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產於中國,用於中國,為什麽我們要用國外的標準!


    這個問題,直至內心!


    讓此時在座的幾位省內的中醫泰鬥忍不住雙目凝神。


    今天這會議,是莫向強組織的,邀請來的都是省內中醫藥領域的翹楚人物。


    其中包括了省內幾個全國名老中醫,還有莫玉生、鄭易複、陶訓義、李光明、陶功書,張學海等幾個世家的帶頭人。


    還包括了省內比較重點的幾個中藥飲片公司和中醫藥領域的醫藥公司的代表,以及中藥領域的權威專家。


    所探討的問題,就是關於中藥臨床用藥標準的問題!


    中藥臨床用藥標準,這低問題,已經連續整治了很多年,雖然國內也先後製定了幾次《藥典》來完善,但是因為中藥炮製的標準沒有一個完善而且統一的方案,所以……這個問題,一直爭論不休。


    到底該如何使用,到底該如何製定標準,這其中的矛盾,顯然已經凸顯出來了。


    陳南這一番話說出來以後,現場陷入了一陣沉默之中。


    大家表情不一,而裴羅心念一動,看向了一旁的一位六十多歲的老人。


    此時,陶訓義說話了,他微微點頭:


    “我支持小陳的觀點!”


    “中藥是中醫的基礎,不能盲目跟風,更不能遷就於其他標準,臨床用藥,就應該有臨床的標準。”


    “中藥,絕對不能單獨拿出來,拋開中醫去談論這個問題!”


    一旁的李光明也在點頭應承,他看了一眼陶功書,隨後說道:“我們附屬醫院和省中醫院年吞吐量很大,加起來一年有一百多億的中藥吞吐量。”


    “而我們的中藥主要是麵對本土患者,需求量挺大,我們目前正在做的事情,就是和省中醫院聯合成立了瑞星製藥公司。”


    “這家公司,都是我們用傳統的工藝和手法,製定出來的中藥標準。”


    李光明很聰明,他沒有說應該怎麽做,而是直接說了,我們目前在怎麽做。


    但是……


    一旁的裴羅顯然是有些不滿意這個答案。


    中藥飲片公司的發展,雖然目標是出口,但是本身用量最多的還是醫院方麵。


    本來,欣科中藥飲品公司已經打開了省內的市場,簽約了好幾家醫院,但是......現在陳南這麽一鬧騰,源城市人民醫院這邊已經停了下來,市中醫院那邊則是在觀望。


    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如果陳南這一次的事情,沒有辦法合理解決,他們顯然是要受到製約的。


    李光明說完之後,趙氏家族,也就是趙氏醫藥公司的負責人趙正邦開口了:


    “我覺得,可以嚐試單獨建立臨床標準!”


    “畢竟,中醫毀於中藥,這不是一個危言聳聽的話題。”


    “而且,我說句實話,國內我們中醫藥出口量並不大吧?”


    “為什麽還要去迎合人家的標準呢?”


    “說白了,就跟小陳說的那樣,中藥產於中國,也是用於中國的老白姓,我們得貼合中醫的使用標準來製定。”


    趙正邦一直以來,都在堅持“古法中藥”,雖然產量不是很大,但是也絕對不小。


    每年市場百億級的中藥吞吐量,絕對是晉省中藥領域的行業話事人。


    趙家在這一個行業堅持幾十餘年,一直以來都是堅持古法和古法改良,客戶群體十分穩定。


    哪怕是同仁堂那邊,都會和他們有合作。


    而欣科醫藥公司雖然現在也是幾百億級的市值,但是……口碑卻差了不少。


    趙正邦的這一番話,對於現場眾人而言,很有分量,畢竟也是晉省老牌納稅大戶,很有號召力和發言權。


    果不其然,伴隨著趙正邦的這一番話說出口,現場議論聲音多了起來。


    裴羅這些人自然是不樂意了。


    因為如果要按照這個標準來的話,很難產業化,為什麽?


    因為技術人員的缺失!


    中藥從業人員數量不夠,專業人士更是不足,他們更是舍不得拿出錢來去挖人。


    而國際標準不一樣,是有流水線標準的。


    如此一來,大幅度降低了成本,對於這些圍繞在欣科醫藥公司利益團體的公司來說,顯然是更加傾向於裴羅。


    可是!


    此時的裴羅,聽見趙正邦的這一番話,心情顯然不太好。


    他費盡力氣,從國外引進流水線,透支了大量的杏林苑積分,他們終於可以得到一些優先權了。


    而欣科醫藥公司這邊更是整合資源,製定了晉省中藥飲片的新標準,如果這樣一下子突然就改變了,對於他們來說,是最大的損失!


    現在,一天沒有結果。


    一天就在虧損!


    裴羅自然不能容忍這樣的事情發生,想到這裏,裴羅看向一旁正襟危坐喝茶的老爺子,想要說點什麽,但是……對方卻很從容,淡定的品茶,似乎這一切和他沒有太大的關係。


    這就把裴羅給急壞了。


    這時候,裴羅忍不住說道:“中醫藥發展,是要朝著國際化的目標出發。”


    “為什麽不考慮中醫用藥的問題,去修改新的用藥標準呢?讓醫生去迎合國際標準,這不是更容易解決嗎?”


    裴羅的一番話,再次讓現場陷入了糾結狀態。


    此時,儼然成了新老勢力對轟的平台!


    莫向強身邊幾個人,都在小聲議論。


    而陳南此時卻笑了說道:


    “為什麽中藥的問題,要讓醫生去買單呢?”


    此時,一直不發言,甚至有些避諱的莫玉生忽然開口了,他反問了一個問題:


    “裴總,我問你一個問題!”


    “你說句良心話,裴總,你的藥,你家人吃得放心嗎?”


    此話一出,頓時現場幾個人都麵露戲猖,看著裴羅。


    莫玉生因為是莫向強的父親,所以這個會議在開始以後,就一直在避諱和保守的發言,甚至能不說話的時候,都不怎麽開口,整個人是以一個旁聽的身份進行的。


    但是,現在,莫玉生卻忍不住了。


    裴羅的臉色也難看起來,這莫玉生分明是在惡心人。


    可是……


    裴羅卻也不敢發怒,更不能惡言相向。


    隻能淺笑一聲,牽強的說了句:“莫老,您這話說的。”


    莫向強可是主管中醫藥的,裴羅隻要不傻,就不會亂說。


    他眼神裏帶著幾分哀求,看了一眼一旁的老人。


    這一次!


    對方終於放下了茶杯。


    “各位,我說幾句吧?”


    此話一出,頓時周圍所有人看向了那名坐在莫向強不遠處的一個老者。


    大家紛紛點頭,不再言語。


    此人是中藥領域的大臼,從事中藥理化分析幾十年,更是參與了多個標準的製作。


    他今天自然也要參加這個重要的會議。


    莫向強也主動邀請道:“袁老是專家,您的話,自然是有很強的參考價值的。”


    莫向強這句話,看起來十分尊敬,但其實……是在告訴對方,你說話要嚴謹一些,不要偏袒。


    袁曙光也六十來歲了,自然明白莫向強的話,點頭微微一笑:


    “莫局長說的對,一定要嚴謹!”


    “這個,在說這個話之前,我先說幾組數據吧。”


    “中國中藥在國際市場份額逐年下降,隻有2%——3%左右。


    其中大部分中藥是作為原料出口的,這不僅是品牌和藥方的問題,整個產業鏈都不如日韓。


    全球中草藥市場規模近1500億,中國作為中醫藥的發源地,與日本韓國的差距到底在哪裏?我們該如何追趕!


    這是上次我們開會的時候,上麵給出的一個問題!”


    袁曙光繼續說道:


    “目前,世界中藥市場,日本、韓國所占份額高達80%-90%,日本中藥製劑的生產原料75%從我國進口。


    而我們中國,作為中草藥的發源地,今天拿到的份額,隻是世界草藥銷量的3%不到。


    中國作為中醫藥的發源地,與日本韓國的差距到底在哪裏,如果追趕?”


    “這難道不是一個令人反思的問題嗎?”


    “全球中藥市場份額是一個每年千億級別的份額,為什麽會發生這樣的情況呢?”


    “這個問題,我們也深入討論過!”


    “是我們的中藥不行嗎?那不可能,日韓他們的原材料,除了在本土種植外,還有就是東南亞的區域種植,可是,即便如此,依然有百分之七十以上的來源是中國!”


    “我們既然是最大的原材料生產者,為什麽不能成為最大的原材料供應商呢?”


    “為什麽非要利用日韓的標準來呢?”


    “為什麽我們不能直接對標海外呢?”


    “說白了,就是標準問題!”


    “難道,我們的標準,就不能自己做嗎?”


    “國外市場,目前正在擴大,我覺得,我們應該努努力,朝著國際標準的目標出發。”


    袁曙光的話,無疑讓裴羅等人興奮了起來。


    但是!


    很快,又有一個老人開口了。


    此人叫趙勳,今年已經76歲了,是趙家真正的掌舵人。


    他笑著說道:“袁老,你這一番話,有失偏頗啊!”


    “你這是舍本求末!”


    “嗬嗬!”


    “你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準確點說,是避重就輕。”


    “你怎麽不說國內市場呢?”


    “最新統計,中國中藥工業,現在是井噴期,目前為止,國內中藥工業,年銷售額,已經突破了千億美金的大關,達到了7500億人民幣的份額。”


    “可是,國外,卻隻有不到30億美金的份額,這無疑是一個笑話,我們為什麽要舍棄這將近萬億的國內市場,去硬核國際標準呢?”


    “我們中國才是中藥最正規,正確的中藥使用方法!”


    “老祖宗通過幾千年的時間,來使用中藥,來製定中藥的標準!”


    “你倒好,輕巧的一句話,就要把幾千年的傳承否定掉?!”


    “了不起啊!”


    “硬核國際標準沒有錯,但是......忽視本土老百姓的用藥,這是禍患!”


    “這將近萬億的市場,會有多少老百姓使用這些藥物,盲目的迎合國外標準,對這些老百姓會造成什麽損失?”


    “你想過這個問題嗎?!”


    “為什麽我們海外出口量保持在3%?嗬嗬......因為我們不能一味地迎合他人。”


    “文化自信,產業自信,這才是我們追求的目標!”


    “要讓海外,來迎合我們,這才是我們該做的事情。”


    “我們要做的,就是把中醫藥正牌的文化,打造出去,讓世界來學習,這才是我們該做的。”


    “你這,嗬嗬……小道!”


    趙勳說話,根本不留情麵,直接讓袁曙光臉色一沉。


    他不說話的原因,就在這裏!


    趙勳,無論是行業地位還是資曆,都遠在他之上。


    (以上數據,真實有效,全都是參考的最新的論文,這就是我們中藥的真實情況。)


    文化自信!


    產業自信!


    這是老牌中醫藥工作者的堅持。


    其實!


    這兩個問題,早就有幾十年的爭端了。


    到底要不要進軍海外市場?


    如何進軍海外市場?


    這一直都是很多智囊在討論的問題。


    中醫藥出口,是要中藥先行,還是中醫先行,這一直都是上麵在爭執不休的問題!


    裴羅,代表的是新勢力!


    說實話,這個市場太大了,誰願意放棄?


    萬億市場,利潤就是兩千億級別,中藥的利潤,在一直增大。


    誰願意放棄這個蛋糕!


    可是,如果無法從源頭,也就是中藥飲片開始掌控,你終究無法占領最大的市場份額。


    裴羅為什麽要費盡心思要製定新的標準!


    因為說白了,老牌市場,他擠不進去。


    無論是中藥人員的水平,還是炮製手法等等......他們很難利潤最大化。


    這不符合他們的利益訴求。


    為什麽現在杏林苑內擠進來了太多的海外勢力,因為資本的訴求。


    試想一下!


    如果改變了中醫的用藥指南,讓他們去使用國際標準,如此一來……


    這萬億市場,誰能眼饞?


    而且,記住,這是每年的市場份額!


    誰也不願意放棄。


    伴隨著趙勳和袁曙光兩人的對話,現場再次陷入一個糾結的局麵。


    沒有人說話,也不知道該從哪兒說!


    莫向強此時同樣頭疼起來。


    當這個問題上綱上線到了一定地步之後,就不是莫向強可以解決得了的了。


    上麵那些大佬們去發愁吧。


    眼下的問題,該如何解決呢?


    莫向強一時間陷入了沉思之中。


    他很清楚,再討論兩個小時,兩天,兩個月,都不一定能統一了結果。


    不過,莫向強沉思良久之後說道:


    “關於這個問題,我覺得,大家有點說的遠了!”


    “晉省的問題,要切合實際來解決。”


    “這個問題,顯然還需要討論,但是......正如裴總和大家說的那樣,公司不能一天不運營啊。”


    “這樣吧,我這裏做個總結,先給出一個粗略的方案來。”


    “新標準,是和海外國際標準相契合的,是嗎?袁先生。”


    袁曙光不禁皺眉,但還是點了點頭:“是的。”


    “不僅是針對海外,我們臨床上,也沒有出現問題,大量的臨床試驗表明,其實……用作臨床中的時候,p值的範圍一直都在範圍內。”


    “也就是說,臨床用藥,是沒有問題的。”


    “不能因為一個小數量的,特定人出了問題,就否定這個藥有問題!”


    “這麽說的話,西藥的問題更大!”


    “甚至於,還有不良反應,這根本不是問題。”


    莫向強點頭,笑了笑:


    “嗯!”


    “我知道。”


    “不過,我現在跟領導們申請一下,建立一個試點,一個各行其道,各司其職的辦法。”


    “袁先生,你們的標準,繼續進行專注目標於海外市場的出口。”


    “省內幾家醫院,暫停合作協議,使用傳統的中藥標準。”


    “好了,先這樣吧。”


    說完之後,莫向強起身率先離開了。


    而現場眾人頓時蒙了。


    裴羅更是瞪大眼睛,滿臉的難以置信!


    這......這他媽的!


    這能行了?


    要知道,出口隻是他們的夢想。


    但是,短時間內,他們依然得和本土進行合作。


    這些醫院才是大頭啊!


    隨便一家醫院的吞吐量,哪怕是市中醫院,都有幾個億!


    這他媽是實打實的幾個億的吞吐量啊


    而且,除此之外,還有很多家醫院。


    這......


    莫向強一句話,直接讓他們這一段時間的努力全都白白浪費了一般。


    單靠外麵的那些門診?


    去他媽的。


    這才有多少的吞吐量!


    當然了,除此之外,還有那些中醫藥公司,製劑原材料……


    但是,無論如何,這簡直讓欣科醫藥公司這段時間的努力,損失慘重!


    過半的原材料,失去了市場,這能行嗎?


    可是,沒有莫向強的許可,醫院這邊根本沒有辦法使用他們的藥物。


    這一下子,裴羅徹底生氣了。


    此時,陳南卻忽然笑了起來。


    他看著裴羅,麵不改色,起身朝著外麵走去。


    【叮!恭喜您,收到來自裴羅的差評,差評等級:高級!】


    【觸發選擇任務:1、結算獎勵;2、等待差評升級以後,獲得更豐富的


    獎勵。】


    陳南頓時笑了起來,不著急……


    這才到哪兒啊?


    陳南忍不住搖了搖頭。


    他現在短時間內,還想不到想要的東西。


    離開辦公室以後,裴羅直接追了出來,他看著陳南,麵色凝重的問了句:


    “這次的事情,是你故意的嗎?”


    陳南笑了笑:“抱歉,裴總,我沒有您的格局,不會把患者的生命當做賭注!”


    的確,陳南根本不知道醫院的藥房換了藥。


    那天的事情,純屬巧合。


    但是......


    這又能怎麽樣呢?


    欣科醫藥公司直接毀滅了安南製藥,還讓晉省很多不錯的醫藥公司破產,這點東西,最多算利息!


    陳南也沒想到,會促成這樣的效果。


    說起來,多少有些驚喜。


    給欣科醫藥公司打工?


    嗬嗬!


    做夢去吧。


    你們的標準?


    臨時的標準罷了。


    真正的標準還在我手裏呢。


    陳南可沒想成全欣科醫藥公司。


    讓他們醫院所有人給欣科醫藥公司打工,這種高尚的行為,陳南做不出來。


    當然了,陳南也很清楚,直接否定海外標準這顯然是不現實的問題。


    路線問題,一直在爭端。


    晉省這邊太小了,根本無法左右大佬們的思維,能有這樣的結果,他已經很滿意了。


    一來,患者的療效,不會再因為藥物問題而改變了。


    二來,這也讓欣科醫藥公司受到了一定的打擊。


    這對陳南而言,絕對是一個好消息。


    不過.....


    這隻是剛剛開始罷了。


    欣科醫藥公司,目前格局已經成型了,自己這一一次打擊的,也絕對隻是暫時的。


    欣科醫藥公司完全還能給醫院提供藥品,前提是完善臨床試驗,把中藥的臨床試驗完善好了,這才能行。


    但是!


    中藥臨床試驗,可不是一般的繁瑣想要徹底做好了,這需要很長的周期,也需要很大的成本。


    至少在這段時間,他不可能做好了。


    而到時候,陳安和陳金河就要迴來了,安南製藥,第步要做的,就是新標準的製定。


    陳南手裏麵已經有了一些。


    裴羅淡淡的看了陳南笑,忽然譏諷一笑:“你真的以為,這樣就能針對我?”


    “嗬嗬,那陳主任可要失望了!”


    陳南毫不在意,隻是笑著點頭:“我當然相信裴總的能力了。”


    他說完,也不再理會裴羅,起身走到了趙勳麵前。


    這一次,趙老的確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雖然不是為了幫助自己,但……結果反正是對陳南有利。


    裴羅冷冷的看了一眼陳南,眼神裏滿是陰戾。


    他萬萬沒想到……


    自己竟然會在陳南這裏栽跟頭。


    裴羅轉身,甩袖而去。


    ……


    ”趙老,多謝了。”陳南感激一笑。


    趙勳微微笑了笑:“小陳,嗬嗬.....你不用謝我。”


    “是我要謝你。”


    “中醫不能毀於中藥,中醫藥是一體的。”


    “這是核心!”


    “如果拋開了中醫,中藥,也成了海外那群人口中的植物藥了。”


    “植物藥,和中藥,是兩碼事。”


    “這不僅僅是文化自信的問題,這是......老祖宗經過幾百代人的努力,才給我們留下的財富。”


    “不能糟踐了。”


    “你很好,能發現這個問題,對於老百姓來說,這是好事兒!”


    ……


    ……


    陳南迴到醫院,工作照常進行。


    中藥炮製問題和標準問題,他現在無法左右,他要做的,現階段,依然是成為一名好醫生。


    這一天,陳南剛剛查房結束,就接到了楊鴻年的電話。


    “小陳,快來……院辦會議室。”


    “張院長讓您參加會議。”


    陳南一愣:“楊院長,有什麽事兒嗎?”


    楊鴻年哈哈一笑:“來了就知道了,驚喜!”


    陳南頓時好奇起來,來到院辦會議室以後,頓時一陣掌聲響了起來。


    陳南一臉茫然!


    “這……怎麽了?”


    張培元嗬嗬一笑:“來,歡迎我們的英雄。”


    大家紛紛開始鼓掌。


    陳南更加一臉茫然。


    “張院長......這怎麽了?”


    陳南臉茫然。


    張培元笑著說道:“陳主任,我這裏,有一個好消息!”


    “咱們《晉陽中醫》首刊結果出來了”


    “你知道,銷售了多少冊嗎?”


    陳南一臉好奇:“不知道……多少?”


    張培元手裏拿著份數據,激動的說到:


    “我們《晉陽中醫》,首刊,銷售32012冊!”


    “這個成績,已經打破了晉省中醫院的《晉省中醫學報》記錄!”


    “《晉省中醫學報》成立21年,發刊300多刊,最高記錄是25000冊!”


    “而我們《晉陽中醫》,這首刊,就加印了,這最新成績是三萬兩千冊。”


    “這個成績,值得驕傲啊!”


    “如果能維持下去,我們有機會進入核心期刊的關注中去。”


    “這是一個了不起的成績啊!”


    陳南此時也有些傻眼,竟然這麽多!


    三萬多冊!


    張培元笑著說道:“這隻……第一個好消息!”


    “我這邊得到上麵課題組的文件,痧症的研究小組,上麵已經通過了!”


    “但是,需要我們進一步完善研究,你這段時間,提交份更加詳細的痧症研究指南。”


    “上麵會考慮給臨床科研經費。”


    “賴載文教授評價,這是一個有意義的研究,值得推廣和學習!具備臨床和科研的價值。”


    “小陳,恭喜!”


    “痧科完全可以獨立出來,這完全可以當成一個國家級重點專科去培養。”


    “這難道不是一個好消息嗎?”


    “嗬嗬,上麵領導跟我說,《晉陽中醫》對於痧症的課題,起到了很好的推動作用。”


    “如果不是我們名氣有限,我覺得……這一次的期刊訂閱人數,還會飛速上升。”


    “這是一個很好的成績啊!”


    陳南也是激動了起來。


    他沒想到……《晉陽中醫》竟然可以反作用於課題的申請?


    其實,的確是這樣的。


    痧症的研究,一直都是空白。


    目前臨床研究中,痧症的比例很低。


    《晉陽中醫》這首刊的發布,瞬間進入了不少人的視線裏,好評很高!


    而下載次數和引用次數,就是最好的表現。


    可惜,現在首刊才發布半個月詳細數據,目前還看不到。


    就連國內的平台知網、萬方這些都沒有收錄。


    所以!


    目前為止,《金陽中醫》依然是在積澱狀態,真正的爆發,還在後麵。


    但是,不可否認,這真的是一個好消息。


    張培元笑著說道:“鑒於取得的優秀成績!”


    “醫院決定拿出來30萬元,作為科室痧症人員的獎勵,同時,拿出200萬的經費籌建痧症科的發展。”


    “大家都辛苦了,我們醫院,自然也不能小氣!”


    “怎麽樣?”


    陳南聽見張培元的話,頓時興奮起來。


    “謝謝院長!”


    而此時,辦公室內,各科室主任一個個露出了羨慕的眼神,……大家也都覺得理所應當。


    畢竟,這個成績,實在是有些驚豔!


    ……


    痧症研究,還得繼續深化。


    這30萬的經費,陳南也沒有亂用,給編輯室和科室的痧症研究人員分了下去。


    得到獎勵的眾人一個個興奮起來。


    陳南讓護士長組織一次慶祝晚宴。


    而好事不單行,早晨查房之後,刊建國的情況,明顯好轉了。


    他的意識,雖然還有些遲鈍,但是……卻也不是那麽口無遮攔了。


    顧海華得知這個消息以後,也終於鬆了口氣。


    [叮!恭喜您,收到來自冉順利的差評獎勵,差評等級:高級,獲得獎勵:中藥現代化標準研究包(內含69種中藥標準)。]


    陳南看著獎勵,頓時興奮了起來。


    這他娘的!


    真的是一個好消息啊!


    陳南自然是開心無比。


    但是……陳南還沒有來得及高興,趙建勇急匆匆的到了辦公室。


    “陳主任,不好了!”


    “孫建國的家屬……不想繼續接受治療了!”


    “他們想讓孫建國出院。”


    “你看……”


    陳南頓時皺眉。


    孫建國好不容易好轉了,現在是最佳治療期間,為什麽不治療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陳醫生,別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手握寸關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手握寸關尺並收藏陳醫生,別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