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時候,能過來與南陳談條件,並且讓洪德皇帝相信他們有足夠能力跟己方合作的勢力,隻能是更北邊的韃靼人。


    很顯然,已經收了北齊不知道多少禮物,並且娶了北齊兩位公主的韃靼汗,並沒有明麵上看起來那麽老實。


    韃靼部,至今還隻是北邊草原上的一個部落,盡管這些年愈發強盛,甚至已經可以跟朱裏真人打的有來有迴,但是因為地盤太小,沒有足夠的地盤資源,也就沒有足夠的人口。


    也就沒有辦法建國。


    他們迫切需要一塊足夠大的地方,足夠多的人口,來讓他們建立自己的國家。


    洪德帝靜靜的看著這個韃靼部的使者,忽然笑了笑:“你漢話說的很不錯,是漢人?”


    與幾乎全麵漢化的北齊不一樣,韃靼部的人很少會說漢話,還是“未開化”的異族,會說漢化的人不多。


    這使者微微欠身道:“迴陛下的話,外臣的確是漢人,隻是自小在草原上長大,輔佐我部大汗。”


    洪德帝揉著自己的眉心,繼續說道:“既然是漢人,那你應當知道,燕都是我大陳古都,更是朕的祖地,朕幾代先祖,都埋在燕都附近,你哪裏來的膽子,與朕討要燕都?”


    這使者名叫穆托,聞言低著頭說道:“陛下,當年的事情已經過去七十餘年了,如今大陳的國都早已經落在建康,天下人沒有誰不知道,建康才是大陳的國都。”


    “且不說大陳有沒有能力戰勝北齊,即便有,取迴燕都之後,陛下會立刻遷都嗎?”


    這的確是一個不小的問題。


    國都遷移絕不是什麽小事情,當年的大陳是被迫搬到了南邊,但是也的確在南邊紮下了根。


    如今的建康,已經是一座非常繁華的,合格的都城了。


    隻是礙於顏麵,大陳官方一直沒有承認而已。


    而想要遷都,也絕不是什麽容易的事情。


    一來朝廷的士族已經紮根在建康附近,當年南渡的僑民,幾代人下來,也已經成了正經的江南人。


    一下子讓他們迴到北方,是要承擔巨大壓力的。


    另一個世界的大明,隻在建康立都三十四年,便已經紮根在此,朱老四攜幾乎類同開國皇帝的威望,也用了十九年時間,才遷都成功。


    這使者穆托低著頭,不慌不忙的說道:“再說了,如果陛下不願意與我邦合作,且不說陛下能不能打贏朱裏真人,取迴燕都,即便能夠做到,那個時候也必然大傷元氣,遍體鱗傷。”


    “我大汗不願意當趁人之危之輩,才讓外臣南下麵見陛下,商議合作滅齊,如果合作不成,到時候我大汗趁勢南下。”


    他抬頭看了看洪德帝,又小心翼翼低下頭,開口道:“那時候,陛下的北伐軍,可能都不一定能夠迴來。”


    這才是洪德帝真正在思考的問題。


    他的確有些擔心,等到陳齊雙方打到遍體鱗傷的時候,韃靼部趁勢南下,到時候未必扛得住。


    洪德皇帝挑了挑眉:“使者是在威脅朕?”


    “外臣不敢。”


    穆托低著頭,恭聲說道:“隻是與陛下,說明清楚情況。”


    他頓了頓,繼續說道:“陛下可能不知道,北齊已經調走了他們放在北邊的邊軍,如今我大軍,南下已經暢通無阻。”


    洪德皇帝麵無表情。


    “說一說,你們能做什麽?”


    穆托低下頭,躬身道:“陛下,咱們雙方,各取其地。”


    這話的意思是,雁門關以南,大陳自己打。


    而雁門關以北,韃靼人需要的地方,韃靼人自己去打。


    這個方案,聽起來還是很公平的。


    不過現在,北齊的絕大多數兵力都放在了南邊,再加上韃靼部並沒有說他們什麽時候動手,因此如果從實際上考慮,吃虧的說不定還是南陳。


    洪德帝並不是什麽好忽悠的皇帝,他思索了一會兒,繼續問道:“若是按照這個法子,貴邦何時出兵?”


    穆托低頭。


    “陛下應下之後,外臣星夜返迴,等末將迴到我邦之後,我大汗立刻發兵南下,協助漢皇剿滅北齊,一掃漢家七十年陰霾。”


    穆托繼續低頭道:“等我部攻入燕都之後,所獲北齊皇族,一定一個不少,統統送到建康,交由漢皇陛下處理。”


    這個韃靼使者,很會說話。


    兩聲“漢皇”說的,讓洪德皇帝很是受用。


    不過他自小當皇帝,這種奉承話也已經聽了不知道多少遍,很快清醒過來,輕聲笑道:“這件事,朕還需要考量考量。”


    皇帝陛下也頓了頓,繼續說道:“不過,如果貴邦同意我大陳收迴包括燕都在內的燕雲十六州,雙方之間的合作,朕立時就可以答應下來。”


    “朕收迴故國之後,可以承認貴邦在北方建國,並且承認貴邦,為草原之主。”


    穆托神色微變,他微微低頭道:“陛下,我部早已經縱橫草原了。”


    “您這樣寸土不讓,外臣迴去之後,連提也沒有辦法跟我大汗提。”


    “你有你的條件,朕也有朕的條件。”


    洪德帝微笑道:“有商有量,才叫商議嘛。”


    穆托深唿吸了一口氣,低頭道:“既然如此,外臣就此拜別漢皇陛下,返迴北方去了。”


    洪德帝也唿吸了一口氣,眯了眯眼睛之後,開口道:“那朕就不遠送了。”


    “使者北歸的時候,如果路過山東,可以去見一見朕的北伐統帥。”


    穆托皺眉,低頭道:“漢皇陛下,莫非這國之大事,是那位沈侯爺說了算?”


    “是朕說了算。”


    皇帝微笑道:“不過朕現在猶豫不定,還要考慮一段時間。”


    “朕這個人,很擅長納諫。”


    穆托若有所思,微微低頭:“外臣明白了,如果路過沈侯爺附近,當去拜訪沈侯爺。”


    他躬身行禮,告辭離開。


    洪德帝沒有起身,目送著穆托離去,又再一次端起茶水,低頭喝茶。


    說句心裏話,這一次韃靼部提的條件,已經讓他很心動了。


    畢竟他這個大陳皇帝,是生在建康長在建康的大陳皇帝,並沒有經曆過七十年前的舊事,如果能夠恢複故國,自然是最好。


    但是朝廷,現在支撐北伐,也不容易。


    而現在,即便是沈毅本人,也不敢說北伐一定必勝。


    但是有了韃靼部的支持,這一次北伐的難度就會驟然降低!


    能夠取迴雁門關以南,他這一任皇帝,用中興二字,都已經無法形容了!


    簡直可以說是再造乾坤!


    這等豐功偉績,在大陳曆史上。除太祖皇帝之外,再無第二人!


    唯一讓洪德皇帝猶豫的,是沈毅曾經跟他說過的話。


    朱裏真人的北邊,還有更加兇狠可怕的敵人。


    要是他直接跟韃靼人合作,且不說沈毅心裏如何想,即便這一次合作落實下來,朝廷成功收迴雁門關以南,完成洪德中興,大陳再一次達到極盛,國力雄渾,讓韃靼人不敢南下。


    但是洪德朝落幕之後,下一任大陳天子,可能會麵臨比北齊更加難以應對的敵人。


    想到自己的那幾個兒子,洪德皇帝才沒有應下來。


    他目送著穆托遠去,沉默了許久,然後緩緩開口:“高明。”


    高太監站了出來,微微低頭道:“奴婢在。”


    “盯著這個穆托。”


    洪德帝麵無表情道:“不許他,接觸建康的任何大臣,尤其是幾位宰相,六部九卿。”


    高太監低頭:“奴婢明白。”


    洪德帝深唿吸了一口氣,繼續說道:“朕要給沈毅寫封信,一會你讓內衛,六百裏加急送到他手裏。”


    高太監再一次低頭。


    “是。”


    洪德帝抓起桌子上的毛筆,沉思了一會兒,開始起筆。


    大致把事情的經過寫了一遍之後,信件開始收尾。


    到最後一段的時候,洪德帝在紙上落筆。


    “於國於朝,似有可行之處。”


    “虛與委蛇,先滅北齊。”


    “數年之後,恢複元氣,再作圖謀。”


    “如何?”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靖安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漫客1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漫客1並收藏靖安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