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天一直到深夜,沉毅才離開了甘露殿。


    不過他並沒有迴家。


    因為時間實在是太晚了,這會兒已經接近子夜,宮門不好開了,皇帝就讓高明給沉毅在宮裏安排了個住處。


    這種在宮裏露宿,一般是高級大臣才有的待遇,傳聞到冬天的時候,有時候宮裏還會安排宮女給暖床侍寢。


    不過也不知道是沉毅級別不夠,還是宮裏沒有這項服務,這天晚上,隻有宮裏的兩個太監給沉毅送了爐子取暖,並沒有什麽侍寢的宮女。


    因為這天沉毅經曆了不少事情,這天晚上他在宮裏睡得還算香甜,一直到天光大亮了,他才起床到德慶宮向陛下告辭。


    這種告辭,不一定能見到皇帝,就是個態度問題,主要是告訴皇帝自己走了,不然的話自己悄摸摸溜了,不太合適。


    到了德慶宮之後,沉毅果然沒有見到皇帝,不過事物繁忙的高公公,卻是抽空出來見了沉毅一麵。


    此時,這位高公公額頭上還有肉眼可見的淤青,足見昨天晚上他在甘露殿裏磕的那幾下頭,很是實在。


    這會兒沉毅手裏捧著一個木盒子,木盒子裏裝了兩本書一把劍,見到高明之後,隻能手捧著盒子對著高明微微低頭道:“高公公。”


    高太監穿著一身厚一些的紫衣,看了一眼抱著箱子的沉毅,沉默了一會兒之後問道:“沉主事什麽時候離京?”


    “約莫十六七。”


    沉毅咳嗽了一聲,開口道:“今天來這裏見陛下,也是要向陛下請辭,等下官離開建康的時候,就不來宮裏打擾陛下了。”


    高太監聞言,默默點頭:“好,咱家會轉告陛下的。”


    “沉主事今年南下辦事,可能沒有去年那樣順風順水了,不過咱家相信,以沉主事的本事,定然可以逢兇化吉,替陛下辦好這趟差事。”


    聽到高明這麽說,沉毅下意識的皺了皺眉頭,心裏隱隱覺得有些不對。


    他開口想問高明是不是知道了一些什麽,高太監對著他微微搖頭道:“好了,時辰不早了,咱家還有事情要處理,沉主事這就出宮去罷。”


    說著,他瞥了一眼沉毅手裏的盒子,默默說道:“陛下說了,安平侯府的那部書,你看完了之後,離開健康之前就給人家送迴去,至於宮裏的那部書,你可以隨身帶著南下。”


    “隻是記著不要外傳了。”


    高太監頓了頓,開口道:“曆代皇爺都很重視這部書,沉主事如果傳出去了,不僅給自己帶來麻煩,更是給看過這部書的人招禍。”


    聽到這句話,沉毅抬頭看了高明一眼,然後微微低頭道:“下官知道了。”


    高太監的話說的很明白,把昨天皇帝沒有說明白的內容完全補充明白了。


    皇帝不讓外傳。


    而高太監的意思是,除了沉毅之外,看過這部書的人恐怕都會被內衛追查,一旦查到就會給這些人帶來麻煩,甚至是滅門之禍。


    想到這裏,沉毅猶豫了一下,開口道:“高公公,抗倭軍中有幾個很有潛力的將領,可以著重培養,下官能不能…”


    “兵法可以傳…”


    高明似乎早就預料到了這個問題,他看了沉毅一眼,意味深長的說道:“但是這部兵書裏,有定國公當年寫下的固守淮河之法,其中一些軍陣,兵營的部署,現在還在用。”


    他看著沉毅,問道:“明白了?”


    沉毅咽了口口水,深唿吸了一口氣:“下官明白了。”


    高太監的意思是,現在的淮河水師,可能還在按照定國公那一套在守淮河,保證淮河防線固若金湯。


    這種就跟布防圖沒有什麽分別了,如果被齊人知道了,很有可能會對淮河防線產生威脅,


    這就是這本書保密級別為什麽這麽高的原因。


    他把盒子放在一邊,對著高明拱了拱手之後,又彎腰撿起盒子,抱著盒子迴家去了。


    也許是因為昨天晚上睡的很好,也許是因為即將能看到定國公兵書的激動,沉老爺現在覺得自己元氣滿滿,一路步行迴到了家裏之後,依舊沒有感覺到疲倦,他先是跟家裏人打了一聲招唿,然後就抱著盒子,鑽進了自己的書房裏,並且直接用鎖反鎖了房門,任何人都不能進去。


    送飯都要從窗戶送進去。


    到了書房之後,沉毅把盒子打開,取出了那把短劍。


    短劍長約一尺,劍鞘上鑲嵌了幾顆寶石,但是因為石頭並沒有磨的特別光亮,看起來並不是特別華麗。


    拔出劍身,寒光閃閃。


    沉毅拿著這把短劍,嚐試性的往自己的書桌邊上紮了一下。


    沒有如切豆腐那樣誇張,但是的確紮透了桌板,不是特別費力。


    抽出匕首,桌子上隻有一個窄窄的痕跡,卻並沒有透光。


    足見這東西既鋒利又輕薄。


    帶在身上用來防身很不錯。


    不過沉毅沒有太多功夫去看這把刀,隨便看了幾眼之後,就把刀子放在了一邊,然後走到盒子麵前,把裏麵的兩本書取了出來。


    一本新一本舊。


    舊書是安平侯府家傳的,而新書則是內宮洪德朝新錄的。


    傳聞抄錄這種秘密文件,都是要用不識字的人去抄錄,以做到嚴格保密。


    沉毅把兩本書拿了出來,並排放在了自己的書桌上,又把盒子取了下來,放在了一邊。


    然後他站在書桌麵前,左右手同時翻開兩本書的第一頁。


    這兩本書,可以說是兩個版本。


    沉毅必須要盡快找出兩本書有什麽不同的地方。


    他讀書的天賦雖然不是特別逆天,但是能中進士,說明是極佳的,而且這會兒他不求速記,隻是找兩本書有什麽不同之處,因此雖然這部兵書內容很多,沉毅從上午翻到下午,也把兩本書都給翻了一遍。


    翻完了一遍之後,沉毅才來得及從窗口把自己的午飯端來,他一邊扒飯,一邊看向桌子上都已經翻到末尾的兩本書。


    這兩本書…大體上是一樣的。


    或者說,前麵的部分都是一樣的,但是安平侯府給的這本書,要比宮裏的書厚了一些…


    約莫厚了二三十頁,一共有七篇內容。


    這七篇內容,無一例外,都是講如何北伐的!


    或者說,是當年那位趙崇趙大將軍,在生命的最後幾年,對於北伐的設想以及期望。


    也可能是世宗皇帝不愛看這部分內容,所以趙崇才把它寫到了家傳的這本書裏。


    他在這本匯聚了自己的一生心血的兵書上,推演北伐的可能性,以及必要條件。


    還有種種北伐的推進策略。


    一直到死,趙大將軍都在想著如何北伐,如何恢複故都。


    安平侯給沉毅書的時候,並沒有摘掉這部分內容。


    可能是安平侯爺覺得,當今大陳無人能夠北伐,沉毅看了這些也沒有任何用處。


    合上書本,沉老爺默默深唿吸了一口氣,看向了淮河方向。


    他歎了口氣。


    “三代以前…”


    “趙家也是北望之人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靖安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漫客1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漫客1並收藏靖安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