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軍一攤手:“這是上次米-24的報酬。專家和這一次的,我還沒想好。你還欠我兩次。”


    楊守拙眯眼看著他。


    李文軍笑:“嘖嘖嘖,用我的時候嘴甜到不行,一開始談報酬就拉長了臉。你要不要做得這麽明顯。”


    楊守拙幹咳了一聲:“我隻是不知道你會怎麽折騰我而已。”


    李文軍說:“你怕什麽。來來去去,不就那麽點東西。”


    楊守拙哼了一聲,問唐兆年:“你呢,有什麽需要。”


    唐兆年:“我隻有一個要求,你們兩個下次幹活,不要叫我就行了。”


    楊守拙想也不想說:“不行,換一個。”


    唐兆年抿嘴,好一會兒才說:“我打算在穗城以外的地方搞房地產。比如深城。需要你的支持。”


    楊守拙說:“這個好辦,我們合作開發吧。其實我已經在看地了。跟你合作可以拿到稅收減免,也便於資金出入。”


    穗城的第一個項目讓楊守拙賺得很開心,一邊張羅著開始穗城第二個項目,一邊在尋找穗城周邊的項目。


    沒想到唐兆年也有這個意思。


    今年國家進行了稅改。把之前地方稅收歸地方的規矩改成了百分之六十交中央,所以地方官員都在積極的招商引資,拉外資建廠,增加稅收。


    說起這一點,就讓他們生氣。


    因為李文軍又快了一步,在大家之前就把他想圈的企業都圈完了。


    哪怕是再晚一年,全國各地的稅收政策和用地政策都會比“文軍新城”要更好。可是世事就是這樣,沒有如果,機會過了就是過了。


    中央從今年起來還明文允許地方上出讓土地來賺錢。


    之前也就穗城敢這麽幹,現在全國都可以買賣土地。


    而且國家還出台了個人房產可以自由買賣,銀行要給房地產企業貸款這兩項利好。


    所以全國的房地產都動起來了。


    瞎子都知道這是賺錢的風口期,李文軍會不知道,會放著機會白白流失?


    這麽想著,唐兆年和楊守拙看了一眼沉默的李文軍。


    楊守拙問:“你有什麽建議嗎?”


    李文軍說:“我隻有兩個建議,第一深城的地少,我建議你們從一開始就定位為高端豪宅,大麵積為主,別做太多小戶型,第二,不要一下鋪太開,一個項目完結,確定盈利後再做下一個。”


    其實他說的都是商場的基本規則。


    楊守拙和唐兆年這種老江湖是知道的。


    他隻是擔心,到時候短期利益可觀,他們一下昏了頭。


    唐兆年眯眼看著李文軍:“你竟然沒有一點想參與進來的意思?”


    李文軍說:“唉,我能賺錢的事情已經太多了,不缺這個。再說了,‘文軍新城’一直在做房地產。我們在穗城也有項目,在海城,京城,蘇城和冀城的物流公司也開始搞房地產了,我沒有必要再來摻和你們的項目。”


    中國經濟百分之六十都集中在兩個灣區:粵港澳,長三角。


    他在這兩個灣區都已經布局了能源,製造業、物流和房地產,所以怕什麽呢。


    所以他這話的可信度很高。


    楊守拙和唐兆年交換了個將信將疑的眼神。


    怎麽李文軍這個態度,讓他們有一種狼忽然改吃素的感覺。


    那麽虛偽,那麽莫名其妙……


    不行,死活要把這混蛋拉上。


    萬一有點什麽困難,還能逼著他那無敵的小腦袋瓜想點辦法。


    楊守拙說:“來吧,你來入股吧。”


    唐兆年:“是的,你也來吧。”


    李文軍:“算了算了,你們都謀劃好了,我就不來分蛋糕了。”


    楊守拙:“不行,你必須來,百分之十。陶光明百分之十。我和老唐一人百分之四十。”


    唐兆年:“可以。”


    李文軍:“你們既然這麽熱情,那我就隻能接受了。”


    楊守拙和唐兆年望著對方:怎麽感覺上了這小子的當了?我們一開始是不打算叫他的,隻給陶光明百分之十就算了。再說就算不叫他,到時候要他想辦法,莫非他還能拒絕?


    李文軍暗暗好笑,幹咳了一聲,換了話題:“那個煉油廠怎麽樣了。”


    楊守拙悶聲說:“兩個月前,第一船油已經到了。第一批生產出來的油品也通過了檢驗。這個月南北大動脈上所有加油站都開始用我們煉油廠的汽油柴油。”


    李文軍仿佛聽到自己腦子裏有個聲音響了一下:xx寶到賬一億元。


    他心裏小小激動了一下,點頭:“嗯。”


    唐兆年說:“那個郵輪的事情還沒定,暫時來講,西班牙的技術最好,也離我們近一點,但是價格高。希臘的東西我感覺也很漂亮,但是便宜很多,不知道裏麵是什麽門道。我拿不定主意,等我找個行家來看看。”


    李文軍說:“等我找個人來參謀一下。”


    唐兆年又說:“還有,郵輪的航線上停靠的港口全部要去談。我和季青韜最多就能影響地中海沿岸和紅海沿岸,還有亞洲的港口。其他地方的我們兩個要談下來要花點時間,秋天之前首航有點緊張。”


    李文軍說:“嗯,先不著急,我們沒找到行家。找到行家這兩個事情都好辦。”


    楊守拙等他們兩說完,才說:“有件事,你應該已經知曉,那個發動機專家貝索諾娃的兒子竟然剛好在‘文軍大學’做交換生。”


    李文軍迴答:“是,她是跟我提過一句。”


    楊守拙:“我們把登月艙專家謝廖沙的家人用交換生和技術人員的名義也接過來了,幹脆也安置在你這裏算了。反正你這裏本來烏克蘭和俄羅斯人多,再多兩個也不會引起人懷疑。國家有補貼給你。這一次把東西運迴來之後,應該很快會有重大突破。這裏麵有你們兩個的功勞。”


    李文軍微微點頭:“都是為了大局,況且我也順便為自己幹活,不用客氣。”


    楊守拙知道李文軍的話是沒錯。可是肯花這麽大力氣舍命幫他的,又能有這麽大凝聚力的人,這世界上也隻有李文軍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國實業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文屹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文屹並收藏大國實業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