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ript><sript>


    流光易逝,倏忽又是半月過去,人間四月芳菲盡,一夜春雨,桃花杏花也謝了大半,輕風拂過,便會落英繽紛,後苑的小徑,不幾時鋪滿了厚厚的落花,即使清掃也無濟於事,讓人不忍踏足。


    這半月裏,顧清玥遵梁老太醫醫囑,多在屋中靜養,間或在後苑散心。


    皇帝一直沒有再過來,紫韻等擔心顧清玥傷心,亦對此事避而不提。


    長日無事,顧清玥時常流連在鳳儀宮的書房。書房設在內殿右側,與寢宮隻隔一條曲折迴廊,但與寢宮的富麗雅致相比,布置更為簡單清雅。


    屋中藏書頗為豐富,聽素錦有一次無意與灑掃的小宮女炫耀,這些書都是皇後嫁入東宮時的陪嫁,其中幾本孤本,是連宮中藏書樓中都沒有的。


    一麵素牆,隻隨意地掛著兩幅山水畫作,一副秋江漁隱,長空明澈,水麵遼闊,漁翁釣罷劃漿歸來,一派悠閑情調。另一幅洞庭觀月,縹緲峰高聳入雲,洞庭湖萬頃一色,天上月如玉鏡高懸,水中月卻朦朧若夢,畫麵空靈寫意,亦是佳作。遺憾的是兩幅畫作都沒有署作畫之人的名字。不過顯然是原主所愛且經常賞鑒,細看畫軸處已微有細細的毛邊。


    寬闊的大理石案上還散著一張沒有完成的畫,原主似是要畫冬日紅梅,已初初描繪了枝幹和枝丫,以及兩三朵盛開的梅花輪廓。


    這日晨起,窗外雨聲瀝瀝,細雨中杏花顏色更加嬌紅。顧清玥一時興起,長發一挽,在寢衣外披上一件寬袖大衫,匆匆穿過迴廊去了書房,想完成原主未竟之作。


    奈何梅花時節已過,清玥蹙眉,索性填了幾筆,打算畫一幅煙雨杏花圖。


    沉浸在作畫之中,絳紫、銀朱、石青、曙紅、藤黃、石綠,一樣樣的顏色暈染在調色碟中,顧清玥仿佛又迴到了專注於設計的前世時光。


    胭脂之色可體現杏花之潤紅,可顏料雖多,唯獨缺了這一色。顧清玥蹙眉四下尋找,發現一管顏料落在地毯上,應是被衣袖不經意拂下,不由失笑,打算蹲下撿起,卻被裙裾絆住,跌在書案底下,竟碰到了一個筒狀泰藍釉白瓷字畫缸。這個位置正在書案下的櫃子後麵,前麵又是多寶閣架子遮蔽,極是隱蔽,如果不是跌倒或刻意蹲下很難發現。


    字畫缸裏插著兩個卷軸,都落著一層厚厚的灰,顯然是因為長時間沒人打理。好奇心起,顧清玥隨意取出一個卷軸徐徐展開,映入眼簾的先是繁複富麗的裙擺,往上看,纖腰尺素,垂下長長的宮絛,畫中女子梳垂掛髻,手執團扇嫣然而笑,猶帶幾分稚氣,麵容熟悉,應是少女時期的顧清玥,畫的右下方題了一行小字——聘聘嫋嫋十三餘,豆蔻枝頭二月初。”


    又打開另一幅,畫中女子年齡略長,著深紫色大袖長裙,雲鬢高挽,端然含笑,莊重華美,右下方亦有一行題字——平生入眼幾時有,意態由來畫不成。顯然作畫之人與原主極為熟悉,觀察入微才能如此傳神,而從字跡來看,鐵畫銀鉤,力透紙背,作畫之人應是男子。


    隻是,如此畫作,為何皇後甚為冷落,任其在角落裏積灰?顧清玥想了想,不由恍然大悟,她敲了敲腦袋,能和皇後一起作畫的,還能是誰呢?必是兩人恩愛時陸瀾所畫,情淡後原主可能不想見了傷心,因此把畫軸塞到極不起眼的地方了。哦,她get到真相了。


    思及此人以及那日的尷尬,顧清玥默默地把畫放迴了原處。


    有一說一,陸瀾人雖然不怎麽樣,人物畫的倒是惟妙惟肖。


    不想了,還是點上自己的煙雨杏花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之不受寵皇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晨曦如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晨曦如水並收藏穿越之不受寵皇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