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到沈毅之後,皇帝按捺了兩天的激動之心,終於顯露了出來。


    他看著沈毅,緩緩說道:“這一次,對於大陳來說,是難得的機會。”


    北齊的那位皇帝,沈毅是知道的,據傳已經臥病在床數年,而且近幾年的朝會,已經統統罷朝,不再參與。


    不管是燕都的朝堂還是坊間,都有在傳這位北齊皇帝命不久矣的消息。


    可惜的是,這個消息,在四五年前就開始傳,一直到現在,北齊的那個皇帝就是病而不死,依舊堅挺的活著。


    聽到皇帝這麽說,沈毅坐在小墩子上,認真的想了想,然後看向皇帝,微微欠身道:“陛下,您說的…有確切情報麽?”


    “沒有。”


    皇帝有些無奈的說道:“這種事情,齊人如果能把消息給泄露出來,那燕都上下,就真是千瘡百孔了。”


    “不過,北齊那個趙皇帝生病,是的的確確的事情,不會有假。”


    皇帝緩緩說道:“他近兩年,一直躲著不見人,很難知道他現在到底是個什麽狀況,不過今年,淮河沿線雖然衝突不小,但對於兩國而言,也隻能說是小打小鬧,不傷及根本。”


    說到這裏,皇帝嗬嗬笑道:“可是打著打著,齊人竟真的急了。”


    “這就有意思了。”


    皇帝陛下手摸著下巴,開口道:“齊人這一次,增兵淮河十萬人,看起來聲勢浩大,但絕對是不夠他們南下的。”


    “不要說沿淮二十萬人。”


    皇帝沉聲道:“就算是三十萬人,也不夠他們南下。”


    皇帝陛下這番話,說的相當有底氣。


    因為六十多年時間過去,雙方對於彼此的力量,早已經知根知底,雙方很清楚,彼此手裏有多少兵力,能動用多少兵力。


    所以,早在十年前就有人篤定,說北齊南陳南北兩朝的局勢,將會長時間存在,因為雙方,實在是誰都奈何不了對方。


    皇帝陛下低頭抿了口茶,繼續說道:“那個趙皇帝,明知道派兵淮河無用,但他還是增兵淮河,那麽用意就不難猜了。”


    皇帝看著沈毅,笑著說道:“不管是不願意看到我大陳出現可以替代淮河水師的邊軍,還是他臨了之前,想給大陳來一記狠的…”


    “總之…”


    皇帝微笑道:“他心裏是急了的。”


    北齊的皇位繼承情況,非常複雜。


    因為北齊的皇室不是漢人,因此從來不是漢人的宗法製,皇位並不是由嫡長子繼承。


    他們奉行的是狼群模式,強者為王。


    哪怕是齊人入關立國之後,曆代皇帝也都是由上一任皇帝在諸皇子之中擇強而立,所謂“擇強”,就是要諸皇子相互競爭,這種競爭非常激烈,鬧到紅了眼,見血也是常事。


    這種傳位模式,自然是有好處的。


    在國家政體穩固的情況下,這種製度有利於國祚延續,有利於提升君主的“質量”。


    但是這種製度,並不利於政體穩固。


    因此,六十年來,每一次北齊皇權傳遞的時候,都會產生一係列的動蕩,最起碼要持續數年時間,一直到新皇徹底坐穩帝位之後,才會慢慢平穩下來。


    所以,如果是北齊皇帝大限將至,那麽他突然對淮河增兵,就很好理解了,想給對岸的南陳來一記狠的,以讓南陳吃痛之下,老實一段時間。


    沈老爺思索了片刻,微微低頭,開口道:“陛下,不管齊人內部如何動蕩,他們增兵淮河,對於淮河防線來說,是非常大的壓力。”


    “嗯。”


    皇帝走到沈毅麵前,伸手拍了拍沈毅的肩膀,笑著說道:“如果你這幾個月,在淮安府沒有打好,或者是吃了虧,麵對齊人增兵,朕隻能讓趙祿暫時接手你的淮安防線,再讓禁軍支援趙祿。”


    “現在,你在淮安打的很好。”


    皇帝微笑著說道:“朕跟朝廷裏的那些大臣們,也就有話可說了,即便齊人再怎麽增兵,朕也依舊能保證,淮安防線不會換人。”


    “另外…”


    皇帝開口道:“淮安府正南,有一支禁軍駐紮,屆時淮安防線若被齊人猛攻,朕就把這支禁軍調給你使用。”


    皇帝目光裏,帶著難以掩飾的興奮。


    “這是齊人最後的反擊了。”


    他沉聲道:“扛過了這一迴,這些齊人散去,朕…”


    皇帝陛下深唿吸了一口氣,握了握拳頭:“朕說不定,就立刻可以著手,揮師北上了!”


    從洪德六年親政,一直到現在洪德十一年秋,五年多近六年的時間裏,皇帝心心念念北伐,但是卻一直隻是在為北伐做準備,尚且沒有實質性的動作。


    他畢竟也隻是一個二十歲出頭的年輕人,麵對已經霸蠻了一甲子以上的北齊,再如何雄心壯誌,心裏也難免有些犯怵的。


    但是,現在的皇帝陛下,真的看到了北伐的曙光,北伐的希望!


    看著滿臉興奮的皇帝陛下,沈毅沉默了一會兒,低聲道:“陛下,齊人這個當口增兵淮河,一旦打起來,說不定就是兩三年的大戰,屆時,朝廷該如何才能拔除趙閥呢?”


    在沈毅看來,北伐之前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徹底清理掉趙閥!


    不止是要把趙家人趕出淮河水師,更是要徹底改造淮河水師,把趙閥留下來的遺毒,給徹底清理幹淨才行。


    因為現在的趙閥,基本上已經完全處於類似“諸侯”的狀態了。


    說的再直白一些,對於現在的趙閥來說,生存是它的唯一目標,而其他的事情,都要往後排一排。


    可是北伐,對於“它”來說並不是一件好事情,因此即便它按照朝廷的意誌北上伐齊,多半也不會取得什麽好結果。


    甚至在沈毅看來,如果讓趙閥參與進這場北伐之中,那麽北伐的成功率,將會無限接近於零。


    聽到沈毅的這個問題,皇帝先是愣了愣,然後摸著下巴,思索了許久,微微皺眉:“沈卿,你的想法呢?”


    “齊人增兵淮河,朝廷就不能隻幫沿海都司,不幫淮河水師。”


    沈毅有些無奈的開口說道:“不然,如果淮河水師處處失守,那麽北齊將會大範圍穿過淮河南下,那時即便朝廷有能力駐守各地,慢慢把齊人趕出去,對於各地百姓來說,也是滅頂之災了。”


    沈毅皺著眉頭說道:“可是這樣一來,趙閥又成了碰不得,摸不得的刺蝟。”


    六十年來,每一次北齊來犯,趙家在陳國的地位,就要往上抬一抬,皇帝也會非常自然的賞他們家一些東西。


    比如說洪德七年的時候,前線打仗,趙家的女兒在雞鳴寺把沈毅這個新科進士給打了一頓。


    那個時候,哪怕皇帝再如何年輕氣盛,最後也沒有責罰趙家人,而是親自下場補償沈毅,做了個和事佬,把這件事情接了過去。


    時候,趙大將軍戰敗迴朝,皇帝陛下也隻能捏著鼻子,封賞這位趙大將軍。


    聽了沈毅的話之後,皇帝若有所思,他揉了揉自己的眉心,開口道:“沈卿說的不錯,是朕想的少了。”


    他看著沈毅,問道:“沈卿可有什麽想法?”


    沈毅微微低頭,開口道:“陛下,臣的想法是,目前大陳處於防禦階段…”


    “這個階段,估計一年到兩年時間。”


    “之後,就可以考慮反攻。”


    “現下敵人增兵淮河,朝廷一時半會,的確不能動淮河水師,甚至還要派兵幫他們守邊。”


    “不過,這是一時的。”


    沈老爺低著頭說道。


    “撐過這一波之後,臣希望陛下能夠下定決心,一鼓作氣,把趙家徹底從淮河水師之中拔掉,否則…”


    沈毅抬頭看了看皇帝,深唿吸了一口氣之後,再一次低下頭:“否則,就算北齊的那個皇帝突然崩了,北齊朝廷大亂,有趙閥在。”


    “我大陳恐怕也很難把握住這種天賜良機!”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靖安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漫客1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漫客1並收藏靖安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