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眼前的沉毅,薑尚書沉默了許久,才默默歎了口氣。


    “罷了,兵部會全力幫你,不過有些事情老夫要提前說清楚。”


    他咳嗽了一聲,正色道:“兵部全力支持淮安,是看在你沉子恆為國守土,為國定疆的份上,跟老夫的私名沒有任何幹係!”


    他捋著自己的胡須,看著沉毅。


    “老夫都這把年紀了,半截身子入土,早已經過了求名求利的年紀了。”


    朝廷裏能做到大九卿的位置上,幾乎個個都是聰明人,薑老頭雖然看起來普普通通,似乎也沒有什麽心眼,但是往往這種人,看事情看的通透。


    如果沒有任何外在因素的幹擾,隻是沉毅這麽個司官過來跟他要東西,薑尚書多半是不會給的,最起碼不會給的這麽痛快。


    他需要足夠的好處。


    當然了,這裏說的好處,非是錢財美色這些看得見的東西,而是政治利益,需要沉毅付出一些政治利益給他,他才會點頭答應。


    但是現在,沉毅在淮安抗齊進行的如火如荼…再加上朝廷內部,經過皇帝的數次整頓,以及首相陳靖的態度轉變,伐齊似乎已經成了必然。


    而皇帝陛下,對於沉毅的支持,更是肉眼可見。


    這種時候,沉毅跟薑老頭提要求,他沒有什麽迴絕的餘地,不過答應下來歸答應下來,理由還是要說的光偉正一些,這樣他薑尚書的美名,才能傳的更廣一些。


    而且…


    這老頭最後一句話,似乎意有所指。


    沉毅站在原地,想了想之後,開口問道:“堂尊,淮安現在正是缺人手的時候,不知道堂尊,可有什麽良才推薦?”


    薑尚書說他自己老了,已經過了求名求利的年紀,他今年已經年過六十,的確是老了,但是他還有後人,他的後人還很年輕,還需要名利傍身。


    薑老頭聞言,笑嗬嗬的拍了拍沉毅的肩膀。


    “子恆啊。”


    他看著沉毅,微笑著說道:“老夫手裏,也沒有什麽可用的人才,諸子也都不爭氣,不過承蒙陛下厚愛,前兩年給老夫的一個孫兒蔭了個七品的散官。”


    “老夫這孫兒,沒有什麽大本事,但是為人還算敦厚,做起事情來也踏實,如果淮安那裏,確缺人手,就請子恆把他帶到淮安去,給他安排個差事。”


    說到這裏,老頭連忙說道:“子恆不要誤會,老夫讓孫兒去,絕非是讓他升官發財去的,隻是他二十多歲,現在還沒個定處,每日遊手好閑。”


    “隻求子恆能給他些事情做,讓他定定心。”


    聽到薑尚書這番話,沉老爺頗有些詫異。


    不是詫異這老頭給自己的孫兒鋪路。


    畢竟鋪路這件事情,再正常不過,張簡的祖父張敬,從宰相的位置上退下來之後,還在孜孜不倦的給自己的寶貝孫子鋪路。


    另一個世界裏,名相富弼也曾經寫信給自己的好大兒鋪路,那封寫了“此亦乞丙去”,請求托付之人閱後即焚的書信,還被保存了下來,成了流傳千古的《兒子貼》,被不知道多少人圍觀。


    讓沉毅詫異的地方在於,以薑老頭的“江湖地位”,他大可以給自己的好大孫安排到別的好差事…


    淮安…是戰場啊。


    想到這裏,沉毅對著薑簡笑了笑:“堂尊,薑公子如果想做事情,淮安確有一些差事給他做,隻是淮安畢竟是戰場,如果前線防禦不穩,淮安城都有可能失落。”


    “太危險了。”


    他對著薑簡微笑道:“堂尊確定,要把薑公子安排到淮安去?”


    薑老頭微微歎了口氣:“老實說,此非是老夫所願,是那小子聽說了淮安前線,數次與齊人激戰,這兩個月已經多次來找老夫,求老夫把他安排到淮安去。”


    “年輕人,一腔熱血,勸也勸不住。”


    他抬頭看著沉毅,嘴唇動了動沒有出聲。


    片刻之後,他還是咬了咬牙,開口道:“子恆,他非要去替國家盡點力,老夫也攔不住他,隻能讓他去,他真去了淮安,子恆也不要把他當成是兵部尚書的孫兒,隻把他當成常人就是。”


    “他若是不幸,死在了淮安。”


    老尚書歎了口氣,開口道:“那就是他求仁得仁,我們薑家上下,絕不會找子恆你的麻煩。”


    沉毅想了想之後,就點頭答應了下來。


    帶個兵部尚書的孫子去前線…


    還是很劃得來的。


    畢竟大孫子在前線,後方的薑老頭,無論如何也會對淮安多上點心,送物資,批條子的時候也會快一些。


    至於這位大少爺的安排…


    那也很簡單。


    搞後勤嘛。


    隨著淮安軍的人數越來越多,後勤機構的建設也很關鍵,目前的後勤,很大一部分是靠著許複他們在幫忙,也是很缺人的。


    見沉毅點頭答應,薑尚書不知道是喜是憂,他沉默了一會兒,對著沉毅拱手道。


    “子恆,我薑家孫輩,隻此一個堪造之材…”


    沉毅皺了皺眉頭:“堂尊,您要是這麽說,下官就不能帶薑公子去淮安了。”


    薑老頭搖頭,對著沉毅笑了笑。


    “老夫的意思是,希望子恆能夠多教教他。”


    “他若是闖不出來,老夫哪天沒了,薑家立時就要敗落了。”


    這種情況並不奇怪。


    這個時代,科舉才是立國之本,可科考這玩意兒,很多時候需要天賦加上努力。


    而大多數二代三代,太安逸了,不太願意努力。


    而且也未必有天賦。


    比如說趙昌平的兩個兒子,趙幽州,趙薊州。


    兩個人都是中人之資,老大致力於科考二十年,至今依舊是秀才。


    老二更是吊兒郎當,根本不可能科考。


    這種就是典型的後繼無人,因此趙尚書隻能把心思,放在了女婿宋應身上。


    薑尚書大約也是這麽個情況。


    因為他跟趙昌平一樣,都是“寒門”科考出身,一輩子大多數時候,都在拚搏上進,沒有時間精力,去整頓家風,也沒有時間,去教育孩子。


    沉毅若有所思,微微點頭。


    “堂尊放心,薑公子隻要肯用心,一定能在淮安學到很多東西。”


    “也未必要從下官身上學一些什麽。”


    一老一少兩個人,在兵部衙門的班房裏聊了很久。


    一直到下午,沉毅才告辭離開,薑簡親自把他送到了兵部衙門門口,兩個人笑眯眯的拱手作別。


    等到薑老頭轉身迴了兵部,沉毅也默默轉身,迴頭看了一眼身後的兵部衙門。


    他微微低眉,小聲咕都了一句。


    “不知這老頭,到底有幾個可造的孫兒。”


    念叨完這一句,他默默轉身,兩隻手攏進了袖子裏。


    不管這老頭,有多少個孫兒。


    他願意讓孫子去淮安,就說明,大九卿之一的兵部尚書薑簡,已經徹底公開站隊,站到了北伐派的這邊。


    再準確一些,是站到了沉毅這邊。


    這是一個好消息,說明朝廷的風向轉變,已經不僅僅限於“態度”,有一些人已經有所動作,開始下注了。


    雖然一個薑簡不太夠用,但是這對於北伐,對於淮安軍來說,已經是個很好的開頭了。


    帶著這些念頭,沉老爺坐著馬車,迴到了家裏。


    迴到家裏之後,帶了一下午孩子,一天時間悄然過去。


    次日,沉毅還沒有睡醒,青兒便敲響了他的房門。


    “公子,家裏來客人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靖安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漫客1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漫客1並收藏靖安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