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主任倒還好,反正他被李文軍打擊慣了,走到走廊上的時候還若無其事問李文軍:“貴廠一個月傳唿機的銷售量有多少。”


    其實這是商業秘密,常主任這麽問,是不合適的。


    他不過就是仗著自己專家的身份,覺得問什麽李文軍都必須迴答,才這麽肆無忌憚。


    李文軍說:“現在還不多,也就一兩百台吧。”


    然後專家們個個麵麵相覷,暗暗咂嘴。


    這才開張多久啊,一個月兩百台還不多啊?都幾十萬塊的銷售額了。別說跟一個廠子比了,就算現在一個小城市的總財政收入,一年也沒有這麽多。


    難怪這麽大廠房,李文軍說建就建,眉頭都不皺一下。


    蔡廠長從常主任眼裏看到不甘和忌妒,暗暗好笑:這就不甘了,這就嫉妒了?還早著呢!


    其實李文軍的生產量,蔡廠長最清楚。因為他有一種元件全是從蔡廠長這裏拿的。


    蔡廠長現在一個月的產量都被李文軍逼得節節升高。新元件的更是隻夠給李文軍一個人。電子元件廠的產值第一次超過市服裝廠,成為全市第一。


    李文軍說一個月賣兩百台其實是怕刺激到其他專家隻說了一半。其實光上個月就拿走了他四百多個新元件。


    -----


    隔壁是機械車間,專家們又對毛衣編織機感興趣了。


    圍著看那個毛衣編織機怎麽操作。


    錢多福正在檢驗他們做的第七台毛衣編織機。除了給莫廠長那一台,前麵五台都擺到縣百貨商店和市百貨商店的櫃台上,然後賣掉了。


    看著毛線進去,拉幾下就變成了一小截毛衣。


    專家們倒吸了一口冷氣:“李文軍同誌,你這是要把人幹的活都轉換成機器來幹啊。”


    李文軍被他們的表情逗得笑出了聲:“可不是。專家們都太有遠見了。這個世界發展的趨勢,就是機器代替人。”


    常主任冷笑:“機器怎麽可能完全代替人。人的腦子是機器根本無法比的。”


    李文軍嘴角抽了抽:“不久的將來就會出現無人駕駛的飛機,汽車,機器人,一個超大型工廠,遠程操控,隻要幾個人就能管理下來。”


    常主任指著傳唿機生產車間那邊說:“這麽小的東西,機器能做?”


    李文軍笑:“機器比人精準,出錯率低,而且機器不用唿吸,不會咳嗽,也不會累,更不會掉皮屑。電子產品,機器來完成,比人來裝配要更好。以後人跟機器相比的唯一優點,就是便宜,費用低了。”


    專家們都沉默了。


    李文軍說得像科幻片一樣,讓他們都很震驚。可是他們也知道電腦已經在國外運用開了。李文軍說的這些看似遙遠,想想確實是必然趨勢。


    李文軍怕自己說太過,讓他們太恐慌沒法繼續下麵的活動,接著說:“有些東西,機器替代不了人。專家們要是有興趣,可是跟我私下交流。”


    一直沉默得像個隱形人的陶光明在後麵快笑劈叉了。


    論吹牛,論天馬行空的幻想,沒人能比得過李文軍。


    本來是專家視察驗收,現在搞得像專家來學習培訓一樣。


    情形要多詭異有多詭異,要多好笑有多好笑。


    蔡廠長第一個從沉默中驚醒過來:“我們接著往下看吧。”


    李文軍說:“下麵是木工車間,跟基站沒什麽關係,各位不一定要看的。”


    專家們很驚訝:“你還做家具啊。”


    感覺像拿手術刀的人分神來拿菜刀一樣,大材小用了。


    李文軍抽了抽嘴角:“家父的興趣和特長所在,我就順便做了開了個廠子給他玩玩。”


    然後專家們又震驚了。


    玩玩,玩玩。


    開廠子跟玩一樣……


    這是什麽神仙兒子。


    老子有興趣,兒子就“順便”開了個廠子給他玩玩……


    然後陶光明笑得轉身出去走廊上了。


    蔡廠長說:“來都來了,去看一眼也行。”


    然後李文軍就帶著他們去了木工車間。


    有個專家一進去就指著一件家具問:“這個是什麽?”


    李文軍說:“電視機櫃。”


    那個專家說:“誒?!這個電視機櫃不錯,比我在省城看見的電視機櫃做工造型都好太多了。我要是買個四五個,你們能送貨嗎?”


    李文軍笑:“當然能。”


    那個專家爽快地買了五個,加運費一起七十塊,說拿迴去送人。


    蔡廠長開玩笑:“你們悠著點,他這裏的好東西挺多的。”其實他也挺喜歡這個電視機櫃的,忍不住多看了兩眼。


    不過他太了解李文軍的個性了。隻要他要買,李文軍肯定不會收錢,會直接叫人給他送家裏去。


    所以他問都沒敢問價格。


    這邊剛說完,那邊又有專家看上了一套茶台,問李文軍:“這套多少錢。”


    李文軍說:“包運費,一百多。”


    然後那個專家又把茶台買下來了。


    一圈轉下來,每個專家都花至少幾十塊。


    然後個個哭笑不得:“我們是來驗收的,怎麽進去一趟,出來口袋就空了。”


    李文軍也笑:“專家們這是照顧我生意。多謝多謝。”


    然後李文軍和陶光明把車開過來,帶著專家去機關辦公區看傳唿台以及微波天線,再去縣城裏看基站。


    李文軍準備了儀器,走走停停,讓專家們看儀器上顯示的信號強弱。然後到了基站,就帶著專家們上頂樓去看。


    專家們不去看天線,卻圍成一個圈看那個設備箱裏的東西。


    李文軍感歎:果然是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


    這個天線是基站裏最沒技術的東西了。


    要是外行人,肯定直感歎天線的製作精良。


    內行人隻關心信號怎麽接收轉換再散播出去,效率有多高,會不會中間衰減或丟失。


    常主任問:“微波天線傳到最遠端的基站的傳播效率有多高。”


    李文軍迴答:“五公裏內衰減率可以接受。暫時沒有發現信號丟失現象。”


    說法沒得挑剔。


    因為就算是二十四小時不間斷的測,風雨時和晴天時,哪怕早晚幹濕度不同溫度不同,信號傳播的效率都不是完全一樣。


    李文軍要是一下給個準確數據倒反而是在胡說八道了。


    常主任是內行人,自然清楚這一點。


    -----


    一號二號基站都是附近最高的樓頂上裝基站,到了三號基站這裏,卻是裝在菜地邊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國實業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文屹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文屹並收藏大國實業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