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賊字,分明刺傷了殿中所有人的自尊,朱覲鈞先是微微愕然,隨即臉上露出羞憤之色。


    做賊的永遠不會承認自己是賊,謀反的也永遠隻相信自己是替天行道,他朱覲鈞處心積慮,是自認為自己流著的是皇朝的最純正的血統,他自認為自己是取迴自己應得的東西,認為朝廷昏暗無道,他這個親王必須挺身而出。


    他從不認為自己是賊,在他的身邊,那些個幕僚和親信也是如此,他們從不敢在朱覲鈞跟前提及賊字,無論他們心裏怎麽想,可似乎在寧王麵前,他們隻是一味告訴寧王,順天應命的時候快要到了。這是天意,誰也不能更改,這天下本應該就是有德者居之。


    可是就在這個大日子,這個寧王自認為最重要的一天,在自己的淫威之下,江西巡撫胡如海居然敢說自己是賊。


    朱覲鈞的眼睛一下子赤紅了,身子不禁在顫抖,這是不祥之兆,這句話深深地刺傷了他的自尊,深深地勾起了他的恐懼,他是賊嗎?不,不是,這個人在胡說八道,這個不識抬舉的家夥……


    朱覲鈞拍案而起,**裸地直視著胡如海,這個時候,他渾身上下沒有一分的威嚴,有的隻是盛氣淩人和一種莫名的憤怒,憤怒源自於恐懼,恐懼越大,憤怒就越大。


    “胡如海,本王素來敬你一尺,你不思圖報,反而胡言亂語。你太放肆了!”


    到了這個境地,胡如海心中的恐懼竟是一掃而空,他仰天大笑,手指著朱覲鈞道:“放肆?本官再放肆,哪裏比不得王爺?王爺身為天潢貴胄,欺君罔上,圖謀不軌。這不是放肆,是什麽?你以一己私利而圖謀造反,禍害蒼生。這不是放肆是什麽?你洋洋自得,聚攏這些阿諛的兇徒,沐猴而冠。還自稱什麽監國靖難,這還不夠放肆嗎?本官這一輩子還從不曾見到有這般恬不知恥這般放肆的人,胡某身為朝廷命官,竟是處處姑息王爺,以至今日王爺之禍,可惜,可歎,也是可恨……”


    “閉嘴,閉嘴!來人,將他拿下。拿下,殺了他,不,剮了他,淩遲!”朱覲鈞身如篩糠。氣得瑟瑟作抖,連連拍案大叫。


    胡如海卻不肯住口,眼看著幾個叛賊要撲過來,他站得更加筆直,冷冷笑道:“今日死便死,本官在黃泉專侯王爺。這個時候也等不了多久,王師朝發夕至,就是你朱覲鈞授首之時,隻是可笑你身為宗親,自詡有些才學,卻是自不量力,哈哈……”


    幾個叛賊已經抓住了他,其中一個狠狠地用拳頭砸了胡如海的嘴巴一下,頓時大牙打出,口裏滿是血,大家七手八腳地將他押下去,胡如海隻是大笑,口裏還含糊不清地繼續道:“可笑,可笑……”


    大殿裏頭,方才那激昂的氣氛顯然不見了蹤影,被這不識抬舉的胡如海一破壞,所有人的麵色都很凝重,朱覲鈞原本以為自己展示了自己的實力,這些朝廷命官定會順勢依附,不是有句古話嗎,良禽擇木而棲,可是不曾想到最後竟是這個結局,實在晦氣無比。


    他的目光變得很是不懷好意,又朝其他幾個命官掃視一眼,道:“你們呢?你們也想效仿這不識抬舉的胡如海嗎?”


    布政使和轉運使以及知府幾人頓時嚇得魂不附體,嘴唇哆嗦,可是沒有一個人站出來上前效忠。


    朱覲鈞冷笑,道:“看來你們也不想活了?”


    幾人還是戰戰兢兢,仍舊無人敢站出來,倒是那南昌知府說了一句:“王爺,我等守土有責,隻求一死,不想……不想謀王爺的富貴。”


    他們沒有膽量去學胡如海,他們不想到了死還要忍受淩遲之痛,所以比起胡如海來,他們是沒有勇氣的,可是在他們的心裏,那深入骨髓裏的君君臣臣使他們寧願選擇殉國。所以他們對寧王言語客氣,可是仍保有著自己的底線,這個底線就是必須恪守自己的職責。


    朱覲鈞正在氣頭上,也不再挽留,冷笑道:“來,拿下,斬頭祭旗!”


    幾個人幾乎嚇癱了,有人雙股之間流出腥臭的液體,想必這個時候肯定有人後悔,想說幾句求饒的話,可是他們死咬著牙關,卻是一個字也沒有說。


    在那些小說演義之中,所謂的忠臣都總會凜然不屈,南昌知府幾人倒是想表現出一點凜然,可是此時……


    一群叛賊不由分說,將這些人一齊押了下去。


    朱覲鈞顯得很惱火,他低估了這些人的勇氣,也低估了這些人對朝廷的忠心,他更害怕的是,若是其他人也是如此,自己這事能成功嗎?


    這是朱覲鈞第一次對自己產生了動搖,他原以為他振臂一唿,大家都會如山倒海一般的跟隨,可是明顯現實和想象中的不同。


    隻是到了這個時候,他就是想迴頭也不成了,他振作精神,目光掃了眾人一眼,朗聲道:“朝廷無道,奸臣弄權,內閣大學士劉健,庸庸碌碌,錦衣衛指揮使柳乘風,搬弄是非,秉筆太監蕭敬,以諂媚為能,朝堂上下,已是烏煙瘴氣,我大明江山覆亡在即,必須有人站出來,挽狂瀾於將傾,扶大廈於即倒,本王不才,不敢自比周公,卻也是太祖之後,是大明宗親,眼見此情此景,豈可無動於衷,今日本王奉天監國,萬望諸位與本王同心繆力,清君之側,匡扶社稷!”


    “萬歲!”


    …………………………………………………………………………………………………………………………………………………………………………………………


    北京城裏,天氣已經漸漸寒冷,秋風肆虐,以至於街麵上也冷清了不少。


    通政司這邊,一個重大的消息已經到了,雖然所有人都知道該來的要來,可是當事情真的來了,卻還是讓所有人措手不及。


    隨即,一封九江知府的奏書擺在了內閣的案頭,內閣大臣們頓時嘩然,於是立即請求覲見皇上。


    內閣這邊收到了奏書,而錦衣衛那邊的消息也是極為靈通,無論是內閣還是錦衣衛,這消息幾乎是同時送達的,柳乘風不敢怠慢,大明朝最後一點的幻想已經打破,現在唯一要做的就是恭請聖裁了。


    在正心殿裏,分別坐著劉健、李東陽、謝遷、柳乘風、蕭敬、牟斌幾人,半柱香之後,太子朱厚照也到了,皇上那邊還沒動靜,殿中的人誰也沒有吭聲,倒是牟斌想緩和一下氣氛,說了一句俏皮話,可是其餘的人都是板著個臉,讓他討了個沒趣,隻得閉嘴。


    所有人的腦子裏都在消化著那駭人的消息:寧王謀反,自命監國,聚眾十萬,詐稱三十萬,誓師北伐。江西巡撫胡如海,不肯從賊,與寧王當麵頂撞,被淩遲處死,其餘布政使、知府幾人,也紛紛處以極刑,以身殉國。


    九江告急、吉安告急,叛黨勾結各處山賊草寇,四處劫掠城池,占地為王。還有不少地下道門紛紛響應,在湖廣,有人與寧王遙相唿應,率眾三千,攻占了縣城。


    其餘等地也是風雨飄搖,一旦朝廷不能立即做出堅決迴擊的反應,整個長江以南都要糜爛。


    內閣這邊沒有想到聲勢竟是來得這麽大,而據說,寧王已經打算順江而下,一舉攻陷南京,對朝廷形成對峙之勢。關於這一點,朝廷早有預料,成國公也早就部署了不少重兵在沿線嚴防死守。


    顯然寧王的目標是南京,這和朝廷預料的一模一樣,可是這一次來勢太兇猛,讓人始料不及。


    等了小半時辰,皇上還是沒有到,所有人都有一種不太好的預感,蕭敬站起來,道:“要不,雜家去坤寧宮瞧瞧?”


    正在這時候,外頭終於傳出糾違已久的聲音:“皇上駕到。”


    沒有預想中的那樣,皇上如往常一樣移步進來,而是一個步攆直接抬著朱佑樘進入了正心殿。


    四個抬攆的太監到了殿中,隨即便有幾個尾隨來的太監將幾乎不能動彈的朱佑樘攙扶下來,朱佑樘已經接近油盡燈枯,連走路都沒了氣力,好不容易在太監們的幫助下歪躺在了禦案上,他的眼睛掃視了殿中的人一眼,隨即才喘了幾口氣,道:“寧王反了嗎?”


    一句很輕的話,中氣明顯不足,可即便如此,朱佑樘也像是消耗掉了所有的氣力。


    劉健等人露出了憂心忡忡之色,南方那邊叛亂,皇上這邊又是病入膏盲,什麽事都湊到了一起,使人不免有些驚慌。


    “是的,陛下,寧王反了,江西巡撫等人盡皆殉國而死,這是九江知府遞來的奏書,請陛下過目。”


    劉健抽出一份奏書,讓一個太監傳遞上去。


    ………………………………………………………………………………………………


    第一章送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朝好丈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上山打老虎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上山打老虎額並收藏明朝好丈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