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四章 不接受和離
放棄白月光後:發現夫君黑化了 作者:沉歡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周氏被連母說的,卻是連哭都哭不出來。
上次周氏來安紅韶這邊,連母就想說道說道,隻不過連婧函病著,她不好開口罷了。
連母性子本來就是這般,平日裏不願意計較,甚至讓人有一種軟弱可欺的錯覺,可是她是有底線的,你要是踩著了,連母可就會真生氣。
當著安紅韶的麵,周氏被說的好大的沒臉,抽抽嗒嗒的這淚這就更是掉個不停。
連母轉頭不去看她,“你別老拿你肚子作,真要是出了什麽意外,倒黴的是你。”
這話,可是說著掏心窩的話。
肚子出了事,無論別人如何,周氏這身子上的罪是肯定要受了。這些不算,連母到底是長輩,你因為挨連母的罵沒了孩子,沒人會將連母如何。
尤其是,連如信不給她出頭,真的沒人會幫她說一句話。
連如信能納了梅姨娘,後麵不定就有別人,到時候你隻顧著養身子,人家旁人庶子庶女一大堆了,到時候你還有什麽立足之地?
再說句難聽的,要是不知收斂真的被休了。誰人去會要她?
連家這種門第,不可能接受和離,而被休了的婦人肯定是犯了錯的,對於品行不端的女子,人家誰還會上杆子要?
這是擺在明麵上的事實,並非連母危言聳聽。
周氏得了個沒臉,被連母訓斥了一頓,灰頭土臉的離開了。
連母看著她的背影,無奈的歎氣,有些人這就不經慣。
你對她好,好覺得你好欺負,你要是幹脆從一開始就不給她好臉色,估計就沒這麽多事了。
“嫂嫂許是一時鑽了牛角尖,等著她往後就會想明白的。”看連母愁眉苦臉的,安紅韶趕緊安慰著。
話也就說說,可是這世上不是所有的事都來得及的。沒有幾個人會一直留在原地,萬一周氏幡然醒悟,可連如信已經心裏裝了旁人,該如何是好?
“算了,不提這些事了,訓她一頓,估摸能安生好些日子。”連母到現在,也不算是跟周氏動真,就當是頭一次警告一番。
若是聰明的,趕緊反省才是正道。
這天是越來越熱了,馮閣老的家的事,遲遲沒有定論,大理寺能辦到的事,刑部肯定也能想到,這麽膠著著,一直往後拖。
六月初的時候,龐聞的死訊傳來,說是遇見了流匪,死於意外。
因為是戴罪之身,屍身沒有運迴京城。
龐相大怒,他不信龐聞死於意外,定然是有人蓄意報複。再加上馮閣老孫媳出事,他變本加厲的報複也不一定,所以龐相覺得定然是馮家所為。
兩家已經在明麵上水火不容了,可偏偏一樣的沒證據。
當然,龐相也不一定多在乎龐聞,可是就這麽殺人,打的是龐家的臉,更何況,龐聞手底下有東西,那些還沒全部歸還龐家,會不會落入馮閣老之手,誰人也說不準。
而這個時候,葛家姑娘也來了京城。
聖上的冊封旨意也由禮部下達,葛姑娘同惠安縣主的品級最高,同賜嬪位,賜各宮入偏殿。
待欽天監擇吉日,幾個貴女一同進宮。
<ins ss="adsbygoogle" style="disy:block" data-ad-client="ca-pub-4121986937661579" data-ad-slot="1016693305" data-ad-format="auto"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ins>
<script>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上次周氏來安紅韶這邊,連母就想說道說道,隻不過連婧函病著,她不好開口罷了。
連母性子本來就是這般,平日裏不願意計較,甚至讓人有一種軟弱可欺的錯覺,可是她是有底線的,你要是踩著了,連母可就會真生氣。
當著安紅韶的麵,周氏被說的好大的沒臉,抽抽嗒嗒的這淚這就更是掉個不停。
連母轉頭不去看她,“你別老拿你肚子作,真要是出了什麽意外,倒黴的是你。”
這話,可是說著掏心窩的話。
肚子出了事,無論別人如何,周氏這身子上的罪是肯定要受了。這些不算,連母到底是長輩,你因為挨連母的罵沒了孩子,沒人會將連母如何。
尤其是,連如信不給她出頭,真的沒人會幫她說一句話。
連如信能納了梅姨娘,後麵不定就有別人,到時候你隻顧著養身子,人家旁人庶子庶女一大堆了,到時候你還有什麽立足之地?
再說句難聽的,要是不知收斂真的被休了。誰人去會要她?
連家這種門第,不可能接受和離,而被休了的婦人肯定是犯了錯的,對於品行不端的女子,人家誰還會上杆子要?
這是擺在明麵上的事實,並非連母危言聳聽。
周氏得了個沒臉,被連母訓斥了一頓,灰頭土臉的離開了。
連母看著她的背影,無奈的歎氣,有些人這就不經慣。
你對她好,好覺得你好欺負,你要是幹脆從一開始就不給她好臉色,估計就沒這麽多事了。
“嫂嫂許是一時鑽了牛角尖,等著她往後就會想明白的。”看連母愁眉苦臉的,安紅韶趕緊安慰著。
話也就說說,可是這世上不是所有的事都來得及的。沒有幾個人會一直留在原地,萬一周氏幡然醒悟,可連如信已經心裏裝了旁人,該如何是好?
“算了,不提這些事了,訓她一頓,估摸能安生好些日子。”連母到現在,也不算是跟周氏動真,就當是頭一次警告一番。
若是聰明的,趕緊反省才是正道。
這天是越來越熱了,馮閣老的家的事,遲遲沒有定論,大理寺能辦到的事,刑部肯定也能想到,這麽膠著著,一直往後拖。
六月初的時候,龐聞的死訊傳來,說是遇見了流匪,死於意外。
因為是戴罪之身,屍身沒有運迴京城。
龐相大怒,他不信龐聞死於意外,定然是有人蓄意報複。再加上馮閣老孫媳出事,他變本加厲的報複也不一定,所以龐相覺得定然是馮家所為。
兩家已經在明麵上水火不容了,可偏偏一樣的沒證據。
當然,龐相也不一定多在乎龐聞,可是就這麽殺人,打的是龐家的臉,更何況,龐聞手底下有東西,那些還沒全部歸還龐家,會不會落入馮閣老之手,誰人也說不準。
而這個時候,葛家姑娘也來了京城。
聖上的冊封旨意也由禮部下達,葛姑娘同惠安縣主的品級最高,同賜嬪位,賜各宮入偏殿。
待欽天監擇吉日,幾個貴女一同進宮。
<ins ss="adsbygoogle" style="disy:block" data-ad-client="ca-pub-4121986937661579" data-ad-slot="1016693305" data-ad-format="auto"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ins>
<script>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