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周朝,自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興師伐紂,一舉取得天子之位,開創了西周時代。周武王駕崩後,周成王繼位。他平定三監之亂,營造新都洛邑,大封諸侯,還命周公東征、編寫禮樂,從此徹底穩固了周王室對華夏的統治。公元前1021年,周成王駕崩,他的兒子周康王繼位。周康王統治期間,社會安定,百姓和睦,“刑錯四十餘年不用”。真個是文修武偃,物阜民安。周成王和周康王對國家的良好治理,在史上被譽為成康之治。周王室前七代天子都穩定的守護著周王室基業,直到周王室的第八代傳人周夷王統治時期,周朝統治開始出現衰落之象。此時,各諸侯國漸漸變得強大起來。到了公元前782年,周王室第十二代君王即位,即史上臭名昭著的周幽王。
周幽王為人暴戾寡恩,動靜無常,時常引起一班老臣的不滿。好在周幽王的母親薑太後識得大體,時時管教他,總算讓周幽王有些收斂。等到周幽王的母親去世之後,他就慢慢變得肆無忌憚起來,終日沉迷於聲色,不理朝政。國丈申侯屢次進諫規勸,但是周幽王絲毫沒有悔改的意思,無奈的申侯隻好迴歸屬地申國去了。緊接著,敢於直言,而且對周幽王有威懾力的尹吉甫、召虎一班老臣相繼而亡。周幽王於是重用對自己言聽計從的虢公,祭公與尹吉甫的兒子尹球三人。偏偏這三個人都是奸讒阿諛,貪戀權柄和錢財之輩。隻要是周幽王想做的事情,不管是好是壞,他們都極為讚成。此時的朝廷裏,隻有周幽王的叔叔司徒鄭伯友,敢於直諫他的是非。可惜在三個弄臣的挑撥下,周幽王非常討厭鄭伯友。
某一日,周幽王臨朝。
歧山守臣出班奏道:“啟稟陛下,岐山附近的涇水、黃河和洛水三川,在同日發生地震。此事殊為怪異,望陛下派人詳加察看。”
周幽王不耐煩地道:“山崩地震,是很正常的事情,沒有什麽好大驚小怪的,你不用理會就是。”
歧山守臣得令退下。
虢公石父站出來道:“啟稟陛下,臣千辛萬苦從民間找到十名美人,正在宮外等候召見。”
周幽王一聽大喜,連連讚歎道:“還是愛卿辦事有方。你們還有什麽事情要稟告的?如果沒有重要的事情,那就退朝吧。”
周幽王急於退朝以便召見美女,卻見大夫趙叔帶出班奏道:“陛下,山崩川竭,其象為脂血俱枯,高危下墜,乃國家不祥之兆。而且歧山是王室發源地,龍脈所在。歧山一旦崩頹,恐怕不是小事。現如今隻有勤政恤民,求賢輔政,才可能消弭天變。陛下怎麽還有閑心召見美女?”
不等周幽王發話,虢石父搶先反駁道:“我朝定都鎬京,有千秋萬歲之象!那歧山就好像已經丟棄的鞋子,與我朝還有什麽關係?陛下,趙叔帶一直都有輕慢您的心思。臣認為他這是借故造謠,欺君罔上,望陛下明鑒。”
周幽王點頭道:“愛卿所言甚是。趙叔帶,你身為我大周臣子,卻妖言惑眾咒我基業,實在是罪不可恕。朕姑念上天有好生之德,也不殺你。來人啊,將趙叔帶削去大夫職務,逐出朝廷。”
可憐一位忠臣,隻因為一句正直的規勸就慘遭驅逐。見到趙叔帶的下場,其他人都不敢再有異議。周幽王滿意地點點頭,宣布退朝,獨留下虢石父命其將美女帶到寧華宮接受召見。
趙叔帶出了王宮,依然覺得周王室危在旦夕。不過既然周幽王聽不得忠言,他也隻好明哲保身,於是舉家遷移去了晉國。
話說大夫褒晌從褒城來到鎬京述職,聽說了趙叔帶的事情之後,立即入朝進諫道:“陛下不懼天變,黜逐賢臣,臣恐怕國家空虛,社稷不保。請陛下三思。”
周幽王大怒,當即道:“朕身為天子,豈能容你等幾次三番胡言亂語。來人呐,將褒晌打入大牢,嚴加看管。”
褒晌心中一震,但是仍然苦勸道:“陛下三思,陛下三思啊!”
周幽王卻不為所動,轉而宣虢石父覲見,尋思著再到哪裏收刮美女。前有趙叔帶作榜樣,後有褒晌陷囹圄,這下子再也沒有人敢勸周幽王了。虢石父趁機投其所好,屢屢從民間收刮美女獻於周幽王,結果搞得後宮一片烏煙瘴氣,老百姓更是怨聲載道。
如此過了數月,歧山再度發生大地震。一時間,歧山山崩地裂,周邊房屋受到影響也紛紛傾塌,漫天的煙塵將歧山籠罩得暗無天日。在飛舞的煙塵中,一道凡人看不見的紫氣正源源不斷地向天空上匯聚。紫氣的盡頭是一個雪白的瓷瓶。瓷瓶頸細腰粗呈雨滴型,正是天界大名鼎鼎的寶龍瓶,專為采集龍氣而煉製。現在,寶龍瓶被持在一名腳踏彩雲的仙人手中。寶龍瓶飛快地吸取著紫色龍氣,隨著龍氣的消失,歧山地震變得越來越強烈。若就這樣任人采集,隻怕三個時辰就將吸盡歧山的龍氣。而接下來不出一個月,周王室就要改朝換代了。
就在這個危急的時候,從歧山山底傳出一聲憤怒的吼叫,然後一道高大的身影從山頂衝出,迅捷地射向寶龍瓶。
踏雲仙人見到有人向寶龍瓶發出攻擊,便將瓶子向天上輕輕拋起,然後伸手攔住來人,問道:“敢問來者何人,為什麽要阻擋於我?”
“哼,我還沒問你是誰呢,你倒好意思先來問我。”來人停下身子,露出高大魁梧的身體。他怒喝道,“好教你得知,我正是歧山守護神姬平是也。你是什麽人,竟然敢吸取歧山龍氣?你不知道這關係著我大周的江山社稷嗎!”
“原來你是姬家的人,真想不到你竟然煉成了古巫神體。不過可惜,你的火候太淺,不是我的對手。”
古巫神體即原始神族的前神將,大約相當於道家的天仙。在成為前神將之前,修煉神族功法的人均被稱為覺醒神。覺醒神包含道家修煉體係中的煉氣,凝神,築基,元嬰等各個等級。而成為前神將之後,還可以修煉到中神將,大神將,地皇神等境界。
從三皇五帝之後,就鮮有覺醒神達到古巫神體的境界。修真,幾乎已經成為道佛兩家的專利。因此踏雲仙人才會對姬平感到意外。
“是不是你的對手,要打過才知道。你還沒說你究竟是誰。”姬平道。
“也罷,就讓你死心,免得枉死,浪費了這多年的修行。我是天界天仙玉劍真人,奉玉皇大帝之命來此采集龍氣。你還不速速退去。”踏雲仙人道。
姬平大叫道:“胡說八道!我大周奉天討逆,滅商紂解救苦難百姓無數。玉皇大帝怎麽可能會取大周的龍氣?”
玉劍真人歎道:“你說得不錯,周滅商是天數使然,因此周王室才能有這兩百多年的氣運。可惜如今周天子暴虐無道,已經走上了商紂的老路。天子無德,不宜為君王。玉皇大帝命天官占卜得知,周室氣數已盡,合該西楚當興,因此命我來取龍氣。你若要怪,就怪你姬家人自己不爭氣罷了。”
姬平聞言,立刻明白是周幽王德行有虧,招來了滅國之禍。雖然心裏有些慚愧,但是身肩守護職責的他還是不得不硬著頭皮道:“多謝真人提點,姬平深感慚愧,以後定當好好規勸幽王勵精圖治。請真人看在我大周有功於民的份上,給次機會讓幽王悔過自新。”
玉劍真人緩緩搖頭道:“很抱歉。收取龍氣乃是玉帝的命令,我又怎麽敢不遵從?你且讓開,莫誤了正事。”
玉劍真人說完,對著漂浮在空中的寶龍瓶一指。但見寶龍瓶瓶口白光乍閃,噴出一道光芒直罩歧山山巔。歧山被光芒照得連連震蕩,一道雄渾的紫色龍氣便從山頂傾泄而出,然後順著光芒瘋狂地湧向寶龍瓶。
姬平見狀,忍不住雙手握拳,牙關緊咬,臉上神色流轉變換,心緒在一瞬間百轉千迴。最終,他還是鼓起勇氣兇狠地看著玉劍真人道:“我不管什麽天數氣運,我隻知道我的職責是守護歧山龍脈,不管是誰來破壞都不行。得罪了,看招!”
(未完待續)
周幽王為人暴戾寡恩,動靜無常,時常引起一班老臣的不滿。好在周幽王的母親薑太後識得大體,時時管教他,總算讓周幽王有些收斂。等到周幽王的母親去世之後,他就慢慢變得肆無忌憚起來,終日沉迷於聲色,不理朝政。國丈申侯屢次進諫規勸,但是周幽王絲毫沒有悔改的意思,無奈的申侯隻好迴歸屬地申國去了。緊接著,敢於直言,而且對周幽王有威懾力的尹吉甫、召虎一班老臣相繼而亡。周幽王於是重用對自己言聽計從的虢公,祭公與尹吉甫的兒子尹球三人。偏偏這三個人都是奸讒阿諛,貪戀權柄和錢財之輩。隻要是周幽王想做的事情,不管是好是壞,他們都極為讚成。此時的朝廷裏,隻有周幽王的叔叔司徒鄭伯友,敢於直諫他的是非。可惜在三個弄臣的挑撥下,周幽王非常討厭鄭伯友。
某一日,周幽王臨朝。
歧山守臣出班奏道:“啟稟陛下,岐山附近的涇水、黃河和洛水三川,在同日發生地震。此事殊為怪異,望陛下派人詳加察看。”
周幽王不耐煩地道:“山崩地震,是很正常的事情,沒有什麽好大驚小怪的,你不用理會就是。”
歧山守臣得令退下。
虢公石父站出來道:“啟稟陛下,臣千辛萬苦從民間找到十名美人,正在宮外等候召見。”
周幽王一聽大喜,連連讚歎道:“還是愛卿辦事有方。你們還有什麽事情要稟告的?如果沒有重要的事情,那就退朝吧。”
周幽王急於退朝以便召見美女,卻見大夫趙叔帶出班奏道:“陛下,山崩川竭,其象為脂血俱枯,高危下墜,乃國家不祥之兆。而且歧山是王室發源地,龍脈所在。歧山一旦崩頹,恐怕不是小事。現如今隻有勤政恤民,求賢輔政,才可能消弭天變。陛下怎麽還有閑心召見美女?”
不等周幽王發話,虢石父搶先反駁道:“我朝定都鎬京,有千秋萬歲之象!那歧山就好像已經丟棄的鞋子,與我朝還有什麽關係?陛下,趙叔帶一直都有輕慢您的心思。臣認為他這是借故造謠,欺君罔上,望陛下明鑒。”
周幽王點頭道:“愛卿所言甚是。趙叔帶,你身為我大周臣子,卻妖言惑眾咒我基業,實在是罪不可恕。朕姑念上天有好生之德,也不殺你。來人啊,將趙叔帶削去大夫職務,逐出朝廷。”
可憐一位忠臣,隻因為一句正直的規勸就慘遭驅逐。見到趙叔帶的下場,其他人都不敢再有異議。周幽王滿意地點點頭,宣布退朝,獨留下虢石父命其將美女帶到寧華宮接受召見。
趙叔帶出了王宮,依然覺得周王室危在旦夕。不過既然周幽王聽不得忠言,他也隻好明哲保身,於是舉家遷移去了晉國。
話說大夫褒晌從褒城來到鎬京述職,聽說了趙叔帶的事情之後,立即入朝進諫道:“陛下不懼天變,黜逐賢臣,臣恐怕國家空虛,社稷不保。請陛下三思。”
周幽王大怒,當即道:“朕身為天子,豈能容你等幾次三番胡言亂語。來人呐,將褒晌打入大牢,嚴加看管。”
褒晌心中一震,但是仍然苦勸道:“陛下三思,陛下三思啊!”
周幽王卻不為所動,轉而宣虢石父覲見,尋思著再到哪裏收刮美女。前有趙叔帶作榜樣,後有褒晌陷囹圄,這下子再也沒有人敢勸周幽王了。虢石父趁機投其所好,屢屢從民間收刮美女獻於周幽王,結果搞得後宮一片烏煙瘴氣,老百姓更是怨聲載道。
如此過了數月,歧山再度發生大地震。一時間,歧山山崩地裂,周邊房屋受到影響也紛紛傾塌,漫天的煙塵將歧山籠罩得暗無天日。在飛舞的煙塵中,一道凡人看不見的紫氣正源源不斷地向天空上匯聚。紫氣的盡頭是一個雪白的瓷瓶。瓷瓶頸細腰粗呈雨滴型,正是天界大名鼎鼎的寶龍瓶,專為采集龍氣而煉製。現在,寶龍瓶被持在一名腳踏彩雲的仙人手中。寶龍瓶飛快地吸取著紫色龍氣,隨著龍氣的消失,歧山地震變得越來越強烈。若就這樣任人采集,隻怕三個時辰就將吸盡歧山的龍氣。而接下來不出一個月,周王室就要改朝換代了。
就在這個危急的時候,從歧山山底傳出一聲憤怒的吼叫,然後一道高大的身影從山頂衝出,迅捷地射向寶龍瓶。
踏雲仙人見到有人向寶龍瓶發出攻擊,便將瓶子向天上輕輕拋起,然後伸手攔住來人,問道:“敢問來者何人,為什麽要阻擋於我?”
“哼,我還沒問你是誰呢,你倒好意思先來問我。”來人停下身子,露出高大魁梧的身體。他怒喝道,“好教你得知,我正是歧山守護神姬平是也。你是什麽人,竟然敢吸取歧山龍氣?你不知道這關係著我大周的江山社稷嗎!”
“原來你是姬家的人,真想不到你竟然煉成了古巫神體。不過可惜,你的火候太淺,不是我的對手。”
古巫神體即原始神族的前神將,大約相當於道家的天仙。在成為前神將之前,修煉神族功法的人均被稱為覺醒神。覺醒神包含道家修煉體係中的煉氣,凝神,築基,元嬰等各個等級。而成為前神將之後,還可以修煉到中神將,大神將,地皇神等境界。
從三皇五帝之後,就鮮有覺醒神達到古巫神體的境界。修真,幾乎已經成為道佛兩家的專利。因此踏雲仙人才會對姬平感到意外。
“是不是你的對手,要打過才知道。你還沒說你究竟是誰。”姬平道。
“也罷,就讓你死心,免得枉死,浪費了這多年的修行。我是天界天仙玉劍真人,奉玉皇大帝之命來此采集龍氣。你還不速速退去。”踏雲仙人道。
姬平大叫道:“胡說八道!我大周奉天討逆,滅商紂解救苦難百姓無數。玉皇大帝怎麽可能會取大周的龍氣?”
玉劍真人歎道:“你說得不錯,周滅商是天數使然,因此周王室才能有這兩百多年的氣運。可惜如今周天子暴虐無道,已經走上了商紂的老路。天子無德,不宜為君王。玉皇大帝命天官占卜得知,周室氣數已盡,合該西楚當興,因此命我來取龍氣。你若要怪,就怪你姬家人自己不爭氣罷了。”
姬平聞言,立刻明白是周幽王德行有虧,招來了滅國之禍。雖然心裏有些慚愧,但是身肩守護職責的他還是不得不硬著頭皮道:“多謝真人提點,姬平深感慚愧,以後定當好好規勸幽王勵精圖治。請真人看在我大周有功於民的份上,給次機會讓幽王悔過自新。”
玉劍真人緩緩搖頭道:“很抱歉。收取龍氣乃是玉帝的命令,我又怎麽敢不遵從?你且讓開,莫誤了正事。”
玉劍真人說完,對著漂浮在空中的寶龍瓶一指。但見寶龍瓶瓶口白光乍閃,噴出一道光芒直罩歧山山巔。歧山被光芒照得連連震蕩,一道雄渾的紫色龍氣便從山頂傾泄而出,然後順著光芒瘋狂地湧向寶龍瓶。
姬平見狀,忍不住雙手握拳,牙關緊咬,臉上神色流轉變換,心緒在一瞬間百轉千迴。最終,他還是鼓起勇氣兇狠地看著玉劍真人道:“我不管什麽天數氣運,我隻知道我的職責是守護歧山龍脈,不管是誰來破壞都不行。得罪了,看招!”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