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鶴莊帶點北方園林風格設計,莊嚴大氣,法度嚴謹。


    南方園林集大成者主要是江南園林,風格雅致,講究一步一景。北方園林則脫胎於皇家園林,因此小巧成趣的地方少了,嚴肅工整的地方多了。


    車子進了大門,眼前是一條一百米長步道,道兩旁夾道梧桐,再左右都是草坪,東邊有一池塘,塘邊能看到假山下,一人在那裏釣魚。


    再往裏走,正麵一個四合院,兩旁各有獨棟建築,後麵好像還有別墅。陳盛離稍遠把車停了,跟陳涯說:


    “進去了跟我走,別多看,別多問,見人就笑,不能隨意亂闖。”


    陳涯表麵點頭,卻沒怎麽放在心上。


    四大家族的莊園,他一個都沒去過,這次進了陸家歸鶴莊,不到處逛逛肯定劃不來,正好看看,人人稱道的世家,生活狀態是怎樣的。


    往前多走了幾步,陳盛跟一迎上來的人點頭致意道:“成管家。”說完拽了拽陳涯的衣服。


    陳涯看著那人點了點頭。


    那人精瘦,臉上也沒有什麽肉,看上去四十多歲,一身黑衣,也不像管家,眼睛在陳涯臉上一掃,頗為銳利。


    “老太爺可還安好?”陳盛小心翼翼問道。


    “好,怎麽不好,今天還在外麵池塘釣魚。我都跟他講了,池塘裏壓根沒魚。”


    成管家語氣聽不出起伏,也聽不懂他什麽意思。


    “太奶奶也還好吧?”


    “不好。前段時間剛從醫院出來,有點心梗的毛病。”


    “啊喲,那要注意,”陳盛又問道,“高委員呢?”


    “高委員在陪一位貴客,沒空見你。”


    先問陸老太爺,再問太奶奶,最後問高委員,這是陸瑞香教陳盛的禮數。


    但凡進莊園裏,必然要有這兩問。


    這個所謂的高委員,不是陸家人,但勝似陸家人,一直陪著陸老太爺,陸老太爺的三個兒子,後兩個都是他幫忙養大的,所以在陸家的地位特殊。


    陳盛又問:“老太爺還是不見客?”


    “不見。”成管家冷冷說,說完頭衝陳涯點了點,“他麵生得很。”


    陳盛趕緊賠笑道:“這是我大兒子,叫陳涯,我這次過來,就是帶他來認個親,也帶他見見二太爺。”


    “那你去見吧。二太爺在他自己房裏。”


    說完,成管家就走了。


    看著這人的背影,陳涯笑了笑。


    好像給世家做事的人都是這個脾氣。


    先前陸元龍的高秘書,剛開始也極不配合工作,性子傲得很。


    後來才慢慢“糾正”下來。


    看來即使陸家衰敗之勢已定,人的性格卻不會輕易改變。


    陳盛於是帶著陳涯往四合院裏走,敲了一廂房的門,裏麵傳出一個沙啞的聲音:


    “誰呀?”


    陳盛隔著門,滿臉堆笑地說:“二太爺,是我,我是陸瑞香家的,陳盛,我來看看您。”


    門很快開了,一個幹巴巴的老頭出現在門口,酒糟鼻,大耳朵,三角眼,頭發禿到耳朵上隻有一撮,兩邊嘴角下垮。


    他先是用審視的目光打量著門口兩人,因為三角眼下垂,看上去有點不悅,但在看到陳盛手上提著的東西之後,馬上笑容如花兒一般綻放。


    “來就來還提什麽東西啊!”


    話是這麽說的,可他雙手馬上就把陳盛提著的東西收走了,像是生怕陳盛改變主意不送了。


    說著,他就讓兩人進屋。進屋之後,陳涯左右看看。


    屋子裏,麵上的東西不多,但沙發上坐墊皺巴巴的,還有一團毛毯隨意丟在那裏,看來平時是有傭人幫著收拾。


    其他的陳設,和一般老人家中的條件也沒有什麽不同。


    看上去,這位二太爺應該是在獨居,隻是不知道伴侶是過世了還是怎麽了。


    二太爺沒有招唿兩人,提著陳盛的禮品進了裏屋。他開門的那一會兒,陳涯剛好看到裏屋裏黑黢黢的,堆滿了各種雜物,門口還有一盒腦白金倒下放著。


    他不由得咧了咧嘴。


    總算知道為什麽陳盛覺得這位二太爺五萬塊錢就可以打發了。


    這位放到西方文學史裏就是典型的歐也妮·葛朗台,守財奴,囤積癖,隻要有錢什麽都好說。


    也不知道這位是不是小時候受窮慣了,反正陳涯還從來沒在哪位世家子弟身上看到過這種特性。


    過了一會兒,二太爺又從裏屋出來了,這迴臉上的笑容更盛了幾分。


    看來他是發現了陳盛夾在禮品袋裏的“小意思”。


    “你小子,過來找我有什麽事啊?”二太爺坐在太師椅上,手裏拿起大茶缸。


    陳盛趕緊說:“二太爺,這我大兒子,陳涯,今天起,他就是我陸家的一員了,帶過來給您見見。”


    陸占魁喝了一口茶,“嗯嗯”地點頭,咽下水去後慢慢說道:“你有心啦,還在乎我這糟老頭子。”


    “看您說的,瑞香始終是您的嫡親孫女啊。”


    ……兩人於是便嘮起了家常,陳涯旁聽了一會兒,結合多方資料分析,對他的過往也算有點了解了。


    陸家的陸老太爺和二太爺,雖然是兄弟倆,可地位差距那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陸老太爺,是登上過曆史教科書的人。


    解放時期的戰鬥英雄,參加過入朝作戰,一生大功小功立了無數。


    戰爭結束後複員迴家,組織上安排到晉中的煤礦上當領導,待遇級別極高。


    他在礦上的那幾年,是共和國工業建設最為如火如荼的那些年,鐵人張喜順就是在他領導下誕生的。


    工業化需要電力,發電需要煤。他主持煤礦的那些年,用汗水和智慧,轉化成為漆黑的黃金,變成電力,支援著全國的大工業化道路。


    他把後半生幾乎全風險給了煤礦,手下經曆過無數工人和技術人員,和無數工廠以及國家部門打過交道,人脈遍布天下。


    改開之後,他從礦上退下來,為了給下崗的礦工們求一個出路,他帶著工人下海創業,三個兒子陸元龍、陸元虎、陸元豹也各展才華,最終打下了一塊商業版圖。


    這就是陸家的發家之路。


    然而,陸老太爺雄才偉略,一生波瀾壯闊,相比之下,二太爺就黯然失色多了。


    這位二太爺是農民,而且一生都是農民。


    其原因在於,當年陸老太爺離家從軍時,家裏老母尚在,弟弟便跟在了老母身邊照顧。


    一步差,步步差,因此,兄弟兩人到後來便拉開了無限大的差距。


    隻不過,盡管種了一輩子田,到了現在,兄弟倆也殊途同歸,都是一起住在這大院子裏了。


    而且相較於現在滿腹煩惱的陸老太爺,二太爺反而擁有更多簡單快樂的幸福。


    因為有陸家在,沒人敢看不起他這個半輩子務農的人,還時不時有孝子賢孫上門來“孝敬”。


    如果細細思量兄弟兩人的命運,也隻能歎一句造化弄人。


    “要不你留下來吃飯吧。”二太爺喜氣洋洋地拉著陳盛的手說道。


    “不了不了……”陳盛連連擺手。


    “來嘛,多你們兩雙筷子不多。”


    陳盛眼中冒出希望之光:“會和老太爺一起吃嗎?”


    “他那個臭脾氣的家夥,怎麽會一起吃?我就叫廚房弄幾個菜送到我屋裏來,咱們幾個一起吃就行了。”


    陳盛的目光頓時黯淡下來,有些興致缺缺地說道:“也好。”


    他還以為,二太爺是要把他們留下來,跟莊園裏的各家人一起吃呢。


    這莊園裏住著的都是陸家的核心成員,他這個邊緣旁支的贅婿,如果能帶著兒子上桌,那就足以成為一種榮耀了。


    哪怕是能讓那些核心成員記住自己和兒子的臉,都算是大功一件,陸瑞香不知道會有多高興。


    可惜,這究竟隻是夢想罷了。


    答應下來一起吃飯後,二太爺拉著陳盛一直講。


    老頭子年紀大了後,身邊又沒有伴侶,莊園裏那些人都是些身份顯耀的人,也沒人願意聽一個老頭子絮叨。


    好不容易有個人來了願意聽他說話,談興上來了,嘴巴就停不下來了。


    陳涯人都聽困了,借口出去走走,便在陳盛質詢式的目光中,施施然走出了屋子。


    他們剛過來時陳盛叮囑他“別多看,別多問,別亂走”雲雲,他是一個字都沒放在心上。


    出了門,在路上走了一陣,很快,他就迷失方向了。


    這裏也太大了。


    即使冬天,滿目也沒有凋敝色,草坪青蔥,四周點綴常青的樹種。


    園藝花工還忙碌在園子裏,時不時還有不明身份的走過,有一些注視著陳涯這個不速之客,但沒人上前來問他幹什麽的。


    在這片尋常景象中,陳涯卻莫名看出了點《紅樓夢》裏大觀園末期的感覺。


    有點強撐的意味在裏麵。


    他稍微點了點,就估算出來,這莊園裏包括人工和花草還有餐飲起居,一天的開銷就不下於十萬。


    以前愛華還在陸家手裏的時候,這家子還能經得住這麽花,現在就不好說了。


    隻是不知道,這個撐著自己傲氣,不肯低頭的大家族,還能堅持到幾時。


    走走看看,很快逛到了進門時看到的池塘假山附近,那裏果然有個垂垂老朽坐在那裏釣魚。


    老頭子臉膛黢黑,相貌和剛才見到的二太爺有幾分相似,但明顯身體更加硬朗,國字臉上兩道白色劍眉,看上去有幾分剛勁老演員的味道。


    他坐在小馬紮上,凝神盯著水麵,陳涯站在他後麵,並沒有掩飾自己的腳步,他卻頭也不迴。


    陳涯在一旁盯著他,他一動不動,杆子也一動不動,隻有浮標在水麵上隨風一晃一晃。


    看了半天,陳涯突然開口問道:


    “水清無魚,所釣何物?”


    風從兩人中間吹過,帶走半晌沉默。


    “你怎麽知道沒魚?”老頭子說,“你看得見塘底?”


    “這是抬杠。”陳涯不客氣地說。


    “你才抬杠。”老頭子也是針鋒相對,毫不相讓。


    陳涯微微一笑,背著手,慢慢走了:


    “釣吧,釣吧,釣個寂寞,不如歸去,再說風大,容易著涼……”


    隨著聲音遠去,坐在塘邊的老頭子嘴裏忽然傳來“格格”聲。


    那是在咬牙切齒。


    過了會兒,風真的越來越大了。


    天氣預報表明,今天有偏北風。


    老頭子收了杆,把價格不菲的高昂杆子收在袋子裏,獨立風中。


    然後……打了個噴嚏。


    “阿嚏!”


    ……


    池塘假山外還有草坪,草坪外還有垂柳。踩在草坪上的青石板上,一路可以通到垂柳對麵,對麵有個涼亭,此時兩人正坐在涼亭賞景。


    沒落雪隻起風,其實也沒什麽景,兩人隻是有些孤寂地看天。


    “起風了。”左邊的老人說。


    “嗯,起風了。”右邊的花白胡子說。


    坐在左手邊的,就是人稱“高委員”的人了。


    “高委員”本名高進良,之所以人們喊他高委員,是因為改開之前,他在晉中的煤礦上擔任某個委員會的委員。


    而在他擔任這個職位之前,身份是警衛員。陸老太爺的警衛員。


    再之前,入朝的時候,他是陸老太爺手下的兵。當時陸老太爺是排長。


    52年上甘嶺,那個排隻剩下他們兩個人活著。


    當時高進良17歲。


    因此,他一向和陸家關係好。關係好還表現在,他有個兒子,一直在幫陸元龍做事,人們都稱唿他那個兒子為“高秘書”。


    和稱唿他為“高委員”的方式如出一轍。


    而他右手邊坐著的這人,名字叫李思清。


    華國……不,世界知名小提琴大師。


    同時,他也是陸寧娜的老師。


    “寧娜還是有天賦的。”李思清說,“不過,她卻了一種勁,一種絕頂小提琴家的勁。”


    高委員歎了口氣,說:“我知道你的意思,你是說,孩子心不定,做不到一等一的小提琴家。”


    “我可沒那麽說。”李思清苦笑。


    頓了頓,他又說:“可能是孩子還小,沒有磨礪過。”


    高進良又歎了口氣。


    “經了這事還不叫磨礪,那這孩子將來也廢了。”


    頓了頓,他看著旁邊這位世界知名小提琴大師道:


    “我就是想知道,孩子走這條路,能不能算個出路?”


    李思清喝了口茶。


    “不好說。”他說,“誰說一定要成為世界頂級小提琴家,才算是出路?”


    高進良看著微風起瀾的水麵,說:


    “一般經過了那種事,起碼該成長一點,但這孩子不知道為何,每天心神不屬的,不知道在想什麽……”


    李思清想了想,手裏還抱著冒熱氣的茶杯:“會不會是……害了相思病?”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把女上司拉進紅顏群,我被曝光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野亮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野亮並收藏把女上司拉進紅顏群,我被曝光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