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民百姓中盛傳,全長安最好吃的飯食就在晉昌坊,但是,這些流言對於勳貴們來說,依舊不值一曬。


    這不要緊,也沒有什麽好奇怪的,自古以來權貴們的生活就與百姓的生活是格格不入的。


    黔首們越是喜歡的東西,勳貴們就越是要避免沾染,免得沾染上一些黔首的習慣,讓別人笑話。


    黔首們喜歡的東西一般就像一陣風一樣,吹過去之後馬上就會消散,什麽都留不下。


    這一次似乎有一點不太一樣,關於晉昌坊的傳說越來越多,漸漸地就有很多人坐不住了。


    紀王李慎每日清晨如果不吃一碗清淡的蔥油麵,就感覺這一天裏都沒有什麽精神。


    對於吃麵,紀王李慎有著自己的理解,他覺得每日裏的第一鍋湯麵,是湯麵裏麵的精華。


    麵條洋洋灑灑的下鍋轉幾個圈,然後再精精抖抖的從鍋裏挑出來,趁熱倒上細支香蔥入油熬至蔥黃味香的澆頭,再撒上一些小蔥,用力的將麵條攪拌好。


    吃第一口的時候一定要張大嘴巴,筷子挑起來的麵條一定要足夠多,因為第一口,基本上就把這碗麵條價值的一多半吃下去了。


    第一口要隨便嚼幾下就吃下去,因為就要趁著蔥油香氣還在口中徘徊的時候,快速尋找到澆頭中不多的肉絲,將肉絲用麵條包裹住,再次快速的送進口中,此時,咬一口,肉香就會迸發出來,接著,鹹鮮的滋味就會再次出現,即便是因為有肉的關係,那種濃香也遠不及第一口。


    兩口麵條下肚之後,李慎對於剩下的麵條基本上已經失去了胃口,一般情況下會賞賜給貼身的宦官吃掉。


    他要留著胃口,繼續去品嚐細嫩,柔軟色如白玉的嫩豆腐。


    當然,也必須是第一鍋裏出來的第一勺才行,有時候大食堂裏的婦人們太蠢,掌握不好火候,會讓鍋底的嫩豆腐有一些焦糊味道。


    李慎在吃嫩豆腐的時候除過需要澆一些糖霜水外,再什麽都不需要。


    這種吃法是他自己發現的,因為他實在是不喜歡給白玉一般的嫩豆腐上添加黑乎乎的鹽菜跟醬醋,茱萸水。


    他認為這是暴殄天物,多次跟雲初談起此事,認為該用糖霜水的,而且必須是把糖霜熬成焦黃再加水熬製成的糖霜水,這樣有一股子濃烈的焦糖味道的嫩豆腐才是人間美味。


    結果,被雲初嚴詞拒絕,原因隻有一個,一碗嫩豆腐隻有兩文錢,而李慎用來熬製焦糖水的糖霜,至少要二十文錢。


    想到這裏,李慎就很是鬱悶,快速吃了五口嫩豆腐,就立刻轉移戰場去了包子區。


    雖然豕肉這個名稱早就被雲初改成了豬肉,叫法變了,內容不變,這一點騙不過李慎這種飽學之士,所以,盡管豕肉包子看起來好看,聞起來凝香,他還是不願意吃的,吃包子,他隻吃牛肉韭菜餡的。


    在大唐,私自宰殺耕牛是大罪,要被流放的。


    雲初這裏的牛肉來自於胡人,聽說是高原上一種黑黑的,毛長長的除過吃肉再無用處的牛。


    胡人們會在駱駝不夠的情況下用這種牛馱貨物,貨物抵達長安之後,這種牛就失去了作用,最終被人們吃掉。


    包子再好吃也隻吃三個,每餐隻吃一個八分飽,這是孫思邈給他製定的規矩,他已經堅持了二十幾年。


    吃完包子,一般剛好是太陽升起的好時候,也正好到了晉昌坊坊門大開的時候。


    不要問李慎是怎麽進來的,一個雍州牧就算再沒有權力,給自家從街市牆上開一個門的權力還有,再沒有權力,給晉昌坊開一個小門還是能做到的。


    他每日悄悄地從小門進來,再悄悄地從小門離開,雖然晉昌坊那個少年浴池掌櫃總是希望他能進到澡堂裏再感受一下,李慎總是嗤之以鼻,他家裏有更好的,伺候他洗澡的全是美人兒,不是這裏那些胳膊上一疙瘩,一疙瘩肌肉的半大小子。


    今天是進宮與皇兄共序兄弟之情的日子,他其實很想把自己在晉昌坊品嚐過的美食給兄長送一些,也請他好好地品嚐一下什麽叫做煙火味。


    隻可惜,他送去的食物兄長不敢吃,隻能是他吃兄長贈送的食物。


    想想兄長其實也不容易,最近就是因為要把武宮人升為昭儀的事情,再一次被褚遂良給駁迴了。


    李慎認為,兄長之所以在此時此刻招自己進宮,目的就是從自己這裏得到皇家的支持。


    李慎覺得褚遂良有些多此一舉,這本身就是皇宮內苑的事情,跟他這個大唐忠臣一個錢的關係都沒有。


    就算武宮人曾經伺候過父皇,現在,皇兄是皇帝,隻要皇兄不嫌棄,這就不算什麽事情,要知道父皇連年過四十歲的前隋蕭皇後都沒有放過,如今皇兄隻不過是要一個早就被父皇拋棄的女人,這真的不算什麽事啊。


    車馬進太極宮的時候,李慎就莫名其妙的覺得煩躁,如果不是皇兄招自己來,他一輩子都不想踏進這座幽深,濕熱且充滿血腥味的老舊宮殿。


    站在含元殿台階下等候的時候,李慎看到了一隻彩蝶在梔子樹上翩翩起舞,想要去捉,又站直了身子,讓自己的身形看起起挺拔一些。


    今日不用上朝,李治起床的時間晚了一些,武媚親自打開沉重的帷幕,打開窗戶讓朝陽照進幽深的大殿。


    李治瞅著沐浴在陽光中的身形臃腫的武媚,臉上浮現出一絲笑意,這個女人哪裏都好,就是太容易懷孕了。


    “啟稟陛下,紀王李慎求見。”


    聽了內侍的稟報,李治站起身,讓宮人伺候穿衣,等衣衫穿好了,就對武媚道:“你就等著做你的昭儀吧。”


    “紀王會答應嗎?”


    “他會的。”李治迴答一聲就離開了寢宮直奔含元殿。


    恭送皇帝離開,武媚就對一個宮女道:“春枝,你去含元殿給陛下與紀王送一些點心,陛下今日起來的遲,還沒有用膳。”


    宮人答應一聲,就匆匆的去準備了,她知道給皇帝跟紀王送膳食是假,聽他們說了些什麽才是最重要的。


    等她抵達含元殿的時候,發現皇帝與紀王交談的非常開心,隻是隻字不提娘娘晉升昭儀位份的事情,不過,見皇帝如此高興,想必已經談妥了吧。


    李慎愉快的接受了吃飯的邀請,還特意在皇帝之先,把宮人送來的飯菜挨個往自己的飯盤裏撿拾了一遍,然後,就狼吞虎咽的吃了下去。


    吃完之後擦擦嘴,就笑著對李治道:“皇兄,不是做弟弟的說您,就您用的這頓餐食,還比不過做弟弟的早上吃的餐食。”


    李治吃了一枚鵪鶉蛋鄙夷的道:“不如伱吃的,你剛才還吃的那麽貪婪。”


    李慎左右看看,發現隻有宮人跟宦官在,就笑嘻嘻的道:“皇兄賜食,做弟弟必須吃的香甜,這是禮,就像皇兄敬祖結束的時候,大口大口的啃冷豬肉,難道那東西就很美味嗎?”


    李治不置可否的哼了一聲道:“混賬,這能相比嗎?”


    “哈哈哈,弟弟知罪了,不過啊,我今日朝食是在晉昌坊吃的,皇兄不妨猜猜,晉昌坊的朝食共有多少種。”


    李治用筷子指指桌案上琳琅滿目的餐食道:“總不會豐盛過這裏吧。”


    李慎笑道:“臣弟剛才數過,皇兄麵前的朝食種類隻有一十六種,湯羹兩種,糕餅四種,共計二十二道。


    臣弟問過大飯堂的管事,晉昌坊大飯堂的朝食種類有六十八種之多,還有六種羹湯,二十道糕餅。”


    李治正在夾菜的手停了下來,眼神也同時變得陰冷,瞅著李慎道:“人間豪奢竟至於此了嗎?這是誰家的朝食竟然會如此的靡費?”


    李慎笑嗬嗬的道:“這些朝食屬於全長安人的,隻要你口袋裏有幾個錢,就能進去挑選自己喜歡的朝食吃。”


    聽到了李慎的解釋,李治陰冷的眼神逐漸變暖,淡淡的道:“原來是一家食肆啊,難道說你紀王府的廚子竟然比不上一家食肆的廚子嗎?


    如果你喜歡,盡可從那家食肆將廚子帶走,算是朕賞賜你的。”


    李慎笑道:“謝過皇兄賞賜,不過啊,臣弟可養不起那麽些個廚子。”


    李治愣了一下道:“多少?”


    李慎道:“如果連采買,跑路,灑掃的人全部算上,不少於五百人。”


    “五百人之多?”李治吃驚的差點把手裏的筷子丟掉,緩緩放下筷子道:“你說一座食肆僅僅是廚工,廚子,加起來就有五百人之多?”


    李慎不以為然的道:“吃飯的人也多啊,不知皇兄有沒有見過好幾千人一同進餐的模樣?”


    “好幾千人,還一同,這些人都是長安百姓嗎?”


    “這一點臣弟可以保證,全是長安百姓,還有不少的胡人,以及進京準備考試的士子,當然,商賈會更多一些,有些人幾乎每日都去那裏吃飯。


    皇兄有所不知,每日裏看到那些人進坊門之前,先朝巨凰施禮的樣子,臣弟的眼眶竟然都有些濕潤了。”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唐人的餐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孑與2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孑與2並收藏唐人的餐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