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不多連續半年的戰爭,再加上這個時代火器已經基本普及軍用,因此對於徐州一帶的破壞尤其嚴重。


    當然了,受影響最大的還是農業。


    畢竟打仗的時候,基本上就沒有種地種田的條件了。


    現在,北齊軍隊基本上全麵撤到了山東境內,那麽當務之急,就是要恢複失地內的生產建設。


    在之後的一段時間裏,沈毅先是與張簡一起,把徐州的衙門建製恢複,同時著力於恢複生產,不至於耽誤明年的春耕。


    而整編之後的淮安軍,在三軍主將的帶領下,開始收複齊軍北撤之後,基本上已經不設防的幾個州縣。


    分別是穎州,亳州,宿州和海州。


    這些地方的守軍,都已經撤了七七八八,基本上是大兵一到,便立刻可以占領,沒有什麽難度。


    一轉眼,就是一個多月時間過去,時間來到了洪德十三年年末。


    沈老爺已經換上了冬衣,與張簡一起,在徐州的知州…不,應該說是知府衙門喝酒。


    徐州在北齊手裏的時候,雖然下麵也有轄縣,但是隻是個州級單位,光複之後,建康朝廷下旨,寫明了是徐州府,因此知州衙門便搖身一變,成了知府衙門。


    知府衙門後堂,師兄弟兩個人隔桌對坐,張府尊對著沈毅笑了笑,開口道:“事情進展的很順利,各州縣的春耕都安排下去了,隻等明年開春,就能播種。”


    他看著沈毅,開口道:“這都靠子恆你手下的那個許大官人,各種種子,都能迅速送過來,很是及時。”


    糧食播種,是很講究的,一般需要從前一年的糧食裏精挑細選出一些顆粒飽滿的種子,然後提前浸泡,才能作為新一年的種子。


    而去年一整年時間,徐州附近都有動亂,當地的農戶都跑了不少,根本來不及留種,好在許大官人現在神通廣大,很快給徐州送來了一大批種子。


    沈老爺低頭喝了口酒,開口道:“種下種子,隻是第一步,關鍵是要看明年,能不能保得住。”


    張簡一怔,問道:“齊人不是已經北撤了嗎?”


    “隻是暫時北撤而已。”


    他淡淡的說道:“北齊新帝,得位有些問題,現在多半晚上不太能睡得著覺,需要大量的禁軍拱衛。”


    “到了明年北齊改元之後,他該籠絡的人心籠絡完了,大概就能睡得著覺了。”


    沈毅仰頭喝完杯中的烈酒,又用夾子夾起一塊木炭,旁邊的火爐裏丟了進去,看著火爐裏濺起的火星,有些出神。


    “那個時候,齊人一定會再一次南下,想要奪迴徐州諸州。”


    “打贏了那一場仗,山東一省便沒有什麽滯礙了,到時候戰線…”


    沈毅微笑道:“可以直接推到黃河邊上。”


    張簡也喝了杯酒,思考了一會兒,問道:“子恆心裏可有把握?”


    沈毅搖頭。


    “打徐州,我心裏也沒有把握,不也做成了?”


    “現在淮安軍的兵力,已經數倍於當初在淮安府的時候,我心裏雖然沒有十成的把握,但是也沒有太擔心。”


    說到這裏,沈毅看了看北方,皺眉道:“本來想趁著敵人北撤的機會,看能不能拿下兗州的。”


    “結果…”


    他歎了口氣道:“兗州現在,有數萬守軍,很難取下來,隻好等西路軍北上之後,再考慮兗州了。”


    西路軍北上,北伐軍的兵力便立刻倍增,到時候西路軍攻河南,沈毅取山東的難度,就會驟然降低。


    而沈毅之所以放棄在年前進攻兗州,是因為最近內衛的情報陸續送迴來,齊軍已經完全轉攻為守,準備嚴防死守兗州。


    而現在,一是攻城器械不全,二是兵力也不算太足,所以沈毅才準備把攻兗州的事情放一放。


    “師兄…”


    沈毅放下手裏的酒杯,看向張簡,開口笑道:“過幾天,我要迴一趟建康。”


    張簡先是點頭,然後問道:“是想家了?還是陛下相召?”


    “都有。”


    沈毅輕聲道:“陛下喚我迴去的詔書,已經到了三天了,隻是這幾天……”


    他揉了揉腦袋,開口道:“整編之後的淮安軍,沒有從前那麽順手了,很多刺頭跳出來,有些要我親自處理…”


    “因此耽誤了幾天。”


    他看向張簡,問道:“師兄迴不迴建康,我帶你一起迴去。”


    張簡搖頭笑道:“我家裏人都迴於潛去了,我即便是迴家,也是迴於潛,迴建康做什麽?”


    “倒是子恆你。”


    張簡若有所思:“這個當口迴建康去…”


    “不礙事。”


    沈老爺微笑道:“北邊一直有人盯著,情報會一直送到我手上,至於淮安軍…”


    “蘇定與淩肅兩個人,都很穩重,不會出什麽事情。”


    張簡聞言,啞然失笑:“聽子恆話裏的意思,就薛將軍不太穩重?”


    “他不能太穩重。”


    沈毅微笑道:“先鋒軍就是要有敢打敢拚一些,不然也不能稱之為先鋒了。”


    “說的有理。”


    他喝了口酒之後,開口道:“徐州又不少特產,其中也有糕點,這幾天我準備一些,子恆迴建康的時候,替我帶給恩師。”


    張府尊歎了口氣道:“一轉眼,已經兩年多沒有見到恩師了,也不知道他老人家,是不是風采依舊。”


    聽他提起趙昌平,沈毅想了想,笑著說道:“今年迴去,我把二哥也帶上,師伯見了二哥,應該會年輕好幾歲。”


    張簡啞然一笑:“你把我的副手帶走,師伯倒是年輕了,我恐怕要老上好幾歲了。”


    “師兄莫慌,等過了年關,我給你多帶幾個縣令迴來。”


    沈老爺打趣道:“隻是不好再帶咱們書院的人來,不然朝野要說咱們甘泉書院結黨了。”


    “說起書院。”


    張簡看著沈毅,開口道:“恩師來信說,陛下想讓陸師叔入仕或者入建康辦學,這件事子恆知道麽?”


    “知道。”


    沈毅輕聲道:“所以我才在這個當口,迴一趟建康,嶽父他…”


    “這會兒應該已經到建康了,今年在我家裏過年,我迴去…”


    “與他商量商量。”


    張簡點了點頭。


    “這樣看來,子恆的確應該迴去。”


    “你放心,徐州這裏的政事有我,不會出太大的亂子。”


    沈毅從懷裏,摸出了一塊刻著沈字篆字的腰牌,放在張簡麵前,開口道:“師兄,這是我的牌子。”


    “要是出了什麽事情,你拿著這塊牌子…”


    “去找蘇定。”


    張簡拿起這塊牌子,看了看,笑道:“這牌子莫不是可以調兵?”


    這話有點犯忌諱。


    因為調兵,是國之大事,不好玩笑,一般隻有皇帝的牌子才能調兵,甚至皇帝的牌子都不太好調兵。


    沈老爺苦笑道:“師兄莫要開玩笑。”


    “隻是讓他配合師兄做事。”


    張簡收下這塊牌子,微笑道。


    “子恆現在,愈發有封疆大吏的風範了。”


    ………………


    數日之後,沈毅把淮安軍的事情處理完了之後,動身返迴建康。


    此時已經是臘月天。


    他一路騎馬,六百多裏的距離走了四天左右,在第五天,終於抵達建康。


    建康城門口,皇帝陛下親自出迎。


    沈毅下馬,對皇帝叩首行禮。


    “臣沈毅,叩見陛下。”


    “臣不負聖望,今徐州,穎州,亳州,宿州,海州等諸州盡複。”


    沈老爺低頭,聲音低沉,鏗鏘有力。


    “大陳南直隸全省,光複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靖安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漫客1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漫客1並收藏靖安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