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撥賊都穿了套鞋戴了橡膠手套,順利翻過了牆。但是沒想到地上有鐵蒺藜,跳下來的時候,直接被紮了個透心涼。


    這個可憐的笨賊翻又翻不出去,隻能爬到老王頭那裏拍門求救,老王頭早被李文軍交代了隻管關門睡覺,自然是不會理。


    結果那賊就在保安室外凍了一夜。早上被老王頭發現的時候已經奄奄一息了。


    賊求著老王頭先叫救護車,老王頭也怕出人命,救護車才來的,然後賊先被送醫院包紮傷口,再被送公安局拘留。


    據說現場很慘烈,所以兩行血跡從後麵牆邊的地上橫亙過整個工廠,一直延伸到大門口。


    光看整個血跡都能想象出那個賊拖著受傷的腿在黑夜裏爬行的情形。


    還有人特地跑來看這個血跡,然後“嘖嘖嘖”地感歎和議論。


    “李文軍不知道還有多少陰招。”


    “真是太慘了,啥也沒偷著,差點死在這裏。”


    “嗬嗬,我覺得挺好的,誰要他們不老老實實勞動。又沒有人逼他們來做賊。”


    至少短期內再沒有賊敢來,可以過個安靜年了。


    唐兆年用一句話總結了這件事:“丟,李文軍的工廠現在比屯門的監獄防護得還嚴密。屯門都隻上電網,不埋鐵蒺藜的。”


    ----


    現在季青韜失蹤了,季青辰和季青峰的聯合明顯占優勢,家裏肯定越發劍拔弩張。季青煙打電話迴季家說今年孩子小,天氣又格外冷,不想長途跋涉迴冀城了。


    陶光明和季如詩說服陶路遙和謝楚瑤來這邊過年反正房子夠大。這樣他們也不用迴季家了。畢竟如果迴陶家,不去季家好像又不太好。


    李文軍依舊把老王頭請過來過年,吃完飯再送他迴家。


    他對老王頭的格外深厚的情誼,讓反射弧超長的李文勇都覺得有些怪異了。


    若要說是這三年老王頭給李文軍守門結下的情誼,似乎有點牽強。


    他怎麽感覺李文軍是在報恩呢?可是之前他們家沒有跟老王頭打過交道啊。


    最多就是給過他一點剩飯和水,要說有恩,也是他們家對老王頭有恩。


    真是讓人百思不得其解。


    不過李文軍這人做事,比較隨性,又不喜歡多解釋,好多都是李文勇不能理解的。


    所以,李文勇想想就算了,也不會去深究。


    ------


    大年初一淩晨,忽然開始下雪。


    這是半年多以來第一次降水,感覺像是老天被設定了個開關,一定要等到立春才下雪。


    孩子隻想著有雪玩高興,大人們心裏想的卻是:“老天爺啊,這個幹旱終於結束了。”


    要不是李文軍急趕慢趕打報告,還出錢叫縣裏修了個水電站,茶縣都不知道斷水多久了。


    礦區就更加了,取水口剛好在水電站上麵,有了水電站的壩攔著,才一直能取到水,保證生活用水不斷。


    大家記得李文軍當時說“立了春才會下雨”。


    下雨跟下雪不就是一樣嗎?


    李文軍真是太神了。


    -----


    李文軍過年也沒有休息,趁著有時間,在家裏的小工作室裏搗鼓新玩意。


    現在家裏房子大,他和顧展顏有各自獨立的工作室和會客室,還有書房。兩個人有事的時候就關著門各忙各的,相互不影響。


    李文軍在做的其實是監控攝像頭。


    原本網絡監控攝像頭要三四年以後才會第一次出現在國內,但是他現在趕著要用,也顧不上會不會影響曆史的發展了。


    其實現在他這邊的技術條件已經基本成熟。如果是有線閉路電視,隻需要從外麵采購顯示器,別的他基本上都可以自己做,或者要市電子元件廠幫忙做。


    實時監控不麻煩,錄像存儲才是麻煩。


    如果一定要存儲,就隻能用錄像帶和軟盤,一個攝像頭,一晚上要好幾卷,沒有情況就洗掉再錄。


    嗯,存儲元件可以慢慢嚐試做,先把監控係統弄出來……


    -----


    雪剛停又開始下起春雨,如煙如霧,飄飄灑灑。


    去年下半年幹旱的時候,水電站已經在李文軍的建議之下,抓緊時間把電機和電線都架設好了。


    這會兒春雨下來,蓄滿了水,剛好開始發電。


    按照協議水電站發出的電百分之五十供他免費使用。他用不完的,按照實時電價八折賣給縣裏或者別的廠。


    也就是說,從今年春天起,李文軍的工廠和別墅區,用電就不用錢了。


    陶光明笑李文軍撿了芝麻丟了西瓜。


    一度電才不到兩毛錢,“文軍實業”廠裏一天就用幾百度電,省了不到一百塊,一年三萬。李文軍可是花了五十萬修水電站的,用二十年才能剛剛收迴來。


    李文軍默默拿出了一張表格,算給陶光明聽。


    這半年從河裏挖的砂子,玉石,就賣了一萬多塊了。


    這個水電站裝機容量兩千五百千瓦,一天二十四小時滿負荷運轉,就是六萬度電。考慮旱季雨季不能滿負荷運轉,每年發電量按一千三百萬度算。他能用百分之五十,就是六百多萬度,就算賣一毛錢一度都六十萬了。


    一年,就能把投資收迴來了,還有得賺。


    從今年開始,往後二十年都沒有大幹旱,所以劃算。


    陶光明聽得目瞪口呆:這麽個小電站,竟然這麽賺錢,難怪李文軍會費那精神去寫報告,還捐錢。


    他不肯承認自己錯了,隻管梗著脖子說:“這個電,又不像水和煤,汽油這些東西可以存起來,發了不用,沒人買你的,也是白搭。”


    李文軍笑:“怎麽會賣不出去。你知道附近農村的點多少錢一度嗎?我們這是廠礦企業,才能用不到兩毛錢一度的電費,農村折算損耗以後,差不多要一塊錢一度了。”


    陶光明搖頭:“他們可以偷搭線路,不用花錢。”


    李文軍說:“村裏一個總表,偷搭的人最後也要攤費用,其實偷的都是自己的。而且偷搭還危險。再說,就算村裏不買我的,不是還有縣電力局嗎?跟我買比更隔壁縣買要便宜多了。”


    陶光明抿嘴:是的,如果不是因為要跟隔壁縣買電,縣裏也不可能下這麽大的決心來建水電站。


    跟隔壁縣買,加上路上損耗都差不多三毛錢一度電了。


    李文軍又說:“就算縣裏不買,我這旁邊不是還有個用電大戶嗎?五六百戶人家,一天加上生產的,怎麽也有五六百度了。”


    陶光明指著李文軍:“無恥,連親哥都算計。”


    李文軍笑了笑:“在商言商。我不可能一直做慈善,再說,這也是雙贏。他不跟我買,也要跟縣裏買。”


    果然李文勇算來算去,礦裏如果用縣裏的電,要兩毛一度了,不如跟李文軍買一毛二一度買劃算。一個月光電費就少花一千多塊。


    縣裏也把李文軍這邊沒用完的電量全包了。


    這個不是生產收入,還不好計稅,等於是李文軍的純收入。李文軍躺著啥也不幹,一個月又有幾萬塊收入。


    這家夥真是個移動的印鈔機,會說話的搖錢樹。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國實業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文屹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文屹並收藏大國實業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