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光明在河邊溜達了一圈,沒出故障,信心爆棚,決定開去辦公區。


    這意思,是要向李文軍示威。


    想象李文軍看著這輛車從麵前跑過時的驚訝表情,然後不得不承認他確實很厲害,他心裏就樂開了花。


    董慶軍:“這個速度,還是不要去自取其辱了。”


    陶光明:“胡說電動車的速度本來就一直不如燃油車。”


    董慶軍:“並不是。1899年,比利時人製造jamaisco


    te


    te電動車就首次打破了公路車輛百公裏時速紀錄。比燃油車早。”


    陶光明:“嗬嗬,雖然但是,你造的車就是比燃油車慢。”


    董慶軍抿嘴:其實是電池的問題。


    算了,沒見過上杆子要去找不自在的人,隨他去吧。


    世間之事就是如此,想象越美好,打臉就來得越迅速越猛烈。


    陶光明發現在李文軍麵前耀武揚威什麽的,壓根就不存在。因為那輛車爬不上去辦公園區的坡……


    它像個年事已高的烏龜,的坡底艱難地喘息著,努力往前挪動。


    陶光明對幾次往後仰翻的經曆心有餘悸,所以設計的時候,設定為,如果車往後翻,充電板就往前壓。


    那個充電麵板又大,一上坡就發現問題了。


    杵在前麵,像個大鏟子,抵著坡麵,把本來就不夠的動力全消耗在跟自己較勁上,徹底死火了。


    說什麽去李文軍麵前顯擺,連大門都進不去。


    陶光明暴怒,拿著車迴去了。


    董慶軍用一句話總結了這次試車:“初,駛平地,緩若龜行。老翁以為簸箕成仙。後爬坡,片刻卒。”


    陶光明痛定思痛,把充電麵板蓋在後麵拖著,發現平衡不了,然後又放在頂上兩邊,像兩個翅膀。


    他又在平地和別處的緩坡試了試,雖然還是慢,但是至少能上去了。


    決定再去辦公園區試試看。


    他為了防止像上次那樣出醜,又不敢作弊做得太明顯,就拿到了大門外。


    這樣大門一開,隻要再爬一小段就到辦公園區的花園裏。


    然後李文軍隻要站在他辦公室的落地窗邊就能看到這個驚世駭俗的科技傑作。


    他走到門口,對門衛點點頭。


    門衛打開門,他把車放下,開始遙控爬坡。


    那個太陽能車卻開始往後倒。


    “誒誒誒?怎麽還往後跑。”


    陶光明拚命按前進的按鈕,那輛車卻唿嘯著朝坡地滑去。


    他按“停止”,那個車的動力是停了,但是滑行的速度卻更快了。


    坡底是小河。


    董慶軍上次掉河裏的畫麵還曆曆在目。


    他隻能狂奔追上去:“別別別跑啊。”


    他還不敢跑太快,不然怕自己也滾下去。


    董慶軍在坡頂笑出鵝叫聲:“嗯,勢能轉化為動能。坡度越大,摩擦力越小,加速度越大。嘖嘖,再加上兩翅膀,這個車能飛起來。誒,對了,太陽能飛行器啊,這不就做出來了麽?”


    然後像是在證明他的話一樣,那輛小車還沒滑到坡地,就沿著切線飛了出去,然後在空中滑行了一小段,“咚”地一聲,準確落在河中央。


    陶光明站在河邊茫然看著水麵的漣漪歸於平靜,麵無表情拿出手機撥了出去:“喂,保安室嗎?帶個竹竿和網子來辦公園區坡下的小河溝裏撈東西。”


    “別問是什麽東西了,過來撈就是了。什麽,要問清楚才知道要帶多大的網子。十平方米,一公斤!!就我研發的那個太陽能汽車。”


    門衛看著他們折騰,然後默默關上了大門。


    董慶軍給李文軍打電話講這個事。


    李文軍笑了笑:“沒事,讓他折騰。防老年癡呆症。”


    陶光明勇於實驗的事情在“文軍實業”裏傳為“家話”-大家的笑話。


    陶光明也意識到了一個嚴重的問題。難怪李文軍說“邊充邊跑根本就不合實際。”


    因為光能麵板不展開沒法充電。


    展開了,車速超過二十碼都要飛起來一樣。


    那天他在大學操場上一邊試用一邊琢磨怎麽解決這個矛盾。


    剛好兩個烏克蘭的航天專家來訪問,講座,被這個東西吸引過來,背著手站在陶光明身邊看。


    其中一個人對陶光明說:“你這個月球探索車的設計很有意思啊。不過下麵那個行駛部分不用做這麽複雜,彩色噴漆完全不需要,車頭大燈車門這些都不需要,因為月球上沒有人看呢,而且也不會坐人,坐人的不能這麽小。也不用做那麽厚的鋼板,底盤要能適應複雜的地麵情況。”


    另一個說:“邊充邊跑是可以的,最好把充電麵板做成光感啟動的,這樣沒有太陽的時候就收起來,不會妨礙行駛。平時還是要停下來充夠電比較好,不然運行效率太低。如果覺得能量不夠,充電太慢,其實就是把充電麵板做大一點呢。反正月球上沒有空氣,跑起來也不會有空氣阻力。”


    陶光明瞠目結舌,猛然明白楊守拙那麽支持他搞這個,李文軍卻按著他不許他出聲的原因了。


    臥槽,這些人精,一個比一個壞。


    心裏都透亮的,卻不肯告訴我。


    讓我一個人在這裏瞎忙活。


    李文軍那邊親自領銜搞什麽油電混動汽車的研發。


    董慶軍開始覺得沒意思,那不就是燃油發動機和電動機各自成係統,獨立驅動或者一起驅動麽?


    其實就是聯合運行的問題。


    李文軍卻說要搞兩種:一種是兩套係統,一種是一套係統。


    董慶軍覺得這個有搞頭,屁顛屁顛又迴去了。


    能量轉化與儲存研究所覺得自己的研究員跟著陶光明耗太浪費人才,也麻溜地把人調了迴去。


    於是這個名頭很大的光能汽車,就剩下了陶光明這個光杆司令。


    比當年白立剛開始搞打印機和董慶軍開始搞電動汽車的時候還要慘。


    韓偉俊和董慶軍撓破了頭:兩個係統還好理解,做成一個係統,聽上去好科幻啊。


    油箱裏放電池?


    一啟動就直接放煙花?


    李文軍是不是睡迷糊了。


    雖然有懷疑,卻又不敢問。


    兩個廠的技術人員湊在一起討論可能的方案。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國實業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文屹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文屹並收藏大國實業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