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造船的進度,沈毅還是很滿意的,畢竟不到一年時間,這些匠人們就能給他造出了這麽大的三艘戰船,殊為不易。


    這種規格的大船,據他所知,已經比戚元敬將軍當年的戰船要大了,雖然遠不如三寶太監下西洋的寶船,但是就目前而言,已經非常不錯了。


    更何況,在這個時代戰船也不是越大戰鬥力越高的,更重要的是船上的武器裝備,以及人員素質。


    不過有一個好消息是,抗倭軍大多數都是在沿海募的兵,基本上都是熟識水性的,上了船之後,暈船的可能性不大,一切順利的話,再過兩三個月,抗倭軍就可以形成海上的戰鬥力了。


    也就是說,沈毅要盡量在三個月之內,安排好剿倭的任務,這樣三個月之後,抗倭軍就能出海直搗黃龍了。


    去年沈毅隻是打敗了幾次倭寇,到目前為止,在一些抗倭軍輻射不到的地方,依舊還有倭寇作亂,而今年,沈毅要盡量做到掃清近海的所有倭寇。


    保證近海的海路暢通,這樣不僅可以讓沿海的州府日子好過起來,朝廷也會從沿海貿易之中取得一部分不菲收入。


    當然了,如果可能的話,抗倭軍最好是能夠打到東瀛本島去,不說占了東瀛島,最少把他們的銀山給搶過來,這樣沈老爺本人以及陳國朝廷,幾乎立刻就能富裕起來。


    不管是人還是官府,隻要有了錢,就什麽事情都好辦。


    看完了船塢之後,沈毅又在淩肅的陪同下,來到了船塢旁邊的一排火器作坊。


    一進火器作坊,撲麵而來的就是一股刺鼻的火藥味。


    沈毅下意識的皺了皺眉頭,用手捂住口鼻,然後在幾個火器師傅的帶領下,在一處空地上見到了火器作坊按照沈毅要求製作的火炮。


    從前的火炮,通體銅鑄或者是鐵鑄,都是相對沉重的。


    沉重到基本上不太可能搬上木船的程度。


    而在沈毅的要求下,火器作坊的火炮不再盲目的追求射程,而是追求輕便以及精準度。


    因此,火器作坊製作出來的火器,底座從金屬變成了木製,隻有炮管是鐵鑄的,而且口徑也縮小了一些,現在隻有碗口粗細了。


    沈毅認真看了看這門“樣炮”,用手嚐試性的搬了一下,火炮雖然動彈了一下,但是入手極沉,估摸著有一兩百斤。


    沈毅先是微微皺眉,然後看向一旁的火器師傅,問道:“周師傅,最輕就是這麽輕了麽?”


    “是。”


    周師傅是兵仗局專門製造火器的匠人師傅,也是這些火器師傅的負責人,聽到了沈毅的問話之後,他伸手指著這門鐵炮,語氣恭謹:“沈主事您看,咱們按照您的要求,已經盡量縮短縮小了炮管,連底座也換成了木頭的,如果再小,那麽炮彈的威力就不夠了。”


    “如果炮管做的太薄了,也很容易變形,甚至炸膛…”


    周師傅雙手都是火藥的黑灰,他低聲道:“沈主事,建康那邊兵仗局製作出來守城的火炮,都是動輒五百上千斤的。”


    “咱們這個火炮,已經盡可能輕便了,不過…”


    周師傅歎了口氣,說道:“因為炮管太薄了,就不能太熱,小人們試驗過,差不多連發三枚炮彈,炮管就會過熱…”


    “想要完全冷下來,估計等個一柱香時間才能再用,不然就可能會炸膛。”


    沈毅低頭想了想,勉強接受了這種冷卻時間有點長的火炮。


    其實他很想搞出英國人十九世紀的那種船炮出來,不僅個頭小而且射程遠,威力也夠用。


    但是他對火炮的知識實在是太過匱乏,就連形容也很難形容出來。


    沒辦法,隻能將就著用了。


    沈毅低頭想了想之後,問道:“能射穿船板麽?”


    周師傅用雙手比劃了一下距離,開口說道:“百丈之內,都沒有問題。”


    “小人去船塢那裏看過,沈主事您在船塢裏造出來的那種戰船,船板太厚,如果是打那種船,距離恐怕要五十丈才有可能射穿,不過據小人所知…”


    “倭寇並沒有那麽大的船…”


    沈毅點了點頭,表示自己明白了。


    他又問了問這種船炮的重量,知道了一門炮估計在一百七十斤重左右,大約相當於一個半人。


    老實說,這個重量上船可能是沒有問題了,以沈毅那三戰船的規格來說,每艘船上放個十門炮輕輕鬆鬆。


    列裝十門火炮在戰船上,不管在海上碰到什麽船,都可以取得“先手權”。


    當然了,火炮這種東西,更多的是用來威懾以及嚇人的。


    畢竟抗倭軍麵對的倭寇,大多都是小船,在海上的速度也相對更快,真的在海麵上碰到了,火炮是極難打中的。


    這些火炮的真正用途,是抵近倭寇老巢的時候,用這些火炮是炮轟倭寇巢穴。


    畢竟大多數倭寇的巢穴,都在海島上,到時候這些火炮,大概率就能見到奇效。


    而沈毅之所以問能不能擊穿船板,也不是針對倭寇來問的。


    他是在想…


    這些火炮,能不能擊穿淮河水師戰船的船板?


    畢竟聽說,淮河水師也有不少戰船,到時候真的幹起來了,幾炮把他們的戰船打沉,豈不是占了天大的便宜?


    在火器作坊參觀了一下午時間,一直到傍晚時分,沈老爺才戀戀不舍的離開了火器作坊。


    臨走之前,他還參觀了火器作坊弄出來的火銃。


    隻可惜,威力非常一般。


    在戰場上的作用,是絕對比不過已經非常成熟的弓弩的。


    遠遠不能當作成熟的單兵武器使用,就目前而言,隻能算是有點花哨的新玩意兒。


    離開火器作坊之後,沈毅在淩肅陪同下,步行走迴樂清縣城。


    淩肅亦步亦趨的跟在沈毅身後,見沈毅愣愣出神,他才開口問道:“沈主事,您在想什麽?”


    沈毅這才迴過神來,他迴頭瞥了淩肅一眼,問道:“淩千戶,你久在沿海長大,有沒有見過洋人?”


    淩肅一愣,沒有反應過來沈毅說的洋人是什麽意思。


    沈毅這才明白,“洋人”這個詞,在這個時代可能不太流行,於是他換了個說法,問道:“就是頭發顏色跟我們不一樣的人?”


    “唔。”


    淩肅反應了過來,開口道:“那是見過的,去年在福州府大街上,還見到了幾個,有些是紅頭發的,還有一兩個黃頭發的。”


    淩肅笑著說道:“當時薛威還管他們叫赤發鬼,黃毛鬼。”


    沈毅聞言,默默點頭。


    他抬頭看了看天上已經升起來的月亮,心中暗自估算。


    他不知道這個時代,可以類比另一個時代的什麽時間段。


    如果是明朝中後期…


    那麽那些洋人的火器水平,似乎已經可以薅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靖安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漫客1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漫客1並收藏靖安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