薑老頭的那個大孫子,原本可以說是一個憤青,也是個好戰分子,他一個正經的官三代,到了淮安軍跟在薛威身邊之後,竟然如魚得水,而且十分喜歡軍中的氛圍。


    到現在,薑明的從軍時間並不算太久,但是身上大大小小的傷勢已經不少,而且單憑軍功,便已經做到了淮安軍的百戶。


    值得一提的是,這位薑公子到淮安軍的時候,身上是有官身的,本來不應該從軍,也不應該從小卒做起,不過薛威帶著他,依舊讓他從小卒開始做起,到現在升為百戶,是實打實憑借人頭升上來的。


    今年迴來,沈毅還特意問過薑明,不過薑大少剛接手百戶營沒多久,正在興奮的訓練自己的百戶營,根本不願意迴建康。


    為了防止太多人打擾自己,這一場晚宴,沈毅幹脆就沒有迴到自己的位置上去,跟薑老頭拚了個桌。


    不過即便如此,還是偶爾有幾個臉皮厚的上前敬酒,沈毅沒有說話,薑尚書一板臉,那些人便被乖乖的嚇迴去了。


    於是乎,後麵的宴席裏,就隻有兵部本衙門的官員,有時候會上來跟他們兩個人喝酒,比如說兵部的另外兩位侍郎,以及一眾司官。


    兩個侍郎敬酒之後,現任的武選司郎中鄭領,便小心翼翼的端著酒上前,先是對著薑尚書低頭道:“堂尊,下官敬您。”


    薑簡看了看這個鄭郎中,又扭頭看了看沈毅,微笑道:“來,給老夫滿上。”


    二人很痛快的喝了一大杯。


    喝完這杯酒之後,鄭領又看了看沈毅,微微低頭道:“沈大人,下官敬您。”


    沈毅迴頭看了看坐在附近不遠處的另外兩位兵部侍郎,微微搖頭:“鄭大人,不合規矩了。”


    “三位侍郎,我排位最末,而且武選司歸左侍郎分管。”


    “你該去先敬他們才是。”


    鄭領猶豫了一下,正要說話,沈毅輕聲道:“快去。”


    鄭郎中連忙低頭:“下官遵命。”


    他拎著酒壺,去找另外兩位侍郎去了。


    薑老頭見狀,哈哈一笑,對著沈毅道:“子恆雖然不在兵部辦差,但是說話還是很管用的嘛。”


    沈毅笑了笑:“早就不管用了,隻是人家給我點薄麵而已。”


    “兵部太小。”


    薑簡拍了拍沈老爺的肩膀,感慨道:“馬上就要容不下你這尊大佛嘍。”


    沈毅笑嗬嗬的給老頭倒了杯酒,開口道:“您老人家挪挪屁股,便容得下我了。”


    這是句玩笑話,不過薑老頭卻認真思考了一番,笑著說道:“倒也不是不行,不過二十多歲的兵部尚書,說出去太過駭人聽聞了。”


    “怕上麵那幾個老頭,不會答應。”


    說到這裏,薑老頭低頭喝了口酒,開口道:“這幾天,議事堂那裏忙的很,單單老夫就被叫去好幾趟,吏部戶部的幾個堂官,更是每天都要去。”


    “老夫聽說…”


    薑簡看著沈毅,神色有些古怪:“是你小子,給陳相寫了個條子,讓他照條子去辦…”


    沈毅迴頭看了看薑簡。


    “差不多罷。”


    薑簡聞言,喃喃道:“傳言竟是真的。”


    他自言自語了一句之後,麵色更加古怪,他看著沈毅,突然笑了笑:“自古以來,都是宰相們給我們這些人寫條子,催我們辦事。”


    “老夫為官這麽多年,還是第一次聽說,有人給宰相寫條子的!”


    “堂尊莫要胡說。”


    沈老爺咳嗽了一聲:“是朝廷怠政,才讓淮河以北有很多事情需要處理,過些日子我又要去淮北主持軍務去了,該提的條件自然要提,況且…”


    “也不是我主動去的。”


    薑簡“唔”了一聲:“是陳相請你去的。”


    沈毅嗬嗬一笑,沒有承認,也沒有否認。


    “滑頭。”


    薑簡給他倒了杯酒,笑著說道:“跟老夫還耍心眼。”


    “非是跟堂尊耍心眼。”


    沈毅輕聲道:“隻是有些話,實在不好說。”


    薑老頭眯著眼睛笑了笑,沒有說話。


    …………


    這場除夕宴,很快就接近了尾聲,教坊司的歌舞伎陸續退場之後,大殿裏的玉磬響了三聲。


    這就意味著,皇帝陛下已經離開了。


    同時也代表,百官也可以陸續離場。


    玉磬響了之後,幾個宰相互相拱手行禮,然後各自散去。


    沈老爺也與一眾兵部官員,離開了德慶殿。


    不過沈毅剛出德慶宮沒多久,就看到一個小太監,攔在了自己麵前,沈老爺立時會意,跟在這個小太監身後,不多時就到了甘露殿裏。


    一身酒氣的皇帝陛下,正斜靠在軟榻上,見到沈毅走進來之後,他吐出一口酒氣,默默坐直,然後指著椅子,示意沈毅坐下,開口道:“明天初一,宮裏宮外的事情都太多太多,朕恐怕要有五六天時間抽不出空,趁著今夜沈卿也在宮裏,把事情先說了。”


    沈毅坐了下來,微微欠身:“陛下吩咐。”


    皇帝想了想,問道:“昨天沈卿見到惠妃了,是不是?”


    沈毅點頭道:“是,昨天臣在顧師那裏,偶遇了惠妃娘娘。”


    皇帝伸了個懶腰:“她有沒有與你說什麽?”


    聽到皇帝這句話,沈毅稍稍放心了一些。


    他昨天還有些擔心,惠妃迴宮之後,會在宮裏吹枕頭風,把昨天的事情跟皇帝複述一遍。


    那樣的話,對沈毅是稍稍有一些不利的。


    因為惠妃身份這件事,不隻是惠妃一個人的問題,更是皇帝的事情,嚴重影響著皇帝的個人聲譽。


    當然了,就算惠妃真的告狀了,以沈毅現在在朝廷的重要性,皇帝也會視而不見。


    而事主沈毅,也不會蠢到自己承認。


    隻是君臣之間,難免會生出一些微小的隔閡就是了。


    好在惠妃娘娘,很明顯還沒有幼稚到那種程度,並沒有選擇告狀。


    沈毅微微搖頭:“娘娘沒有說什麽,隻是與臣說了些關於顧師的話。”


    “那就好。”


    皇帝揉了揉自己的太陽穴,搖頭道:“她有時候,會不太聰明,不管說什麽做什麽,沈卿莫要放在心上。”


    “陛下言重了。”


    沈毅起身道:“臣萬萬不敢…”


    “好了,沒有外人。”


    皇帝擺了擺手,示意沈毅坐迴去,等沈毅落座之後,他才歎了口氣,說道:“女人的心思難猜,朕那後宮一堆女人,弄得陰風四起,讓朕煩不勝煩。”


    沈毅微微一笑,沒有接話。


    “好了,咱們說正經事。”


    皇帝咳嗽了一聲,開口道:“沈卿那天在議事堂寫的…嗯,文書,朕已經看到了,寫的很不錯,朕跟陳靖談過了,他會盡快配合你辦好,尤其是吏部…”


    皇帝眯了眯眼睛,悶聲道:“都想著做京官,或者去富庶的地方當官,每個人都想要肥缺,哪有那麽多肥缺?”


    “明年滿三年的六部觀政進士,朕開了年之後,會親自遴選合適的官員北上,朕親自選的如果還不願意去,那這一身功名冠帶,也就不要再要了。”


    革除功名,對於讀書人來說,可以說是頂格處罰了,幾乎僅次於斬首流放。


    沈毅立刻低頭。


    “陛下聖明。”


    “趙尚書,也會派人北上,去專管當地的鹽鐵銅,以及推行洪德通寶。”


    說到這裏,皇帝頓了頓,開口道:“裴俊已經北上了。”


    沈毅有些詫異:“這麽著急?”


    “裴將軍也不過了年再走。”


    “來不及了。”


    皇帝看著沈毅,沉聲道:“西路軍現在,還隻是文書上的三個字,朕估計,到三月四月,西路軍才能完全拉起來。”


    “朕跟他說了,等西路軍建起來之後,讓他去見一見你,跟你多多配合。”


    沈毅先是點頭,然後問道:“陛下,您準備讓西路軍怎麽打?”


    “主要是看沈卿你怎麽想。”


    皇帝喝了口解酒的茶水,開口道:“如果按朕的想法,西路軍最好能在今年取下開封,進逼洛陽。”


    沈毅微微眯了眯眼睛,一張已經刻印在腦海中的地圖,浮現在他眼前。


    沈毅站了起來,低頭道:“陛下,臣想用一下筆墨。”


    皇帝招了招手:“你用就是。”


    沈毅取來一張白紙,簡單幾筆,勾勒出山東與河南兩省的簡單輪廓。


    他用毛筆,在白紙上畫了幾個點,然後輕聲道:“陛下,西路軍什麽時候能建成,不太要緊,不過臣想讓裴將軍,在穎州集結訓練西路軍。”


    穎州,是南直隸的一個州,已經挨著河南了。


    皇帝點頭:“這個容易。”


    “沈卿想用這支未成形的軍隊,吸引齊人的兵力?”


    “戰場上虛實不定。”


    沈老爺輕聲道:“不管是東路還是西路,都可以隨時變為主攻,不過…”


    “裴將軍駐紮在穎州,開年之後,臣取兗州,壓力應該就會小一些。”


    沈毅指著地圖上的兗州,輕聲道:“聖人世家,失落七十年。”


    “是時候迴複漢家了。”


    “聖人世家…”


    “好一個聖人世家。”


    皇帝悶哼了一聲。


    “建康城裏,也不是沒有姓孔的…”


    沈老爺微笑道:“總是要打下魯國,才算名副其實,到時候陛下贏迴聖人一脈,實至名歸,天下人心便可用了。”


    皇帝陛下沒有說話,隻是看著這張簡陋的地圖,拍眯了眯眼睛。


    “沈卿日後得了兗州,須得替朕好好拾掇拾掇孔家人,出一口惡氣。”


    “朕不好給他們難看,但是沈卿你卻沒有什麽忌諱。”


    說到這裏,皇帝一愣,隨即想起了沈毅的出身,於是啞然失笑:“朕差點忘了,沈卿你是個兩榜進士出身的文官。”


    “罷了罷了,也不好讓你去得罪他們,免得你將來不好做人。”


    沈毅麵色平靜,微微低頭笑道。


    “迴陛下,臣是讀書人,淮安軍的那些將領可不是。”


    聽了沈毅這話,君臣二人對視了一眼,皇帝爽朗大笑。


    “沈卿你,全然不像是聖人門生。”


    沈毅微微搖頭道:“陛下這話不對,臣是聖人門生,他們卻未必是。”


    皇帝饒有興致的看了看沈毅。


    “沈卿這話怎麽說?”


    沈毅再一次拿起毛筆。


    “臣獻醜。”


    他提起毛筆,在一張空白的紙張上落筆。


    皇帝站在一旁,看著沈毅落筆的字跡,不自覺念了出來。


    “渡江天馬南來。”


    “幾人真是經綸手?”


    “長安父老,新亭風景,可憐依舊。”


    “夷甫諸人,神州沉陸,幾曾迴首?”


    “算平戎萬裏,功名本是…真儒事。”


    皇帝看著沈毅停筆,緩緩念出最後三個字。


    “君知否?”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靖安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漫客1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漫客1並收藏靖安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