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大將軍站在父子兩個人麵前,直接掏出了一張地圖,鋪在麵前的桌子上,他伸手指著地圖上的景州,開口說道:“周將軍,淮安軍的左路軍,大部分都在這裏,我需要你們在三日之後,猛攻景州。”


    諾勇沉聲道:“不需要你們,一定要打贏淮安軍的左路軍,甚至不需要你們打下景州,隻需要伱們…”


    “替我牽扯住淮安軍左路軍的全部兵力,讓他們沒有辦法支援右路軍淩肅!”


    周世忠皺了皺眉頭,問道:“大將軍,我們需要拖住他們多久?”


    “越長越好。”


    諾勇迴答道:“但是,至少要半個月時間。”


    “半個月內,我會全力進攻淩肅,爭取將淩肅所部擊潰,然後我再迴頭打退左路軍,緊接著分兵南下,直撲濟南!”


    周世忠歎了口氣,看向諾勇:“大將軍想出怎麽應對南人的火器了麽?”


    “那些火器,平日裏在野外,可能不是如何厲害,但是一旦他們進了城,那真是威力無窮,當初沈七占了徐州,隻三萬人守城,我們人數兩三倍於他們,便根本攻不動徐州了。”


    “南人又不是傻子,會在這兩處地方死戰不退,一旦他們後退,譬如說退到德州,或者直接退到濟南,大將軍有什麽辦法,攻破他們的大城?”


    周世忠說到這裏,繼續說道:“靠圍死他們,恐怕很難了。”


    周元朗站在周世忠身後,微微欠身道:“大將軍,還有一點就是,淮安軍在山西還有薛威所部,據我們所知,沈七本人已經去了山西,現在應該就在薛威軍中,假如我們全麵南下,薛威放棄山西,攻擊我們側背,又該如何應對?”


    諾勇悶聲道:“能不能破城,要先打到濟南去再說!”


    “至於背後的薛威。”


    諾勇冷笑道:“他在山西苦戰這麽久,還能有多少兵力?我部兵力集結起來,少說在二十萬人以上,隨隨便便分派出一部分,就可以從容應對薛威了!”


    聽到二十萬這個數字,周元朗立刻皺起了眉頭,因為他知道,現下河間府真定府各有一半兵力的情況下,諾勇麾下的兵力,是絕沒有二十萬的。


    他很快反應了過來,皺眉道:“大將軍要撤迴我們河間的援兵?”


    當初,諾勇帶著邊軍以及禁軍還有一部分地方軍抵達前線的時候,為了均勻兵力,是分派了一部分兵力,交給征南軍調用的,這樣一來,保證兩邊在應對征南軍左右兩軍的時候,都能占到優勢。


    而現在,聽諾勇的語氣,很明顯,他已經打算收迴這部分兵力了。


    諾勇眯著眼睛,冷冷的說道:“這麽長時間了,你們征南軍畏戰怯戰,要那麽多兵做什麽?”


    周世忠有些惱怒了,他站了起來,直視諾勇:“大將軍不曾怯戰,卻未曾見到什麽戰果!”


    諾勇不屑一顧,轉身道:“具體的將令,本將已經說的很清楚了,如果三天之後,征南軍沒有做到,本將會奏明皇上,軍法從事!”


    他停下腳步,扭頭斜了一眼周世忠父子,悶聲道:“到時候,戰場上但凡有任何失利之處,都要算到你們父子二人的頭上!”


    說完這句話,諾大將軍扭頭,揚長而去。


    周元朗走到門口,一直到諾勇的背影消失之後,他才迴到房間裏看著自己的老父親,輕聲道:“爹,您瞧見了吧,還未戰…”


    “就已經在推脫責任了。”


    “這就是大齊的邊軍主將。”


    周元朗眯著眼睛,冷聲道:“不如圖遠圖大將軍遠甚。”


    周世忠歎了口氣,開口道:“他現在,已經是朝廷任命的大帥了,如之奈何?”


    周元朗坐在了老父親旁邊,悶聲道:“正是因為如此,朝廷現在才搖搖欲墜。”


    “到目前為止,除了父親以外,戰場上主事的人,哪還有一個是漢人?”


    “邊軍之中的四大將軍,以漢將郭闖聲名最大,功勞最高,被韃靼人稱之為郭無敵。”


    “如今,邊將之中的圖遠,諾勇,先後拜帥,那位郭無敵卻還在北疆,領著一群新兵蛋子去抵抗韃靼人!”


    “甚至我聽說,韃靼派了使者到燕都,隨即朝廷放開了宣府三衛,任由韃靼人進入大同府!”


    周元朗握緊了拳頭,咬牙道:“今上,因為當初即位時候的變故,疑心太重了,否則,朝廷的局勢,絕不會糜爛至此!”


    周世忠低頭喝了口茶水,低聲道:“郭將軍,確實可惜了。”


    “他現在,還守在大同的西邊,不知道又會如何自處。”


    父子二人正在說話的時候,有人匆匆來報,徑直跪在了周元朗麵前,低頭道:“將軍,少將軍!”


    “探子匯報,東線的淮安軍,從鹽山北上,直撲滄州來了!”


    這人頓了頓,繼續說道:“再有,沿海有人發現了一支上百艘船的船隊,船隊沒有旗號,但應該…”


    “應該是南陳的船!”


    周元朗聞言,沉默了一會兒,隨即揮了揮手:“知道了,退下罷。”


    “是。”


    等這人離開之後,周元朗扭頭,看了看自己的父親,輕聲道:“爹,沈七也沉不住氣,開始動手了。”


    周世忠緊皺眉頭:“鹽山的東線齊軍…”


    周元朗神色平靜,開口道:“是那個廢物將軍福泉,當初帶了一兩萬人,準備從樂陵插入山東。”


    “結果…”


    周元朗嗤笑了一聲:“結果,被沈七的衛營給攔了下來,還被殺的大敗,連那支朝廷寄予厚望的朱裏真騎軍。”


    他幾乎要笑出聲了:“都被沈七的衛營殺的大敗,數千騎兵,在戰場上跑不過沈七的步卒,硬生生被留下了一兩千人!”


    “真是亙古未有的奇談。”


    周元朗繼續說道:“在那之後,沈七的這個衛營,帶著他們禁軍的人手,就留在了鹽山,不過一直沒有太大動作,父親忙著戰事,估計也沒有太了解過。”


    “衛營…”


    “衛營要攻滄州啊。”


    周世忠微微皺眉:“增派五千人到滄州去罷,足夠擋住這支淮安軍的行動了。”


    “不。”


    周元朗搖頭,緩緩說道:“爹,淮安軍奇襲滄州,人數數萬人,不可計算。”


    “並且,淮安軍水師,也沿途北上,這分明是沈七藏在暗中的殺招,如果放任不管,可能會被他們水陸並進,直撲天津三衛,威脅燕都去了!”


    “孩兒的意思是,增派三萬人駐守滄州,對這一路淮安軍嚴防死守,同時稟報朝廷,要朝廷派出水師,在海上痛擊淮安軍的水師。”


    “三…”


    周世忠瞪了大眼睛:“三萬?”


    周元朗麵色平靜:“父親是不是覺得少了?”


    見到自己這個三子的表情,周世忠一怔,忽然明白了過來。


    派重兵到滄州去,不是為了在滄州禦敵,而是把軍隊派出核心戰場,保全實力!


    他沉默了一會兒,歎了口氣:“朝廷,會同意麽?”


    “這是重大的敵情,朝廷當然會同意,難不成咱們就這樣眼睜睜的看著這一支軍隊,威逼聖躬?”


    “父親。”


    周元朗低頭,靜靜的說道:“咱們家,世代都是忠臣啊。”


    “一定要全力,應對滄州大敵才是。”


    周世忠皺眉,看了看北邊。


    “家裏人…”


    “父親放心。”


    周元朗麵無表情:“他們不敢動咱們家裏人。”


    “真動了,我大軍可以征南…”


    周公子冷笑道。


    “亦可以討北!”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靖安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漫客1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漫客1並收藏靖安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