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品以上的外命婦稱為誥命夫人,有麵聖的特權。[..tw超多好看小說]


    但是這份權利一般都是擺設,沒有幾個外命婦會跑進宮去見皇帝,頂多就是大節慶的日子裏,跟這皇後妃子們參加一些儀式罷了。


    玉儀除了有三品淑人的身份,還有準魯國夫人的身份,再有就是……,和皇帝有那麽一絲不頂用的親戚關係。


    可惜皇帝不是那麽好見的,幾經周折,又打點疏通了好一番關係,才算讓人給皇帝報了信。


    人還要在外麵等,即便是孕婦也一樣的站著。


    “魯國公府的孔淑人?”皇帝最近諸事煩心,猛地聽說有外命婦求見,倒是覺得頗為稀奇,----仔細想了想,才想起這位孔淑人是什麽人。


    底下的內侍一臉惴惴,生怕皇帝不耐煩,連自個兒也怪罪上,心下後悔不該手軟接了人家的東西,暗暗叫苦不已。


    哪知道皇帝沉默了片刻,開了金口,“宣!”


    那內侍鬆了一口氣,趕緊退到門口唱道:“宣三品淑人孔氏覲見。”


    現如今,玉儀已經五個多月的身孕,即便誥命夫人的袍子寬大,依然看得出肚子微微隆起,好在還沒有超出玉版束腰的範圍。


    “羅孔氏拜見皇上……”


    “上去扶住她。”皇帝側目打量了幾眼,----這都大著肚子了,怎麽還精神跑到宮裏頭來?繼而想了想,多半是為自家夫君求情的吧。


    如果真是那樣……,皇帝勾了勾嘴角,自己可沒心情聽一個婦人哭哭啼啼,等她說完就打發走人。


    玉儀立了片刻,感覺皇帝真的不需要自己磕這個頭,也對……,整天給他磕頭的人還少嗎?看都看煩了。


    因此也就沒再堅持,先朝皇帝道了聲謝,繼而對旁邊的內侍微微點頭,示意自己能夠站著,然後方道:“眼下江南一帶水患嚴重,聽聞不少百姓缺衣少食,妾身雖然隻是一介無用婦人,但卻願意進獻綿薄之力。”


    皇帝略感興趣的看向她,----居然不是來求情哭訴的?


    “妾身願將自己的嫁妝變賣,再換購成穀米和衣物,雖然物資寡薄不多,但也是妾身的一份心意。”玉儀語聲還算平穩,卻不敢抬眼往上看,“還望皇上恩準,莫要嫌棄妾身法子愚笨……”聲音越來越低,到底心裏還是沒有個譜兒。


    ----皇帝這種生物,萬一變了臉,可不是能夠聽自己講道理的。


    “你連嫁妝都不要了?”


    “是。”玉儀知道自己的小心思瞞不過,也不打算瞞,索性坦坦蕩蕩承認了,“妾身的夫君身處水患之地,令家人日夜懸心不已,國公爺現今病倒在床不能理事,且是因憂心所致。(..tw)”頓了頓,“妾身為羅家婦,為了羅家願意傾盡自己所有的能力,故而以些許綿薄之資,為夫君祈求福壽平安。”說到最後,聲音忍不住帶出一絲哽咽。


    皇帝聞言笑了,“你倒是坦誠。”


    玉儀雖然沒敢抬頭看人,但是一直豎著耳朵,聽這話不像是生氣或者反對,心下稍微放鬆了一些,屏住唿吸等皇帝底下的話。


    “這是好事,準了。”


    皇帝輕飄飄的一句話,卻讓玉儀如釋重負。


    “妾身……”玉儀心裏緊張萬分,卻不敢含混不清惹得皇帝不快,吸了吸氣,鼓起膽子道:“妾身還想求皇上給一個恩典。”


    “哦?”皇帝的聲音聽不出喜怒,悠悠道:“原來東西也不是白給的。”


    不過此時此刻,玉儀已經顧不上皇帝的心情,反正話都說出去了,吞吞吐吐更加不是一迴事,因此直了直腰身,“求皇上賞妾身一個‘義’字,準許設一個義捐箱。”


    ----上有羅家長輩的壓力,中間還有五夫人作梗,沒有這個‘義’字,自己的計劃就難以實施!倒不在別人捐的多少,隻是不動員大家捐錢的話,就無法形成輿論的力量,不能確保給羅熙年加分。


    再者三、五萬兩銀子不頂用,皇帝不會當一迴事,可是捐得太多,又有潛在給羅家招禍的因子。


    故而隻有眾人一起義累積,方才說得過去。


    “義捐箱?”皇帝越發來了興趣,問道:“這是……?”


    “皇上聖治,人心向善。”玉儀先拍了一句馬屁,然後迴道:“這天底下,心裏麵存了扶貧憐弱的人,必定不隻妾身一個。”


    皇帝笑道:“看來朕方才的話還得加上一句,嘴也很伶俐。”


    玉儀心裏有些惶恐,抬眼看了看,皇帝似乎沒有厭煩的意思,方才繼續說道:“妾身想過了,把義捐箱放在大街上熱鬧的地方,也不拘是銀子金子,但凡願意捐一衣一物的,甚至是一個燒餅、一碗米,那也都是一份善心。”


    滿殿明黃色裝飾的深深大殿裏,旁邊的博山爐飄著淡淡的輕煙,沉靜、安寧,卻有一種說不出威儀壓迫。


    玉儀的手攏在袖子裏,有些緊張的握了握。


    皇帝突然笑了笑,朝內侍道:“研墨,取絹布。”禦筆一揮,三下兩下寫出一個大大的“義”字,將比放在一邊等墨跡風幹。


    事情順利的不像話,玉儀簡直覺得像是在做夢一樣。


    “朕還給你一個恩典。”皇帝看了看旁邊的義字,眼神複雜而飄忽,繼而朝玉儀說道:“你拿著朕的字讓人描了,做成十麵錦旗,凡是在義捐中排在前十位的,朕都賞他們一個‘義’字!”


    ----玉儀驚呆了。[..tw超多好看小說]


    如果隻是自己捧個箱子去大街,且不說不合適,估計也沒人過來捐,但是有了皇帝親筆寫的“義”字,那就大不一樣。


    少不得會吸引一些人來,為名的、顯擺的、想討好皇帝的,多多少少總會有一個噱頭,收集個幾千兩應該不成問題。


    眼下皇帝居然給了自己特權,可以做十免錦旗,還頭十名的每人賞一麵,這不是明擺著的,讓大家擠破頭多捐一點嗎?


    或許到最後,自己那五萬兩銀子的嫁妝,反倒成了小頭。


    自己這是狐假虎威,借著皇帝的威儀、沾了皇帝的光,來給自己做麵子,給羅熙年做保障,----這才是真正的恩典!是皇帝賞的!


    玉儀不明白皇帝的念頭,隻知道這樣一來,即便羅熙年辦差不利,底下又鬧出流民暴亂的大事,但隻要有皇帝撐腰,那就鐵定什麽事兒都不會有!


    這比自己想象中的還要好,簡直堪稱完美!


    玉儀激動的不知道該說點什麽,怔了一瞬才想起來要謝恩,搭著內侍的手,緩緩跪了下去,情真意切叩謝道:“多謝舅公。”


    皇帝頓時“哈哈”一笑,說道:“看來這長輩可不是好當的啊。”虛抬了下手,“起來吧。”看了身邊的內侍一眼,“你跟著孔淑人走一趟,好生送她迴去。”


    玉儀再次福了福,方才由內侍攙扶著後退出了大殿。


    這邊皇帝緩緩斂了笑容,----自己剛登基沒幾年,就出了這種大範圍的天災,還因為某些臣子的貪墨,而導致了人禍!


    這可不是什麽光彩的事。


    古代常說皇帝乃上天之子,如果不是這個天子品德有問題,上天又怎麽會降下這樣的災禍?原本就還有些舊勢力不甘勢敗,這下又生出流言隱患。


    就算沒人敢說,背地裏腹誹是絕對少不了的。


    皇帝想想就覺得窩火,近日來心情一直都不大好。


    原本還在糾結要不要追糧,不追亂子壓不下去,追了卻是在打自己的臉,----那件事是掖不住的。隻是眼下要以大局為重,趕緊把南邊混亂的狀況平息,把處於暴露的流民安撫了,這才是頭等大事。


    義捐這種事,正好能給亂局蓋上一層遮羞布。


    五夫人請了羅家的族老們過來,一麵讓人去叫玉儀,結果卻被告知去了宮裏,讓她驚訝的說不出話。


    過了半晌,才得一聲輕笑,“她這是瘋了嗎?”


    國公府自然是在京城繁華區,離皇宮不會太遠,等了一個時辰左右,前麵探信兒的丫頭跑了迴來,“夫人,六夫人迴來了。”


    這就迴來了?沒鬧出什麽事吧?


    五夫人往院子外麵看了看,並沒有看到玉儀的身影,不由微微皺眉,責問道:“你沒跟她帶我的話嗎?”


    “奴、奴婢不敢。”那丫頭一臉惴惴,低頭道:“是宮裏的公公送六夫人迴來的。”


    “你說什麽?!”五夫人實在難以相信,連忙問道:“宮裏來人了?”


    “是。”丫頭點點頭,又道:“不過那位公公沒有久留,我看著人往六房去了,沒多會兒就出來了。”


    五夫人的臉色變了變,----雖然不知道宮裏發生了什麽事,但很明顯,對於自己那位弟妹來說,絕對不會是壞事。


    不然的話,怎麽可能有內侍親自送人迴府?


    轉了轉手上的戒指,吩咐道:“去,到六房那邊打探一下消息。”


    那丫頭去了沒多會便迴來,臉色畏懼,甚至都不敢靠的五夫人太近,頭越發的低了下去,“六房已經熱鬧開了,說是六夫人捐了自己的嫁妝,皇上賞了一個‘義’字,還要做成什麽箱子,到街上去讓別人捐呢。”


    “瘋了,瘋了!”五夫人念叨了兩聲,才突然意識到這樣說不妥,----義捐的事不僅走了明路,而且還得了皇帝的中肯和賞賜,誰還敢說半個“不”字?就是自己,隻怕也得跟著丟幾兩銀子進去。


    在黑暗中行走了漫漫幾年,方才看到一絲意外的火光,眼下就這麽瞬間被冷水澆滅了,----與其到最後終歸是失望,還不如一開始就不要給人希望。


    五夫人覺得一口氣上不來,心頭噎得難受,在羅家這幾年受得委屈、傷心、不甘還有無奈,通通一起湧上心頭。


    正巧另外一個丫頭進來,打探問道:“夫人,幾位老太爺問六夫人……”


    “滾!滾出去!”五夫人出奇的失了態,而不是平日裏那幅平淡從容的樣子,甚至手上還在發抖,淚花也溢出了眼角。


    屋裏的丫頭都嚇了一跳,一個近身服侍的大丫頭迅速攆了人,又對一個丫頭交待了幾句,讓她過去好生說話,把那一幫子除了年紀別無所長的老頭子送走。


    五夫人起身迴了裏屋,眼淚止不住的掉。


    分明樣樣兒都比人強,可是總是差了那麽一點點,以至於一步一步往下落,最後連個破落戶的女兒都不如。


    ----自己的命怎麽就這麽苦?


    可惜萬般不甘,最終也隻能化作一行清淚。


    有了皇帝的這塊金子招牌,事情變得容易極了。


    義捐箱才擺出沒多會兒,就有人探頭探腦的過來詢問,得知有禦賜旗子可得,跑來詢問的人就更多了。


    當天上午就有人過來義捐,再加上捐錢捐物都行,許多百姓也來湊個熱鬧,把家裏的舊衣物、舊棉被抱出來,一一作了登記。


    玉儀想過了,總不能讓捐了東西的人兩眼一抹黑,每個來捐東西的,不管多少貴賤都登記在冊,準備將來做一個義捐冊子,到時候人手發一份以作證明。


    這邊找了舅舅和容珮,正好他們兩人是翁婿關係,湊一塊兒辦事還能聯絡感情,主要是分派下麵的人,把銀子都換成能吃的糧食。


    光是在京城收購當然不成,得到附近的大米行,一家一家的商議對價,等到買好了還要找些壯漢,到時候一起護送去往南邊。


    關於這一點,玉儀還提了一個小小的建議。


    當初羅熙年去南邊的時候,帶了十來個錦衣衛過去,這些人的家人肯定也擔心自家子弟,便讓他們的兄長叔伯參與進來。


    如此一來,路上護送的頭目問題便解決了。


    總之外麵鬧得轟轟烈烈的,玉儀卻是插不上手,隻是躲在家裏安胎,隻是不斷的派人詢問情況,好讓自己能夠安心下來。


    段嬤嬤念佛道:“多虧皇上英明,可算替夫人省下不少銀子。”


    玉儀笑道:“是得謝謝皇上。”


    當初出了打算捐嫁妝以外,還打算再變賣一點房產,算在別人義捐的錢裏,好一起整出點陣勢來。


    誰知情況發生了變化,現今好些商鋪為了爭得前十名的名次,可勁兒的往裏頭砸銀子,才十天功夫就收到了小二十萬兩。


    這就好比現代社會裏,個人的力量總是有限的,但是趕上大企業大集團出手,動則幾百萬上千萬,隨便湊湊就是一大筆錢了。


    那些商戶大都是富得流油,好幾省都有各自的分店,為得就是爭這份兒虛榮,將來挑了旗子掛在店門口。


    ----榮耀還是其次,關鍵是官府的人會忌諱一點。


    誰會那麽瞎了眼,跟皇帝賜過東西的商戶過不去?


    由於商戶們的激烈競爭,還有官員們趕著給皇帝拍馬屁,每天義捐的人都不少,而且大多出手不凡。


    現如今,已經用不上羅家大出血了。


    玉儀又不傻,誰會嫌自己家錢多啊?能少捐,當然要少捐一點,還要留著,將來給明珠和肚子裏小家夥呢。


    隻是不知道這連個小家夥的爹,此時此刻怎麽樣了?


    段嬤嬤端了熱熱的茶過來,勸道:“如今外頭一片大好,夫人切莫再多操心,便是不心疼自己,也要心疼肚子的孩子。”為了討她開心,又笑,“等到老爺迴來,可就是一家四口人團聚了。”


    玉儀笑了笑,低頭道:“聽見沒?小家夥你也算一口人呢。”


    段嬤嬤聞言嗔道:“夫人又說胡話了。”


    胡話嗎?等某人迴了家,自己有一腔的胡話要跟他說,一直說到他不耐煩,一直說到他打瞌睡,一直……


    ----羅小六,你快迴來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金玉滿堂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薄慕顏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薄慕顏並收藏金玉滿堂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