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殿下。”


    端本宮,也就是東宮之中,有人跪伏在太子李容麵前,低頭行禮。


    “沈侯,應該是於昨天,悄悄離開了京城。”


    “應該?”


    太子殿下陰沉著臉,冷聲道:“這種事情,你跟孤說應該?”


    這匯報之人擦了擦額頭的汗水,低頭道:“太子爺,您也知道,沈侯明麵上無有職位,但是暗地裏有個邸報司在他的掌握之中,再加上他身邊還有一些軍中出身的斥候藏著,想要追蹤到他的蹤跡…”


    “實在是不容易…”


    這人咽了口唾沫,低聲道:“就這個消息,還是卑職們多方打探到的,有老百姓見到有一行數十精騎離開了京城,卑職們猜測就是沈侯爺一行人…”


    “猜測,猜測!”


    太子殿下勃然大怒。


    “你們真是一群廢物,一群廢物!”


    這人戰戰兢兢,不敢說話了。


    太子爺發了好大一通脾氣,才惡狠狠的看了一眼報信的人,咬牙切齒:“滾!”


    這人連忙倉皇退出了東宮,太子則扭頭看向一旁的一個留著兩撇小胡須的中年人,低聲道:“舅父…”


    太子的生母並不是孫皇後,但是這會兒能讓他稱為舅父的,隻可能是孫家人。


    孫皇後的兄弟,孫宗昌。


    也就是洪德帝的小舅子。


    孫家紮根在建康,也就是現在的南京,因此當初朝廷搬家的時候,孫家並沒有搬過來,洪德帝的親娘舅以及幾個表兄弟們,都沒有過來,依舊被洪德帝留在了南京。


    跟過來的,就是孫皇後的幾個兄弟,以及孫皇後的父母親了。


    “殿下。”


    孫宗昌臉色也不太好看,輕聲道:“如果沈侯離開了京城,並且往密雲去了,那麽不用多想,一定是去密雲調淩大將軍所部的兵馬了。”


    “淮安軍兵強馬壯,戰鬥力原本就勝過禁軍一些,現在禁軍兩位大將軍之一的孟煉孟大將軍,當初也是在沈侯麾下北伐,立了功勞,後來才成功主事禁軍…”


    “再加上禁軍之中的不少將領,都是跟過淮安軍的。”


    “單憑沈侯的威望,恐怕就能鎮住他們…”


    這一點,這位國舅爺並沒有說錯什麽。


    當初沈毅北伐的時候,最早是帶著沿海都司的兵馬在淮安駐紮,那個時候最初的一批淮安軍不過兩萬多人而已。


    後來數年時間裏,淮安軍一擴再擴,等到拿下燕京的時候,沈毅麾下的淮安軍已經是超過二十萬人的龐然大物!


    而在這一次次擴軍中,有好幾次都是洪德帝直接派遣禁軍,充入淮安軍中。


    後來,朝廷穩固之後,沈毅麾下的淮安軍鎮守邊關,但是原先禁軍出身的那些人,大部分還是迴歸了禁軍的。


    因此,沈毅的淮安軍人數,雖然被削弱過,但是他本人在禁軍之中的威望依舊很重。


    畢竟大陳南渡七十年時間,少有勝仗,近幾十年來更是隻有沈毅打過勝仗,那麽這就會造成一個必然形成的結果。


    那就是,整個大陳軍方,近十幾二十年,不管是什麽軍隊出身的武將,隻要是立過重大戰功的,那麽一多半都是沈侯的舊部!


    洪德帝與沈侯之間,能夠和睦相處,未必沒有這個層麵的原因。


    一個沈七郎,就是半個大陳軍方!


    而且還是比較能打的那一半。


    這個時候,沈毅要是離開了京城去調兵,恐怕整個京城都很快會被他控製住。


    聯想到皇帝陛下前不久下的賜婚聖旨…


    孫宗昌低聲道:“殿下,且不說沈侯會不會動刀兵,單說他在燕京經營了十幾年,整個北直隸上下到處都是他的門生故吏,若是身後動手相幫吳王,咱們恐怕一點機會都沒有了。”


    “那怎麽辦!”


    太子殿下的情緒有些失控了。


    他低吼了一聲之後,坐在自己的位置上,拿起茶杯的手都微微顫抖了。


    “那還能怎麽辦…”


    太子殿下握緊拳頭,聲音充滿了悲憤:“怪隻怪,父皇太過偏心!”


    “孤這大半年來監國理政,可以說是戰戰兢兢,生怕做錯哪怕一件事情,可是父皇還是…還是…”


    孫宗昌站在太子身後,低聲道:“殿下,我以為陛下不一定屬意吳王。”


    太子殿下有些沮喪:“父皇親自開口,召老四迴來的…”


    “那是因為,沈侯的影響力太大了。”


    國舅爺低聲道:“在先前很長一段時間裏,殿下都絕難見到陛下,但是沈侯爺卻隨時可以見到陛下,陛下難免會受其影響。”


    “因此…”


    孫宗昌輕聲說道:“隻要解決了沈侯,殿下的危機就可以迎刃而解了。”


    “解決沈侯?”


    太子咬牙切齒:“怎麽解決他!怎麽解決他?”


    “殿下,如果陛下真的要改立太子,您現在唯一能做的,就是逼宮嗣位,但是這麽做風險太大,一個不好,就會給朝廷,給陛下一個廢太子的理由。”


    “而對沈侯動手,則不會…有這個風險。”


    他看著太子,低聲道:“沈侯功高震主,早已是人盡皆知的事情,這麽些年來,陛下未嚐不想處理掉這個隱患,隻是陛下顧及名聲以及沈侯自身的勢力,遲遲不曾動手而已。”


    “如今,沈侯不在京城,正是殿下的好機會。”


    “沈侯的家裏人…可都還在城裏,尤其是沈侯家的大女兒。”


    “沈侯爺是個重感情的人,隻要控製住了沈侯府,他一定會就範…”


    “到時候,京城就是殿下您在控製局麵,吳王即便迴來,也沒有什麽用處了。”


    太子殿下瞪大了眼睛看著這個“舅舅”,他幾乎是失聲道:“你瘋了!”


    “殿下,我沒瘋。”


    孫宗昌靜靜的說道:“您也知道,古來廢太子無有一個有好下場,您不想被廢,就隻有兩個選擇,一是逼宮,二是逼沈。”


    “而後者…哪怕事敗。”


    孫宗昌壓低了聲音,開口道:“那也隻是殿下這個監國想要清理權臣,重整朝綱,便是放到朝廷上說,殿下也是有理的。”


    “陛下很難因為您對沈侯一家動手,就下旨廢太子,那樣天子體麵就不再了。”


    “天家…是高於沈家的,從君臣之份上來說,殿下乃是半君,殿下對沈家動手,沈家應該自請其戮才對!”


    “你瘋了,你真的是瘋了…”


    太子看著孫宗昌,咬牙道:“你也說了,沈侯隨時能夠控製京城,眼下他就在城外,咱們若是動了他的家裏人,給了他借口,說不定一夜之間,就改朝換代了!”


    “所以要賭。”


    孫宗昌低聲道:“沈侯若是有心自立,十幾年前他就可以自立,他不會有這個心思的…”


    “殿下,事情很明朗了。”


    “不對沈家動手,咱們就隻能進宮,去尋陛下,請求陛下提前殯天了…”


    “吳王迴京之前,一定要做成這件事,隻要殿下即了帝位,沈侯也要乖乖做殿下的臣子。”


    太子殿下癱坐在椅子上,額頭上滲出汗水,臉色也變得蒼白起來。


    這件事,對於一個二十歲都不到的娃娃來說,實在是…


    太大太大了。


    ………………


    密雲大營之中。


    沈侯爺坐在主位上,看著淩肅,緩緩說道:“京城形勢有變,淩將軍…要做好大陳的定海神針。”


    淩肅起身,畢恭畢敬行禮道:“一切聽從沈公您的安排!”


    “我暫時沒有什麽安排,但是淩將軍要時刻注意燕京城外的禁軍,一旦禁軍有什麽異動,你們也不能遲疑,要直接動身趕往燕京,聽候我的將令。”


    淩肅麵色嚴肅:“末將遵命!”


    他說完這句話之後,抬頭看著沈毅,問道:“沈公,京城禁軍人數頗多,是不是再從蘇將軍那裏調一些人過來給末將?”


    “不必。”


    沈老爺微微搖頭,輕聲道:“再調人過來,旁人該以為我要謀逆了。”


    “按我的吩咐辦就是。”


    沈老爺微微眯了一下眼睛。


    “這燕京…”


    “翻不了天。”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靖安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漫客1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漫客1並收藏靖安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