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相坐在皇帝對麵,小心翼翼的看了看自己對麵,斜靠在軟榻上,看起來已經非常虛弱的皇帝陛下。


    他猶豫了一下,問道:“陛下,南朝小皇帝,自親政以來,便開始一心北伐,這個時候派使者過去,怕說不動他。”


    皇帝因為有些冷,緊了緊身上的衣服,一旁的太監立刻會意,給他取來了毯子蓋在身上,皇帝陛下也不顧自己的形象,把毯子披在自己身上,看向嚴禮。


    “年輕人不懂事,是這樣的。”


    “他父親早年,也是如此。”


    皇帝陛下咳嗽了一聲,才緩了過來,開口道:“不過南朝朝廷裏,非是他一個人說了算…”


    說到這裏,他頓了頓,自嘲一笑:“就像本朝,很多事情,也不是朕一個人說了算。”


    皇帝深唿吸了一口氣之後,幽幽的說道:“永安二十九年,朕嫁出雲公主與他的時候,他不是也不同意?但是南朝的太後孫氏,卻同意了。”


    皇帝陛下麵色平靜,開口道:“傳朕的旨意,讓周世忠跟南人狠狠地打幾仗,同時派遣使者,去建康議和,與南陳約為兄弟之邦,以淮河為界,永不相犯。”


    聽到這句話,就連嚴相這個宰相,也忍不住有些吃驚。


    因為這個說法,是大齊從來沒有過的說法!


    從六十多年前,太祖皇帝入主中原以來,大齊的願望就一直是一統天下,入關之後的二三十年時間裏,北齊對於南陳的征伐,從未停止過哪怕一年時間。


    哪怕後來,有些打不動了。兩國停戰,但是也從來沒有過約為兄弟之邦的說法!


    因為雙方之前,在法統上,是互不承認的,哪怕彼此之間也有了通婚,但是內心深處,都不是很認可對方。


    而現在,一旦這份盟書成立,就等於雙方互相承認,從此正式就是兩個國家了!


    而且,一旦約為兄弟之邦,那麽將來大齊的後世之君,想要再興兵南下,就成了無名之師。


    雖然對戰事不會有太大的影響,但是畢竟說出去不會太好聽。


    當然了,如果南陳同意這個章程,那麽將來,除非北齊做出什麽得罪了南陳的舉動,南陳也就沒了北伐的由頭。


    嚴禮隻是想了想,便想明白了自家天子的想法。


    皇帝陛下年紀大了,身體不好。


    可能龍馭上賓,也就是這一兩年的事情了。


    如今南陳北伐的勢頭愈演愈烈,又出了沈毅這麽個怪胎,得想法子阻他們一阻。


    說白了,就是緩兵之計。


    等過幾年,大齊帝位順遞之後,朝廷穩固下來了,那麽南陳想怎麽打,就怎麽打!


    無非是比拚國力而已。


    論國力,如今的北齊是要勝過南陳不少的。


    想明白這其中的關竅,嚴相看向天子,微微低頭,歎了口氣:“陛下,若是十年前,這份盟書便是南陳朝廷做夢也想要簽下來的…”


    北齊的皇帝陛下擠出了一個笑容:“便是現在,也是南朝朝廷裏,許多人夢寐以求的。”


    不管是朝廷的勳貴,宗親,還是一些大臣們,心裏想的無非是自己的富貴長久。


    這份盟書一簽下來,理論上來說,兩個國家成為了兄弟之邦,隻要北齊不南下,南陳少說還能苟活個一百年。


    這對那些沉湎於聲色犬馬,江南風月的既得利益者來說,自然是再好不過的事情。


    事實上,像趙閥這種既得利益者,最希望見到的,便是這種局麵!


    嚴禮微微低頭,開口道:“陛下的意思,老臣明白了,老臣稍後便召禮部的人來,讓禮部侍郎哈曼親自帶著國書南下,出使建康。”


    說到這裏,他猶豫了一下,又說道:“不過陛下,那個南陳的臣子沈子恆,應當如何處理…”


    “朕會讓清淨司的人去辦。”


    皇帝閉上眼睛,開口道:“能殺便殺了,不能殺,也要讓他低頭,讓他熄了北伐的念頭。”


    對於北齊來說,南陳並不可怕。


    南陳的北伐,也不可怕。


    可怕的是,真的有南陳的人越過了淮河,並且在淮河以北取得了勝利!


    這種勢頭,是一定要掐滅的。


    因為旁人不清楚,身為大齊的皇帝陛下,他清晰的知道,大齊的國力,正在慢慢衰弱…


    六十多年前,大齊入關的時候,造下了多少殺孽?


    六十多年來,朱裏真人在這半座江山裏,為了攫取利益,欺壓殺戮了多少漢人?


    已經數也數不清了。


    正因為如此,這位北齊的趙皇帝,才比誰都害怕清算。


    這個清算,不太可能落到他本人頭上。


    但是真到哪天落下來的時候,他這個皇帝,將來未必會有香火祭祀!


    嚴禮恭敬低頭。


    “是,老臣明白了…”


    皇帝緊了緊身上的毯子,吐出了一口濁氣,繼續說道:“再傳朕的旨意,所有在京朱裏真人,每家每戶,出一男丁入伍,入禁軍訓練…”


    嚴禮愣了愣,不過還是低頭。


    “老臣遵命。”


    他跟皇帝說了會話之後,便起身告辭。


    這位嚴相離開之後,皇帝又裹起了被子,聲音有些沙啞:“劉乙。”


    一個太監,畢恭畢敬的跪在地上。


    “奴才在。”


    皇帝看了他一眼,緩緩開口。


    “傳令給清淨司,讓清淨司司正進宮見朕。”


    劉太監恭敬起身,轉身去了。


    皇帝眯了眯眼睛,看向南方。


    “清淨司多年在建康布子,該有用處了…”


    ………………


    之後的一個月時間裏,再沒有什麽大事情發生。


    唯一值得一提的是,淮河水師與征南軍打得火熱,一個月以來兵事不絕,打的非常激烈,互有勝負。


    雙方投入的兵力加在一起,已近十萬人。


    不過淮安在這一個月時間裏,倒是風平浪靜,因為齊人再沒有進攻淮安,並且在沿淮設防緊密,讓沈毅一時半會也找不到再一次北上的機會。


    隻能跟齊人大眼瞪小眼,雙方誰也奈何不了誰。


    就這樣,時間一天一天過去。


    洪德十二年四月初,齊人派遣禮部侍郎哈曼出使建康。


    這位哈侍郎,向大陳皇帝陛下遞交了國書,要求兩國停戰,並且就此約為兄弟之邦,世代交好,以淮河為界限,永不相犯。


    為了表達誠意,這一次大齊還帶來了十個朱裏真美女,送給陳國皇帝陛下。


    大朝會上,大陳的皇帝陛下,眯著眼睛,看著眼前這個遞交國書的哈侍郎。


    他臉上沒有什麽表情,但是心裏卻冷笑不止。


    麵對這份北齊主動遞交的國書,朝廷上的臣子,俱是歡欣鼓舞。


    因為六十多年來,這是北齊第一次,主動向大陳“求和!”


    甚至於中書五相,目光裏都有一些興奮。


    皇帝陛下看著擺在這裏麵前的這份盟書。


    這份盟書,便是先皇帝北伐失敗之後,夢寐以求的物事了。


    當初,朝廷北伐失敗,先皇帝曾經派人到燕都去求和,遞給北齊皇帝的國書上,大約就是這些內容。


    不過被北齊皇帝給否了。


    現在這份國書,又遞到了他的麵前。


    國書上,雖然言辭懇切,但是他越看,心裏便越是覺得煩躁!


    皇帝陛下又掃視了一眼朝堂裏的大臣們,他深唿吸了一口氣,聲音低沉。


    “這件事,朕需要考慮一段時間,貴使一路勞累,去禮部會館歇息罷。”


    哈曼微微低頭,開口道:“皇帝陛下,這一次外臣除了給陛下的國書之外,還帶來了我朝皇後娘娘,送給貴國太後娘娘的禮物,請皇帝陛下,允許外臣親自送給太後娘娘,以示尊敬。”


    皇帝微微皺眉:“什麽禮物?”


    哈曼再一次低頭道:“陛下,我族長於白山黑水,那白山上常有人參,我朝皇後娘娘藏有一支上千年年份的,食之可以延年益壽,養顏祛毒,娘娘特意讓外臣帶來,贈給太後娘娘。”


    皇帝想了想,覺得這件事瞞不過太後,猶豫了一會之後,皺眉道。


    “既如此,稍後朕帶你去見母後。”


    他要親自盯著,免得這個齊使亂說話。


    哈曼恭敬躬身。


    “外臣遵命…”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靖安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漫客1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漫客1並收藏靖安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