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乘風的一番話讓劉健幾個的臉sè更加不好看,表麵上柳乘風似乎是在勸說葉淇,其實明眼人都知道,這個家夥是帶著自己的目的。


    改革軍戶製,這應當才是柳乘風的目的。


    方才柳乘風所說,軍戶所那邊所撥付的銀錢減半,同時卻拿出兩百萬多萬兩銀子招募軍勇,表麵上似乎沒什麽問題,可問題的症結在於,兩百萬多兩銀子能招多少軍勇,真要放手去招募,隻怕十萬人也是夠了,十萬的募兵等到平定了寧王的叛亂後呢,難道就地解散?這顯然是不可能的,那麽朝廷就得養著。軍戶所的官兵可以養,因為這些軍戶本身就不需要朝廷撥付銀子,隻要給他們土地自己耕種就成了,可是招募來的軍勇動用的就是白花花的銀子。


    在新軍的問題上,內閣顯得很謹慎,雖然皇上和柳乘風一力爭取,到現在所募的也不過萬人,原因是什麽?還不是不想改變這個成法祖製,若是放寬限額,讓新軍招募十萬八萬人,這軍戶製隻怕就徹底完了。


    現在柳乘風分明是想借著平叛招募起一支隊伍來,這顯然與內閣的想法是相悖的。


    道理很簡單,一旦是軍戶製成了募兵製,武人集團就會得以壯大,其實這個道理想想就明白,軍戶製裏頭所有人都是死的,千戶的兒子是千戶,軍戶的兒子是軍戶,武人們極少會有自己的想法,一切都是定製。按著朝廷所設立的軌跡運轉。


    可要是募兵製呢?最大的問題就是軍將如何提拔,再就是軍餉的問題,這其中所牽涉的東西實在太多,軍戶製下,所有的武官根本沒有任何話語權,比如在宣府,便是貴為總兵。也得聽從巡撫和督撫節製,募兵製就不一樣了,募兵製容易養出不服管教的丘八。很多都桀驁不馴,這一點,翻遍史冊就有不少。就說現在的這個新軍,幾句是成了直屬皇帝的軍隊,內閣根本就拿捏不住,新軍的將領也不受文官節製,若是所有的武人都這樣,那還要朝廷做什麽?要內閣做什麽?


    劉健皺皺眉,語氣平淡地道:“我大明有軍隊兩百萬,再去征募,徒耗銀錢,怕是大大不妥。”


    謝遷幾人紛紛點頭。道:“不錯,朝廷有的是兵,何須向外招募軍馬?這不是開玩笑,是什麽?”


    柳乘風看了劉健一眼,又看葉淇有些意動的意思。便冷冷一笑道:“我大明軍馬是多,可是真正可用的有多少?劉公說我大明有大軍兩百萬餘,既然如此,那就用這兩百萬軍隊去平叛吧,今


    i討論的是軍機,那我不妨說句不該說的話。今


    i不募兵仍用軍戶,若是這些軍戶平叛不力,這責任,柳某人是不承擔的,誰願意承擔就誰去承擔。”


    他把話說完,隨即抱著手,一副看好戲的樣子。


    他當然知道這些人的矛盾,一方麵他們厭惡武人,對武人帶著深深的歧視,可是真正遇到了事,卻又不得不動用武人,沒有武人給他們作暴力工具,他們真能憑著那勞什子的若仁義禮義信去維持統治,這簡直就是笑話。


    謝遷不由怒視柳乘風,嗬斥道:“柳乘風,你放肆。”


    柳乘風現在可不怕謝遷,爭鋒相對道:“我如何放肆?既然是商議軍機,就得把話說清楚,有功就要賞,有過就要罰,誰提議讓軍戶們去平叛,事成了就是有功,事要是不成……”柳乘風諷刺地看著謝遷:“事不成,那就不要屍位素餐,我大明從來不缺官,引咎致仕就是。”


    柳乘風隨即向朱厚照道:“太子殿下,軍國大事不是兒戲,太子自己也聽到了,朝廷對軍國大事肯定要有一本賬本,今


    i在座的人提議的事都關乎著江山社稷,若是到時真募了兵,寧王的叛亂不能及時彈壓下去,那就是我柳乘風的責任,可要是內閣堅持用軍戶去彈壓叛亂,官軍若是彈壓不力,那就是他們的責任,柳乘風雖然臉皮有些厚,可要是真因為自己而誤了軍國大事,那我也絕不推卸責任,寧願引咎請辭。至於他們嘛……”


    說罷,柳乘風帶著挑釁的目光看了劉健一眼,這話說得很明白了,我臉皮厚都敢擔幹係,你老人家臉皮這麽薄,這幹係不擔也不成。


    劉健冷哼一聲,便不在做聲了,他是為政者,當然清楚那些軍戶的戰力有多低下,這個險,他不能冒。


    葉淇似乎被柳乘風說動了,國庫裏的錢不是他的,他之所以不舍得撥錢,是覺得浪費,方才劉大夏對軍戶的描述也實在是觸目心驚,其實在座的人哪個都曾外放出去主政一方的人物,地方的那些軍戶所是什麽德行,誰都知道,葉淇不願意將這些錢撥給軍戶就是如此,這是浪費國庫的銀錢。


    可是叛亂還是要彈壓,與其把錢給軍戶,倒不如募兵。


    說來也奇怪,葉淇這家夥素來一意孤行,是朝中出了名的釘子,偏偏在這件事上與柳乘風站著的是同一個立場,他點頭道:“廉國公這個折中的辦法不錯,倒是可以試試。”


    朱厚照見狀,連忙道:“既然如此,那事情就這麽定了,兵部再拿個章程出來,就按著方才柳師傅的意思來辦,戶部這邊加印之後呈報內閣……”他看了劉健一眼,帶著微笑道:“劉師傅這邊也沒什麽問題吧。”


    隻要兵部和戶部溝通好,把章程送到內閣,隻要內閣點頭,便可以擬旨意執行了。朱厚照自然是向著柳乘風的,此時巴不得把事情定下來,所以這時候詢問下劉健的意思。


    劉健冷冷地看了柳乘風一眼,道:“不過事先要說好,若是這個法子出了亂子,不能盡快平叛,這個幹係,可得有人承擔。”


    這句話威脅意味十足,分明是朝著柳乘風去的。


    柳乘風卻隻是淡淡一笑,道:“這個自然。”


    錢的事擬定了,在座之人倒是有幾個不禁輕鬆起來,不管怎麽說,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錢糧能及早解決,這事情就做成了一半。


    朱厚照見冷了場,便咳嗽一聲,道:“錢糧的事既已一致,可是如何平叛,諸位可有計較嗎?”


    i朱厚照的表現很是懂事,其實這都是柳乘風教的,來之前就暗暗囑咐過。


    劉大夏卻是微微笑了,道:“殿下,這打仗又不是書中所寫的那樣先要如何排兵布陣,戰場瞬息萬變,我等高坐在值房,能有什麽計較?”


    其餘人也都露出莞爾的笑容,連那食古不化的葉淇也不禁莞爾,隻覺得太子問出這句話,實在有點不諳世事,看來還是太年輕了。


    朱厚照最受不得別人這樣待他,臉sè頓時不好看了,可又不敢在場發怒,隻得隱忍著不做聲。


    柳乘風便出來為他解圍,道:“太子殿下的意思是,既要平叛,就得做做籌備工作,柳某人以為,平叛可不隻是打打殺殺這麽簡單,不如這樣,我便拋磚引玉,先來說幾句吧。”


    其實從一開始,內閣議事就沒柳乘風什麽事,至少劉健等人這麽想的,他一個武夫,至多也就是負責執行,決策的事哪裏輪得到他說話。可是柳乘風偏偏要說,誰也沒有辦法。


    柳乘風咳嗽一聲,好好的一個內閣會議,如今他領銜唱了主角,尤其是麵對這些大臣們一個個拉下來的臉,柳乘風的心情顯然不錯。


    “首先,既要平叛,就必須先調動輿論,得告訴天下百姓,寧王的罪行是什麽,令天下人紛紛同仇敵愾,與朝廷站在一起,關於這件事,我建議暫時成立一個倡議司,看來諸位大人也不太懂輿論的事,那麽柳某人索xing就代勞,暫時領了倡議司的差吧。從現在開始,所有的報館必須派人到倡議司裏集結,每一篇文章,都必須受倡議司監督,以正清議。”


    朱厚照與柳乘風一唱一和,忙道:“這個想法很好,這也是為了防止有人暗中勾搭寧王,若是有報紙蠱惑百姓,反對朝廷怎麽辦?劉師傅意下如何?”


    劉健道:“這豈不是將天下人的口舌都置於錦衣衛之下?”


    劉健是旗幟鮮明反對的,柳乘風在報館裏的影響力本來就大,現在又來了個規範化,等於是把輿論全部控製在手,劉健自然不喜。


    柳乘風反駁道:“非常之時行非常之事,平叛在即,不容些許馬虎,劉大人還為江山社稷著想啊。”


    朱厚照不禁瞪了柳乘風一眼,大聲道:“柳師傅,你這話就不對了,難道說劉師傅會不考慮江山社稷,心懷私心嗎?哼,本宮是萬萬不認同的,劉大人心懷天下,對父皇忠心耿耿,眼中隻有公義,沒有私心,這麽好的主意,他隻是略有微詞,其實本心上是肯的。”


    柳乘風便做出一副恍然大悟的樣子,道:“是,是,是微臣萬死,一時口不擇言,竟是言語唐突了劉大人,這麽說這件事就定下來了?”


    朱厚照微微一笑,道:“就權且定下來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朝好丈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上山打老虎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上山打老虎額並收藏明朝好丈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