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裏真人,或者是朱裏真政權的崩潰,進度是比沈毅預料中還要慢上一些的,因為朱裏真人不僅在戰事上全麵潰敗,在經濟上也早就已經差不多崩潰了。


    北齊的很多軍隊,這一兩年時間都沒有拿到軍餉。


    在這種情況下,理論上來說,北齊軍隊早就應該潰敗,可是事實上,這些北齊軍隊一直到現在,依舊保持了相當程度的軍事素質以及服從性。


    甚至不少漢人,還在死心塌地的為朱裏真人出生入死。


    這就不得不提到一個概念了,那就是權力的慣性。


    朱裏真人主掌北邊七十多年,帶來了巨大的權力慣性,這種慣性導致了哪怕維持權力的根基驟然消失,但是因為巨大的慣性,七十年維係下來的權力並不會消失。


    一直到現在,朱裏真人的權力也沒有完全消失,不過隨著權力底座消失的時間越來越長,到現在,北齊內部終於出現了大問題。


    他們已經繃不住了。


    洪德皇帝拆開這份沒有拆開的情報,認真看了一遍之後,然後抬頭看向沈毅,微笑著說道:“沈卿怎麽看?”


    沈老爺站在皇帝麵前,微微欠身道:“陛下,所謂困獸猶鬥,如今齊人已經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這個時候咱們隻要維持現狀,北齊就會自然崩滅,沒有必要再有別的動作。”


    他頓了頓之後,繼續說道:“臣以為,可以傳令前線將士,繼續有序往燕都逼近。”


    皇帝點頭,他摸著下巴想了想:“既然前線王師不用特別大的動作,沈卿就不要再來迴奔波了,就跟在朕身邊。”


    他笑著說道:“陪朕泰山封禪之後,沈卿再去謀算燕都罷。”


    這個時候,對於皇帝來說,封禪泰山明顯是更要緊的事情,泰山封禪之後,天下正統重新確立,皇帝迴建康之後,剩下的事情,就要簡單很多的。


    皇帝都這麽說了,沈毅自然沒辦法多說什麽,再加上前線幾個主將現在也都能獨當一麵,他也的確沒有再動身趕到前線的必要,於是沈侯爺低頭應是。


    他迴頭看向身後的駱勇,開口道:“駱司正,你去通知前線各軍,以前該怎麽打還怎麽打,不可急功近利。”


    “凡有主動投誠的北齊軍隊,一律接納,但不要立刻收編,收繳兵器甲胄,看管起來。”


    駱勇低頭應是。


    皇帝陛下這會兒也在打量駱勇,他微笑道:“駱司正是建康人罷?”


    “是。”


    駱勇低頭:“臣是建康府人,但家不在城裏住。”


    “唔。”


    皇帝摸著下巴,微微點頭:“等北邊的事情安定下來,朕讓孫謹他們,給你弄個宅子,安置家裏人。”


    駱勇跪在地上,低頭叩首:“臣,叩謝陛下隆恩。”


    “不必多禮。”


    皇帝微笑道:“你先退下去罷,朕與沈卿還有事情商議。”


    “是。”


    駱勇起身,畢恭畢敬的退了下去。


    駱勇離開之後,皇帝陛下示意沈毅坐下,然後揉了揉自己的眉心,有些苦惱:“剛才陳靖進來跟朕說,南方幾個省有人生亂鬧事,甚至有造反的勢頭。”


    沈毅聞言一怔,隨即低聲道:“與北齊有關?”


    “大約是。”


    皇帝眯了眯眼睛,緩緩說道:“這幾年,北邊這幾個省賦稅或減或免,南邊幾個省就有人借著這個事情大做文章,今年朕派了幾個人到南邊富庶一些的地方去募捐籌款,又有人借此生事。”


    “這麽多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北齊清淨司在咱們大陳內部,也一定勢力不小,多半就是他們,在南邊鬧事。”


    沈毅想了想,隨即迴答道:“咱們大陳現在國勢愈好,這些跳梁小醜再怎麽鬧騰,也生不出大亂子,更不可能救得了北齊。”


    “朕已經下令讓各省都司以及臬司,鎮壓叛亂了。”


    洪德帝歎了口氣:“這個時候,主要就是缺錢,不然這些小亂子,朕都不會放在心上。”


    君臣二人又說了好些朝廷裏的事情之後,等到時間已經很晚,沈毅坐在皇帝麵前,想了想,開口道:“臣有一件事情,想要奏請陛下。”


    皇帝看著他:“你說。”


    “臣早年在淮安的時候,開辦了一個淮安學堂,教授學生術數雜學,以及天文物理,器械農事。”


    “至今,已經小有成效。”


    沈老爺沉聲道:“淮安學堂選拔良株,培育良種,將水稻與小麥的產量,都提升了近兩成。”


    “臣以為,這些法子可以在全國推廣,以造福天下。”


    “朝廷應當積極興辦農學,獎勵農事。”


    “在未來的京師,還可以籌辦講武堂,教授學生兵書武事,為朝廷培養人才。”


    皇帝陛下聞言,低頭考慮了一番,然後看向沈毅,緩緩說道:“沈卿,這講武堂的事情好說,你想辦就能辦起來,但是興辦農學…”


    他歎了口氣:“這地力終究有限,莊稼多長一成,就會多吃一分地力,不可能憑空長出來。”


    “即便本朝能夠多收成幾成糧食,也隻會虛耗子孫地力,朕以為不可取。”


    沈毅聞言,心裏有些無奈。


    不管從什麽角度來說,洪德帝都可以說是一個開明的皇帝,但是畢竟是這個世界土生土長的人,他的思維模式,還有眼界見識,都不夠廣闊。


    當然了,他說的話也是有一些道理的,在工業化肥沒有出現之前,糧食產量的提升,一定是有局限性的。


    沈老爺想了想,迴答道:“陛下,培育良種,地力不失的情況下,多收成幾成,不會是什麽問題,至於地力…”


    “隻要能夠堅持獎勵農學,將來未嚐沒有提升地力的法子。”


    洪德帝歎了口氣:“天下盈虛有數…”


    “罷了。”


    皇帝對著沈毅笑了笑:“沈卿堅持要辦,那就辦就是,過兩年朝廷錢糧輕鬆了,就籌辦這件事,到時候專設幾個官職就是了。”


    沈老爺這才鬆了口氣,低頭拱手:“陛下英明。”


    …………


    幾日之後,皇駕到達濟南府。


    這是皇帝陛下第一次到這座山東府城,在一眾臣子的陪同下,在濟南城裏四處遊玩,興致很高。


    而與此同時,北邊的昭武皇帝,已經焦頭爛額。


    大將軍郎琰跪在昭武帝麵前,低頭叩首道:“皇上,禁軍叛亂已經鎮壓,叛亂將領已經全部伏誅,請皇上放心。”


    昭武帝劇烈的咳嗽了兩聲,然後抬頭看著自己的舅舅,半天沒有說話。


    過了很久之後,他才聲音沙啞的開口說道:“諾勇這會到哪了?”


    郎琰低頭道:“迴皇上,諾勇已經在迴燕都的路上了,估計兩三天就能到燕都。”


    昭武帝閉上眼睛,繼續聞到:“宣府三衛那裏呢?”


    “南賊薛威所部,正在襲擾宣府三衛,不過宣府三衛應該能夠支撐的住,皇上不必擔心。”


    “不必擔心…”


    皇帝“嘿”了一聲,抬頭望天:“淮安軍現在,是個什麽動向?”


    “淮安軍淩肅與蘇定所部,在緩緩逼近,不過速度很慢,一年半載,都不一定能打到燕都。”


    昭武帝麵無表情:“等諾勇到了,舅舅跟他合議,準備退出關內罷。”


    郎琰抬頭看著昭武帝。


    “皇上,您…”


    昭武皇帝臉上看不出表情。


    “朕與燕都共存亡。”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靖安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漫客1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漫客1並收藏靖安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