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訓義此時欣慰無比啊!


    看著楊鴻年一天天的成長起來,作為老師,自然是喜聞樂見的事情。


    看來……和陳南在一起,這楊鴻年的進步還是比較顯著的。


    不過,陶訓義真正內心開心的不僅僅是這個。


    而是楊鴻年的態度!


    有時候,學問可以慢慢提升,但是人的品質卻很難改變。


    楊鴻年能借陳南之口,說出這樣的一番事情來,他覺得……自己沒有看錯人。


    正如陳南說的那樣!


    學術,可以用來炒作,可以用來撈錢,但是……學術你不用毒害下一代人。


    中醫本就如風雨飄零之舟,伴隨著老一輩的離去,新一代的成長才是關鍵所在。


    新學說的出現,絕對不能對新一代的中醫人造成那些影響。


    黃益平看著陶訓義:“陶教授,這楊主任的意思,應該也是你的意思吧?”


    陶訓義紅著臉,說實話……原本他隻是想來做場的,至於那些勞什子事情,他真的不願意管。


    可是,誰能想到陳南說出來了這樣的事情。


    而陳南的意思,應該就是楊鴻年的意思。


    陶訓義自然不能讓自己學生來背鍋!


    他這麽大歲數了,無職一身輕,再說了,身份地位在哪兒擺著呢,無論是他齊慶嚴還是齊遠誌,都不可能對他造成什麽影響。


    陶訓義自然要為自己的學生坐鎮了,想到這裏,他眯眼一笑:“嗬嗬,嗯。”


    黃益平感慨一聲:“還是陶教授心細如絲,考慮周全啊!”


    “這一番理論,的確不像是一個年輕人能說出來的。”


    “而且,您考慮的很長遠,也很有道理。”


    “甚至考慮到了下一代教育,新一代中醫人臨床思維的形成,想到了中醫的未來!”


    “哎……這一點,我不如你啊!”


    “我覺得,齊慶嚴這個事兒,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兒,因為今天是齊慶嚴,明天會不會是王慶嚴或者李慶嚴?”


    “這件事兒,我們得重視起來!”


    “說心裏話,陶老的言傳身教,也算是讓我受益匪淺!”


    “能力越大,責任越大,我們作為國醫大師,作為中醫領域的帶頭人,我們都不去關注下一代,誰會去關注呢?”


    “我這次迴去以後,會把你的思想跟中醫藥管理局的人好好溝通溝通!”


    “對於進入學校進行演講宣傳的那些人,一定要慎重審核!”


    “到時候,還請陶老不要嫌麻煩,少不了叨擾!”


    此話一出,頓時陶訓義蒙了!


    這……


    這他媽也行?


    我……我隻是想背個鍋,沒想到,竟然得到了黃益平如此評價!


    陶訓義老臉一紅,我……我受之有愧啊!


    不夠,講真!


    陶訓義現在的名譽是“全國名老中醫學術繼承人指導老師”、“全國名中醫”。


    但是,距離國醫大師,還缺乏幾分機緣。


    雖然說,他五十年臨床經驗已經夠了,學術造詣和學術能力,也得到了認可。


    但是,想要成為國醫大師,還需要幾分機緣和人脈。


    陶訓義這方麵還是有所缺乏的。


    而黃益平這一番話,似乎讓他看到了一絲絲的希望……


    不會吧……不會吧……


    我該不會要靠著楊鴻年成為國醫大師吧?


    想到這裏,陶訓義心情就有些複雜。


    而此時,蔣校義也上廁所迴來了,他看著黃益平和陶訓義兩位老先生坐在那裏,泰然自若,也不上個廁所。


    就忍不住羨慕!


    不虧是中醫大師,這兩個多小時也不上個廁所,保養的腎和前列腺真好啊!


    蔣校義坐下來之後,看著兩人,說道:“黃老、陶老。”


    “你們覺得,齊慶嚴這個事情……”


    黃益平正色說道:“我覺得這件事得慎重!”


    “畢竟,中醫現在青黃不接的趨勢已經出現,我們不能讓不成熟的理論影響新一代的培養。”


    “得慎重考慮考慮!”


    陶訓義點頭:“嗯。”


    蔣校義聽完之後,也接納了他們二人的建議!


    ……


    而此時!


    齊慶嚴和齊遠誌碰了個麵。


    兩人臉色都很難看。


    沒多久,一個秘書把書資料拿了過來。


    “齊總,關於楊鴻年的資料,都在這裏了!”


    “您看一下。”


    齊遠誌拿過來一看,頓時皺眉:“這楊鴻年的老師是……陶訓義?”


    “難道……剛才那一番話,是陶訓義的意思?”


    齊慶嚴頓時愣住了。


    他和楊鴻年接觸可不多。


    但是,陶訓義的大名還是聽過的。


    “嘖……啊!”齊遠誌麵色忍不住凝重起來。


    “看來,今天的事情,顯然有些難辦了。”


    齊遠誌繼續看資料,越看臉色越有些蹊蹺。


    “這些資料確定無誤嗎?”齊遠誌看著一旁的秘書。


    秘書點頭:“嗯,這些評價和信息,都是我們找專業人士和熟悉他的人給出的中肯評價。”


    “誌大才疏?”


    “用人不善!”


    “臨床和科研能力一般!”


    “斤斤計較?”


    秘書點頭:“嗯,楊鴻年曾經參加過幾次學術會議,但是……水平很一般,沒有任何獨到見解,他這主任還是在老師的幫助下拿到的。”


    齊遠誌看完之後,沉思起來。


    如何才能改變大家的思維呢?


    要知道,剛才陳南的那一番話,顯然讓他們的這個學術很難推廣出去。


    如果齊慶嚴的學術推廣收到限製,新河醫藥公司的新藥,也比較難推廣起來。


    現在很多醫藥公司的推廣,已經開始變得硬核起來了。


    這其實也是學習的西方的優秀經驗。


    每一款新藥的研發之後,總會邀請那些知名專家召開一次學術會議。


    學術會議上,他們聘請的學術顧問,就會講新技術,新發現,然後順勢推廣新藥。


    現在,中醫藥也開始了這麽幹了!


    他們先要找專家,大師,進行開學術會,然後傳播一種新的學術思想,而這些藥物就是這種新學術的春鳳下,開始了資本的收割!


    電視台的廣告?


    別開玩笑了。


    電視上的話,哪有醫生的話好使?


    但是,此時此刻!


    因為陳南的那一番話,讓現場不少專家學者都已經開始對齊慶嚴進行質疑了。


    如果到時候,蔣校義和黃益平他們也不讚成,那怎麽能順利開展學術演講呢?


    那風……怎麽吹起來呢?


    所以!


    齊遠誌得想一個新的辦法。


    沉思片刻之後,他看向齊慶嚴:“這樣子,你一會兒,找個比較疑難的問題好好考驗一下那個小夥子!”


    “在場的都是專家!”


    “我們隻需要證明,這小夥子,還有楊鴻年水平技術都很一般,這樣一來,大家對於剛才他們說的話,自然也就質疑了。”


    齊慶嚴點頭:“隻能這樣補救一下了!”


    “行!”


    “我好好想想。”


    “可是……陶訓義……”


    齊遠誌嗬嗬一笑:“到時候,你真要是能把楊鴻年問住了,陶訓義能有什麽好說的?”


    “徒弟不行,師傅能好了?”


    “你先問那小夥子,讓他知道,當槍口,也是需要付出代價的。”


    “就看你尷尬不尷尬!”


    “一會兒讓記者好好拍攝。”


    ……


    ……


    會議迴來以後,重新開始。


    眾人看向楊鴻年的眼神,顯然已經發生了一些細微的變化,或者說……眼神裏,多了幾分尊重。


    此時的楊鴻年心情大好啊。


    這小陳,簡直就是他的福星啊!


    不行不行,以後有這樣的會議,得多帶著陳南出來參加參加。


    陳南也迴來了,他剛才沒有上廁所,畢竟……年輕就是資本,腎好的優勢體現的淋漓盡致。


    當然了,還是要勸大家不要憋尿,對身體不好。


    陳南在大家上廁所的功夫,去茶點席轉了一圈,發現好吃的還真不少!


    就連那些甜點和點心,都是手工製作。


    大夏天的,還給這些專家準備了哈根達斯,你敢想?


    陳南不是沒有參加過會議,隻是沒有參加過這樣的內場會議。


    剛才十分鍾的功夫,喝了一杯咖啡,吃了幾塊點心蛋糕,順手拿了兩塊哈根達斯。


    “主任,給!”


    陳南也覺得自己讓楊主任背鍋不太合適,順便給楊鴻年拿了一點吃的。


    楊鴻年看了一眼哈根達斯,有些眼饞,看著陳南的眼神,多了幾分柔和。


    不錯……


    這小子,還挺孝順!


    這個時候,楊鴻年正要伸手的時候。


    而陳南忽然想到了什麽,連忙拿了過來。


    “不行不行,你不能吃!”


    楊鴻年:“??”


    陳南自顧自的說到:“這冰激淩容易傷及脾胃陽氣。”


    “脾陽不足,容易傷及腎陽。”


    “您腎虛,還是別吃了!”


    說完,陳南塞到了嘴裏。


    楊鴻年見狀,頓時瞪大眼睛!


    我……我他媽怎麽就腎虛了?


    陳南歎了口氣,繼續說道:“哦,對了,您可能還有糖尿病呢!”


    “這個蛋糕也別吃了!”


    【叮!恭喜您,收到來自楊鴻年的差評,差評等級:初級,獲得獎勵:冬蟲夏草:20g!】


    陳南對於差評,已經熟視無睹了。


    至於楊主任生氣?


    生就生吧!


    說你腎虛是對你好。


    陳南認真看著楊鴻年,說道:“忠言逆耳利於病!”


    楊鴻年氣的差點把陳南掐死。


    你做個人,好嗎?


    這小子,簡直混蛋,不禁誇!


    陳南剛剛吃完哈根達斯,清涼的感覺從身體之內散發出來,舒服無比!


    “真甜!”


    楊鴻年:(??へ??╬)!


    而此時,忽然一陣聲音在陳南耳邊響起。


    【叮!恭喜您,剛才您對齊慶嚴的評論,得到了眾人的認可,蔣校義、陶訓義、黃益平等人慎重考慮對其新學說的看法,獲得獎勵:專業級寶箱一個。】


    伴隨話音落下!


    頓時,一個華貴鉑金的寶箱出現在了陳南的眼前。


    專業級!


    陳南唿吸急促。


    他搓了搓手,趕緊打開。


    【叮!恭喜您,獲得獎勵:專業級葉天士溫病心得感悟!】


    陳南看著獎勵,頓時驚喜起來。


    葉天士的溫病心得感悟?!


    葉天士是誰?


    名桂,字天士!


    在整個中國醫學史上,葉桂都是一位具有巨大貢獻的偉大醫家。後人稱其為“仲景、元化一流人也“。他首先是溫病學派的奠基人物,又是一位對兒科、婦科、內科、外科、五官科無所不精、貢獻很大的醫學大師。史書稱其“貫徹古今醫術“,他是當之無愧的。


    而且!


    史書稱其“切脈望色,如見五藏“!


    這就足以看到曆史上對於葉天士的評價有多高了。


    和仲景、元化是一個級別,元化是誰?華佗啊!


    拋開個人成見,曆史評價中,葉天士絕對是要超過劉完素的。


    而且,葉天士學術態度十分端正,對寫書立著這種事情十分嚴謹,以至於他在清朝這樣一個印刷成熟的年代,僅有幾本書,甚至還是他的學生總結出來的。


    但是……他的影響力卻很大!


    陳南深吸一口氣,直接點開了葉天士的溫病心得感悟!


    心得感悟這種東西,十分難得。


    因為這裏麵涵蓋的絕不僅僅隻是一種類型的技能,而是葉天士對於溫病的理解,診治等等……綜合。


    陳南顯然有些迫不及待了。


    選擇學習的這一瞬間。


    大量的信息席卷而來,比起這磅礴的知識,陳南顯得單薄了很多!


    陳南忍不住閉上了眼睛……


    他似乎看見了明清交替的曆史軌跡,也似乎看到了當初那樣的時代背景下,疫情頻發,戰爭不斷,人民處於水深火熱這種……求天無路叫地無門!


    此時,一個出身醫療世家的叫做葉桂的男子,他發現陳舊的辨證思路已經無法更好的去拯救患者。


    於是!


    他親自走遍疫情之地,探尋疾病的發生發展規律。


    他是中國最早發現猩紅熱的人,為後世治療這種疾病,奠定了基礎!


    終於!


    他演習苦練,打破中醫辯證傳統思路!


    創新性的提出溫病“衛、氣、營、血“辨證大綱,為溫病的辨證論治開辟了新途徑,被尊為溫病學派的代表!


    良久!


    陳南睜開眼睛。


    【叮!恭喜您,您的溫病感悟,提升至:專業級!】


    【叮!恭喜您,您的衛氣營血辨證思路,提升至:精通級。】


    【叮!恭喜您,您的方劑學提升至專業級!】


    ……


    陳南深吸一口氣。


    葉天士帶給自己的,絕非隻有溫病的感悟提升到了專業級,就連衛氣營血辯證思維,也提升至精通級。


    甚至,那些大量的心得感悟,讓他的方劑學,一舉突破,到了專業級!


    陳南深吸一口氣。


    真的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之上啊。


    要是這都不能為中醫做出一些自己的貢獻來,是在是浪費了祖宗和前輩的一片期望。


    陳南坐在椅子上,讓自己的思緒平靜下來。


    而楊鴻年轉身好奇的看了一眼陳南,這一刻……不知道為什麽,他忽然覺得,陳南似乎發生了一些細微的改變。


    具體是哪兒,他也說不出來。


    吃冰激淩還有這樣的效果?


    ……


    ……


    會議繼續開始,而專家們中場休息以後,也繼續開始了交流和溝通,有了上半場尾聲時候陳南的那一番反駁,以至於後半場一開始,討論就越發激烈起來。


    從桑菊飲,到銀翹散。


    從黃連解毒丸,到防風通聖散。


    每一個病例,每一個方解,都精彩無比!


    得到了葉天士溫病感悟的陳南,此時此刻對於眾人的講解,更加清晰了起來。


    甚至於,他儼然發現,他的水平,比起眾人,並不遜色太多。


    當然,說要強太多,也不至於。


    畢竟……


    時代滾滾向前。


    醫學也在發展。


    他得到的是葉天士的溫病心得感悟,但是……千萬不要厚古薄今。


    現在人們對於中醫理解,經過幾百年的發展,依然有了進步。


    每個時代,都會誕生出一些足夠優秀的大師。


    所以,陳南也需要把這些心得,變成自己的技能。


    更何況……


    他得到的,隻是葉天士老人家專業級的感悟,而並非全部的心得,這還是有些差距的。


    想到這裏,陳南連忙打開了【感悟卡】,看著各種進度條一點點往上走,內心多了幾分歡喜。


    而此時,齊慶嚴的眼神,不停的在陳南楊鴻年這邊飄揚。


    不過……他卻發現,楊鴻年很少說話,而是在紙上默默的記錄著什麽。


    楊鴻年看著陳南喝著茶,優哉遊哉的聽著課,忍不住說了句:


    “筆記呢?”


    “好心記不如爛筆頭。”


    “把這些記下來,迴去好好感受感受!”


    “這才是關鍵。”


    “在場的可都是專家學者,機會難得,不要驕傲自滿!”


    陳南聞聲,尷尬的笑了笑:“我喝完茶,主任您多記一點,迴頭給我抄一下。”


    此話一出,楊鴻年頓時皺眉。


    這他娘的臭小子!


    楊鴻年感覺,人家才是主任,自己才是被主任帶出來聽課的,這角色……有點不對勁啊。


    陳南看著不入流差評,歎了口氣,楊主任哪兒都好,就是心眼兒小了點。


    很快,話題就討論到了另外一個地方。


    溫病能不能發汗這個話題!


    這個話題,討論的十分激烈,而齊慶嚴這邊頓時眼睛一亮。


    對啊!


    這個話題,有難度,有深度,甚至可以說有爭議。


    齊慶嚴盯著楊鴻年看了一眼,頓時來了想法。


    此時,現場討論的十分激烈。


    溫病能不能發汗,至今爭議頗多,每一代醫家都有自己的想法和結論。


    眼看著到了白熱化的階段了。


    齊慶嚴直接起身說道:“我覺得,溫病發汗,能不能?能,得慎用!”


    “而且,得把握好溫病的發展階段,溫病初起即屬鬱熱,邪熱在肺而不在肌表,非汗法所宜,故溫病忌汗!”


    “但是,現在溫病的治病和當初也不再一樣,經常出現風溫為患,或者是空調病,又有溫病,又有寒證!”


    “而且,自古到家,溫病之後,多有發汗!”


    “銀翹散中並不是沒有發汗之藥!”


    “隻是,溫病發汗和傷寒發汗,區別很大。”


    “正如,溫病發汗用薄荷,猶傷寒發汗用麻黃也。


    麻黃服後出熱汗,熱汗能解寒,是以宜於傷寒;


    薄荷服後出涼汗,涼汗能清溫,是以宜於溫病。


    若以麻黃發溫病之汗,薄荷發傷寒之汗,大抵皆不能出汗,即出汗亦必不能愈病也。”


    “所以,葉氏於在《幼科要略》雲:“夫風溫春溫忌汗”說的是不可大汗!”


    “所以,後來葉天士也補充了一下,說:‘在衛汗之可也’”


    這一番話,眾人多少有些點頭。


    因為溫病中確實有一些發汗的藥物,薄荷正是其中一種。


    齊慶嚴說完之後,看向記筆記的楊鴻年和陳南,笑著問了句:“不知道,楊鴻年楊主任,你怎麽看?”


    “哦!楊主任在記筆記,嗬嗬……楊主任真的是一個謙虛好學的好主任,您先寫。”


    “可以讓你身邊的小兄弟來迴答。”


    “你剛才能說出那樣的話來,我覺得,您老師楊鴻年對中醫溫病的理解,應該很深刻,他是怎麽教導你的?”


    此話一出,頓時現場眾人紛紛看向了楊鴻年。


    豆大的汗珠從楊鴻年的兩鬢落下,驚起了心中萬般波濤。


    這他媽的……


    齊慶嚴,你故意的吧?!


    楊鴻年內心緊張的要死。


    要知道,對於溫病的理解,楊鴻年顯然是不如大家的。


    源城市人民醫院中醫科,不比其他中醫院的科室,人家的主任,專業劃分很精準,比如脾胃科、肺病科……甚至很多中醫院也根據中醫傳承,延伸出來了溫病教研室、經方工作室……等等!


    這些專家們在某一個領域的造詣,很高!


    但是,楊鴻年在源城市人民醫院,這是一家西醫院的中醫科,所以,楊鴻年的精力絕對不可能精準的針對一個種類的疾病,更不可能專門研究學習一種學科,他每天處理的疾病內外婦兒都有。


    所以,如此一來,更偏向於了中醫內科雜病。


    顯然,楊鴻年有點緊張了。


    但是!


    緊張歸緊張,慫歸慫!


    該有的擔當,楊鴻年絕對是有的。


    哪怕是站起來丟人,他也不能讓陳南站起來去丟這個人。


    他楊鴻年還不至於讓一個晚輩,去接受這一切。


    所以!


    楊鴻年深吸一口氣,放下了手裏的筆,右手按住了陳南的肩膀,就要起身發言。


    這個時候,周圍眾人的目光聚集在了他的身上。


    而陶訓義的麵色,多了幾分凝重。


    他很清楚,自己學生有幾分水平。


    但是,陶訓義忍不住看了一眼齊慶嚴,這個人……顯然是故意的。


    就在眾人複雜的目光裏。


    陳南擺脫了楊鴻年的右手,直接站了起來。


    他笑著說道:“我主任在忙著記錄筆記。”


    “在場的眾人都是溫病領域的專家,我們兩人受益匪淺!”


    “我就不打斷老師的思維了。”


    這一番話,讓在場的眾人對於楊鴻年好感倍增。


    因為大家都感覺得到了尊重和重視!


    人家這麽厲害,還認真學習做著我們的筆記。


    ……


    陳南繼續說道:


    “我作為一個晚輩,說一下我的看法吧!”


    陳南自然也不可能讓老師去背鍋。


    剛才的那些發言,是陳南自己要說的,和楊鴻年沒有關係,哪怕老師想要維護自己,但是陳南也不能讓齊慶嚴得逞!


    陳南看了一眼楊鴻年,示意放心。


    但是!


    楊鴻年看見陳南的目光以後,頓時愣了一下,因為陳南的眼神裏寫滿了:“菜就坐下,不要說話!”


    是可忍孰不可忍!


    我楊鴻年……


    陳南笑著說道:“我學識尚淺,得到老師的真傳不多,所以……說的不對的地方,還請大家批評指正。”


    此時,台下眾人開始鼓掌,給陳南打氣。


    而陶訓義也是笑吟吟的看著陳楊二人,若有所思,但是卻帶頭鼓掌。


    一時間!


    現場掌聲如沸。


    而齊慶嚴和齊遠誌兩人看向陳南,麵色冷峻,不知道在想什麽。


    陳南此時,卻開口了!


    但是,他這第一句話,就讓齊慶嚴臉色大變,倍感尷尬!


    “我覺得,齊主任對於溫病的研究,真的是跟他說的那樣,還未入門!”


    此話一出,現場都看向陳南!


    因為這句話,實在是太頂了。


    味太衝了!


    一時間,整個空氣中,都彌漫著一種看不見的硝煙。


    學術爭端,從來都是直截了當的。


    給你麵子?


    不!


    麵子是自己給的。


    真理,隻在射程範圍之內。


    巧了。


    你說的,我的射程,覆蓋了!


    【叮!恭喜您,收到來自齊慶嚴的差評,差評等級:中級,可升級!】


    陳南聽見係統提示,頓時笑了。


    可升級?


    好嘞!


    您好好生氣。


    想到這裏,陳南笑著說道:


    “為什麽這麽說?”


    “我先說結論:溫病忌汗!”


    “吳鞠通在《溫病條例》中說道:“溫病忌汗,汗之不惟不解,反生他患”。


    而葉氏於《幼科要略》更是直接說明:“夫風溫春溫忌汗”。”


    “可是,為什麽溫病服藥之後,會有發汗呢?”


    “既然溫病忌汗,為什麽葉天士又雲:“在衛汗之可也”?


    是因為此汗,非汗法!


    而是測汗法。


    什麽叫做,測汗,是據汗以測病情轉歸的重要方法!


    通過觀察汗,來評價陰液,來評判疾病的發展!”


    聽見陳南的這一番話,頓時眾人不禁皺眉起來。


    測汗?


    這個詞語,有些意思啊。


    眾人紛紛認真了起來。


    原本以為陳南講不出什麽有道理的東西。


    畢竟,這個問題,太過於深奧了。


    以至於這麽多年來,很多人都依然講不通,甚至理解不了。


    他陳南才多大?


    就能有所了解?


    但是!


    伴隨陳南“測汗”一詞出現,眾人意識到,這不是一個外行!


    這小子,是真的有點東西。


    就連台上的黃益平也是忍不住麵帶喜色。


    他很驚喜啊!


    這個陳南,不,是楊鴻年,楊鴻年肯定很有水平,得好好討論討論!


    畢竟,陳南能說出測汗一詞,說明他是真的懂!


    但是!


    這個時候,齊慶嚴直接說道:“我看你對測汗有誤解吧,清代著名醫家王孟英說:救陰不在血,而在津與汗,發汗本來就是……”


    話還未落,陳南直接打斷,笑著說道:


    “清代醫家王孟英的確有水平,但是……齊主任可能不理解人家的意思!


    他所說的“救陰不在血,而在津與汗”。


    隻是將測字刪去而已!”


    “沒想到,您果然誤解了!”


    “測汗一詞,首見於葉氏《吳醫匯講·溫熱論治篇》,原文是這麽說的:“救陰不在補血,而在養津與測汗”。


    “王孟英這麽一改,不僅湮沒了葉氏測汗法這一重要學術思想,也使原文“反而晦澀費解”!”


    “導致多了跟齊主任這樣理解的醫生!”


    陳南已經是在直接打臉了。


    毫不在乎對方的感受!


    而此時,齊慶嚴對於陳南的憤怒,已經開始集聚起來,在不斷的提升!


    陳南嗬嗬一笑,就這?


    這才剛開始!


    陳南繼續說道:“測汗一詞,雖為葉桂首倡,然其理論淵源卻出自《傷寒論》。


    熱鬱而伸時,又可迫津外泄而自汗。待予辛涼之劑清透後,正汗乃見。


    據此汗,可推知肺鬱已解,氣機暢達,鬱熱得透,陽施陰布,其病乃愈。


    這就是溫病忌汗又最喜汗解之理,也即葉氏所說的:“在衛汗之可也”。正如趙紹琴所說的:“汗之,是目的,而不是方法”。”


    “說的是,治療溫病,不能用發汗的藥物,並非不能見汗!”


    “反而,溫病見汗,這是好事兒,說明疾病在好轉!”


    “測汗法不僅適於衛分證,對氣、營、血各個階段盡皆適用。


    當熱結胃腸而壯熱無汗、肢厥脈沉時,用承氣湯逐其熱結,往往可見汗出而脈起厥迴,這正是由於熱結已解,氣機通暢,陽施陰布之結果,據此汗可推知已裏解表和矣。


    當熱陷營血而灼熱肢厥無汗時,清營涼血之後亦可見正汗;當陰液被耗而身熱無汗時,養陰生津之後,亦可見正汗,此為陰液來複之表現。”


    “出汗,是一種結果,而不是一種溫病的治療手段!”


    齊慶嚴臉色一變,繼續反駁:“金壽山曾經說過……”


    陳南根本不給對方機會!


    “金壽山?嗬嗬!”


    “金壽山說:“大多數溫病須由汗出而解……在氣分時,清氣分之熱亦能汗解;裏氣通,大便得下,亦常能汗出而解;甚至在營分、血分時,投以清營涼血之藥,亦能通身大汗而解”。


    假如按照您說的那樣,說辛涼之劑中有薄荷,是發汗藥,因辛能散而涉發汗之嫌。


    那麽承氣湯、清營湯、清瘟敗毒飲、加減複脈湯等,絕無發汗作用,服後反可汗出,這正是邪退正複,氣機通暢,陽施陰布之結果。


    恰如章虛穀所說:“測汗者,測之以審津液之存亡,氣機之通塞也”!”


    陳南的理論,一環扣一環!


    而陳南對於溫病的各種經典書記著作伸手就來,熟悉無比!


    讓周圍眾人看見以後,歎為觀止!


    一個個盯著陳南,如同看見怪物一般驚訝。


    而齊慶嚴在陳南的攻擊下,一句話說不出來,整個人臉色陰沉到了極點。


    可是!


    他想說的時候,陳南總是能引經據典,用事實說話,用書籍講道理,用專家來反駁你!


    你拿什麽跟人家打!


    以至於……


    整個過程中,陳南可以說是徹底壓製住了齊慶嚴,讓他根本沒有半分還手的機會。


    這一幕!


    把所有人眾人都看呆了。


    甚至於,台上的陶訓義都傻眼了。


    他萬萬想不到,陳南竟然這麽厲害!?


    對於溫病竟然如此了解?


    黃益平則是雙目滿是精彩,他開眼了,也開心了!


    陳南的這些理論,他都清楚。


    但是!


    他沒想到,陳南這麽年輕,就有如此高的造詣,對於中醫經典的理解,已經不是拘泥於課本!


    甚至,對於那些成名已久的曆史醫家,都開始了質疑!


    這是好事兒!


    如果一般人質疑古代醫家,黃益平會毫不猶豫的說他不知天高地厚。


    但是!


    陳南剛才對於王孟英、對於金壽山……這些古代名醫直接的反駁,十分有道理!


    這讓黃益平感覺到了一種後生可畏的感覺。


    真的厲害!


    實在是太厲害了。


    甚至,這一刻,黃益平都想要收陳南為徒了。


    此子,前途無量啊。


    而陳南如此,楊鴻年呢?


    他到底有多強?


    黃益平沉默了。


    而他看向楊鴻年的老師,陶訓義的這一刻,忍不住低下了頭。


    晉省,竟然隱藏著一尊大佬,實在是明珠蒙塵啊。


    這一次迴去以後,得好好跟大家聊一聊。


    而齊慶嚴唿吸急促,半天說不出一句話來。


    他這一刻,恨不得時間過得再快一點!


    輸了,不可怕!


    辯論討論,本來就是這樣。


    可是……


    輸的這麽徹底,輸的這麽體無完膚,輸的這麽不給麵子……


    他還是第一次!


    而此時!


    陳南看見獎勵已經逐漸接近高級。


    他直接收尾:“所以,我說您的觀點是錯誤的!”


    “您對於溫病的理解,太過於片麵了!”


    “一個薄荷,能代表了溫病?”


    “可笑至極!”


    加量!


    繼續加量!


    陳南看著對方差評還沒有到高級,繼續加量!


    “我不知道您為什麽喜歡把溫病理論往片麵處去引,但是……我覺得,您這樣的思維本身就不完善,談何形成一種新的學說呢?”


    “要知道,溫病全由疏泄偏勝,陰液耗傷,相火外泄,陽根微少,中氣薄弱之故。


    如再用燥烈開泄之藥發汗而助疏泄,相火益泄,陰液益耗,陽根益微,中氣益虛,是以登時病重,或至於死。此汗之過也。”


    “我這裏借用葉天士葉老先生一句話:“醫可為而不可為,必天資敏悟,讀萬卷書,而後可借術濟世。不然,鮮有不殺人者,是以藥餌為刀刃也。”


    這句話,不可謂不毒!


    這是在說齊慶嚴學藝不精,不要害人!


    “我不得不慎重的考慮一下,您所發表的12篇論文,24個會議報告的正確性了。”


    “哦!”


    “對了,我剛才查詢了一下您發表的這些論文,截圖了,迴去以後,我會認真的寫一篇評論,我會發表在中國中醫藥報上,大家可以等待一下,我會認真評論每一篇文章。”


    “謝謝!”


    對方已經把臉伸過來了。


    不打合適嗎?


    對方已經做好了打臉陳南的準備!


    難不成,委曲求全嗎?


    抱歉!


    我陳南生來骨子硬,不習慣服軟。


    聽見陳南的話,現場所有人蒙了。


    我滴個乖乖?!


    猛人啊!


    這……這真的太牛了。


    伴隨陳南說完之後,黃益平帶頭鼓掌。


    接下來,便是長達一分鍾的掌聲。


    所有人都被陳南的這一番理論給征服了。


    甚至,陳南也給很多人,成功解惑,溫病忌汗但喜汗解!


    這一個問題,大家都有清晰了起來。


    而此時,楊鴻年看著陳南,頓時瞪大眼睛,原本還生氣陳南剛剛給自己的眼神呢。


    現在呢?


    楊鴻年差點跪下。


    汝甚調,汝知否知否……


    忽然,楊鴻年甚至有些心疼齊慶嚴。


    甚至,這一刻,他想到了趙建勇!


    那個當時被陳南懟的一句話說不出來,在角落哭了三天的趙建勇趙副主任!


    齊慶嚴也好不到哪兒去。


    聽見陳南迴去以後要查他的論文。


    齊慶嚴直接懵了!


    過分了啊!


    太過分了!


    哪有你這樣翻舊賬的?!


    我他麽容易嗎我!


    欺負人了。


    喂,110嗎?警察叔叔,這裏有人裝逼!


    快來抓了他!


    ……


    掌聲落下,眾人在這一刻,再也不敢小看這個年輕人了。


    但是!


    大家看向楊鴻年的眼神裏,充滿了敬畏。


    這個謙虛的,好學的,不恥下問的,記著筆記的楊主任,得有多強?


    他的學生都這麽厲害……


    他的高度,在哪兒?


    陶訓義此時都有些懷疑人生了……


    他認真的看向楊鴻年。


    他覺得……


    這家夥,藏得這麽深嗎?


    自己都沒有發現……


    說句臉紅的話,陶訓義自己對於溫病的理解,也就那樣,用陳南的等級劃分,也就堪堪專業。


    但是他覺得,剛才那一番話,自己肯定是說不出來的。


    太專業了!


    這小子跟了自己十多年,可是……越來越看不透了!


    此時此刻的楊鴻年,內心同樣慌得一批。


    看著眾人敬畏的眼神,楊鴻年同樣瑟瑟發抖,若非臉皮足夠厚,早就被眾人發現了他的臉紅了。


    這個時候!


    終於有個人站了起來。


    “您好,楊主任!”


    “我是陝西中醫藥大學溫病教研室主任,溫華賢。”


    “楊主任學生對於溫病的理解,讓我歎為觀止!”


    “但是……”


    “我想邀請陳主任說一下,您對溫病的理解!或者說,您對溫病治療,怎麽看?”


    小書亭


    此話一出,眾人紛紛看向楊鴻年,那眼神裏的期待,足以壓死楊鴻年一百次!


    此時此刻的楊鴻年慌得雅痞。


    他懂個錘子啊?


    想到這裏,楊鴻年忽然覺得,裝逼真的不是一件輕鬆的工作,都怪陳南啊……


    你把老子捧得這麽高,我怎麽收場啊?!


    這要是露餡了,這不得社死啊!


    一時間,楊鴻年背後滿是冷汗,想到自己社死的明天,他就忍不住叫苦不迭。


    他用腳丫子在桌子下麵踢了陳南幾腳求救。


    可是……


    這廝竟然沒反應!


    混蛋啊!


    【叮!恭喜您,收到來自楊鴻年的差評,差評等級:初級,獲得獎勵:龍涎香:20g!】


    陳南看著獎勵,頓時一喜。


    兩萬多塊錢到手了。


    他看向楊鴻年,咧嘴一笑。


    楊鴻年差點磨刀霍霍向豬羊。


    罷了!


    站起來,講幾句吧。


    楊鴻年也不是什麽也不會。


    隻是……


    他感覺自己講不出什麽有逼格的東西來。


    看著大家期待的表情,楊鴻年感覺自己要讓大家失望了。


    這是最讓人難受的感覺。


    哎……


    罷了,罷了!


    我就這樣的實力,想到這裏,楊鴻年站了起來。


    而此時。


    陳南拿起筆,在紙上,寫了幾個字。


    楊鴻年正要說話:“我對溫病的理解,其實……”


    感覺到陳南用胳膊肘頂了叮自己的腿,楊鴻年差點跳起來打他膝蓋一拳。


    不幫我就好了,還敢頂我!


    可是……


    低頭一看。


    卻發現陳南指了指紙上的幾個字。


    楊鴻年頓時深吸一口氣。


    “其實!”


    “也就三個字!”


    頓時!


    現場所有人都來了精神。


    就連陶訓義和黃益平也是麵色凝重的看向楊鴻年。


    對於演戲,不,對於裝逼,楊鴻年有了心得。


    他深吸一口,雙目精光詐現!


    “清、透、滋!”


    說完這三個字。


    楊鴻年就鞠躬坐下了。


    而現場所有人,則是陷入了沉默之中。


    清!透!滋!


    這三個字,在每一個人腦海裏迴蕩。


    片刻之後,眾人忽然恍然大悟。


    黃益平開始鼓掌:“秒啊!”


    “太妙了!”


    “清!透!滋!”


    “每一個字,都是凝聚了溫病的精華所在啊。”


    “雖然隻有三個字,但是,價值千金啊。”


    “溫病本質是鬱熱在裏,溫病治則不外清、透、滋。


    既有熱邪,故當清之,然有熱在氣血之分,故清之又有清氣與涼血之別。


    熱乃鬱熱,有鬱即當透邪。透邪的原則是祛其壅塞,展布氣機。


    氣機暢達,邪熱外出的道路通暢,伏鬱於裏之熱邪方能透達而解。


    所以,在清熱的基礎上,必須伍以透邪之品。”


    “溫病最易傷津耗液,其治療核心是保存陰液,故曰:“留得一分津液,便有一分生機”。”


    “清、透、滋這治溫三字訣!”


    “今天,開了眼了!”


    “楊主任,真的厲害!”


    黃益平邊說邊鼓掌,周圍眾人這一刻,同樣也是恍然大悟!


    原來如此!


    好有道理!


    “楊主任高才啊!”


    “楊主任,真的是厲害啊!”


    “是啊,短短三字,道出溫病精華所在。”


    “秒啊,區區三字,匯聚溫病治療原則!”


    楊鴻年看著大家的稱讚和掌聲,第一次臉紅了。


    這他娘的!


    是我楊鴻年的人生高光時刻啊。


    我楊鴻年,何德何能啊!


    他此時低頭看向陳南,有些扭扭捏捏。


    會議結束!


    大家紛紛過來,非要跟楊鴻年合影,交換聯係方式。


    畢竟,以後說起來。


    “瞧見沒?這,楊鴻年國醫大師,以前我們一起開會的!”


    拍照合影留念。


    而此時!


    齊慶嚴和齊遠誌懵逼了。


    他們看著手裏的調查資料。


    說好了的……能力不行呢?


    說好的不恥下問呢?


    說尼瑪!


    齊遠誌直接氣的把這張紙揉吧揉吧給扔了!


    這尼瑪是庸才?


    這他媽的是天才好嗎?


    而此時,楊鴻年和大家應承著打著招唿。


    徐茂才走了過去:“楊主任,真的是開了眼了,真人不露相啊!”


    “這樣吧,過幾天你來我們學校講講課吧,正好給大家降降溫病,怎麽樣?”


    楊鴻年愣住了!


    這……


    而此時……


    更多的人走了過來。


    “對對對,楊主任,你可能厚此薄彼,我是陝西中醫藥大學的,我們溫病教研室準備召開一次學術會議,你得來啊!”


    “必須得來,而且,我給你安排專家席,你給大家好好講講課!”


    “對對對,楊主任,以後有什麽溫病患者,我們邀請你會診啊!”


    ……


    聽著周圍眾人的邀請,楊鴻年傻眼了。


    這……


    該怎麽辦?


    120嗎?


    請問,裝逼後遺症能治嗎?


    我現在是晚期!


    ……


    ……


    會議結束了。


    陶訓義內心很開心。


    自己學生如此優秀,的確是一件喜事兒。


    可是!


    這小子藏得也太深了吧?


    過分!


    黃益平此時笑吟吟的看著陶訓義:“老陶!”


    “你這……藏得太深了!”


    “沒想到啊!”


    “你學生竟然這麽厲害。”


    “看來,我得請你好好給我們學生講講課了。”


    “改天,首都中醫藥大學,掃榻歡迎啊!”


    陶訓義頓時一愣:“嗯?!”


    “我……我溫病一般啊!”


    黃益平嗬嗬一笑:“你啊!”


    “就是太謙虛!”


    “謙虛太過,可不好啊!”


    “國醫大師,得爭取爭取。”


    “還有,把你學生也叫上。”


    陶訓義臉色一變。


    我……


    我他媽的是真的不會啊!


    “走,帶我去認識認識,楊鴻年對吧?”


    看著國醫大師和陶訓義走來,楊鴻年臉色顫抖,差點跪下!


    陳南呢?


    陳南!


    快來救駕!


    老子要駕崩了!


    ……


    ps:果然,六點的話,時間充裕了不少,更新了12000字。


    嘿嘿!希望大家看的輕鬆,也能有所理解和收獲。


    查資料很累,但是也能學習到一些東西。


    希望看書的時候,能開心的看,也能有一點點的收獲。


    最後求票票。


    ------題外話------


    感謝說風就來雨的5000打賞。


    煥灬燈下黑、軍刄的1500打賞。


    謝謝!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陳醫生,別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手握寸關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手握寸關尺並收藏陳醫生,別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