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說出這句話,並不是在替沉毅攬什麽責任。


    而是要對太後說,在外麵養顧橫波的事情,是他這個皇帝自己好的事情,跟沉毅沒有什麽幹係。


    雖然這的的確確是事實,但是皇帝其實是沒有義務替沉毅做這件事的。


    因為在朝廷的這個體係裏,或者說在儒家的觀念裏,皇帝這個人是天生的好人,聖人。


    他不會辦任何不對的事,或者有礙道德的事。


    如果皇帝幹了什麽壞事,一定是奸臣蒙蔽了陛下。


    也就是說,皇帝身邊的人,就是天生的背鍋俠,替皇帝背鍋,合情合理。


    如果有人要拿蓄妓這件事攻擊皇帝,那麽沉毅這個背鍋俠,就應該立刻跳出來替皇帝陛下把這個黑鍋背下來,不能讓聖名有染。


    但是現在,皇帝陛下卻主動站了出來,把沉毅從這件事裏摘了出去。


    原因很複雜。


    有很小的一部分原因,可能是因為少年人的義氣。


    而更重要的原因是,皇帝現在,需要一個理由,來跟太後產生一些衝突。


    最好,他能夠在這場衝突之中取勝勝利,最少也是要占得上風,這樣皇帝在將來的漫長歲月裏,才能在家事國事上,擁有最頂尖的話語權。


    所謂最頂尖的話語權,就是一件事情,隻要他這個皇帝決定了,任何人都沒有辦法去改變什麽。


    太後也不行。


    小皇帝其實等待這個機會很久了。


    他已經親政兩年整了,這兩年時間裏,他開始陸續掌握朝廷裏的各個機要衙門,手底下的親信也越來越多,更有二十萬禁軍牢牢的握在手裏,現在的小皇帝的底氣是很足的。


    正是這種底氣,才讓他能夠下決心去組建海防軍,為未來的北伐大業添磚加瓦。


    而現在,在小皇帝底氣最足的時候,孫太後突然跳了進來橫插了一手,正好讓皇帝借以發發威。


    除了執政兩年帶來的底氣之外,皇帝還有一個更重要,也是最重要的籌碼。


    那就是……他是孫太後的親生兒子。


    而且孫太後,有且隻有他這麽一個親兒子。


    也就是說,眼前這位隻要聯合宰相,就可以廢立皇帝的太後娘娘,沒有第二個皇帝人選了。


    要真是母子二人鬧僵,她把自己兒子廢了,就隻能扶先帝那兩個庶子正位,而那兩個庶子,也各自有生母,假如他們登基,前麵可能還會敬重一番孫太後,時間長了,一定是千方百計想立自己親娘為太後了。


    從這一點上來說,皇帝在孫太後這裏,無可替代。


    所以,他才有足夠的勇氣,站在坤德宮裏,直麵眼前這位權傾一時的太後娘娘,李家很長一段時間的最高話事人。


    孫太後坐在軟榻上,默默的抬頭,看著眼前這個既熟悉又陌生的兒子,心情十分複雜。


    她是皇帝的生母,在她心裏,皇帝從來都是一個小孩子的形象。


    她到現在還記得,當初那個年僅十歲,懵懵懂懂的小孩童,是被他牽著走上帝位,接受百官朝拜的。


    而現在,一轉眼八九年時間過去。


    不得不承認的是,眼前的這個皇帝陛下,已經不再是九年前那個孩子皇帝了。


    孫太後想到這裏,又瞥了一眼沉毅,然後歎了口氣:“怎麽?為了一個沉毅,就要跟母後生氣了?”


    “非止是一個沉毅的事情。”


    皇帝垂手,站在太後娘娘麵前,雖然微微低著頭,但是臉上的表情卻十分嚴肅堅定:“即便是隻論沉毅,沉毅在兒臣這裏,也並沒有做錯什麽。”


    太後娘娘坐迴了自己的位置上,澹澹的看向皇帝:“他慫恿皇帝遊逛秦淮河,還在外麵替皇帝豢養名妓,按照文官那一套,便是個實打實的諂官奸官。”


    提起顧橫波的事情,皇帝臉色先是變了變,然後微微低頭道:“既然母後已經知道了,兒臣也就不瞞著了,顧姑娘是兒臣在晉王叔壽宴上認識的,兒臣對她一見傾心,後來才知道請托他人,替兒臣好生安置顧姑娘。”


    “而這個人,也並非是沉毅。”


    太後娘娘閉目擺手,表示不想聽皇帝繼續說下去了。


    因為皇帝今天衝撞了她,讓這位太後娘娘心裏也有些不太高興,她冷聲道:“哀家活著一天,你便休想把她帶進宮裏。”


    皇帝麵無表情,隻是默默點頭應是。


    他緩緩說道:“母後說的話,兒臣都記下了。”


    這個年輕的皇帝陛下,努力讓自己冷靜下來,然後低頭道:“母後您想給兩位表兄安排職事,兒臣並沒有什麽意見,除了抗倭軍之外,他們去哪裏都可以商量,兒臣稍後就會約見國丈跟舅公,與他們商議這件事情。”


    給孫家的兩個表哥安排差事,就意味著皇帝的態度軟化了。


    孫太後是這麽覺得的。


    於是乎,這位太後娘娘臉色也稍稍好看了一些,澹澹的說道:“這是外廷的事情,哀家不幹涉你。”


    說到這裏,她又瞥了一眼沉毅,臉色有些不太好看了:“至於這個寶貝一般的沉翰林,皇兒還是趕緊帶出去罷,哀家這裏廟小,容不下這尊大佛。”


    對於沉毅,太後娘娘心裏肯定是著惱的。


    因為沉毅太“不懂事”了。


    當朝太後找他辦事,他就應該老老實實,踏踏實實的去辦,即便辦不了,也應該在坤德宮裏多磕幾個頭,請求她這個太後收迴成命。


    可是這個愣頭青,一轉臉就去皇帝那裏告狀了,甚至影響到了母子二人之間的感情。


    皇帝對著太後娘娘深深低頭道:“母後您安心休息,兒臣告退了。”


    說罷他退後幾步,帶著沉毅一起離開了坤德宮。


    走出坤德宮之後,皇帝陛下依舊沒有乘轎,隻是與沉毅一前一後,行走在這皇城之中。


    年輕的皇帝陛下,這會兒情緒有些低落,他聲音甚至帶了點沙啞:“後花園的梅花開了,沉卿陪朕走一走?”


    大老板說這種話,沉毅自然是不能推拒的,他也看出了皇帝心情不好,於是微微欠身道:“今日種種,皆是臣的過失,請陛下降罪。”


    皇帝停下腳步,迴頭看了看沉毅,然後搖了搖頭:“你沒有什麽錯處。”


    “隻是因為欲壑難填。”


    皇帝陛下走在前麵,心情還是有些低落:“朕從來沒有想過,有一天會跟母後發生什麽衝突。”


    “朕對母後,向來是敬愛有加的…”


    “隻是…”


    皇帝長長的吐出了一口濁氣:“隻是朕除了是個兒子之外,還是大陳的皇帝。”


    “朕想要替朝廷,替國家做點事情。”


    “想要做事情,就不能不得罪人。”


    說著,他迴頭看向沉毅,輕聲道:“沉卿你也是想做事的人,也是免不了要得罪人的。”


    沉毅心裏苦笑。


    他今天就已經把太後娘娘得罪慘了。


    現在,他沉某人對於朝廷有用,皇帝還可能護著他,哪天他要是對皇帝沒用了,皇帝陛下說不定就把他辦了,哄太後娘娘開心,然後繼續母慈子孝。


    沉毅歎了口氣:“臣已經得罪過許多人了。”


    從來到這個世界之後,沉毅已經先後得罪了範家,得罪了楊家,得罪了趙閥,現在甚至得罪了太後娘娘。


    皇帝微微一笑,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那咱們君臣,將來便一起…”


    “去得罪更多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靖安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漫客1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漫客1並收藏靖安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