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38年(公元1641年),一月二十六日。


    南洋佛柔府,閔國公張瑜亮統帥第八軍和第九軍,駐紮在這個地方。


    他乘坐海軍運輸船,剛來到這裏,連南洋總督都沒有時間麵見。


    閔國公張瑜亮乘船來到這裏,都沒有前往大營,立刻動身會見第一艦隊總督路遠山。


    第八軍和第九軍的行動,需要海軍支持。


    閔國公張瑜亮與陸遠山總督商量好各項事情,他才來到營地,觀察這裏的情況。


    大量的武器彈藥,還沒有運到大營。


    南洋本地工業薄弱,無法生產槍炮和彈藥。


    隻能生產手榴彈、霰彈獵槍這兩種武器。


    閔國公張瑜亮了解軍隊的情況,他在帥帳之中,召見第八軍軍長遊廣校和第九軍軍長陸小秋。


    他詢問道:“你們準備的怎麽樣?將士們是否出現水土不服的現象?


    我已經與陸遠山總督商量好,今日晚上就會乘船渡海。


    正好在明天黎明時分,登陸暹羅。”


    張瑜亮走訪軍營觀察,他認為軍隊已經準備好。


    交趾地區、緬甸地區、暹羅地區,這三大主要進攻方向,分別由三位統帥負責。


    張瑜亮對蘇虎和蘇山的理解,他們肯定會以最快速度發動進攻。


    如果他反應的太慢,這兩支大軍又進展太順利。


    暹羅巴塞通王看到暹羅被包圍,很可能會選擇投降。


    閔國公張瑜亮必須盡快出兵,這種可能性不得不防,到手的軍功不能跑掉。m


    第九軍軍長陸小秋,率領部隊已經到達南洋半個月。


    他自信的說道:“閔國公,我軍恢複的很好。


    隻有三百二十六名士兵因為水土不服,隻能留在營地修養。


    軍中的其他人,完全沒有問題。


    這些天風很大,浪很急。


    我們乘坐海軍的運輸船,也不會出現異常情況,能以最佳的表現投入戰場。”


    第九軍駐守在兩廣地區,那裏的氣候與南洋差距不大。


    第九軍的將士,能以最快的速度,適應南洋這裏的環境。


    遊廣校額頭露出些許汗水,第八軍因為剛到這裏,情況不太好。


    事關戰爭的勝負,這種事情又不能作假。


    他硬著頭皮說道:“閔國公,第八軍還沒有準備好。


    突然乘船遠渡,來到南洋這裏,很多將士還在適應。


    現在又要乘坐海軍運輸船,士兵的身體不允許。


    這樣做,很可能會產生大量的非戰鬥減員,或是打出我們不能接受的戰損比。


    末將估計,再有六七天左右,士兵才能調養好身體,恢複戰鬥力。


    還有一點,第八軍的物資不夠。


    很多士兵隻攜帶步槍和子彈,大量的軍用物資,海軍還沒有運到營地。”


    閔國公張瑜亮聽著匯報,這與他了解的情況基本吻合。


    他用手不斷敲擊著桌麵,看著前方的軍事地圖。


    第八軍如果不渡海,現在還能保持戰鬥力。


    他們可以從佛柔,走陸路進攻暹羅。


    南洋與暹羅之間狹長的陸地,沒有重兵守護,很容易突破。


    第九軍乘坐海軍的運兵船,進攻暹羅南方最重要的大城曼穀。


    攻下曼穀後,前方就是大平原地區,軍隊可以快速行軍,攻陷暹羅都城大城。


    閔國公張瑜亮下定決心,吩咐道:“暹羅沒有強兵,攻滅這個小國,用不上十萬大軍集中行動。


    我決定采取分兵的計策。


    陸小秋率領第九軍,作為先鋒,乘坐海軍的運兵船,在海軍艦隊的協助下,進攻暹羅曼穀。


    奪下曼穀之後,攻打暹羅都城大城,捉住巴塞通王和暹羅文武百官,這次作戰就成功了一大半。


    遊廣校率領第八軍,從陸路進攻暹羅,武器彈藥不足,第九軍調給第八軍一些武器彈藥。


    第八軍要與海軍加緊聯係,武器彈藥從國內運來,由海軍通過海運進行補給。”


    閔國公張瑜亮決定分兵,形勢已經不容他繼續等待。


    暹羅巴塞通王性格軟弱。


    祁侯蘇山或是魏國公蘇虎率軍進攻暹羅。


    暹羅滿朝文武覺得無法戰勝,上表乞降。


    真出現這種情況,他等於寸功未立,白費盡心機爭取統兵的權力。


    陸小秋喜上眉梢,立刻站起身敬禮。


    “末將領命。”


    他領到的任務最重要。


    遊廣校低下頭顱,掩飾他眼神流露出的委屈。


    他在心中下定決心,一定要在戰場上打出好戰役。


    ………………………………


    天空上下著瓢潑大雨,這也不影響一支五萬左右的軍隊,冒著大雨前行。


    遊廣校穿著橡膠雨衣,橡膠雨鞋踩在泥濘的地上。


    他高興的說道:“橡膠這種東西,真是極好的材料。


    我們之前在南方行軍,遇到大雨也要趕路。


    士兵們都穿著蓑衣,根本無法阻擋衣服濕透。


    這些橡膠雨衣卻密不透風,下這麽大的暴雨,裏麵的衣服都沒濕。”


    遊廣校看著士兵行軍的速度,他非常滿意。


    哪怕是在泥濘的雨中,軍隊也保持著每日三十裏的行軍速度。


    他們已經正式進入暹羅境內,還沒有與暹羅軍隊接觸。


    遊廣校衝著軍隊大喊道:“速度,速度,還是速度。


    我們要靠兩條腿兒,走的比第九軍座船還快。


    我相信你們絕對能做到這一步。”


    遊廣校已經決定,他要以最快的速度趕往曼穀。


    證明他們在路上跑,也不輸於第九軍座船。


    ………………………………


    陸小秋穿著雨衣,站在碼頭上,看著軍隊陸續登上運兵船。


    第九軍祝師米雨穿著雨衣走來:“陸軍長,閔國公讓我們去船上開會。”


    陸小秋頂著雨,前往張瑜亮所在的運輸船。


    他看到閔國公張瑜亮,正盯著軍事地圖發呆。


    陸小秋和米雨等人沒有打擾閔國公張瑜亮,他們在一旁等待。


    閔國公張瑜亮思考了很久,他用鉛筆在軍事地圖上,連續畫了幾道。


    張瑜亮放下筆,長舒了一口氣。


    他看到陸小秋和米雨等人,立刻把他們召到身邊。


    “暹羅南方重城曼穀,就設立在海邊,有海軍配合,能輕易拿下這座城池。


    我決定再次分兵,曼穀方向無法快速突破,它就是羊攻。


    我準備派一支五千人左右的偏師,在海軍的配合下,在其他地方登陸,直接進攻暹羅都城大城。


    隻要抓住或是殺死巴塞通王,我們就能以最快的速度,占領暹羅全境。”


    陸小秋主動請纓道:“閔國公,我率領軍中的精兵行動。


    每個軍中,都有一千人左右的特種部隊。


    這些軍隊戰鬥力極強,隻憑借暹羅的軍隊,根本就無法阻擋第九軍最精銳的部隊。”


    “不行。”閔國公張瑜亮狠狠瞪了陸小秋一眼,“你是軍中的主將,關鍵時候要穩定軍心。


    米雨,你也是沙場老將,這件事就交給你去做。”


    米雨立刻進軍禮:“閔國公,您放心。末將一定會完成任務。”


    第九軍在狂風暴雨中,登上海軍的運輸船。


    大海中的風雨更大,但根本無法影響到海軍運輸船。


    海軍隻用了一天一夜,太陽剛出來時,就來到暹羅曼穀的海岸邊。


    海軍派出戰艦,很快摧毀暹羅薄弱的水師。


    艦炮龐大的火力,驅趕岸邊的暹羅軍隊。


    在海軍的掩護下,第九軍開始登陸。


    根本沒有敵軍阻擊,陸小秋率領的主力輕鬆登陸。


    他們在曼穀附近登陸,直接把周圍的暹羅軍隊吸引過來。


    米雨所在的船隻稍慢,在距離他們一百裏的海岸,也輕鬆登陸。


    它攜帶一百輛騾車,用於運輸火炮的組件。


    這隻軍隊還有一千名騎兵,負責偵查周圍環境,防止這支軍隊被暹羅過早的發現。


    陸小秋率領主力,開始向暹羅曼穀城發起進攻,附近的暹羅軍隊,全部躲在城中。


    暹羅軍隊的反應,沒有出閔國公張瑜亮的預料。


    曼穀守軍命令周圍的軍隊,快速趕往曼穀救援,直接讓周圍其他地域沒有軍隊守護。


    陸小秋率領軍隊,很輕易就擊潰曼穀城外小規模暹羅軍隊。


    暹羅軍隊準備借助曼穀城拚死抵抗,完全是徒勞無功。


    陸小秋率領軍隊,在海軍艦船的配合下,攻破曼穀的城牆,占領暹羅南部最重要的城池曼穀。


    這個消息以極快的速度向外擴散。


    巴塞通王得到這個消息,他下達嚴令,調集全國的軍隊支援曼穀,想要把第九軍趕出暹羅國境。


    陸小秋與暹羅軍隊主力拉鋸戰時。


    米雨率領的偏師,卻沒有遭遇到暹羅軍隊攔截。


    士兵們扛著大炮,一百多匹青壯騾子,拉著120野戰炮的炮管、零件和彈藥。


    米雨穿著雨衣,他看到騾車在泥濘的道路上打滑。


    他語氣嚴厲的吼道:“這一百輛騾車,你們就是肩扛手抬,也要把它們給我抬到大城。”


    米雨帶領軍隊兼職工程兵,他們用邊走邊修路的方式,趕往暹羅都城大城,這個東南亞最繁華的城池。


    他率領軍隊也遇到少量的暹羅軍隊阻攔。


    米雨率領的精兵,很輕易就把這些暹羅軍隊擊潰。


    潰兵潰退的速度,都沒有騎兵的速度快。


    他們不準備攜帶俘虜,把這些俘虜全部用繩子捆上,扔在了路旁。


    巴塞通王目光都放在,曼穀附近的敵軍,根本沒有察覺到,有一隻強大的軍隊,正在接近都城。


    4338年(公元1641年),二月十一日。


    米雨率領軍隊,沒有驚動暹羅,來到暹羅都城大城城下。


    這隻突然出現的軍隊,讓大城內的達官顯貴萬分驚慌。


    巴塞通王了解到這種情況,他驚恐的說道:“廢物,前線那些將領都是廢物,怎麽能讓敵軍攻到都城,我們還沒有察覺。”


    巴塞通王立刻調集城中的軍隊,準備死守都城。


    同時在都城還沒有被圍的情況,派遣欽差調迴前線的軍隊,讓他們以最快的速度支援都城。


    米雨看著前方的暹羅都城大城,他興奮的說道:“炮兵立刻把野戰炮組裝好,用大炮轟開這座城。”


    120毫米口徑的野戰炮,讓大城內的人,第一次見到大口徑火炮的威力。


    大城的城牆,挨了一發炮彈之後,城牆上的磚石四濺而出,城內都能感覺城牆在搖晃。


    米雨很快接到炮兵的匯報,他們即將轟開大城的城牆。


    他立刻給全軍下達命令,城牆被轟開之後,立刻殺入城內。


    軍隊封鎖城門,不允許城內任何人跑出去。


    轟隆一聲巨響,土石結構的城牆,根本無法承受重炮持續攻擊。


    暹羅都城大城的城牆倒塌,米雨領兵衝入大城。


    ………………………………


    閔國公張瑜亮,發現曼穀北方的暹羅軍隊有撤退的痕跡,立刻命令陸小秋和遊廣校率兵發起進攻。


    第八軍一支先鋒部隊,早在三天前,就已經打通陸上通報,來到曼穀附近。


    他們一直隱藏蹤跡,就準備給暹羅軍隊致命一擊。


    第八軍和第九軍,兩個軍互相配合,很快擊潰軍心不穩的暹羅軍隊。


    閔國公張瑜亮也了解到,米雨已經帶著軍隊,攻破暹羅都城大城。


    他命令遊廣校和陸小秋,以曼穀為分界線,分別進攻暹羅的西方和東方。


    閔國公張瑜亮,帶著中軍趕往大城。


    這一路上的暹羅城池,看到大華皇家陸軍靠近,全部選擇投降。


    暹羅都城大城陷落、巴塞通王被活捉的消息,以極快的速度傳播。


    暹羅各個城池當地的勢力,大部分已經喪失抵抗信心,選擇投降。


    閩國公張瑜亮來到大城,看著已經被俘虜的巴塞通王,他露出了久違的笑容。


    他已經基本完成皇帝蘇河交代的任務,親王爵位已經是囊中之物。


    暹羅局勢得到控製,閔國公張瑜亮通知在南洋等待的文官,可以前往暹羅治理地方。


    遊廣校和陸小秋快速攻城略地,暹羅國土麵積很大,為了方便聯係。


    有線電報的架設隊伍,跟隨大軍行動。


    閔國公張瑜亮可以通過有線電報,快速與前線將領溝通。


    他得到前線的最新消息,遊廣校與蘇鵬飛在暹羅西部會師。


    祁侯蘇山已經拿下緬甸全境,派遣蘇鵬飛向暹羅發起進攻。


    陸曉秋在暹羅東部湄公河流域,發現秦相坤率領的第三軍。


    魏國公蘇虎已經占領交趾地區,他們也準備向暹羅方向擴展勢力。


    閔國公張瑜亮額頭冒出一層細汗,還好他的動作快,再晚一些,這兩人都能瓜分暹羅。


    聯係上這兩支部隊,暹羅就能通過有線電報,與國內進行交流。


    閔國公張瑜亮,立刻寫一份詳盡的軍報,向皇帝蘇河匯報這次戰果,同時給有功的將士請功。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末逐鹿天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風嘯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風嘯木並收藏明末逐鹿天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