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德殿裏,皇帝陛下勉強坐了起來,喝了碗稀粥之後,就再無胃口,一個人默默坐在龍椅上。


    此時,他已經比半年前,瘦了近二十斤。


    大太監劉乙,端了一碗湯藥從外麵走進來,遠遠的就看到了那個坐在帝座上的佝僂身影,不覺眼睛一酸,險些哭出聲音來。


    今年是永平三十四年。


    這位在位三十多年的北齊皇帝,終究是老了。


    他抹了抹眼淚,把藥端了過去,低聲道:“皇上,這是奉禦們開的方子,熬了兩個時辰了,您進了罷…”


    永平帝抬頭看了一眼劉乙,然後伸手端過這碗濃到發黑,苦到極致的湯藥,毫不猶豫的一點點喝了下去。


    這個時候,他的求生意誌非常頑強。


    因為現在的大齊,可以說是一地雞毛,很多事情需要他這個皇帝去處理。


    喝完了這碗藥之後,永平帝用手帕擦了擦嘴,看向劉乙:“太醫怎麽說?”


    皇帝聲音沙啞:“朕還有多少時日?”


    劉乙眼睛一紅,低著頭說道:“迴皇上,太醫說您如果調養得當,再以藥石醫治,尚有一年之壽…”


    永平帝聞言怔了怔,隨即自嘲一笑:“那如果調理不得當呢?”


    劉乙跪在地上,泣道:“太醫說,您的身子是風中燭,雨裏燈…”


    永平帝沉默不語了。


    這話的意思是,他隨時都有可能蹬腿,說不定這一次閉眼,下一次就睜不開了。


    這位老皇帝半晌沒有說話,良久之後才緩緩說道:“去傳岐王進來見朕。”


    “是。”


    片刻之後,在外麵跪了三天的岐王趙隸,一瘸一拐的走了進來,見到了皇帝之後,便撲通一聲跪在了地上,叩首磕頭,聲音哽咽:“父皇…”


    “您終於醒了,孩兒這幾日日夜禱告上天…”


    皇帝麵無表情,緩緩說道:“朕聽說你在外麵跪了整整三天。”


    岐王跪伏在地上,垂淚道:“孩兒生怕您出事,於是寸步不敢離開。”


    老皇帝看到他這個模樣,心裏又忍不住一軟。


    人老了,心腸也就慢慢變軟了。


    他歎了口氣道:“三天沒有吃飯?”


    “孩兒隻盼以誠動天,不敢用飯…”


    永平帝再一次沉默了。


    身在帝王家,他比任何人都更能勘破世情。


    他心裏很清楚,眼前的這個三兒子,對自己未必就是孝順,反而可能是心思最重的皇子。


    從很早開始,岐王就試圖在他這個父親麵前,展露自己的純孝,以謀奪帝位。


    其人心思城府都是足夠的,如果大齊正值盛世,那趙隸會是一個很合格的皇帝,一個優秀的守成之君。


    但是現在,大齊已經深陷危局了。


    這個時候,單有城府心機是不夠的,更重要的是要有手段。


    相比較來說,另一個兒子雖然心術有點歪,但是手段絕對夠狠…


    想到這裏,皇帝又看了看趙隸,問道:“朕昏睡過去的這幾天,朝中可有什麽大事?”


    岐王猶豫了一下,低頭道:“迴父親,京中有人借所謂五仙神怪之說亂政,孩兒已經讓人禁絕五仙之說,並且抓捕了一批造謠生事之人,現在京中風氣,已經清朗了…”


    永平帝默默點頭,問道:“查到背後是誰做的了麽?”


    趙隸低著頭,咬牙搖頭:“兒臣…還沒有查到。”


    “好。”


    永平帝默默點頭,揮手道:“朕累了,你退罷。”


    岐王畢恭畢敬的低頭,轉身退了下去。


    大太監劉乙,把他送了出去。


    永平帝一個人坐在帝座上,喃喃低語:“好一個仁王啊…”


    “隻是仁的不是時候…”


    等到劉太監迴來,永平帝聲音沙啞:“去把老四叫來。”


    劉乙低著頭。


    “奴才這就去…”


    ……


    半個時辰之後,燕都春風樓裏,幾個太監終於找到了衛王殿下,他正在春風樓雅間裏,與人談事情。


    等到衛王府的隨從在門口提醒他宮裏來人了之後,衛王殿下才依依不舍的站了起來,對著對麵那人拱手道:“大哥,三哥那人是什麽性子,您比我清楚,口蜜腹劍,陰險狡詐…”


    “現在他一副仁君的模樣,哄騙了父皇,等即位之後,便又不知是一副怎麽樣的嘴臉了!”


    “我跟大哥說的事情,大哥務必考慮清楚…”


    坐在他對麵的,是個三十歲出頭的中年人,這會兒麵色如水,閉上眼睛道:“老四,你膽子太大了…”


    “膽子不大,何以成事?”


    趙楷低頭行禮道:“小弟先進宮去了,等脫了身,再來尋大哥…”


    說罷,他轉身離開,在宮人的陪同下,上了轎子,直奔深宮。


    此時,燕都城明麵上,平如鏡水。


    但是在平靜的水麵底下,已然是暗流洶湧了!


    ………………


    徐州城,知州衙門。


    沈老爺坐在自己的書房裏,在他的麵前是蘇定與淩肅兩個人。


    這會兒,兩位將軍都麵露異色。


    因為他們到現在都還沒有弄清楚,薛威為什麽突然突圍離開了徐州。


    不過聯想到當天沈毅也在西門,再加上薛威的性子不可能背叛淮安軍,因此都按捺住心中的好奇,沒有發問。


    沈毅低頭喝了口茶水,看了一眼兩個人,開口道:“知道你們在想什麽,薛威是我讓他突圍出去的,現在這個時候,應該已經快到宿遷了。”


    淩肅低頭道:“屬下等沒有質疑沈公的意思,隻是事發突然,心裏有些驚訝。”


    沈毅眯著眼睛,微笑道:“咱們被困在徐州城裏挨打,已經快兩個月時間了。”


    “不可能一直這麽挨打下去。”


    說到這裏,沈老爺伸手敲著桌子,淡淡的說道:“算一算,從洪德十一年八月組建淮安軍以來,到現在兩年出頭的時間裏,咱們一直在被動挨打,雖然在其中占了不少便宜,但是從來沒有主動進攻過。”


    “這種情況,要在以後,徹底改變。”


    沈老爺低眉道:“以後,是咱們大陳王師北上北伐,收複失地,不再是一味防守。”


    “薛威帶兵出城,是第一步。”


    沈毅從自己抽屜裏取出一張地圖,鋪在了桌子上,然後指著地圖上的宿遷,跟東邊的海州,開口道:“淮河水師的一萬人,已經快要抵達宿遷,東邊淮安的兩萬禁軍,差不多也都渡過淮河了。”


    “咱們淮安軍的兵力,幾乎倍增。”


    沈老爺頓了頓,開口道:“以徐州城為核心,爭取將征南軍分割成幾個小塊,然後分而擊之。”


    淩肅愣了愣,問道:“沈公想怎麽分割?”


    “很簡單。”


    沈老爺開口道:“讓薛威還有禁軍,在徐州城外圍打遊擊,如果齊人分兵去救,徐州這邊我們就可以占據主動。”


    “反之亦然。”


    蘇定皺眉道:“沈公,齊軍多咱們太多,即便他們分成三部分,也是要勝過我們的。”


    “一個徐州城,至少要拖住他們十萬人。”


    沈毅麵色平靜,開口道:“況且南邊的淮河水師,我還可以調得動。”


    “禁軍,也不是不可以增兵。”


    沈毅這話,其實說的很保守了。


    因為建康城裏的洪德皇帝,已經做好了打大仗的準備,隻要沈毅給他答複,或者北齊皇帝蹬腿,南陳大軍,將會立時揮師北上。


    而沈毅現在在徐州這一頓忙活,隻是為了削減齊人有生力量,以降低北伐難度。


    說到這裏,他看向自己手下的兩個主將,輕輕敲了敲桌子。


    “二位要記住一點。”


    “很快,攻守就要易形了!”


    最近在調整作息,所以更新時間不規律,各位老爺見諒!!


    另外推薦一本朋友的新書,電競文,有興趣的可以去看一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靖安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漫客1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漫客1並收藏靖安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