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慶宮裏,昌寧伯很順利的見到了皇帝陛下。


    皇帝陛下對他態度也非常親切,一口一個舅舅叫著。


    畢竟這是他母親的胞弟,他親的不能再親的舅舅。


    不過國舅爺孫延昌這會兒卻有些惶恐,他跟皇帝寒暄了幾句之後,就抬頭看著眼前這個初長成的年輕人。


    這個他從小抱到大的那個孩子…


    似乎有些不太一樣了。


    變得格外陌生。


    昌寧伯唯唯諾諾的跟皇帝說了幾句套話之後,然後低著頭說道:“陛下,今日兵部的周郎中突然到臣的家中,詢問臣家裏的元良元輔,是不是願意去淮河水師中做千戶…”


    “這事…”


    “哦。”


    皇帝搬了把椅子,坐在了舅舅麵前,他看著眼前這個表情略帶一些惶恐的中年人,微笑道:“原來是這件事。”


    “舅舅有所不知。”


    皇帝看向國舅爺,微微歎了口氣:“舅舅應該知道,淮河水師世代都是趙家人在掌著,雖然趙家對朕是忠心的,但是朕心裏總想著對淮河水師多點限製。”


    “畢竟朕登基,已經兩年時間了。”


    皇帝語氣誠懇,輕聲道:“因此,朕就想著派點自己人到淮河水師裏去,幫朕盯著淮河水師。”


    “要說自己人…”


    皇帝微微歎了口氣,裝出一副掏心掏肺的模樣:“舅舅您也知道,生在皇家,全天下的人都可以信,唯獨同姓的兄弟難信,除卻同宗的兄弟之外,朕的兄弟,也就母後那邊的幾個表兄弟了。”


    “於是乎,朕第一時間想到了兩個表兄。”


    皇帝目光誠摯,輕聲道:“因此朕早先跟中書的幾位宰相商量了一下,宰相們認為,這件事還是要征求一下舅舅家裏的意見,因此兵部今天才派人去了舅舅家裏。”


    “怎麽樣?”


    他笑著問道:“舅父考慮好了沒有?”


    孫延昌嘴唇有些發幹。


    他抬頭看著皇帝,嘴唇動了動,卻說不出話來,隻能咽了口口水。


    “嗯…”


    皇帝見狀,微微歎了口氣:“朕也知道,參與淮河水師,跟齊人作戰,這是非常危險的事情,咱們是自家人,朕也不會強逼兩位表兄非要去淮河水師,隻要舅舅一句不願意,朕立刻知會兵部,讓他們另尋一些可用之人。”


    昌寧伯神色尷尬,他對皇帝微微低著頭說道:“陛下,能為朝廷出力,孫家世受皇恩,自然責無旁貸,隻是家裏兩個犬子,從來沒有參與過軍伍,也沒有在朝廷裏做過事情,他們為陛下做事,乃是他們的榮幸,隻是…”


    孫延昌歎了口氣:“就怕壞了陛下的大計…”


    聽到這裏,皇帝陛下心裏微微冷笑。


    去淮河水師,就怕壞了朕的事情,去抗倭軍,就不擔心壞了朕的事?


    不過他表麵上,還是滿臉和氣,微笑道:“不妨事,兩位表兄不願意去,這件事就當朕從來沒有提過。”


    皇帝的意思很簡單。


    孫家想要跟太後要權力地位,朝廷可以給他們,但是孫家要有膽子要。


    今天孫家點頭答應,願意派兩個後輩去淮河水師曆練,不用他們在淮河水師待很久,隻要待上兩三年時間安然無恙,能學到一些東西,皇帝後續都會重用他們。


    但是如果連去淮河水師做千戶都不敢去,隻想著在一些容易撈功勞的位置上去撈好處,那麽對不起。


    不要怪皇帝不給親舅舅麵子。


    而如果孫家真的不敢去淮河水師,將來也就沒有臉麵再跟太後開口要什麽東西了。


    就連太後娘娘,也不得不在這件事情裏偃旗息鼓,更是會通過這件事,向文武百官傳遞一個信息。


    那就是從今天開始,太後娘娘正式“退居二線”了。


    孫延昌雖然不是如何聰明,但是倒也不蠢笨,他也聽出了皇帝的話背後似乎有一些隱義,當即不敢直接應下來,而是低著頭說道:“陛下…這件事事關重大,臣一時半會,沒有辦法決斷,臣想先迴家裏考慮一兩天,等臣考慮好了,再進宮麵複陛下。”


    皇帝笑著站了起來,開口道:“舅舅這話說的就見外了,咱們都是自家人,這件事情不著急,舅舅可以迴去慢慢想,順便跟國丈一起,好生商量商量。”


    昌寧伯先是起身躬身行禮,戰戰兢兢向皇帝告辭。


    皇帝麵帶微笑,語氣平靜:“高明,代朕送一送國舅。”


    高太監立刻走了上來,來到了孫延昌身邊,微微低著頭笑道:“國舅爺請。”


    孫延昌深唿吸了一口氣,在高太監的陪同下離開了德慶宮。


    片刻之後,高明返迴德慶宮,站在了皇帝陛下身後,微微低頭:“陛下,國舅爺已經走了。”


    “嗯…”


    皇帝正在看書,聞言隻是不鹹不淡的嗯了一聲,沒有再繼續說話。


    高明猶豫了一下之後,問道:“陛下,如果孫家的兩位公子,真的願意北上,那…”


    “那就讓他們去,又不是朕逼著他們去的。”


    皇帝眯了眯眼睛,淡淡的說道:“他們自己要去,母後知道了,也不好說朕什麽。”


    “要是朕的這兩個表兄,真能在淮河水師裏待得住,將來能用他們的時候,朕自然不會虧待了他們。”


    高明點了點頭,又低頭問道:“那陛下…如果國舅與國丈要去見太後娘娘,奴婢攔是不攔?”


    皇帝迴頭瞥了一眼高明,大皺眉頭:“你要封鎖坤德宮?你好大的膽子。”


    高明被皇帝不善的眼神嚇了一跳,連忙跪在地上,低頭道:“奴婢不敢,奴婢隻是為了陛下考量…”


    “不必攔他們,他們要去見母後,是他們的事情。”


    “母後會不會見他們,則是母後的事情。”


    皇帝淡淡的說道:“都由他們自己做主。”


    說完這句話,皇帝放下了手裏的書卷,問道:“朕那個兄弟的婚事,籌辦的怎麽樣了?”


    高明聞言,從地上爬了起來,低頭道:“迴陛下,宗府跟禮部,都已經準備的差不多了,六禮也已經下了,隻等著到吉日那一天,就可以迎娶趙家的女兒過門。”


    “嗯…”


    皇帝點了點頭,淡淡的說道:“先皇考子息不旺,朕隻有兩個兄弟,不忍骨肉分離,朕的這個二弟,便不出京就藩了,讓他留在建康,多陪陪朕。”


    “你給禮部還有工部去條子。”


    “讓禮部抓緊準備大婚,還有封王的事情,讓宗府那邊也準備給新王造冊。”


    “讓工部那邊抓緊籌建王府,最好趕在大婚之前完工。”


    因為皇帝有兩個兄弟,因此工部早早的就開始準備王府的事情,這會兒已經是收尾環節了,年前應該可以結束。


    說到這裏,皇帝頓了頓,抬頭看向高明,淡淡的說道:“還有,宮裏該給王府配備的太監,宮女,伱也要開始準備了,不要讓朕的兄弟身邊,無人伺候。”


    高太監小心翼翼的抬頭看了一眼皇帝陛下,然後深深低頭。


    “是,奴婢立刻就去辦…”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靖安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漫客1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漫客1並收藏靖安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