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役看了黃震一眼,道!“外城的軍馬,正如往日一樣。並沒有戒備,安排在千戶所裏的人已經做好了準備,隨時奪取軍權。”


    黃震的臉上,終於閃lu出了興奮之sè,城內的三個千戶所,明教早已預謀已久,上至千戶下到尋常的軍卒都是明教的人。而外城的千戶所,雖然沒有完全掌握,卻也已經滲透了進去。[]


    到時內城一齊發作,外城的同夥同時爭奪軍權,再裏應外合,奇襲槽司的軍馬,火燒漕糧之後,再派人鑿沉河道上的船隻,將河道堵住,到了那時,再帶人入太行山中,在那裏,明教早已囤積了不少糧食,可以作為暫時寄居。


    而一旦北通州出事,天下震動,北方的糧食必然會出現短缺,大明朝廷焦頭爛額,又怎麽能有餘力去太行剿匪,而他們隻需要等待好時機,待天下出現動dàng時,甚至可以出太行,直取京畿。


    這一切的計劃…,看上去無懈可擊,可是黃震卻知道,事情並不會有想象中這麽簡單,不過眼下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他要做的,就是盡力不留下任何錯漏。


    “東廠檔頭張茹那邊,可有什麽動靜。”


    黃震盡量做出一副風淡雲清的樣子,朝這差役問道。


    “大人,張茹那邊,似乎有了些察覺,不過護法大人已經有了主意,會吸引他的注意。”


    “哦?什麽辦法?”


    “刺殺鎮守太監!”


    黃震明白了,鎮守太監與東廠的關係一向是過從甚密的,畢竟大家都是宮裏的人,而一旦鎮守太監出事,張茹不能不理,刺殺鎮守太監,張茹無論如何,也得將注意力吸引過去。


    明修棧道、暗渡陳倉!


    “錦衣衛千戶所呢?錦衣衛千戶所如何了?”


    “錦衣衛千戶所那邊倒是有些詭異,那柳乘風突然閉門謝客,誰也不見,倒是那個知府周泰,倒是偶爾去探視他一下,下頭的校尉,倒是勤快了不少,四處緝拿“亂黨”不過大人放心,咱們的人並沒有被他們拿住。”


    黃震眼中掠過一絲冷意,道:“這個柳乘風,要叫人在千戶所外頭死死盯著,他一定會有動作。”


    “大人,已經讓人十二個時辰蹲守了,不過那柳乘風確實沒有出來過,倒是那個王韜,近來倒是活躍的很,似乎是尊了柳乘風的命令,在鼓搗什麽,兄弟們已經盯住了他,有一次,他還去了漕司。”


    黃震緊張的道:“他去漕司做什麽?”


    “漕司也有我們的人,說是奉了柳乘風命,讓漕司這邊要格外的小心,不可大意。”


    黃震不由冷笑:“這麽說,柳乘風也發現我們的目標是漕司了?”


    差役也笑了:“隻可惜他就算有心阻止隻怕也沒有這個氣力了,據說知府衙門那邊,周泰近來憂心重重,老是在打聽治病的藥方,似乎這柳乘風,染了什麽傷寒。”


    黃震道:“當真嗎?”


    差役道:“那周泰緊張兮兮的樣子,倒是不似作偽。”


    黃震頜首點頭,不由笑起來:“當真是天助我也,既然如此,那麽就約定明日子夜,一齊動手吧,兵備道的調令,我明日傍晚就發出去。”


    差役含笑看了黃震一眼,道:“那麽小人告辭了。”


    第二日清早,仍舊是一艘艘漕船靠岸,漕司這邊押著糧食入庫,連續幾日,這漕糧已是堆積如山,北通州的防禁顯然森嚴了許多,一隊隊士兵,打著嚴防亂黨的旗號,出現在大街小巷,空氣驟然緊張起來。


    出了亂黨,當然要小心,據說這一次亂黨的目標是漕糧,所以不但漕司那邊緊張,連兵備道也不敢大意,派出軍馬占據城中各處緊要的街道是再順理成章不過的事。


    夜深,春雨如絲,夜風吹著碼頭外的蘆葦沙沙作響。


    一座營盤冉冉點著營火,駐紮在外城的宋莊千戶所與內城的千戶所相比起來,實在有天壤之別,因為這麽多人隻需防衛著一個渡口,所以很是輕鬆,白日沒有操練,到了夜裏,整個營房大多數官兵就已經早早睡了,連那千戶朱海德也已經就寢。大帳外鴉雀無聲,雨絲落下來,將土地化作了泥濘,在這泥濘中,有人一深一淺的用靴子將泥水踩的咯咯作響,守在大帳外的親衛大唿一聲:“什麽人。”


    “請立即報知千戶大人,兵備道有了軍令,事態緊急,要立即求見千戶大人。”


    親兵沉默了,有人提了燈籠來,鼻人取出兵備道的印信給親兵看,這親兵點點頭,道:“稍等片刻,我這就去叫醒千戶大人。…


    緊接著大帳裏亮出了燈火,朱海德跋著鞋打著哈欠起來,這時候突然兵備道來了軍令,他倒是不敢有什麽怨言,畢竟這些時日風聲緊,說不準是出了什麽大事也是未必,坐在大帳裏,接著便有人進來,這人穿著兵備道衙門的衣衫,朝這朱海德行了個禮,道:“大人,按察使有令,請大人速速點軍,前去平息叛亂。”


    “叛亂好”朱海德的瞌睡一下子醒了,打了個ji靈,臉sè凝重的道:“拿軍令來。


    來人直接取了東西給他看,朱海德接過看了一會兒,油燈下的臉sè霎時變了。


    裏頭的意思很明確,錦衣衛叛亂,朱海德接令之後,立即調兵入城彈壓,不得有誤。


    錦衣衛……


    若說別人叛亂,朱海德或許還信,可是錦衣衛是什麽?他們為何要叛亂?這軍令實在匪夷所思,可是偏偏,這下頭確實加蓋了按察使大人的印信,就是這軍令的行文朱海德也認得,明明是按察使大人親自書寫的,不會作假。


    到底出了什麽


    朱海德一下子也慌亂起來,兵備道調兵彈壓錦衣衛,這真是破天荒的事,錦衣衛可是天子親師,怎麽可能謀反,一定是兵備道搞錯了,可是兵備道也不是傻子,他們這麽做,對他們有什麽好處?


    “天人,事態緊急,為以防萬一,讓亂黨逃脫,請大人立即依令行事。”


    來人見朱海德lu出猶豫之sè,連忙道。


    朱海德沉著臉,一時懵了,他倒不是沒有決斷的人,可是這事兒實在透著古怪,讓他左右為難。看了這差役一眼,朱海德淡淡的道:“先不要著急,總要和各百戶通通氣才是,你稍待片刻吧。”


    說罷,朱海德立即叫人去請衛所中的軍官來,片刻功夫,七八個百戶就已經來了,千戶所雖然名為千戶,按照編製,應當下設百戶十人,有官軍一千一百人,隻是規矩是規矩,真正的百戶卻隻有八個,至於官軍,加起來也不過七百多人而已。


    朱海德見軍官們來齊,直接將軍令傳達下去給他們看,百戶一一傳閱,有人淡定自若,有人也lu出詫異之sè。


    朱海德道:“這軍令未免有些古怪,可是按規矩,咱們確實該聽從兵備道的調遣,隻是本官向問問大家的意思。”


    朱海德確實不敢擅自做主張,這可不是鬧著玩的,彈壓天子親軍,這幾乎等同謀反,而不聽從兵備道號令,也有抗命之嫌,無論做什麽決定,都是大罪。


    一個yin沉著臉一直表現的慵懶的百戶道:“大人,軍令如山,既然這兵備道下達了軍令,千戶所自然應當遵守,請大人立即傳令下去,召集人馬,立即入城清剿錦衣衛。”


    朱海德臉sè驟然一變,瞪著這百戶道:“錦衣衛豈會謀反?謀反對他們有什麽好處,王六子,你跟著本官多年,難道這麽不曉得輕重,這事兒很古怪……”


    換做是從前,朱海德這般訓斥,王六子隻怕早已不敢做聲了,可是今日這叫王六子的百戶卻是道:“大人難道要抗命嗎!”


    王六子話音剛落,立即有兩個千戶冷笑:“大明的軍法:抗命者,可以陣前處置,千戶大人,這是兵備道的命令,白字黑字寫著的,並沒有作偽,現在軍令中說錦衣衛是亂黨,錦衣衛就是亂黨!”


    三個百戶毫不猶豫的表了態,而且態度堅決,非要朱海德下定決心不可。至於其他百戶,卻都是一副遲疑的樣子,一時也不知該如何是好。


    朱海德的臉sè已經變了,王六子這幾個人,從前一向以自己馬首是瞻,想不到今日,對自己一點也不客氣,他不由惱怒的道:“本官怎麽做,容不得你們相逼,不尊軍令是抗命,可是彈壓錦衣衛卻是謀反!”


    王六子和另外兩個百戶對視一眼,眼眸中掠過一絲殺機,王六子惡狠狠的道:“大人的意思是真要抗命了?”


    朱海德剛醒,突然發覺許多事都顛倒了過來,一個稀奇古怪的軍令,接著連平時自己的幾個親信也都換了一副嘴臉,不由勃然大怒,道:“王六子,你太放肆了,本官也容的你來質問,來人來人……………”


    親軍衝進來,看著朱海德。


    王六子卻是笑了,道:“既然大人執mi不悟,卑下人等隻好不客氣了。”


    來人倒是.!。


    <ahref=""target="_nk">http://"></a>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朝好丈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上山打老虎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上山打老虎額並收藏明朝好丈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