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毅應下來之後,這位大太監便點了點頭,默默迴宮裏伺候皇帝去了。


    看著高明慢慢走遠的背影,沉毅心裏也頗為感慨。


    旁人不知道,高明跟許複這一對異姓叔侄是怎麽來的,但是沉毅這個當事人卻是一清二楚。


    可以這麽說,當初這兩個人,是完完全全因為利益關係走到了一起,成為了莫名其妙的叔侄關係。


    而許複,也是憑借著這一層明麵上的關係,拿到了皇商的身份,開始了他的發跡人生。


    不過這幾年來,許複按照沉毅的吩咐,一直把高明當成親叔叔來對待,不管他心裏到底是怎麽想的,逢年過節該給的禮一直沒有斷過,偶爾約高明出來吃飯的時候,也是禮數周全,一口一個叔父稱唿著。


    太監無子,可能這位內廷的大太監,也的的確確動了些真感情罷。


    不過高太監這一次主動給許複好處,主要原因還是琉璃廠辦的很好,不僅給宮裏帶來了大筆收入,還幫著朝廷弄出了望遠鏡。


    雖然這玩意兒,是沉毅一手主導的,但是沉老爺隻是個甩手掌櫃,幾乎所有的事情,都是許複在做,許複在忙。


    而許複,在皇帝那裏,除了是跟沉毅綁定之外,也是跟高明綁定的。


    許複事情辦得好,高太監的地位就穩固了不少。


    最起碼短時間之內,不會被後起之秀孫謹給衝擊到了。


    感慨了一番之後,沉毅才搖了搖頭,離開了德慶宮。


    不過這一次,他沒有直接迴家裏去,而是去兵部轉悠了一圈,先是拜訪了一下兵部的三個堂官,然後迴武選司看了一眼。


    現在代管武選司的,是武選司員外郎鄭嶺,因為是沉毅提拔上來的,他見到了沉毅之後,表現的極為熱情謙恭,還一定要請沉毅吃飯,被沉老爺以事情多為理由拒絕了。


    在兵部晃悠了一圈,鞏固了一下自己的地位之後,沉毅又走到了中書門口,猶豫了一下之後,還是沒有進去。


    他本來,是應該見首相陳靖一麵,跟他說明說明情況的,畢竟他出發之前,宰相也抽空見了他一麵,不過想到陳靖那廝對自己的態度,以及想要讓自己去對抗皇帝的惡行,沉老爺撇了撇嘴之後,沒有進中書,而是迴家睡覺去了。


    他陳平安不來請沉毅,沉老爺絕不去見他!


    次日一早,不用上班的沉老爺,還在家中睡覺的時候,幾位宰相就被皇帝請到了甘露殿議事。


    】


    皇帝陛下坐在帝位上,瞥了一眼坐在下首的五個老頭,咳嗽了一聲之後,開口說道:“諸公,前幾天趙大將軍匆匆趕迴建康,見了朕一麵,諸公想必也都知道了,不過趙大將軍跟朕說了什麽,諸公估計不太清楚。”


    “今天請諸公來,就是為了議一議這件事情。”


    皇帝緩緩說道:“近來,齊人異動頻頻,淮河以北的齊兵越來越多,據情報,已經有十四五萬人。”


    “他們隨時有可能,越過淮河。”


    “趙大將軍說,淮河水師的兵力不足,他請求朕,把在鬆江府集訓的兩萬沿海都司將士,暫時借調到淮河邊上,替淮河水師,守衛其中一截河段。”


    “以減輕淮河水師的壓力。”


    說完,皇帝陛下先給這場會議定了調子:“朕,已經答應趙大將軍了。”


    他看向幾個老頭,緩緩問道:“諸公可有什麽不一樣的想法?”


    聽到皇帝這兩句話,幾位宰相心裏,或多或少都有一些無奈。


    好家夥,你都應下來了,還問我們有什麽意見,難道要中書封駁聖旨不成?


    雖然中書的確有這個權力,但是基本上沒有哪個宰相會動用,大家主要還是以勸服為主。


    畢竟,誰也不想用自己的身家,去挑戰皇帝陛下的脾氣。


    於是乎,五位宰相一時間都沒有說話,過了片刻之後,身為首相的宰相陳靖,才緩緩站了起來,他先是對皇帝陛下拱手,拍了一句馬屁。


    “陛下聖明。”


    隨即,陳老頭話鋒一轉,繼續說道:“不過,老臣以為,沿海都司的將士們,這幾年雖然剿倭卓有成效,也立下了不少功勞,但是與北齊的兵,或許還有一些差距…”


    “讓他們支援淮河水師,自無不可,不過是不是交給趙大將軍統一指揮調度為好?這樣才能夠進退一體,不至於顧此失彼…”


    皇帝坐在帝座上,皺眉道:“陳相的意思是,趙大將軍的想法錯了?”


    趙祿是前線的大將,而陳靖從來沒有掌過兵,甚至沒有在兵部待過,自然沒有發言權,他有些尷尬的咳嗽了一聲,開口道:“陛下,老臣沒有帶過兵,自然不敢說安平侯錯了,不過老臣覺得,這件事情非同小可,也不能僅憑趙大將軍個人的想法…”


    他抬頭看向皇帝,開口問道:“陛下是不是…請都督府還有兵部的幾個堂官,一起來議一議為好?”


    “他們又沒有跟齊人打過仗,懂得什麽?”


    皇帝有些不耐煩的擺了擺手,開口道:“朕覺得,淮河水師拱衛大陳邊境數十年,趙大將軍也已經守衛淮河十幾年了,自然不會有錯。”


    “事情,就這麽辦罷。”


    皇帝打了個嗬欠,懶洋洋的說道:“迴頭,朕讓人擬了旨,下發中書,諸公蓋了印,立刻下發下去辦罷。”


    “軍情如火,不能耽擱了。”


    說完,皇帝掃視了一眼五個老頭,目光炯炯。


    這會兒就隻有陳靖一個人站著,他迴頭看了一眼自己的四個同事。


    四個“同事”都默不作聲,不敢說話。


    於是乎,陳相隻能歎了口氣,默默低頭拱手道:“陛下…聖明。”


    另外四位宰相,這才紛紛站了起來,齊刷刷的拱手行禮:“陛下聖明。”


    於是乎,這個幾乎有些荒唐,而且不怎麽“靠譜”的決議,在皇帝近乎胡攪蠻纏之下,順利的在中書通過。


    並且,很快從中書印發,再由中書印發兵部,然後聖旨連帶著兵部文書,以六百裏加急的速度,一起火速發往了鬆江衛大營。


    與此同時,皇帝陛下下令都督府和兵部,商議沿海都司要防守的具體河段。


    而身為事件主角的沉老爺,此時剛剛起床,坐上了馬車,出了家門。


    沉家的馬車,離開了沉宅之後,一路出了建康城,最後在城外已經更名“琉璃廠”的莊園門口停了下來,一身布衣的許複,畢恭畢敬的站在門口,迎接沉毅,見沉毅下來之後,他立刻上前行禮,微微躬身道:“公子。”


    沉毅對著他擺了擺手,示意不用多禮。


    走進了琉璃廠之後,沉老爺開門見山的說道:“上次給你寫信,讓你多弄一些望遠鏡出來,現在弄出多少個了?”


    許複微微低著頭,開口道:“公子,東西不難做,鏡片跟木框,都能夠做得出來,就是這鏡片,打磨起來很費時間…”


    他頓了頓,繼續說道:“而且調起來,也很費時間,現在比較好用的望遠鏡,隻有十來個…”


    “後麵,我會讓人盡快趕製…”


    “十來個也差不多了。”


    沉毅鬆了口氣,開口道:“全部裝進盒子裏,等會我帶走。”


    許複點頭應是。


    沉毅想了想,又說到:“盡量多做一點出來,再讓人專門研究這個,看的越遠越好。”


    許複點頭,開口道:“公子放心,我已經找了二三十個匠人,專門琢磨這個了。”


    沉老爺點了點頭,拿起了其中一個望遠鏡看了一眼。


    雖然依舊沒有另一個世界的望遠鏡那麽好使,但是比起他給皇帝看的第一代望遠鏡,已經好了非常多了。


    很快,十幾個望遠鏡,就被裝進了沉毅的馬車裏。


    搞定了這些望遠鏡鏡之後,沉老爺摸著下巴,又開始琢磨了起來。


    “現在,還缺大量的火藥,以及火炮,這些都是內廷兵仗局下屬火藥司才有……”


    “這一次,皇帝趕鴨子上架,這火藥…”


    沉老爺有些忿忿不平。


    “非得多給我一些不可!”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靖安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漫客1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漫客1並收藏靖安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