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下場不會好


    莊默舟先是怔了一下,隨即看向擔憂的魏夏,眉心動了動,知曉阿夏妹妹聰慧,不料她這麽敏銳。


    平城這邊的金礦已經挖出來了,關乎金礦,消息自然會不脛而走。


    那麽便也瞞不過齊王,依著齊王小肚雞腸的性子,肯定會對金礦下手。


    但這件事情也不需要阿夏妹妹煩憂,便溫聲同她說。


    “阿夏妹妹不必擔心,金礦這邊,我已經加強了人手,而且我已經修書給陛下送去了。”


    “畢竟是金礦,陛下派軍隊來鎮守金礦的。”


    魏夏點頭,又說,“有軍隊親自盯著,所以世子就能放心迴京城嗎?”


    “嗯。”,莊默舟沒有瞞著魏夏,用最直白的言語跟她說,“陛下派遣軍隊來平城護送金礦,金侯爺想爭取的,但陛下卻派了崔家的人來。”


    “崔家?崔家不是文臣嗎?”


    “崔家是文臣,但崔大人的夫人,卻是武將之女,這次派來護送的趙將軍,就是崔大人的大舅子。”


    “也是你認識的那位崔公子,崔汋的親舅舅。”


    魏夏聽明白了,細細琢磨,又看向莊默舟說,“挖金礦的人是世子,東陽王府跟金侯爺的關係之前一直很好。”


    “但這運送金礦的事情卻沒有落到金侯爺的身上,那金侯爺也會懷疑東陽王府怎麽不幫著他說話?也會不開心吧?”


    “嗯,所以我得迴京城。”


    莊默舟見魏夏聽明白了,便又同她說,“這次讓崔家的人來平城運送金礦,也是我們東陽王府在同陛下表立場,永遠都隻會跟陛下站在一起。”


    那便是要同金侯爺為敵了,看來金侯爺同陛下已經有了隔閡。


    不然這次運送金礦的事情不會不給金侯爺,而是給崔家的人。


    她二哥哥還得有個四五年才會入朝為官,但參加科考,本就已經在權貴漩渦裏了。


    清風學院的富家公子不少,必然也有金家的弟子,多個防備總不會有錯。


    魏夏摸了摸手腕上的鈴鐺,又笑了笑,看向莊默舟說,“平城的知縣本就是崔家的人,再讓崔家的人來運送金礦,也是合情合理,金侯爺挑不出世子的錯。”


    聞言,莊默舟忍不住伸手摸了摸魏夏的小腦袋,笑道,“機靈鬼。”


    “金侯爺手握兵權,陛下當年會登基,仰仗的就是金侯爺,所以在金侯爺的權力還是很大的時候,我們東陽王府,也不可跟他公然為敵。”


    魏夏點頭,那可不是,陛下都會對金侯爺有所忌憚,不然世子先前也不會認為金侯爺得聖寵了。


    足以可見,金侯爺在朝堂上,隻怕是權勢滔天。


    “阿夏妹妹,怎麽又皺眉?”


    莊默舟將放在魏夏腦袋上的手移到她的眉心上,輕輕撫平,知曉她聰慧,但慧極必傷。


    小小年紀,可不能想太多。


    “朝政上的事情,我可以同你說說,你心中有個數,書院也非清淨之地,必然也有勾心鬥角。”


    “你提醒你二哥哥有所防備便可,但這些是我們大人要操心的。”


    “而且,等你二哥哥入朝為官的時候,也是四年後了,現在這些阿夏妹妹可沒有必要煩憂。”


    魏夏聽著,點點頭,她倒不是關心朝政,而是在想跟莫家的生意,一旦金侯爺倒台,那莫家作為一個商賈,隻怕下場不會好。


    那同莫家的生意,那她心中也得有數。


    不過也幸好她能認識世子,不然這些,她可接觸不到。


    “阿夏妹妹,發什麽愣?”


    莊默舟見魏夏似乎在想什麽,很是入神,喚了她一聲,就見她笑著看過來,又眨眼笑嘻嘻地說。


    “我是在想,能夠認識世子,挺好的。”


    “認,認識我,很好?”


    “嗯。”


    “若是沒有世子,我哪裏能看到金礦,哪裏能去京城開報社。”


    莊默舟愣住,看著魏夏一雙純淨的眼眸,能清晰地印入自己的身影,又聽著這話,不禁柔笑了幾聲,輕聲道。


    “等你來京城,我們可以合作其他的生意,像阿夏妹妹想要的藥膳鋪子,布樁這些。”


    魏夏笑著點頭,“好啊。”


    能和世子做生意,當然好呀。


    莊默舟見魏夏笑得這麽高興,也眉眼彎彎,轉而跟她說起其他事情。


    魏二郎跟著薄懷渚去見薄太傅,還很是緊張,但見薄太傅和藹可親,頓時放鬆了一些,又虛心聽著薄太傅講學。


    “咱們大周的科舉,主要分為【明經】和【進士】兩大科目,當然還有【明法】,【明文】,【明算】。”


    “【明經】又分為五經、三經、二經、學究一經、三禮、三傳等,考試之法,先貼文,後口試。”


    “【進士】則是策問和詩賦,所謂策問,便是依據考官提出的有關經義或政事問題,考生發表見解,提出對策。”


    “常言,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足可見,進士最為難考。”


    太傅的聲音輕緩,見魏二郎端坐聽著,滿意地摸著胡子繼續道,“不過【進士】一科從鄉試開始加難,前麵的府試和院試涉及問題不會太難。”


    “院試分三場舉行,在正場考試前先考經古一場。”


    “內容為經解、史論、詩賦、性理、孝經論、算數學、時務,各認一門報考。”


    “第一場為正場:考四書、五經義各一篇。”


    “第二場招複:麵試或一小講或兩比。”


    “第三場大複:四書文一篇,經文一篇,五言六韻詩一首,默寫《聖諭廣訓》一二百字,經文可不做。”


    薄懷渚在後麵一旁聽著,想起自己考試的情景,頓時就頭疼了,反觀魏二郎的臉上隻有激動,不禁眼中含笑。


    倒是個勤學的。


    “院試雖然不如鄉試難度大,但自古能過者可也是不多。”


    薄太傅看向魏二郎笑著說,“四書五經向來是考試的重中之重,你能考上府試第二,想來也是通曉不少。”


    “老夫也讓人去鴻鵠書院取了你這次考試的卷子,會爭對你存在的問題,給你講學。”


    魏二郎大驚,隨即大喜,忙起身朝著太傅拱手行禮,“多謝太傅教導。”


    他沒有想到薄太傅竟然會特意取他的卷子,太傅竟然如此重視對他的指導!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團寵農家小福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蜉蝣窈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蜉蝣窈窈並收藏團寵農家小福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