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排名第二的卡爾製藥最先聯係秘書,說想跟李文軍麵談。


    卡爾製藥一直是羅沙製藥的有力競爭對手。


    然後是排名第十的拉法爾製藥也來聯係李文軍。


    李文軍立刻叫其他人從不同渠道去查這兩家的家底去了。比如卡爾製藥。


    羅沙製藥現在有點緊張了,要求蘇珊盡快跟李文軍再談。


    蘇珊卻還是那句話:“再等等。”


    卡爾那個老頭絕對不可能接受李文軍這樣的條件。


    這幾十年裏,不止一個人通過各種手段獲得了卡爾製藥的大額股份,可最後都被卡爾那個老頭給踢了出來。


    李文軍也不會例外。


    拉法爾製藥,她就更不擔心了,因為實力遠不如羅沙製藥。


    她覺得李文軍積極地跟其他製藥公司接觸,隻是想刺激羅沙製藥,逼他們接受他的條件。他最終的目標還是羅沙製藥。


    畢竟羅沙製藥在他眼裏應該是最容易得手的。


    其他股東麵麵相覷,心裏暗罵:女人果然是頭發長見識短。


    現在是寧殺錯不放過,坐著等隻會錯失良機。


    所以拉法爾製藥剛打過電話不久,羅沙製藥的另一個大股東沃夫岡也給李文軍打電話來了。


    沃夫岡說:“哎呀,李先生在伊斯坦布爾搞那麽大項目,怎麽不叫上我們呢?”


    李文軍笑了笑:“我知道沃夫岡先生也在安卡拉搞個大製藥廠,哪裏看得上我們這種小投資,小項目。”


    土耳其以後的大製藥廠有百分之七十都是外資企業,生產出來直接賣給三大洲。


    這種賺錢機會,歐洲的大家族怎麽可能缺席。


    沃夫岡:“不不不,李先生這個才是真正坐著收錢項目啊。我們這個藥品研發周期長,風險大,關係複雜,手續麻煩。”


    這個倒也是真話。是藥就有副作用,就好比現在塗所長母親在試用的那個單克隆抗體靶向藥物就有誘發心髒病的危險。


    需要大量的試驗樣本來確定藥物產生嚴重副作用患者的群體共性和概率。


    可是投資周期又不允許。


    所以藥廠在大把大把投資,大把大把賺錢的同時,也隨時做好打官司和賠償的準備的。


    有些藥廠為了掩蓋產生致命副作用的個體案例,不惜動用肮髒的手段。


    對於一千萬患者,藥廠是給予了重生希望,減輕病痛的天使。


    可是對於某些家庭,藥廠卻是有奪親之仇的殺人惡魔。


    看你站在哪個角度看而已。


    人類的悲喜從來都不相通,因為利益是不一致的。


    李文軍:“沃夫岡先生想要怎麽參與呢。”


    沃夫岡說:“我要入股你們的醫療旅遊社區。作為交換條件,你可以入股羅沙製藥在土耳其的新藥廠。”


    李文軍迴答:“沃夫岡先生給我的條件沒有什麽吸引力啊。”


    沃夫岡:“李先生覺得怎麽樣才好。”


    李文軍:“我要入股羅沙製藥,而且要做大股東。”


    沃夫岡那邊沉默了,心裏萬馬奔騰:你個混蛋怎麽不按套路走呢?


    有你這樣直接一棍子捅到底的嗎?


    你不是應該把給蘇珊的條件再跟我提一遍嘛。


    你要說在中國開藥廠,要用技術,我肯定答應了。


    哪怕你要入董事會,我也讓你來。


    現在你跟狼一樣,一上來就要擠進我們圈子來吃羊的節奏啊。


    關鍵股份就那麽多,除非別人讓出來,才有股份給你。


    誰肯讓出來呢?!


    我和蘇珊把你弄進法蘭克福車展都被人罵死了。


    他好一會兒才說:“這個沒有先例,我們現在大股東都是創辦公司時候的原始股東。最多就是每個人持有的比例小幅度變化。”


    李文軍笑了笑:“沃夫岡先生琢磨一下。其實我跟別的藥企談的條件一樣,不僅僅技術合作,最終是收購或者入股。”


    沃夫岡心裏越發惱火:我去,那兩家太不要臉了。昨天我去試探他們,他們還說隻是普通合作,絕對不涉及股份問題。


    -----


    李文軍淡定地等著拉法爾製藥和卡爾製藥派人來跟他麵談。


    與此同時北方集團收獲了第一批農作物。


    他們每種送了一些過來給“文軍新城”的人試吃,征求意見。


    有果肉金燦燦的哈密瓜,超大個的西瓜,紅豔豔的枸杞和各種糧食作物。


    李文軍叫人發下去。


    陶光明說:“你別光給別人啊。自己倒是好好試吃一下。”


    李文軍說:“我覺得都挺好的。”


    陶光明氣得翻白眼:這混蛋真是,不是自己的生意,就一點功夫都不肯花。


    李文軍隻能說:“你非要叫我提意見,我想說,其實他們不拘於這些產地的本來就有的農作物,還可以引進一些相似氣候產地的高端農作物。比如說藍莓,西洋參,就可以在東北種。大閘蟹和三文魚就可以在新疆養。車厘子這些東西隻要能獲得好的種苗,也完全可以實現本土化。眼睛也不要總盯著國內的客戶,看看國外高端農產品都在賣什麽。你要他們自己去好好研究一下市場和農作物目錄。”


    陶光明點頭:“對。很有道理,還有嗎?”


    李文軍又說:“不要隻想著地裏種出來什麽就賣什麽,想想怎麽深加工提高附加值。隻要多花一點的工夫,產值翻幾倍。比如葡萄皮裏提取花青素,從花裏提取精油。講句不好聽的,玉米就算做成玉米澱粉,酒精或者提煉玉米油不也比直接賣玉米棒子賺錢麽。他們本來就有工業基礎的,人員場地設備和技術都是現成的。”


    言盡於此。


    他還沒說提取蛋白活性酶、穀氨酸鈉、木糖,木糖醇、氨基酸,植物蛋白等等,這些高科技的東西。


    這些事情本來就該他們自己費腦子的。


    他已經是看在陶光明麵子上,才提醒他們。


    反正賺了錢,也不會分半毛錢給他。


    陶光明點頭:“果然還得問你。那些人光說好吃不好吃,屁用都沒有。”


    然後他就把這些話傳達過去了。


    陶老爺子看到陶然的意見反饋表,老淚縱橫:特麽的,老子辛辛苦苦種了半年的地,隻有我這個重孫女說了幾句有用的意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國實業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文屹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文屹並收藏大國實業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