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小丫鬟,會動這種心思,再正常不過了。


    她們兩個人雖然是宮女出身,但是現在已經離開了宮裏,成了沉毅的侍女。


    侍女本來也就隻有兩條路可以走。


    一條就是一輩子跟在自家公子身後,當個通房的丫鬟,如果幸運的話給主家生了個孩子,就能“晉級”為妾室,或者說得了自家公子喜歡,直接納進門當妾室。


    第二條路就是嫁給旁的下人。


    運氣好些的嫁給家裏的管家,運氣不好就是馬夫乃至於佃戶。


    而青兒萍兒兩個丫鬟,跟著沉毅這麽個前途無量而且年紀相彷的同齡人,已經有大半年時間了,這半年時間裏,沉毅對她們兩個人都很不錯,在她們看來,自然是可以托付終身的良人。


    奈何半年時間過去,沉毅不僅沒有碰過她們,甚至就連那方麵的想法也沒有。


    因此兩個“思春期”的小丫鬟,就一起琢磨出了這麽個法子,偷偷鑽進了沉毅的被窩裏,想要“生米煮成熟飯”,自己把自己晉級為通房丫鬟。


    沉毅站在自己床邊,看著這兩個十五六,十四五的小姑娘,微微搖頭:“咱們家不必如此,將來…”


    沉毅低頭想了想,開口道:“將來等你們年紀大一些了,再考慮這些問題不遲。”


    沉老爺說完這句話之後,便用火折子點燃了房間裏的油燈,昏暗的房間裏頓時亮了起來,沉毅坐在桌子旁邊,看著床上的兩個丫鬟,咳嗽了一聲以後,開口道:“好了,天色已經很晚了,你們兩個人這就去睡覺。”


    兩個小丫鬟,紅著臉從被窩裏鑽了出來。


    萍兒還有些不服氣,站在沉毅麵前,挺了挺她已經略顯規模的胸脯,對著沉毅開口道:“公子,我們的年紀已經不小了,年前家裏寄信過來說,鄰居家比我還小幾個月的小姑娘,今年都生了第二個兒子了…”


    這就是這個時代的又一個特色了。


    早婚早育。


    這種特色,不是人為導致的,也不是文化影響的,而是時代,或者是社會需要。


    在人均壽命不高的情況下,必須要縮短生育年齡,才能讓一個民族建康的順延下去,而且在這種小農經濟的時代,生一個兒子就是生出來一個生產力,也不需要太多撫養成本,大家自然熱衷於生孩子。


    而占據了社會資源的世家大族,為了有更多的家庭成員來繼續控製社會資源,也會能生就生,多子多福。


    而在沉毅看來,二十歲以前的姑娘,心智都是不成熟的,因此即便這兩個小丫鬟準備這輩子都跟著他了,沉毅也希望她們能在二十歲之後再做決定。


    不過因為這個時代的時代背景所影響,二十歲就已經是“老姑娘”了,這兩個小丫鬟,未必有耐心能在沉毅身邊待到二十歲。


    聽到了萍兒的話之後,沉毅沒好氣的瞥了她一眼,開口道:“旁人是旁人,你是你,與旁人爭什麽?”


    見沉毅似乎不高興了,兩個小丫鬟都吐了吐舌頭,灰溜溜的離開了沉毅的房間,結伴去睡覺去了。


    兩個小丫鬟走了之後,沉毅猶豫了一下,還是進了自己的被窩睡覺。


    這會兒,被窩裏的少女體溫尚未散去,在這個寒冷的正月,倒也給了沉老爺幾分溫暖。


    這一覺睡得,格外香甜。


    而大陳洪德七年的正月十六,在沉毅的睡夢之中,悄然到來。


    正月十六,朝廷半個月時間的休假正式結束,一大早,德慶殿門口就響起了鍾聲。


    今天是新年上班的第一天,因此也是朝廷新年第一次大朝會的日子。


    一大早,建康五品以上的文武官員,就等在了德慶殿門口,等到第一縷太陽照在德慶殿殿前的時候,大太監高明才踱步走了出來,他站在德慶殿門口,環顧了一眼殿門外的文武百官,尤其是深深地看了一眼已經垂垂老矣的楊敬宗,咳嗽一聲清了清嗓子之後,高太監高聲唱道。


    “一元複始,萬象更新…”


    “新歲尹始,百官入朝…”


    兩聲唱畢之後,高太監自己先進了德慶殿,然後眾人的目光紛紛放在了楊敬宗楊相身上。


    楊相這會兒已經拄起了拐棍,步履也已經有些蹣跚。


    不過他現在依舊是文官魁首,因此這位楊相公還是第一個一瘸一拐的進了德慶殿。


    其他的文武官員跟在楊老頭身後,也按照班次進了德慶殿。


    很快,眾人在德慶殿裏按照各自的位置站好。


    隨著百官站定,大太監高明再一次高聲吟唱。


    “陛下駕到!”


    小皇帝默默走上丹陛,坐在了自己的龍椅上,他先是掃視了一眼自己的這些大臣們,等看了一眼之後,皇帝陛下才緩緩開口:“新年肇始,諸卿休沐了半個月,眼下又迴到了朝堂上,可還習慣?”


    諸位大臣連忙低頭,紛紛表示自己熱愛工作,不存在不習慣的問題。


    小皇帝滿意的點了點頭,然後看向戶部尚書劉紀章,麵色平靜:“劉尚書,新年開始了,戶部去年沒有爛賬罷?”


    劉紀章麵露為難之色,扭頭看了一眼趙昌平。


    趙侍郎也很懂老上司的心思,立刻出班上前,將戶部的情況大致跟皇帝說了一遍。


    戶部去年,總體的情況還是向好的,雖然難免會有一些衙門,報上來一些剪不斷理還亂的爛賬,壞賬,但是戶部去年收入情況還不錯,收支兩抵的情況下,去年一整年國庫還結餘了近一百多萬兩銀子,以及大量糧米。


    這就是會當家的好處了,從趙昌平執掌錢庫以來,朝廷這幾年的財政都是總體向好的,尤其是國庫裏,現在已經有了許多積存的金銀和銅板了。


    小皇帝微微點頭,吩咐各部對去年開支有疑義的,在這裏當麵向戶部說清楚,問清楚。


    解決完戶部的問題之後,小皇帝又說了幾句關於春闈的事情,緊接著高太監就宣布今年春闈,由現任禮部侍郎吳勘,擔任春闈主考。


    不知道是不是大家給小皇帝麵子,對於皇帝的這個春闈主考的任命,大家並沒有多說什麽。


    提春闈主考的人選的時候,小皇帝坐在龍椅上,一直在觀望自己麾下眾臣對這件事的態度。


    不過並沒有人站出來跳腳。


    小皇帝清了清嗓門,看向底下的大臣們,尤其是看著楊敬宗楊相。


    朝堂上,陷入了片刻的莫名寂靜之中。


    寂靜之後,小皇帝打了個哈欠,裝出一副漫不經心的模樣,他看著這些人,然後緩緩說道:“諸卿還有事情麽?沒有的話,今日朝會就到這裏。”


    終於,站在第一排一直裝啞巴裝聾子的楊相國,默默站了出來。


    因為是朝會,楊相國手捧朝笏,然後從袖子裏摸出一本厚厚的奏章,雙手捧著,遞在了皇帝麵前。


    “陛下,老臣有本奏…”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靖安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漫客1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漫客1並收藏靖安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