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毅的確有很多事情要做。


    薛威雖然已經基本上清理了廣州府近海的倭寇,但是整個廣東沿海,肯定還是會有倭寇殘留的,還需要進行進一步的清理。


    沈毅要指示他們的下一步動作,並且要吩咐薛威,在廣州附近合適的地方,考察廣州衛大營的位置。


    除了吩咐薛威之外,最重要的事情自然是跟上麵報捷。


    說白了,就是通知一下中書省的五個老頭,以及皇帝陛下,都司衙門在廣東又打了個漂亮仗。


    當然了,這種通知隻是簡單通知一下,並不是正式的請功,因為沈毅現在,也沒有具體的傷亡名單以及記錄殺敵人數的“功勞簿”。


    更重要的是,廣州府近海平定之後,沈毅自己就可以準備動身去廣東,去安排東南最後的一個市舶司了。


    給薛威的迴信很好寫,畢竟是自己人,基本上不用考慮行文,隻要把意思傳達到就行了,隻盞茶時間,沈毅就把迴信寫好。


    至於給朝廷報捷的文書,則不是太好寫,一來是要注意行文,二來是要寫不止一份。


    首先,是要給朝廷寫一份,這份報捷的文書會先送到兵部,然後由兵部上報中書,中書再轉遞給皇帝。


    第二份,則是要給皇帝寫一封密報。


    事實上,沈毅跟皇帝之間,一直有一個專屬的溝通渠道,皇帝會時不時給他來一封私信,他也偶爾會給皇帝寫一封信。


    像是筆友一樣。


    像是這種事情,肯定要先通知皇帝一聲的,好讓皇帝陛下心裏多點優越感。


    花費了一個多時辰之後,沈毅才把三封信都寫好,他寫好信封之後,走出書房,叫了一聲蔣勝。


    蔣勝很快一路小跑過來,低頭道:“公子。”


    沈毅“嗯”了一聲,問道:“世子還在杏園麽?”


    “不在了。”


    蔣勝小心翼翼的低頭道:“方才,世子爺拉著小的下那局殘棋,小的快輸的時候,他突然大發雷霆,說小的故意讓他,直接站起來就走了…”


    沈毅愕然看向蔣勝:“你…真讓他了?”


    蔣勝不好意思的撓了撓頭:“公子,小的小時候在江都,經常在街上遊手好閑,跟著一個街邊老頭學過象棋…”


    “隻是小的棋力不夠,讓棋的時候,被世子爺給瞧出來了…”


    沈毅啞然失笑,伸手拍了拍蔣勝的肩膀,開口道:“真看不出來,你還有這手。”


    能在缺一子的情況下贏李穆,就說明這個跟班下象棋的本事,遠勝過他沈大老爺。


    蔣勝憨厚一笑,撓了撓頭。


    “沒有什麽用處,以前小的時候,用它贏過街上老頭的幾個銅板…”


    沈毅笑了笑,把三封信,擺在蔣勝麵前,吩咐道:“第一封信送廣州府,給薛威的,從邸報司渠道送過去,告訴邸報司的人越快越好。”


    頓了頓之後,沈老爺繼續說道:“第二封是給朝廷的公文,從官驛發兵部去。”


    “第三封信…”


    沈毅低聲道:“直接交給跟在咱們身邊的內衛,告訴他們,讓他們六百裏加急送到建康去。”


    沈老爺被北齊清淨司盯上,已經很長一段時間了,這段時間裏,他身邊一直是有內衛跟著的,這些內衛藏身的本事自然極好,但是時間長了,也不可能一直藏得住。


    作為沈毅的隨從,蔣勝有跟他們聯係的本事。


    事實上,沈毅跟皇帝之間的秘密通信,也是通過內衛的渠道完成的。


    “該送到哪裏,信封上都寫了,莫要弄錯。”


    蔣勝恭敬低頭:“是,小的這就去辦。”


    他正要轉身離開的時候,沈毅突然叫住了他,開口道:“還有,你準備準備,咱們過幾天可能就要繼續南下了。”


    蔣勝恭敬低頭。


    “是……”


    ………………


    福州府到建康,走官道的話,約莫一千七百多裏,內衛拿到沈毅的書信之後不敢怠慢,一路換馬奔襲,趕在六月初二的傍晚時分,終於把書信送到了內廷大太監高明手裏。


    身在內侍省的高太監,隻是看了一眼信封上的沈毅兩個字,便默默站了起來,把信放在了自己寬大的衣袖裏,起身朝著甘露殿走去。


    進了甘露殿之後,這位大太監默默走到了正在翻閱文書的皇帝陛下身後,然後默默揮了揮手。


    於是乎,在皇帝身邊伺候的宮人們,都默默退了下去。


    皇帝放下自己手裏的朱筆,伸了個懶腰,迴頭看向高明:“又出什麽事了,讓你這麽急著跑過來?”


    高太監把沈毅的信捧在手裏,躬身遞到皇帝麵前,低頭道:“陛下,沈學士密信。”


    原本有些慵懶的皇帝,這才精神了起來,伸手從高明手裏把書信捏了過來,一邊拆信一邊問道:“你看了嗎?”


    高太監搖頭道:“沈學士六百裏加急送來的,應該是重要的事情,奴婢接到信之後,火速就給陛下送來了…”


    “嗯。”


    皇帝這會兒已經把沈毅的密信拆開,隻發出了一個鼻音,就開始認真閱讀這封書信,等到這封書信看完,皇帝陛下忍不住伸手重重的捶了一下桌子,放聲大笑:“沈七,沈七!”


    高太監很少見到皇帝這樣失態,他微微低頭道:“陛下,何事如此高興?”


    “東南大定了。”


    皇帝陛下笑容滿麵,迴頭看向高明,重複道:“東南大定了!”


    “且不說沈七搞得這個市舶司,能不能給朕掙到那麽多錢,單單剿滅東南倭寇這一項,就可以讓朕…”


    皇帝重重的吐出一口濁氣道:“就可以讓朕,再無後顧之憂了。”


    東南在南邊。


    如果對於皇帝來說,看向東南是“後顧”的話,那麽說明,皇帝的目光,一直在看向北邊,從來沒有更改過方向。


    皇帝陛下高興了半晌,這才慢慢平靜下來,他坐迴了自己的椅子上,問道:“官驛的公文,從福州送到建康,需要多久?”


    高太監毫不猶豫的低頭迴答道:“迴陛下,官驛最快的也可以六百裏加急,不過一般公文,都是日行二百裏,沈學士這種軍報,估計是四百裏加急送到朝廷,估計要兩三天之後,才能送到建康。”


    “可惜。”


    皇帝笑著說道:“可惜公文不是今天就到,不然朕非得把中書幾個老家夥喊到宮裏來,好生打打他們的臉麵。”


    當初皇帝經略東南的時候,朝堂上下一片質疑反對之聲,甚至戶部都不肯為這件事出一分一厘的銀子。


    到最後,是皇帝派沈毅下去,自己搞錢,把這個“項目”給做起來的。


    此時,這個“項目”基本上已經成了,皇帝當然想要到文官麵前,打打那些文官的臉。


    見皇帝高興,高太監臉上也露出笑容,開口道:“陛下現在也可以把幾位宰相喚進宮裏來,跟他們說這件事,就說東南密報進宮的。”


    “還是算了。”


    皇帝搖頭道:“要是給他們知道沈七加急密報宮裏,卻晚幾天奏報朝廷,多半又要心生怨懟,背地裏說沈七諂媚。”


    “沈七也是文官,他既然心向著朕,朕也不能讓他難做人。”


    高明微微低頭,目光裏帶了一些羨慕的神色:“陛下英明。”


    皇帝說完這句話,又忍不住把沈毅的信掏出來看了一遍,看完之後,這位皇帝陛下搖頭道:“可惜。”


    “可惜這封信,晚來了兩個月,不然朕怎麽也要給沈七一個麵子,點他胞弟做狀元。”


    說到這裏,他看向高明,問道:“沈七那個胞弟,還在建康麽?”


    “奴婢不知道…”


    高太監一愣,然後低頭道:“奴婢這就去查。”


    “要是在建康,就把他召進宮裏來,朕要見見他。”


    “要是不在建康就算了,等他迴來再說。”


    高太監低頭應聲:“是。”


    說完這句話之後,皇帝陛下心裏還是有些興奮,他看了一眼自己桌案上還剩下近半沒有處理的文書,揮了揮衣袖:“今日高興,這些東西朕就不看了,高明,迴頭你把它們都送迴中書去,讓那幾個老頭去辦。”


    說到這裏,皇帝陛下舒展了一下筋骨,暢懷一笑。


    “今日心情爽利,擺駕昭德宮,朕要去瞧瞧朕的皇子!”


    昭德宮,是惠妃娘娘的住所。


    值得一提的是,惠妃娘娘所產的皇長子,在今年三月就已經對外公布了,隻是昭德宮被皇帝以長皇子體弱不能見風為理由給封鎖住了,禁止任何人進出。


    就連孫太後去看她的大孫子,也隻是在皇帝的陪同下,隔著宮門,遠遠的瞧了一眼。


    不過算算時間,再有兩三個月,這位洪德朝的皇長子,就能見人了。


    畢竟到時候八九個月大,對外說五六個月大,就基本上沒有人瞧得出來了。


    到時候,皇長子的身份確立下來,惠妃娘娘在宮裏的位份,說不定還能再往上漲一點,而孫太後抱了孫子之後,說不定對於惠妃的態度也能好上一些。


    畢竟相比較於在孫家做女兒,孫太後在李家做媳婦的時間更長。


    高太監微微低著頭,目光閃動。


    “奴婢遵命。”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靖安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漫客1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漫客1並收藏靖安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