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慶宮。


    六部九卿已經統統到齊,不過五軍營的五個都帥,因為距離建康還比較遠,一時半會還沒有來得及趕到。


    不過皇帝陛下,已經提前到了德慶宮這處用來接待大臣的偏殿裏坐下,並且揮手示意幾位大臣一起坐下。


    本來,皇帝是在甘露殿裏的,平日裏接見大臣,不是特別重要,都是在甘露殿裏見,隻有特別正式的場合,比如說朝會的時候,皇帝才迴到德慶宮來見人。


    而這會兒,皇帝把眾人叫到德慶宮來,很顯然對這件事情非常重視。


    再加上在座這些人的陣容,幾乎就是大陳所有的高級文官,今天的事情之重要,已經不言而喻。


    等到眾人都落座之後,皇帝抬頭看了看眾人,也沒有做什麽鋪墊,直接開門見山的說道:“諸位,前線沈毅傳來消息,徐州一帶的齊軍部分北撤,淮安軍已經在清理徐州一帶,沈毅說…”


    皇帝看向眾人,嘴角的笑意已經遮掩不住了:“沈毅說,再過一個月,朝廷就可以派駐官員北上,在徐州以及徐州附近的州縣,編戶齊民了。”


    聽到這個消息,在場眾人,包括幾個宰相在內,都忍不住有些吃驚。


    派遣官員過去管理地方,編戶齊民,也就是說,這個地方被徹底的占領,而且沈毅既然敢這麽上報,也就是說他有把握在段時間內,保證這些地方不會被齊人拿迴去。


    更重要的是,意味著這個地方,已經被大陳給收迴來了!


    眾人不約而同的抬頭看向皇帝。


    年紀輕輕,誌得意滿的洪德皇帝。


    如果說,從前大陳上下,心心念念著北伐,隻是依依北望的話,那麽現在,大陳已經不再是北望了!


    而是實實在在,踏出了堅實的一步!


    不再是北望!而是北伐!


    而眼前這個在位的近十四年的年輕皇帝,已經成為了世宗南渡以來,大陳唯一一個真正收複的失地的皇帝!


    要知道,哪怕是當年完成了“憲宗中興”的憲宗皇帝,有生之年也沒有北伐,更不要說收複失地了!


    五位宰相以及六部九卿,一共十四個人,齊刷刷的站了起來,跪在了皇帝麵前,低頭叩首道:“恭喜陛下,收複故土!”


    “陛下神文聖武,永昭後世!”


    從洪德八年開始,皇帝陛下就已經養成了喜怒不形於色的本事,但是這個時候,這個本事似乎也不頂用了他滿臉都是笑容,笑嗬嗬的說道:“諸位愛卿平身。”


    “都坐下說話。”


    眾人這才站了起來,依舊迴到了自己的位置上。


    皇帝眯著眼睛看向眾人,靜靜的說道:“從前,朕要北伐的時候,在座諸位大多都是不同意的,有人說國力不夠,有人說兵力不足,如今沈毅隻用了五萬淮安軍,便打下了徐州,到現為止,在淮北的兵力也不足十萬,便能有此大勝。”


    皇帝臉上帶著微笑:“到如今,應該沒有人反對北伐了罷?”


    這個時候,隻要不是傻子,都不會跳出來去壞皇帝的興頭,即便是已經打定了主意要跟沈毅打擂台的宰相崔煜,這個時候也乖乖低頭閉嘴,一句話也沒有說了。


    見眾人都不說話,皇帝繼續說道:“再有就是,朕已經收到內衛的明確消息,胡齊永平帝趙禛…”


    “已經故了。”


    皇帝語氣幽幽:“他不僅身故,儲君之位也沒有定下來,如今燕都正亂。”


    “北齊朝廷,正在全麵收縮兵力。”


    皇帝不緊不慢的說道:“朕以為,這是北伐的大好機會,乃是天賜良機。”


    “收迴徐州,隻是第一步。”


    皇帝的鋪墊終於說完,他環視眾人,淡淡的說道:“朕要北伐了。”


    幾個宰相聽到這句話之後,都沒有覺得意外。


    因為皇帝在這之前,已經讓兵部做過好幾個北伐的章程了。


    也就是“計劃書”。


    雖然先前沒有實行,但是所有人都知道,洪德朝一定會有一次北伐,不像先帝朝那樣碰的頭破血流,當今天子是絕不會罷手的。


    此時,這樣好的機會,皇帝自然不會放棄。


    皇帝坐在自己的椅子上,淡淡說道:“現在淮北的王師差不多有七萬人,朕準備再從淮河水師之中調派三萬人,湊足十萬,組成北伐東路軍,歸屬沈毅指揮。”


    “到時候,淮河水師還剩下六萬人左右,再從禁軍之中抽調四萬人,為淮河水師補足十萬,組成西路北伐大軍,與沈毅所部東西並進,互為犄角,一同揮師北上,收取故土。”


    所謂東西兩路,其實就是分別攻北邊的兩個省,東路軍主攻山東,而西路軍則是攻取河南。


    收複了這兩個省,中原大地盡在掌握不說,隻要以後的戰略不出太大的問題,有朝一日攻取燕趙,還於舊都,隻是時間問題了!


    至於為什麽要把淮河水師打散,而不是讓禁軍編入淮安軍,是因為想要徹底掌握一個固化的軍隊,第一件事就是要把原有的編製打散。


    現在,淮河水師中雖然有了一些禁軍的將領,但是很明顯,皇帝還沒有完全掌握淮河水師,正好可以趁著這個機會,將淮河水師的編製徹底打散,完完全全的掌握淮河水師。


    皇帝說完了自己的打算之後,看向眾人,緩緩問道:“諸位,都沒有什麽意見罷?”


    幾個宰相互相看了看對方。


    此時此刻,他們心裏反倒有些詫異。


    因為在他們看來,皇帝對沈毅的寵幸,已經無以複加,這一次多半要讓沈毅這個年輕人作為北伐統帥,沒想到皇帝居然主動提起分兵兩路,隻讓沈毅做東路軍主帥。


    讓他們多少有些意外。


    幾個宰相商量了幾句,宰相陳靖站了起來,低頭道:“迴陛下,臣等沒有意見。”


    皇帝看向薑簡,問道:“兵部可有意見?”


    薑尚書連忙站了起來,低頭道:“迴陛下,兵部沒有意見。”


    皇帝微微點頭,微笑道:“那這件事,暫時就這麽定了。”


    “東路軍主帥就定沈毅了,這個相信諸位也沒有什麽話好說,至於西路軍主帥,朕準備從五軍營都帥之中選擇一個擔任。”


    “稍後,等五軍營五個都帥到了之後,再議此事。”


    皇帝這番話說完之後,在場的所有人,都若有所思。


    五軍營,也就是禁軍。


    洪德七年的時候,年僅十七歲的皇帝陛下,就已經開始掌握禁軍,到現在已經洪德十三年了,禁軍的所有都帥,都是皇帝的心腹。


    而以皇帝對沈毅的信任,如果是禁軍的都帥任西路軍主帥,這北伐,恐怕還是那個姓沈的年輕人來定主意……


    皇帝說完這句話之後,從龍椅上站了起來。


    他站起來,在座的大臣們自然不敢繼續坐著,紛紛跟著站了起來。


    皇帝擺了擺手,笑著說道:“諸位都坐。”


    等到眾人再一次落座,皇帝看向吏部尚書。


    “洪德朝徐州府第一任知府,也需要仔細篩選。”


    “諸位可有人選?”


    吏部尚書還沒有說話,戶部尚書趙昌平,已經默默站了起來,拱手道:“陛下,臣舉薦淮安知府張簡,為第一任徐州知府。”


    皇帝想了想,便點頭應允,微笑道:“準奏。”


    他看著吏部,開口道:“淮安知府的人選,吏部盡快議出來,找人填補缺位。”


    吏部尚書低頭,恭敬應下。


    之後,皇帝又跟這些個大陳一起,商量了很多關於北伐的細節。


    一直商量了一個多時辰,北伐明麵上的問題,才說了七七八八,皇帝再一次從自己的位置上站了起來,他看向眾人,開口道:“諸卿知道,沈毅在奏報裏,與朕說什麽嗎?”


    “他說…”


    “最多五年,就可以打到黃河邊上!”


    皇帝心潮澎湃,聲音也大了起來。


    “替大陳,收複整個黃淮,幾乎所有的中原大地!”


    六部九卿等十四個人,一齊跪在地上,叩首捧場。


    “洪德中興!”


    “洪德中興!”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靖安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漫客1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漫客1並收藏靖安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