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撇清幹係?”


    張相終於抬起頭,認真的看了一眼沉毅。


    “我與朱玉章,雖然無師徒之實,但卻有師徒之名,這些年他一直以師待我,如何能撇清幹係?”


    沉毅站在書房裏,並沒有直接迴答,而是看了一眼旁邊的張簡,張易安露出了一個不可置信的眼神。


    雖然沒有說話,但是他的眼神表達的意思已經很明顯了。


    我也聽不得?


    張三少爺看了看沉毅,又看了看自己的祖父。


    張敬揮了揮手,沒有說話。


    張簡這才苦著個臉,離開了這間書房。


    等張簡離開之後,沉毅便不再顧忌,直接站了起來,對著張敬拱了拱手:“老相國,朱圭的事情起因是一個誤會,晚輩並沒有在天子那裏參奏朱圭,不過事已至此,晚輩沒有辦法證明這件事,因此老相國怎麽想,便怎麽是。”


    “但是晚輩以為,這的確是一個機會。”


    沉毅沉聲道:“相國可能知道朱圭在地方上貪腐,但是卻不知道他到底貪了多少。”


    說到這裏,沉毅頓了頓,又繼續說道:“或許老相國也知道,這一點晚輩就不繼續說下去了。”


    “晚輩想說的是,廣東省廣州府裏,哪怕是小民百姓,都知道他們的巡撫老爺在京城裏很有人脈,有宰相高官做後台,因此無人敢得罪這位朱半城住老爺。”


    說到這裏,沉毅看向張敬,問道:“老相國,如今中書五位宰相,哪一位是他朱圭的後台?”


    張敬麵無表情,沒有說話。


    沉毅又接著說道:“晚輩查過這位朱撫台的履曆,此人原先是在四川為官,做的是按察使,洪德六年之時,他一任按察使都沒有做滿,便突然被調任到廣東任巡撫去了。”


    沉毅低聲道:“沒記錯的話,洪德六年,您老人家剛剛致仕。”


    這種情況很明顯,是老張在退下來之前,為了讓自己的影響力繼續下去,盡量在一些缺位上安插自己人。


    不止他這麽幹,楊敬宗楊相,也一定會這麽幹,而且會幹的更加過分。


    張敬終於皺起了眉頭:“你想說什麽?”


    “晚輩想說,您不知道朱圭這個人,到底在外麵打著您的名聲,做了多少事情。”


    “是好事還是壞事,您現在恐怕都不清楚了。”


    “更要命的是…”


    沉毅無奈的說出了一句話:“您現在,甚至不知道外麵還有多少個朱圭這樣的人,在做朱圭這樣的事。”


    張敬的已經耷拉的眼皮子跳了跳,滿臉皺紋的臉上,也出現了一些表情,他看向沉毅,默默說道:“後生,你想要說話就盡管說,不必拐彎抹角。”


    沉老爺深唿吸了一口氣,開口道:“老相國,您…是時候離開朝堂了。”


    到今天,張敬離開朝堂,已經四年多了。


    確切地說,過了年關進了洪德十一年,就整整五年了。


    五年時間裏,老頭雖然退了下來,但是暗中的影響力依舊還在,他甚至想要用自己的影響力,再去做一些事情。


    比如說,他給沉毅寫“介紹信”,這就完全是政治操作,不是一個退休老頭應該幹的事情。


    沉毅低聲道:“五年了。”


    “且不說您這碗茶到底涼了沒有,即便沒涼,現在的張家,也未必端得動了,晚輩說一句得罪的話。”


    “張黨…”


    沉毅咬了咬牙,開口道:“已經不複存在了。”


    “現在還認所謂“張黨”的人,您的那些門生故吏,大多都是朱圭那種人,打著您的名頭在外麵作惡的人。”


    沉毅這番話,說的不怎麽客氣。


    但是他其實已經是收著說了。


    兩個老頭人老心不老,雖然退了下來,但是憑借著巨大的影響力,依舊可以在暗中做事情。


    正因為如此,皇帝至今不肯放他們離開建康。


    而且,五年時間了,連中書宰相都換了一批了,兩個老頭的餘威猶在,且不說皇帝陛下心裏會如何想,中書那五位宰相的心裏,肯定是會多少有些不爽的。


    老頭愣神了半晌,然後自嘲一笑:“讓你說你還真說了,一點麵子都沒給老夫留下。”


    他抬頭看了看沉毅,問道:“是陛下讓你來做這個說客的?”


    沉毅搖頭。


    他迴頭看了一眼門外,低聲道:“跟老相爺說一句實話。”


    “因為朱圭的事情,晚輩逆了聖意,廣州府的事情因此沒有做完,陛下現在正在惱我。”


    “不過晚輩覺得,不能平白受人冤枉,因此剛從宮裏出來,就來見老相國了,想要跟老相國分說清楚。”


    “剛才那些話…”


    沉毅緩緩開口道:“本來晚輩是不該說的,但是晚輩與易安師兄乃是知交,因此才跟老相國多說了一些。”


    】


    張敬深唿吸了一口氣,開口道:“依你說,怎麽跟朱圭他們撇清幹係?”


    “上書乞骸骨歸鄉…”


    “歸鄉之後,閉門謝客。”


    沉毅低聲道:“您隻要離開建康,張黨不僅實不存,名也要亡了,沒有人能把事情,推到歸養的老相國頭上。”


    老頭默默歎了口氣:“去歲老夫曾經上書乞骸骨過…”


    “今時不同往日。”


    沉毅很篤定的說道:“陛下既然動了朱圭,老相國再一次乞骸骨,陛下九成會準。”


    張敬沉默了。


    老人家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半天沒有說話,良久之後,他才長歎了一口氣:“暮年返鄉,一直是老夫心中夙願,隻是…”


    沉毅麵色平靜,開口道:“隻是您放不下易安師兄。”


    老頭默默點頭。


    “他性子太跳脫,老夫總是放心不下他,想著多給他指兩年路…”


    “老相國。”


    沉毅開口提醒道:“沒有哪一位宰相,是被別人鋪路鋪進中書省的。”


    “您已經給易安師兄做了太多了,您有沒有問過,他想不想在太常寺做太常寺丞?”


    老頭再一次沉默,沒有接話。


    沉毅繼續說道:“而且您迴了故土之後,也可以憑借書信給師兄引路,隻不過不用您親自去鋪路而已。”


    張簡這幾年的官途,完全是張敬一手安排的。


    這不是指路,而是鋪路,是老頭用自己的隱性權力,直接給自家孫子安排的路。


    但是等他真的歸鄉退休之後,便不存在這份隱性權力了,到時候他想要找誰幫忙,就隻能修書一份,賣一賣自己的麵子。


    到時候才是指路,給張簡指一條路,然後讓張簡自己去走。


    滿臉皺紋的老相國先是點了點頭,然後他抬頭看了看沉毅,開口問道:“子恆當真沒有彈劾朱圭?”


    沉毅搖頭。


    “晚輩不做不義之事。”


    “我把奏報默出來給老相國看,老相國也是不信的。”


    “似乎說的通了…”


    老相國閉上眼睛,吐出了一口濁氣:“若你真的彈劾了朱圭,陛下便不會把老夫請進宮裏去,特意跟老夫說這件事了。”


    老人家歎了口氣,語氣裏滿是失落。


    “老了…”


    “老夫早應該想到的。”


    張敬半天沒有說話,良久之後,他抬頭看了一眼沉毅,問道:“子恆,你查到朱圭,貪了多少?”


    沉毅麵色平靜,低聲道:“朱圭在其故鄉,人稱半城,晚輩特意派人去查過,朱家在當地,良田萬頃。”


    “按一畝田三十兩銀子算。”


    沉毅低頭道:“單單田產,便已逾千萬!”


    一頃地是五十畝,如果按照市價,這位朱撫台的不動產,就已經在一千五百萬兩銀子左右。


    當然了,這是理論上的數據。


    而事實上…誰家官老爺會按照市價買你的田?


    土地兼並的過程中,充滿了暴力,血腥,以及窮苦人家的血淚,地方上為了幾畝田打死人的大有人在,朱圭是二品大員,他的家人在縣城,自然更加肆無忌憚。


    這些田產的來路…


    能有兩成是市價買來的,就算朱撫台良心了。


    不過即便是兩成,也是數百萬兩的收入了。


    朱圭做官至今,也就二十年出頭,以平均年收入來算,這位朱撫台也是一把撈錢的好手了。


    聽到這組數字,張敬眼皮子再一次跳了跳。


    老人家沉默半晌,開口吐出了四個字。


    “匪夷所思…”


    聽到這四個字,沉毅心裏有些不以為然。


    他明白得很,眼前這個老頭,是官場上的終極老油條,這麽多年見過的官恐怕比沉毅見過的人還多,他可能不知道朱圭貪墨的具體數目,但是心裏多半是有個大概的。


    而且,朱圭這些年,未必沒有孝敬過他這個老師。


    這個時代的官場就是這樣,清白如水的人太少了。


    這老頭,肯定也不會特別幹淨。


    不過這種話,明麵上肯定是不能說的,沉毅對著老頭拱了拱手,開口道:“相國日理萬機,被奸人蒙蔽也不出奇,這其中利害,相國慢慢考量,晚輩還有事情…”


    “就先告辭了。”


    老頭默默點頭,開口道:“三兒。”


    一直在門外院子裏候著的張簡,推開房門,恭敬低頭:“大父。”


    “替大父送送沉公子。”


    張簡連忙低頭,然後領著沉毅,離開了張敬的書房。


    沉毅從這間書房裏走出來的時候,特意迴頭看了一眼這間不起眼的書房。


    然後他在心裏默默低語。


    “張黨如果沒了…”


    此時,沉毅走出了院子,陽光鋪灑在他臉上,讓他不由自主的眯了眯眼睛。


    “那楊黨也活不了幾天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靖安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漫客1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漫客1並收藏靖安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