武功學了個七七八八,隻是欠缺了功力而已。而此時的虞仲元在大場一木的家鄉已經待得有些膩煩,便告別了這家人離開東瀛迴國了。從那以後,大場一木刻苦練功,以後又拜入琉球武林名門迎風流學習劍道,時至今日,大場一木的武功比之當日的琉球不死戰神伊賀四郎也隻是稍遜一籌而已,這小野沙金隻不過是琉球國內一個一般的劍道高手而已,碰上了大場一木這樣一個身兼琉球與中原兩大武林一流武功的高手,怎麽能是對手?激鬥中被大場一木隔開倭刀,左手中宮直進,泛著烏光的五指‘噗嗤’一聲直插入心口,跟著往迴一帶,血跡淋漓的五髒便流了出來。小野沙金大吼一聲,揮刀照著大場一木當頭直劈,使得正是其賴以成名的‘宮本藏式刀法’必殺技‘斷水訣’,這臨死一擊威勢絕倫,快如閃電,刀鋒隱含風雷之聲,滿是一去不迴的悲壯之勢。大場一木一招得手,正在心中得意,眼神便轉向了血跡淋漓的左手,被小野沙金這勢如雷霆的挾憤一刀擊來,猝不及防之下急忙側身躲避,卻聽‘噗’的一聲,身子雖然躲過,但那隻剛剛立了大功的左手卻被齊腕削下。大場一木大怒揮刀,將小野沙金頭顱斬下。此時小野沙金帶來的那一百名手下都已被殺,屍首躺了一地,大場一木巡視戰場,將隨隊大夫喊來,包紮傷口,然後強忍傷痛,迴頭將小野沙金的人頭挑在刀尖,帶人往海邊趕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