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軍說:“反複試驗啊,測算氣囊從各個角度噴出來的時候,假人的各個身體部分受到的衝力。然後不斷調整,才能得到最安全的設置。”


    所以怎麽實驗呢?


    董慶軍:“假人…….”


    他們一起看向陶光明。


    陶光明翻白眼:“著什麽急,還在做。要不是你們搗亂,這一版早做出來了。”


    好吧,現在隻能等了……


    “那我們在假人做出來之前呢?”


    李文軍說:“繼續研究氣囊的材質。你們還有很多需要做的事情。”


    ------


    陶光明他們也沒歇著。


    經過近一個月的努力,一個玻璃鋼做中空骨架,外麵粘著塑膠纖維模擬的肌肉和橡膠模擬的皮膚,內髒的假人終於被做出來了。


    這個假人確實很逼真,關節可以活動,還能站得穩,坐得住。


    就連眼珠眉毛頭發都努力做到一比一還原。


    造價比李文軍說的還便宜,隻要三萬左右一個。


    陶光明對這一版假人很有信心,對所有人拍胸脯說:如果再不像真人,他就把這一版“假人”吃下去。


    畢竟他們弄了那麽多不同屍體的骨骼數據,還查閱了那麽多資料。


    陶光明叫人抬著假人去了汽車實驗室,把李文軍請了過來。


    李文軍很驚訝:“不錯嘛。說這一版可以以假亂真,一點都不誇張啊。”


    陶光明很得意。


    李文軍說:“這一版保留,以後可以賣給醫學院或者縮小比例做成名人的擺件。”


    陶光明一愣:“什麽意思?你是說這個不能用在衝撞實驗上?”


    李文軍說:“不能,太貴了,三萬一個。撞不起。”


    陶光明氣笑了:“你說的假人最後的造價十幾二十萬一個。我這個才三萬,怎麽會太貴了。”


    李文軍:“十幾二十萬的可以接受成百上千次的撞擊試驗。平均下來一次才多少錢?你這個撞一次就報廢了。那些仿真頭發皮膚什麽的,在撞擊試驗裏,一點用都沒有。”


    陶光明張嘴結舌。


    李文軍說:“不過恭喜你們,你們已經做到了第一步,那就是像。不過像也要講究實用性。我說了假人的最終用途是來模擬車禍對人體造成的致命傷害。所以非致命的結構,都沒有必要模擬。”


    陶光明很生氣,然後把這一版,留下來了。做了兩版跟李文軍一模一樣的假人,一版是一比一的,一版是十幾厘米高的可以擺在桌上的,說要放到今年的博覽會上去賣。


    李文軍不但不覺得有問題,還笑說:“做我的假人還不如做明星的的。比如今年剛火的四大天王,嘖嘖,這個做一套出來絕對有銷路。”


    崔震東親自送了一個頭骨過來,說請他們幫忙做個頭骨一比一玻璃鋼複製品,然後複原成生前的樣子。


    一個頭骨五十萬。


    陶光明激動慘了:做,有錢為什麽不做。五十萬一個,比李文軍說的假人值錢多了。


    他們團隊花了兩個月,按照那個頭骨建模,然後比著正常人體重,把人頭複原了出來送過去。


    崔震東收到後,很快打錢過來,還多給了五十萬,說因為太像了,所以額外獎勵他們。


    陶光明一打聽,原來港城幾年前發生了個綁架案,一個經常上富豪榜上前幾的商人的兒子被綁架撕票分屍。


    綁架犯被抓之後死活不肯交代屍體在哪裏。


    這個頭骨是警察最近找到的。警方做了dna檢測確定了身份,可是富豪夫妻就是不肯信。


    崔震東聽說了陶光明他們團隊的能力,就想讓他們複原看看,反正就花點錢也沒有別的損失。


    結果複原出來,跟那位受害者生前一模一樣。


    據說受害者父母看到,抱著假人頭嚎啕大哭。


    因為崔震東沒有提前透露任何信息,陶光明他們完全不知情,也不認識受害者,所以不存在造假。


    陶光明他們團隊一炮而紅。


    一百萬複原一個人頭,比什麽都好賺。


    真是,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行。


    考古研究所那天送來一個頭骨,說是“西施”的頭骨。


    陶光明好興奮,花了好多時間和心思複原,結果複原出來個奇醜無比的老女人,然後氣得掀桌子,咬手指。


    當然,錢照收。


    雖然研究院沒有富商那麽豪爽,兩三萬塊錢還是舍得出的。


    除了考古的,還有公安係統,各種社會人士等送來各種各樣的人頭骨,請他們複原。


    甚至還有電影公司,要他們比著真人做一比一模型,說電影裏麵用得上。


    光這個業務都做不完。


    陶光明想起李文軍說過:走過的每一步彎路都算數,任何力氣都不會白費。


    原來是真的。


    這邊的錢這麽好賺,陶光明卻從研究團隊裏挑了一個人帶著幾個人專門做這個,而他自己則帶著其他人繼續研究李文軍要的那個衝撞測試用的假人。


    他說咽不下這口氣,一定做出讓李文軍滿意的東西來。


    李文軍聽了之後沉默了片刻,說:“不錯,總算是被我激發出一點鬥誌來了。”


    本來嘛。


    想幹好一件事,哪裏有那麽容易?


    如果不是他讓大家少走了好多彎路,他們隻會更難。


    -----


    一九九零年六月底,李文軍的大專招收的第一批學生畢業。


    “文軍實業”挑選出優秀的畢業生留了三分之一,其他的被其他企業一搶而空。


    這種產學研一體化的大學培養出來的學生,遠比隻學理論知識的大學要好用。


    關鍵“文軍實業”在很多方麵都是行業佼佼者。在李文軍的大專上過學,等於就是在“文軍實業”裏有工作經驗了一樣。


    劉大海就是留在“文軍實業”的人之一,他成績很優秀,直接進了程序研發部門。


    李文軍出錢送他去港大的it專業繼續深造。


    因為畢業生的供不應求,這一年的招生人數也比去年翻了一倍,增加了幾個專業。


    李文軍年初就給建築公司下了任務,在教育園區新建一棟綜合性教學樓,同時開建新的生產區。新的生產區就在之前租了礦裏說要修住宅最後卻沒有動的那一片地上,圍牆什麽的都按照之前的配置一樣。


    然後要求“文軍教育”明年九月之內把子弟學校升級為市重點。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國實業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文屹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文屹並收藏大國實業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