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3章
“太子客氣,當初救郡主也不過是我們與郡主的緣分。”李殊念淡淡的開口,語氣還沒買聽出一絲舒緩。
李殊念向來不是一個不識趣的人,這位燕太子明顯是君子,她麵對他,也要做一個君子。
太子看著他們,透徹的目光:“謝姑娘和謝公子一看就並非普通人,你們與小小有這樣的緣分,是小小的運氣也是福氣。”
“郡主能有太子這樣的舅舅,也是她的福氣。”李殊念知道這位太子是聰明人,她內心感歎,如果這位太子不是從小體弱多病,又沒有多少日子可活了,定然也是一個出色的明君。
這會兒功夫,方才他繪的畫也幹了。
太子推著輪椅過去,把畫拿起來,給他們欣賞。
李殊念看著那幅畫,一個女子抱著一個孩子,正穿過長長的廊道,模樣都有一些模糊,看不清五官,卻能看到飄逸的裙角,以及女子飄逸的長發,還有一身從容的氣息。
他畫得朦朦朧朧,讓人無法分辨是誰,可李殊念卻是認出來了,這是那天太子迴來去公主府,她抱著郡主,給他看見的一幕。
因為那天她穿的衣服顏色,正是和畫上一模一樣。
“太子好畫技。”李殊念由衷感歎一聲,她迴頭看向謝東,打趣的出聲:“我家兄長這方麵也不錯,不如也讓他作畫一副,就和太子這副畫相交換?”
李殊念的確很喜歡太子這副作畫,她覺得她可以拿迴去,以後給燕榮安看,一定很有意義。
謝東心裏無奈,卻也隻好臨摹一幅畫。
太子雖然有一些不舍這副畫,可他畫的就是人家,人家要拿迴去,他也沒有辦法。
迴去的時候,李殊念抱著那幅畫,連腳步都輕快了一些。
謝東還是很少見她這麽喜歡一樣東西,不由詫異的看著她:“這副畫有這麽好嗎?”
“好啊,我喜歡這種意境的東西。”李殊念摸著懷裏的畫,笑著開口。
迴去的時候,郡主看了她拿迴來的畫,一時有一些酸了,嚷嚷著要去東宮,讓她的太子舅舅畫一副一模一樣的給她。
李殊念把那幅畫收了起來,才聽到郡主說,董冰一開始是給大將軍禁足了,不過,她打著大將軍的名義做的各種事都給大將軍翻到桌麵上,加上有郡主的人,在暗中催化大了事情,大將軍一時憤怒就把人往寺廟裏送,讓她好好反省。
李殊念從未把這表小姐放在心上,這是一個沒有腦子的人對付起來,根本不需要花費多少時間。
“這段時間你要注意了,等那位夫人反應過來,勢必要做什麽,可不要著了人的道。”李殊念想到什麽,叮囑她。
郡主點了點頭,道了一聲清楚了。
李殊念看著她乖巧的模樣,忍不住伸出手,摸了摸她的頭發:“書背得怎麽樣了?”
郡主連忙掏出一個本子,上麵清楚的寫著,她這些天的學習成果。
李殊念看著上麵密密麻麻的筆記,知道這孩子是真的刻苦了。
“我知道你很聰明,可你也要明白,很多r你不聰明,也能成事,因為他們付出的努力,遠不為人知,所以,我們不能有絲毫的自滿,一定要虛心求教,學習刻苦,明白嗎?”李殊念柔和的開口。
“姐姐我知道,姐姐說什麽,我都會記得。”郡主認真的點頭。
“好孩子。”李殊念抱了抱她。
“姐姐,如果你真的是我的姐姐,該有多好。”郡主卻是用力抱著她,並不願意鬆開。
李殊念聽聞她的話,倒是笑了:“小小啊。”
小小是太子對郡主的閨稱。
“你要明白,這世上每天都有很多人在分別,他們或許父子一場,他們或者母女一場,他們或許夫妻一場,或者僅僅是眾多好友的分別,可他們的分別都是注定的,這世上所有人,都不過陪你走一段路,不會是從頭,也到不了最後,所以,我們必須接受孤獨,接受獨自一人,接受即便獨自一人,也能照顧好自己,和這些人說一句承諾:我會好好的。”
李殊念知道這個孩子開始依賴她了。
可她終有一天還是會離開。
她必須讓她明白,讓她盡快長大,能護自己周全,也明白要的是什麽,更能握住該握住的東西。
“姐姐,我知道這些,我隻是覺得,如果失去了你,我會很難過很難過。”郡主傷心的開口。
她以前依賴的是母親,母親走了之後,她把自己的內心封印起來,拒絕和其她人交談。
現在她依賴著李殊念,卻也知道,她終有一天會離開自己。
她知道自己要長大,必須長大,比別的孩子更快長大,可她有時候真的很厭惡自己的身份,這個身份帶給她榮華富貴,卻也有甩不掉的責任和苦難。
“傻孩子,以後你會遇到良人,會有自己的孩子,這些人都不會讓你難過,我們要始終明白這一點,相信這一點,並且告訴自己,我們要做的是看準良人的眼光,選擇一個能偕老終身的人。”李殊念如同對待自己的孩子一般,對著她細細叮嚀。
其實她能救這個孩子,真的是緣分,緣分一場,也算母女一場,她一定在離開前,盡她最大的能力,給她鋪好以後的路。
等著郡主睡下後,李殊念並沒有像以往一樣進入修煉。
她坐在一旁的書桌麵前,手裏拿著筆墨,麵前放著白紙,卻是許久沒有落筆。
她在從那個地方出來後,就往掣北的燕府寫信了,除了報平安,並沒有多說什麽,因為不知道會在那裏久留,當時並沒有留地址,讓她們可以迴信的地方。
今晚她忽然想寫信迴去,又不知道該說什麽。
不知道過了多久,最後她歎了一口氣,還是拿起筆,卻是什麽都沒有多說,依舊是報了一聲平安。
她這裏距離燕榮安很近,卻並不敢給他去一封信。
一來,這個時候,她的信根本送不到他的案桌前。
二來,她現在在大燕北,如果往那邊送信,遇到了麻煩,可大可小,也沒有什麽可在信中說的話,倒不如不寫。
(本章完)
“太子客氣,當初救郡主也不過是我們與郡主的緣分。”李殊念淡淡的開口,語氣還沒買聽出一絲舒緩。
李殊念向來不是一個不識趣的人,這位燕太子明顯是君子,她麵對他,也要做一個君子。
太子看著他們,透徹的目光:“謝姑娘和謝公子一看就並非普通人,你們與小小有這樣的緣分,是小小的運氣也是福氣。”
“郡主能有太子這樣的舅舅,也是她的福氣。”李殊念知道這位太子是聰明人,她內心感歎,如果這位太子不是從小體弱多病,又沒有多少日子可活了,定然也是一個出色的明君。
這會兒功夫,方才他繪的畫也幹了。
太子推著輪椅過去,把畫拿起來,給他們欣賞。
李殊念看著那幅畫,一個女子抱著一個孩子,正穿過長長的廊道,模樣都有一些模糊,看不清五官,卻能看到飄逸的裙角,以及女子飄逸的長發,還有一身從容的氣息。
他畫得朦朦朧朧,讓人無法分辨是誰,可李殊念卻是認出來了,這是那天太子迴來去公主府,她抱著郡主,給他看見的一幕。
因為那天她穿的衣服顏色,正是和畫上一模一樣。
“太子好畫技。”李殊念由衷感歎一聲,她迴頭看向謝東,打趣的出聲:“我家兄長這方麵也不錯,不如也讓他作畫一副,就和太子這副畫相交換?”
李殊念的確很喜歡太子這副作畫,她覺得她可以拿迴去,以後給燕榮安看,一定很有意義。
謝東心裏無奈,卻也隻好臨摹一幅畫。
太子雖然有一些不舍這副畫,可他畫的就是人家,人家要拿迴去,他也沒有辦法。
迴去的時候,李殊念抱著那幅畫,連腳步都輕快了一些。
謝東還是很少見她這麽喜歡一樣東西,不由詫異的看著她:“這副畫有這麽好嗎?”
“好啊,我喜歡這種意境的東西。”李殊念摸著懷裏的畫,笑著開口。
迴去的時候,郡主看了她拿迴來的畫,一時有一些酸了,嚷嚷著要去東宮,讓她的太子舅舅畫一副一模一樣的給她。
李殊念把那幅畫收了起來,才聽到郡主說,董冰一開始是給大將軍禁足了,不過,她打著大將軍的名義做的各種事都給大將軍翻到桌麵上,加上有郡主的人,在暗中催化大了事情,大將軍一時憤怒就把人往寺廟裏送,讓她好好反省。
李殊念從未把這表小姐放在心上,這是一個沒有腦子的人對付起來,根本不需要花費多少時間。
“這段時間你要注意了,等那位夫人反應過來,勢必要做什麽,可不要著了人的道。”李殊念想到什麽,叮囑她。
郡主點了點頭,道了一聲清楚了。
李殊念看著她乖巧的模樣,忍不住伸出手,摸了摸她的頭發:“書背得怎麽樣了?”
郡主連忙掏出一個本子,上麵清楚的寫著,她這些天的學習成果。
李殊念看著上麵密密麻麻的筆記,知道這孩子是真的刻苦了。
“我知道你很聰明,可你也要明白,很多r你不聰明,也能成事,因為他們付出的努力,遠不為人知,所以,我們不能有絲毫的自滿,一定要虛心求教,學習刻苦,明白嗎?”李殊念柔和的開口。
“姐姐我知道,姐姐說什麽,我都會記得。”郡主認真的點頭。
“好孩子。”李殊念抱了抱她。
“姐姐,如果你真的是我的姐姐,該有多好。”郡主卻是用力抱著她,並不願意鬆開。
李殊念聽聞她的話,倒是笑了:“小小啊。”
小小是太子對郡主的閨稱。
“你要明白,這世上每天都有很多人在分別,他們或許父子一場,他們或者母女一場,他們或許夫妻一場,或者僅僅是眾多好友的分別,可他們的分別都是注定的,這世上所有人,都不過陪你走一段路,不會是從頭,也到不了最後,所以,我們必須接受孤獨,接受獨自一人,接受即便獨自一人,也能照顧好自己,和這些人說一句承諾:我會好好的。”
李殊念知道這個孩子開始依賴她了。
可她終有一天還是會離開。
她必須讓她明白,讓她盡快長大,能護自己周全,也明白要的是什麽,更能握住該握住的東西。
“姐姐,我知道這些,我隻是覺得,如果失去了你,我會很難過很難過。”郡主傷心的開口。
她以前依賴的是母親,母親走了之後,她把自己的內心封印起來,拒絕和其她人交談。
現在她依賴著李殊念,卻也知道,她終有一天會離開自己。
她知道自己要長大,必須長大,比別的孩子更快長大,可她有時候真的很厭惡自己的身份,這個身份帶給她榮華富貴,卻也有甩不掉的責任和苦難。
“傻孩子,以後你會遇到良人,會有自己的孩子,這些人都不會讓你難過,我們要始終明白這一點,相信這一點,並且告訴自己,我們要做的是看準良人的眼光,選擇一個能偕老終身的人。”李殊念如同對待自己的孩子一般,對著她細細叮嚀。
其實她能救這個孩子,真的是緣分,緣分一場,也算母女一場,她一定在離開前,盡她最大的能力,給她鋪好以後的路。
等著郡主睡下後,李殊念並沒有像以往一樣進入修煉。
她坐在一旁的書桌麵前,手裏拿著筆墨,麵前放著白紙,卻是許久沒有落筆。
她在從那個地方出來後,就往掣北的燕府寫信了,除了報平安,並沒有多說什麽,因為不知道會在那裏久留,當時並沒有留地址,讓她們可以迴信的地方。
今晚她忽然想寫信迴去,又不知道該說什麽。
不知道過了多久,最後她歎了一口氣,還是拿起筆,卻是什麽都沒有多說,依舊是報了一聲平安。
她這裏距離燕榮安很近,卻並不敢給他去一封信。
一來,這個時候,她的信根本送不到他的案桌前。
二來,她現在在大燕北,如果往那邊送信,遇到了麻煩,可大可小,也沒有什麽可在信中說的話,倒不如不寫。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