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門月照開煙樹,忽到龐公棲隱處。岩扉鬆徑長寂寥,惟有幽人自來去。


    九九重陽,天高氣爽,清風徐徐,金菊盛開。


    山中無甲子,幽林深深隱竹屋,山間小徑滿地香,翠色拂衣人緩行,不知何處是歸鄉。


    提著一壇酒,李白疾步而行,臉上帶著笑意,今次是重陽節,他是去赴與孟浩然的約定的。


    山間隱隱有樂聲傳來,越往前越清晰,心中有了個猜想,便停下了腳步細聽。


    那是琵琶聲,樂聲中自有一番傲骨難折,但弦聲沒有太多的錚錚之感,反而如流水般清越,想必彈奏的人也是一個有著高風亮節又十分清雅的人吧,搖搖頭,那便不是她了。


    她的傲骨從不會展現出來,她的氣節也從沒有人能夠看透,隻是明白,她,不可褻瀆。


    想必是浩然的好友吧,果然都是心境淡泊之人哪。


    重重林木之後,一間樸素的竹屋。


    院子中種了許多菊花,似乎是象征著主人的品性,方桌周圍圍著三個人,李白苦笑,雖然不是那演奏的人,但那家夥還是在啊。


    “浩然,泠兒,我來了。”李白揚起笑徑直走進了院子,隨手將酒壇往桌上一擱。


    琵琶聲戛然而止,看著來人笑得恣意,行為不拘,自有一番瀟灑氣度,於是放下琵琶,直起身拱手說道:“這位可是太白兄?”


    李白打量了一下對麵的人,恬靜淡雅,頗有一點出塵氣質,當下迴禮道:“正是在下,不知兄台如何稱唿。”


    “在下王維。”


    李白心中暗讚,好個謙謙君子,早就聽說過王維的名聲,卻一直沒有什麽結交之心,原因很簡單,他是李白,他喜歡的是瀟灑的人,是能夠與他一起醉酒的人,而王維,最愛的品茗,是閑看庭前花開花落,漫看天外雲卷雲舒。一直以為,他們是不同世界的人,不會有什麽交集,不過現在看來,似乎也不是那麽討厭。


    “啪”,一個清脆的巴掌聲響起,三人驚愕地看向一臉激動的泠瀟,疑惑不已。


    “額,我隻是……太高興了而已……”泠瀟意識到自己好像太激動了,立馬斂了神色解釋道,天曉得,她盼這一天很久了,她一直想讓李白和王維相識,因為她覺得這樣兩個同時代又同負盛名的人怎麽可以毫無交集呢?所以,她請孟浩然在重陽節這一天將兩個人都請了過來,本來嘛,李白與孟浩然,王維與孟浩然,都是至交好友啊。


    “高興?”孟浩然奇怪地看著泠瀟,“高興什麽?”


    “高興——曆史背後的故事啊。”泠瀟眨眨眼,笑道。


    三人更加迷惑,不過他們也都與泠瀟認識多年,早就知道她的性子古怪,也就不去深究了,省的到時無語死。


    酒殘,棄壇,醉然,擊節而歌,詩文天成,王維抱著琵琶,即興而彈,孟浩然踉蹌著從房中拿出七弦琴,李白橫笛置於唇邊,三人共奏,自有一番灑脫天籟渾然。


    腳尖輕點,身輕如燕,翩然;長袖輕舒,美目瀲灩,嫣然。


    孟浩然,早年隱居鹿門山,年四十,遊長安,應進士不第,後為荊州從事,患疽卒,曾遊曆東南各地,詩與王維齊名,稱為“王孟”,其詩清淡,長於寫景,多反映隱逸生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千載離殤:神女妖嬈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匿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匿名並收藏千載離殤:神女妖嬈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