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日之後,因為山西沒有太大的問題,沈毅給各路軍去信之後,便與張簡一起,坐上了返迴建康的馬車。


    這個時候,即便是沈毅,也不願意騎馬了。


    畢竟這會兒已經入冬,騎馬趕路的滋味著實不好受。


    更重要的是,在外麵奔忙了兩年時間,沈侯爺也不是鐵人,這會兒多少有點身心俱疲的意思,坐在馬車裏雖然身體依舊會疲憊,但是相比較騎馬來說,或多或少能夠休息休息。


    其實張簡本意是想要坐轎子的,畢竟北邊的轎夫也不難找,坐轎子相比較坐馬車來說,速度隻是稍稍慢一些,但是舒適度可以說是直接拉滿了。


    畢竟人形自走的減震,比馬車不知道高到哪裏去了。


    不過因為沈毅堅持坐馬車,師兄弟兩個人還是同乘一車,從順德出發,趕往建康。


    這一趟與他們一起同行的,除了沈毅的一應隨從之外,還有薑尚書的大孫子薑明。


    薑明上一次迴去,還是兩年前與沈毅一起的那一次,不過他沉迷戰場,本來不太願意跟隨沈毅迴建康,不過他是先鋒軍的千戶,在山西跟韃靼人作戰的時候受了點傷,這會兒本來在太原養傷,被沈毅派人,從太原接了過來。


    順德距離建康,足有一千七百多裏,一行人從臘月初就開始出發,期間因為時間不太趕得及,還騎馬走了幾天,即便是這樣,也足足走了二十天出頭,到了臘月二十四這天,一行人才到了建康府境內。


    馬車裏,張簡掀開車簾,看著遙遙在望的建康城,長長的舒了一口氣,不知不覺間,眼眶都有些泛紅了。


    “許久不曾迴來了。”


    張藩台一口長氣吐出,感慨萬千。


    與沈毅這個江都人不一樣的是,他老家雖然是於潛,但是自小就生在建康,長在建康,他對於建康的感情,無疑是要比沈毅深出很多的。


    感慨完這麽一句之後,張簡扭頭看了看沈毅,問道:“子恆,你派人知會朝廷了麽?”


    沈老爺伸了個懶腰,笑著說道:“沒有。”


    “兩年前迴來,陛下就已經親自出城迎接了,弄得我渾身都不太自在,能不驚動朝廷,還是就不要驚動朝廷了。”


    沈毅打著嗬欠說道:“我希望咱們能夠無聲無息的進城,最好年末那次朝會,突然出現在德慶宮,嚇那幫老爺們一跳。”


    張簡哈哈一笑,開口道:“大約是不太可能了,你現在這個身份地位,以及在民間的名聲,如果迴建康悄無聲息,恐怕會影響朝廷的聲譽。”


    “民間也會埋怨陛下,委屈了功臣。”


    張簡話音未落,馬車外麵就傳來了一聲斷喝:“什麽人!”


    這是沈毅新任親衛統領朱鎮的聲音,這一次,也是他護送沈毅迴建康。


    聽到外麵有動靜,騎馬的薑明,立刻興奮起來,驅馬奔了上去,他正要跟著朱鎮唿喝兩句,就聽到來人用不太陽剛的聲音迴答道:“皇城內侍省孫謹,奉詔來迎沈侯爺。”


    沈毅的馬車在最前列,這個時候的馬車又不太隔音,他自然聽到了外麵孫謹的話,沈侯爺一臉愕然,扭頭看了看張簡,有些疑惑:“師兄,這裏距離建康城,還有一段距離罷?”


    張簡神色古怪:“還有四十裏。”


    他看著沈毅,忽然笑了笑:“看來迎接你的場麵不是很大,是出奇的大了。”


    “咱們這一路奔迴來,連個衛隊都沒有,更不要說儀仗了,有失你沈侯爺的身份。”


    沈毅微微搖頭:“我向來不喜歡什麽儀仗,我出去看看,師兄跟我一起麽?”


    張簡點頭,輕聲道:“你不是跟我說過麽?這位孫公公,多半已經是內廷內相了,你跟他拿拿架子還行,我卻不能跟他拿架子。”


    他笑著說道:“咱們一起出去,見一見這位孫公公罷。”


    沈毅點頭,他先一步跳下馬車,遠遠的就看到了正在跟朱鎮談話的孫謹,這個時候薑明已經迴到了隊中,對著沈毅微微低頭道:“沈叔,是宮裏的人。”


    “我聽到了。”


    沈老爺拍了拍薑明的肩膀,啞然一笑:“你小子,還是這麽活泛,身上有傷都不踏實。”


    薑明撓了撓頭:“早已經大好了,我說我要留在大同,您非不願意…”


    沈毅搖了搖頭:“再不迴去,你大父要來找我問罪了。”


    說完這句話,沈毅與張簡一起,大步朝著孫謹走去,還沒有等沈毅靠近,孫謹便立刻躬身上前,作揖行禮:“奴婢拜見沈侯爺。”


    沈毅連忙上前,將他扶了起來,笑著說道:“孫公公如今平步青雲了,哪裏能這樣拜我,應該我拜孫公公才對。”


    沈毅這話說完,一旁的張簡便對著孫謹微笑拱手,隻是沒有低頭。


    “山東布政張簡,見過孫公公。”


    孫謹微胖的臉蛋連連搖頭,擺手道:“可不敢,可不敢。”


    他看著沈毅,又看了看張簡,開口道:“侯爺,張相公,陛下得知你們今日到建康,一早就讓奴婢們準備了,一會兒等你們離建康進了,朝臣們便會出城迎你們。”


    沈毅迴頭看了看張簡,有些苦惱:“果真來了。”


    張簡笑了笑,對孫謹說道:“孫公公,朝廷裏的諸公,多半是迎沈侯爺的,下官就不參與了,下官這就自己獨行進城,等明天一早,再進宮麵聖。”


    孫謹連忙搖頭:“張相公,陛下明詔,讓你們二人一起進城,接受百官迎接。”


    沈老爺哈哈一笑,看向張簡:“師兄也逃不掉。”


    張藩台苦著個臉,然後抬頭看了看天。


    “子恆,這會兒已經巳時了,等咱們到建康城門口,估計已經下午接近傍晚了。”


    沈毅也反應了過來,他看著孫謹,問道:“孫公公,天子下午出城,是不是不太妥當?是不是我與張師兄在城外住一晚上,明天一早抵達建康城下如何?”


    “陛下說了,不礙事。”


    孫謹笑著說道:“您二位隻管往前走就是,朝廷因為侯爺您迴建康的事情,已經議了好幾天了,這會兒保證給您安排妥貼。”


    說罷,他對著沈毅拱手道:“奴婢這裏先恭喜侯爺凱旋,奴婢還有事情安排,先告別二位。”


    沈老爺麵色嚴肅,正色道:“孫公公再一口一個奴婢,咱們之間的交情,可就沒法說了。”


    沈毅雖然不在建康,但是他很清楚的知道,高明已經退到二線了,這會兒不說跟這位內廷的大太監打好關係,至少不能讓人家姿態太低。


    不然,將來沒法處了。


    孫謹猶豫了一下,這才微微低頭:“侯爺您慢走,我先去安排沿途事宜。”


    沈毅這才微笑點頭,他也拱了拱手,笑著說道:“恭喜孫公公。”


    孫謹連忙低頭:“不敢,不敢。”


    說罷,孫太監帶著幾個小太監,由騎上馬往迴奔了。


    看著孫謹遠去的背影,張簡若有所思,笑著說道:“這位大太監,似乎比高公公,謙遜了不少。”


    “畢竟日子不久。”


    沈毅淡淡的說道:“再加上我現在功勞重,他才對我恭敬,將來是個什麽模樣,現在誰也不好說。”


    “畢竟日久才能見人心嘛。”


    說罷,沈老爺迴頭看了看身後的馬車,然後搖頭道:“朝廷在前麵等著,咱們也不好再慢慢悠悠的坐馬車進城了,還是換馬罷。”


    說到這裏,沈老爺歎了口氣:“按理說一場戰事完全勝利,才能算是凱旋,才有可能被百官迎接,如今北伐戰事未競,我已經被迎接兩次了。”


    “北伐可不是一場戰事。”


    張簡拍著沈毅的肩膀,微笑道:“照我說,迎你十次,也是應當的。”


    沈老爺沒有接話,眾人都換上了馬匹,騎馬奔向了建康城。


    到了快中午的時候,終於來到了建康城外十幾裏的地方,眾人又換了一身新衣裳,騎馬到了建康城外十裏。


    洪德天子,已經率領百官,在十裏亭下等候。


    沈毅等人跳下馬匹,與張簡一起,半跪在皇帝麵前:“臣山東巡撫沈毅,叩見陛下。”


    “臣山東布政使張簡,叩見陛下。”


    “臣薑明,叩見陛下…”


    眾人齊刷刷跪了一地。


    已經兩年沒有見到沈毅的洪德皇帝,看著跪在眼前的沈毅,心中百感交集,他還沒有來得及說話,就看到跪在地上的沈毅,對著跪在他身後老遠的一個年輕人招了招手。


    這年輕人猶豫了一下,才大著膽子,跪到了沈毅身後,低頭道:“淮安軍淩展,叩見陛下。”


    皇帝摸了摸下頜的胡須,多看了淩展一眼,然後上前,伸手把沈毅扶了起來,臉上掛滿了笑容。


    “兩年不見,沈卿辛苦了。”


    沈老爺麵色恭謹,微微低頭道:“隻是盡了些微末之勞,不足掛齒。”


    皇帝笑了笑,伸手虛扶:“都起身罷。”


    眾人這才站了起來,皇帝陛下又跟張簡說了兩句話,然後看向了沈毅身後的淩展,笑著問道:“你是淩將軍的兒子罷?”


    淩展說話都不利索了,低頭,聲音顫抖:“迴…迴陛下,是…”


    皇帝對著他笑了笑,然後伸手拉著沈毅的衣袖,朝著龍輦走去。


    “兩年不見,沈卿也有私心了。”


    沈老爺已經坐過一次龍輦,這會兒也不怯場,笑著說道。


    “他難得見一次陛下,自然要讓他在陛下麵前,混個臉熟。”


    皇帝沒有說話,拉著他上了輦駕,然後看向群臣百官。


    “諸卿。”


    皇帝陛下清了清嗓子。


    “大陳第一功臣,迴建康了。”


    文武群臣都麵色恭謹,紛紛低頭,聲音齊整,仿佛排練過一般。


    “陛下萬歲!”


    “沈侯威武!”


    “陛下萬歲!”


    “沈侯威武!”


    這章卡文卡了半天,主要是在考慮,建康城外的這段要不要寫,還是幹脆跳過,免得有水文之嫌,本來這段都準備棄了,猶豫了很久,還是寫出來了。


    還是要彰顯一下主角。


    另外,推薦一本老朋友,也是老牌曆史大神大羅羅的新書!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看一看,謝謝大家!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靖安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漫客1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漫客1並收藏靖安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