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近年關,玉儀抽了個空去了孔家一趟。


    出嫁的姑奶奶給娘家送年禮,這是人之常情,玉儀避不開也不打算避,----自己不是從前待字閨中的小姐,孔家不再是什麽龍潭虎穴。


    唐氏的肚子剛剛顯懷,坐在繡花靠墊上,背後還塞了一個軟枕,見了她高興道:“上迴多承了姑奶奶的吉言,可就盼來喜訊了。”


    玉儀笑道:“這是太太福氣好。”


    唐氏便叫了女眷們過來,----如今不比先前,這位姑奶奶可是未來的魯國夫人,多少人想巴結還巴結不上,迴了娘家待遇自然得提高一些。


    先進門的是玉嬌和承文三兄弟,玉清一貫的落在後麵,見了姐姐,入了座,然後是三位姨娘進來,給姑奶奶見了禮。


    玉儀當然不會空著手來,笑吟吟道:“今兒帶了些年貨過來,都是年下用得上的東西,迴頭太太看著給大家分了吧。”


    “讓姑奶奶破費了。”唐氏看著外麵那兩口碩大的箱子,心內不免感歎,國公府便是手縫裏頭漏一星半點,也夠養活孔家的人了。


    平白得了實惠,大多數的人都是歡喜的。


    承文幾個雖然不喜歡嫡出姐姐,但心裏亦明白眼下的情勢,況且年紀小,又是男孩子,心思簡單,隻是有些別別扭扭罷了。


    唯有玉嬌心裏發酸不已,看著打扮得宛如神妃仙子一般的姐姐,還有那滿麵的春風得意,都快從心裏酸到牙根兒了。


    ----她的命怎麽就那麽好?!


    本來自己應該比她嫁得更好的,又有父母庇佑、兄弟依仗,這一切……,都是因為她迴了孔家才改變。


    呸,這個掃把星!


    把自己的好運都轉到她的身上去了。


    可是如今繼母跟姐姐一條心,一個鼻孔出氣,自己的將來就拿捏在她們手裏,爹爹又怕了姐姐不管事,再不忿也隻能心裏暗恨,不敢再像從前那樣肆意發作。


    玉儀的眼睛餘光掃到玉嬌這邊,隻見她麵上端著架子,臉色卻是變了又變,一副又酸又恨的怪模樣。心下微微不舒服,但是卻懶得自掉身價理會她,說了幾句閑話,便借口要換身衣服,領著彩鵑去了側屋。


    坐了一會兒出來,唐氏早心神領會的分了東西,把其餘的人都打發了。


    玉儀過來不是是禮節性的,特意給唐氏帶了些貴重的滋補藥品,還有好幾匹小孩子用的細紗,一如既往的細心體貼。


    唐氏自然是感激不盡,人情做到這個份上實在是足夠了。


    她並不清楚玉儀和孔家的恩恩怨怨,隻覺這位姑奶奶對娘家人大方,還當靠上了一個大靠山,盼著以後能提攜一下自己的子女呢。


    玉儀有一搭沒一搭的說著話,估摸著差不多便就告辭。


    自從上次羅熙年受了傷,唐媽媽過來探頭探腦的問消息,心裏便添了幾分厭惡,對唐氏也比從前多了幾分疏離。


    當然了,本來兩人之間也談不上親近。


    反正唐氏好好的約束著玉嬌幾個,自己在力所能及的範圍拉一把,說穿了,就是一個互相合作的關係。


    “姑奶奶。”唐氏小心打量著,問道:“要是不忙,不如留下來吃個午飯吧。”


    “還是等年後吧。”玉儀微笑婉拒,“眼下太太還要安胎,年底下的事情又多,哪裏顧得上招待我?反正彼此隔得不遠,得閑了再來就是。”


    唐氏微微失望,但是也不敢強行要求,隻得笑道:“還是姑奶奶想的周到。”


    之所以想留玉儀下來,是因為自己有個讀書的兄弟,去年秋天新中了舉人,明年春天就要進京會試。想著羅家人脈廣,能推薦幾個有資曆的官員,見見世麵,順帶拜會拜會提點一下。


    隻是這事兒不急在年前,反正兄弟也得過了年才上京,她不敢惹得玉儀不快,因此心裏暗自壓下了。


    玉儀又坐了一會兒,便起身出門,見唐氏要起身相送,忙攔住道:“太太別動,眼下外頭寒氣太重,且迴去暖和暖和再說,不然父親也該埋怨我了。”


    比起跟羅家拉好關係,當然還是肚子裏的胎兒要緊一些。


    唐氏沒有再堅持,笑道:“那我就偷個懶兒。”


    玉儀笑了笑,客套了幾句出了內院,方才對段嬤嬤道:“我看太太吞吞吐吐的,像是有什麽話要說。”


    “能有什麽好話?”段嬤嬤撇了撇嘴,“無非是求著夫人給東西,或者辦事,他們倒還真不客氣,太拿自己當一盤菜了。”


    ----有著如同爛瘡一樣的娘家人,真是不勝煩惱。


    玉儀心下冷笑,李氏還真是會惡心人,特意把孔家的人弄到京城裏來,給人添堵還沒法子丟手。


    不過……,現在她也蹦躂不起來了吧。


    倒是四房那邊,他們惦記世子之位幾十年,如今一切算計落了空,不會又在琢磨什麽壞點子吧?可得多防著一點。


    出門找到羅熙年,二人一起上了馬車迴去。


    到了羅家,在迴六房的路上碰見了恭二奶奶。


    羅熙年是做叔叔的,不便多留,便自己先迴去了。


    玉儀覺得有點巧,----這條路,既不是通往上房去的,也不是通往四房,恭二奶奶多半是專門等著了。


    “六嬸嬸……”恭二奶奶拉長了聲調,頗為委屈,“你評評這個理兒。”又道:“賢哥兒他們幾個玩鬧,小孩子家家的,哪有不磕著碰著的?偏生怨我沒有教導好,說了許多埋怨的話,心裏好不難過。”


    玉儀聽著這段掐頭去尾的話,略想了想,方才明白過來。


    應該是幾個小侄兒玩鬧,賢哥兒被磕住了,惹得心疼嫡子嫡孫的四夫人不願意,把庶出的媳婦罵了一頓。


    隻是……,跑來跟自己訴苦做什麽?


    玉儀含笑不語,四房的是非可沒打算摻和進去。


    恭二奶奶不過是拿話起個開頭,順帶也有發泄的意思,能夠不去婆婆麵前告自己狀的,大約也隻有六房的人了。


    見玉儀端著架子,心裏暗恨,忍了忍笑道:“眼下就快過年了,一轉眼就開春,世恭在家整天閑得發慌,總念叨著要出去做點事。”歎了口氣,“上次多虧六叔幫忙,給世恭弄了一個位置,可惜他沒本事,倒把差事給弄丟了。”


    玉儀總算聽出點味兒來了。


    ----大概在恭二奶奶的心裏,公公和兄長都指望不上,婆婆更是偏心到了爪哇國,現今公公連世子之位都沒保住,於是幹脆放棄了。


    恭二奶奶見她沒啥反應,索性挑明道:“反正將來輪到世恭和我的頭上,也就是一點剩湯剩水罷了。”求人辦事,語氣裏終究帶出一絲央求來,“好歹六嬸疼我們一些,看在親侄兒的份上,給世恭謀一個前程罷。”


    “這事兒我也不懂。”玉儀不好亂搭腔,笑道:“迴頭讓世恭去找他六叔,叔侄倆坐一塊好好的細說罷。”


    ----這種麻煩,還是推給羅熙年來處理好了。


    恭二奶奶見她沒有拒絕,心下便鬆快了幾分,湊近了些,小聲道:“聽說今兒老爺子很是生氣,在書房發了一大通脾氣。”迴頭看了看不遠處的丫頭,確定她們聽不到方才繼續,“隱隱約約聽到消息,說是老爺子打算分家呢。”


    玉儀眉頭微皺,----分家?!


    這可是個大消息了。


    恭二奶奶見她還是不大開口,有些著急,又道:“前幾天西街的朱道婆來了一趟,娘叫了她進去說話,好半晌才出來,具體的我也不知道是什麽。”


    玉儀心下微微一驚,麵上卻是神色不動。


    ----恭二奶奶是在提醒自己留意?這事兒真的假的?


    “六嬸嬸,我先迴去了。”過來找玉儀說話,恭二奶奶是擔了風險的,沒時間細細說,隻盼看在自己的消息有用的份上,六房能夠心動幫忙一把,說完便匆匆走了。


    玉儀接收了一大堆亂七八糟的訊息,迴去的路上靜不下來,忍不住一陣亂想,心裏突然生出一種感覺,----國公府就要開始枝歸枝、葉歸葉的散開了。


    進門見了羅熙年,留了丫頭們在外頭方道:“方才世恭媳婦囉嗦半天,盼著你再給世恭謀一個前程。”


    “猜都是這。”羅熙年輕聲一笑,“要我說她也太著急了,這迴亂糟糟的,自個兒都還顧不過來,哪有心思管別人?”頓了頓,“別理她,讓是世恭來找我就是了。”


    玉儀抿嘴笑道:“我已經這麽好說了。”


    羅熙年伸手去捏她的臉,點頭笑道:“好哇,你倒是會甩燙手山芋。”捉了那一雙柔如無骨的手,放在掌心裏揉搓,“迴頭記得拿著手爐,別長上凍瘡了。”


    玉儀伏在他的懷裏膩歪了一會兒,過了半晌才道:“聽說爹要準備分家?也不知道事情真不真,方才世恭媳婦說的。”


    羅熙年本來纏繞她的一縷頭發,聞言手上一頓,“看來……,爹派去的人已經找到三哥了。”


    玉儀坐起身來,說道:“不會是三哥跟爹說了什麽氣話吧?不說爹現今還健在,等閑是不會輕易分家的,就說眼下快要過年,也不該在這種時候提出來啊。”


    羅熙年臉色陰霾的很,冷哼了一聲,“三哥說話,一向都是陰陽怪氣的。”


    玉儀歎氣道:“找個空兒,你去勸勸爹吧。”


    ----可憐他老人家一大把年紀,膝下兒孫雖多,但還真沒享到幾天兒孫福,隻怕壽數都折了幾年,不由讓人唏噓。


    “兒孫福?!”魯國公正在上房裏大發脾氣,罵道:“全都是債,都是債!”


    丫頭們早嚇得退出去了,小湯氏不停替他的揉著胸口,勸道:“何苦動氣?氣壞了自個兒可怎麽好?”


    ----雖說跟丈夫沒有夫妻之實,但是憑心而論,這些年丈夫待自己還算不錯,至少給足了正室夫人的臉麵。


    不然的話,底下幾個媳婦早就踩到臉上來了。


    魯國公方才大罵了一通,漸漸平靜下來。


    ----自己還沒有死呢。


    兩個嫡出的兒子爭來爭去不說,庶出的三子還鬼鬼祟祟的,藏在京郊,一副等著自己死了,好上趕著分家產的架勢。


    前段那麽些亂子,也不知道有沒有三子的功勞在裏麵。


    魯國公甚至忍不住想,自己活這麽長做什麽?別人都說是長壽有福氣,可是看著這些不爭氣的兒孫,還不如早死了眼前清淨呢。


    第二天,便傳出魯國公不舒服的消息。


    眼下羅府的氣氛十分緊張,先是四房羅晉年爭奪世子之位失敗,還挨了一頓打,到現今也沒有露一個麵。然後是六房羅熙年得了未來的爵位,水漲船高、風頭正盛,可惜六房並沒有子嗣,這可是一個讓人閑話的話題。


    接著傳出三房的羅孝年還在京城,並且被國公爺抓了迴來,父子兩在書房大吵了一頓,連帶著老爺子都病倒了。


    最後還鬧出要分家的謠言,羅府上下的人心晃動得更加厲害了,各人都有各人的私心和打算,都在為將來小心的謀劃著,因而時不時的鬧出一些小風波來。


    在這種風雨飄搖之際,甘菊的事反倒顯得微不足道。


    早在十來天前,就是那天和羅熙年吃了粉絲湯迴來,倚雲便迴稟過,----當時彩鵑幾個也跟著上了街,倚雲和落英帶著小丫頭在家,還有蔡媽媽坐鎮六房。


    據倚雲說,自己和羅熙年出門沒多久,甘菊也讓小丫頭出去了,沒過多久朱道婆便趕了來,去了她的屋子關門說話。


    玉儀在古代生活了十幾年,是知道這些道婆的,無非是求什麽符、什麽水,隻是不知道甘菊求得哪一樣罷了。


    不過也沒什麽好猜的,甘菊不是那種歹毒的人,也沒有那麽大膽子,----不然也不會公然的找人,應該還不至於求個害人的東西,多半是求子嗣之類的吧。


    隔了幾天,朱道婆又去甘菊房裏一次。


    那天玉儀也在家,但即便她是主母,也沒有攔著妾室求子嗣的道理,因此隻是讓人多加留意,並沒有開口阻攔。


    假如單單如此,倒也犯不著揪著她不放。


    隻是昨兒恭二奶奶說了,朱道婆後來還去了四房,這就不得不讓人懸心了。


    玉儀留意了幾天,找不到任何不對勁的地方。


    ----如果四房真的通過朱道婆做了手腳,那麽第一個針對的,應該就是羅熙年吧。


    眼下六房沒有子嗣,如果羅熙年出了什麽意外……


    玉儀被這個念頭嚇了一跳,顧不上再找證據,晚上羅熙年從外麵迴來,便摒退了丫頭直接說了,又道:“不是我要跟她過不去,實在是眼下太亂了。”仔細的往羅熙年身上找了找,“甘姨娘沒給你荷包之類的吧?”


    “沒有。”羅熙年的臉色很難看,厭煩道:“眼下都什麽光景了,她還有心思跟這種人瞎來往?!”


    玉儀對此不好評論什麽,隻要某人沒事就行。


    “罷了,你也不用煩惱了。”羅熙年端起茶喝了兩口,緩了緩,說道:“還有幾天就要過年,先看著她幾天,年後我就讓人送她到莊子上去。”


    玉儀點了點頭,讓甘菊安生一會兒也好,年前是不好送人走的。


    又仔細的想了想,最近甘菊都沒來過正房說話,應該不會留下什麽東西,不由稍微鬆了口氣。不過朱道婆去過四夫人那裏,到底還是不放心,明兒先叫甘菊來問一問,今後也不能再放朱道婆進門了。


    “睡吧。”羅熙年最近心情不是太好,臉上沒什麽笑容。


    玉儀脫了外衣躺下,一直睡不著,在床上翻了半天的烙餅,突然歎氣,“要是我早點給你生個兒子就好了。”


    ----甚至有點後悔,當初如果不避孕那麽多次,是不是已經有了?


    羅熙年聽了一笑,翻身過去摟著她,曖昧笑道:“你想生,現在也來得及啊。”伸手去解她的肚兜,“要不……,就今天晚上吧?”


    玉儀啐道:“人家說正經的!”


    “我也是說正經的啊。”羅熙年嘴上說著,手上卻正經不起來,動作熟練的剝了個粽子,低頭親了一口,“沒事,我死不了。”


    “呸呸呸!”玉儀拿眼瞪他,“大過年的,你嘴上也不忌諱一點。”伸手撫著那還沒褪幹淨的傷疤,有些心疼,“往後可別再這麽傻了。”


    羅熙年“嘿嘿”一笑,“來,先把兒子生了再說。”


    玉儀不好再提掃興的話題,更何況胸前已經被人握住,不斷撥弄,身下漸漸有了反應,低聲道:“你的傷還沒有好,我來吧。”


    羅熙年含笑不語,手上一帶勁,便把她翻到了自己身上。


    玉儀散了頭發,一低頭便垂到了他的胸上,嫌礙事,便在腦後胡亂挽了一圈兒,結果剛一鬆手,一頭及腰的長發又散了下來。


    羅熙年伸手幫她束住,笑道:“別動,先讓我仔細瞧一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金玉滿堂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薄慕顏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薄慕顏並收藏金玉滿堂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