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這個東西隻要棉桃開始綻放,那麽,每日都會有棉桃綻放,直至棉桃開盡。


    兩萬六千畝的棉田進入了收獲季節,這就導致長安,萬年兩縣一下子變得忙碌起來。


    兩縣的官員,吏員都清楚,今年隻要把棉花事情處理好,那麽,兩縣就再無大事,因此,人人奮勇,個個爭先,一時間,長安城中到處都是晾曬的棉花,幾乎讓長安城變成了白地。


    於是,有詩人日:金秋玉立喜田豐,一片冰心自暖融,莫道花開如雪海,人間有我免寒窮。


    又有詩人日:銀光點染兆年豐,萬頃星搖似雪融。素裹群芳誰競暖,輕身入被萬事隆。


    因為棉花是雲初種的滿世界都是,所以,他不好作一首跟棉花有關的詩來吹捧自己。


    這讓長安人都覺得遺憾之餘,又欽佩大唐著名詩人雲初的高風亮節。


    就連李治都對雲初這一番低調行為表示滿意,覺得那一日在棉田跟雲初說的話,這個二百五還算是聽進去了。


    其實,隻有雲初自己清楚,滿大唐的詩人裏麵,就沒有寫過任何一首跟棉花有關的詩。


    李白沒有,杜甫沒有,王維沒有,孟浩然、皇甫苒、王昌齡、賀知章、王之渙、李頎、崔顥、顧況、元稹、劉長卿、岑參、邱為、高適這些人都沒有作過任何跟棉花有關的詩。


    沒有這些人的才學來打底,你讓他如何作出一首好的棉花詩來呢?


    自己作?開什麽玩笑,信不信溫柔看過雲初自己作的詩能笑得脫肛?


    所以,這個時候必須低調,且必須將低調進行到底。


    自從棉花收獲之後,劉仁軌的工作重心就從長安縣轉向給事中這個職位了。


    所以,關於棉紡織作坊的事情隻能由雲初來代行。


    雲初很不願意參與到軍品供應中來,因為這事做好了,就是大功勞,可是呢,事情做不好,又是潑天大罪過。


    而軍中的人最是難纏如果打了勝仗,你就算供應黑心棉給他們也是大功一件。


    如果他們把仗打敗了,就算你把最好的棉花,最好的寒衣給他們配備上,他們也會從你的冬裝上少了一枚扣子的事情,把戰敗的罪責推給你。


    而大唐朝廷,對於前線的將士最是寬容,在戰時,無論如何都不會怪罪他們的,隻會認同前方將士們的看法。


    就是因為你後勤供應的時候,在將士們的寒衣上少縫了一隻扣子,才導致兵敗的。


    然後,後勤的官員被砍頭,被罷官,被降職,甚至連累全家的事情也就自然而然的出現了。


    想想都覺得害怕,遙想東漢末年,曹操軍中缺糧,軍卒吃不飽飯,人心不穩,曹操麾下的糧草官死的多慘啊……曹操一句“借你人頭以安軍心“就真的把糧草官的人頭借走了,之後,再沒有還迴來。


    而大唐的這些名將,宿將們,跟曹操基本上是一路貨色,從李績開始一路下來,都喜歡借東西,而且都是借完不還的那種人。


    比借更可怕的是搶,棉花裏麵的棉籽都沒有剝除幹淨呢,長安十六衛的副將們就已經來了十一個。


    另外五個副將之所以沒有來,是因為來的是大將軍。


    棉紡工坊本來已經被定位為軍事單位,閑雜人等一旦靠近就會被砍頭,不看別的隻看守門的身著皮甲的軍卒,普通百姓看了你害怕,繞的遠遠的。


    可是,麵對十六衛的大將軍跟副將們,他們隻有挨馬鞭的份。


    兵部侍郎的愛子楊英,是一個嘴甜,慣會見風使舵的好手,當雲初看到他臉上有鞭子抽過的痕跡,還不止一條,還跌跌撞撞的往他在棉紡工坊的公廨裏跑。


    雲初第一時間就打開後窗,再縱身跳上高牆,從後牆位置上跳牆逃跑。


    李治最近神很好,因為經常要帶著巨熊溜達,所以也被太陽曬的有些黑了。


    人雖然黑了,但是,神卻是難得的好,所以,看起各地的奏疏的速度就很快,僅僅一個上午,就已經處理了大部分積壓的奏疏。


    午膳端上來的時候,李治的兩隻手都不曾安靜下來,右手拿著筷子喂自己,左手時不時地拿起餐桌上成塊的肉食,在清水裏涮一涮,再喂給巨熊吃,因為聽獸醫說,巨熊吃多了鹽會掉毛。


    以前的時候,李治每一餐都會剩下很多的飯食,現在不會了,每一次都能把端上來的飯菜吃的幹幹淨淨。


    宦官伺候李治洗漱,宮人給巨熊擦拭爪子跟嘴巴。


    就這這個時候,黃門稟報說,萬年縣縣令雲初叩闕。


    李治往嘴裏含一口溫水,咕嚕嚕的漱口後,把水吐掉,冷笑一聲道:“宣他進來。”


    不大功夫,雲初就跟在黃門身後匆匆進來了,


    向皇帝施禮後立刻道:“陛下救命啊。”


    李治笑道:“聯曾經聽流言說,雲卿曾經在突厥百萬軍中殺了一個七進七出,陣斬突厥悍將無數,怎麽,也有被人追殺的時候?〞


    雲初道:“陛下知道是流言,還拿流言來笑話微臣,不過把話說過來,如果是敵人,微臣自忖還有跨馬提槍上陣殺敵的勇氣。


    現如今來的是我大唐十六衛的兵馬,兩個公爺,三個侯爺,伯爵,子爵,男爵無數將我紡織作坊圍困的水泄不通,微臣隻好跳牆跑到陛下這裏來求救了。”


    李治皺眉道:“原先是怎麽安排的?”


    雲初拱手道:“先左武衛,接著是右驍衛,各自配發寒裝一萬,餘者,就要等到來年三月以後,才能陸續配發,且數量不多。”


    李治道:“既然已經擬定了章程,就按照章程執行就是了,來找聯又為何事?〞雲初苦笑一聲道:“十六衛的軍法已經蔓延到了棉紡織作坊,再不找陛下救命,微臣很可能會成為大唐第一個被軍法五馬分屍的文官。”


    對於雲初的誇大其詞,李治毫不在意,淡漠的道:“朕聽聞你與十六衛主將的交情不錯,想必不會被五馬分屍的吧?”


    雲初連連搖頭道:“這些人翻臉不認人,平日裏有酒有肉,自然以兄弟相稱,一旦牽涉到軍務,他們就變了一匹匹的餓狼,微臣這一百來斤,經不起撕扯。”


    李治把身子前傾瞅著雲初道:“你想讓朕怎麽幫你?〞


    雲初立刻道:“請陛下把劉縣令還給紡織作坊。〞


    李治忍不住笑道:“還真是死道友不死貧道,怎麽,你怕被那群人五馬分屍,就不擔心劉卿被那些人五馬分屍嗎?”


    雲初搖頭道:“別人,微臣信不過。”


    李治譏誚的道:“就像你非要在萬年縣憫孤院裏查出來一個貪官的舉動嗎?〞


    雲初偷偷看一眼皇帝低聲道:“微臣總覺得過微臣,別人見到憫孤院裏的那群弱小之人,就會忍不住欺負一下,而萬年縣這兩年對憫孤院的投入共計一千一百六十貫錢了,財帛動人心不說,而那些孤寡是最好被拿捏的。


    所以,微臣就想找出來一個貪官,狠狠地懲治一下,以做效尤。〞


    “繼續弄成白骨,再用鐵絲串起來交給大醫署的郎中們用來練習捏骨?”


    “無此,不足以震懾惡人。〞


    “雲初,你這樣當官不行啊,你是一縣之長,多考慮大事,少管一些瑣事,還要把眼光放得長遠一些,莫要為這些小事浪費光陰。


    如果,你誰都不信,你就不會有部下。


    雲初拱手道:“萬年縣不大,微臣能顧得過來,陛下治理天下的時候,考慮的是提高大唐潔能力能達到的最高的高度,微臣治理一縣,考慮的是提高大唐治理能力的最低高度。


    陛下可以明見萬裏,將目光,雄心放在一年,兩年,十年,乃至千秋萬代的上。


    微臣決不能明見萬裏,必須將目光放在當下,明日,後日,最多一年以後。


    否則,我大唐的治理就會出現一個空檔,這個空檔如果無人管理,就會為賊人所趁。”


    李治聽了雲初的奏對,竟然站起身,圍繞著雲初轉了一圈道:“還算有些見地,看來朕稱你為二百五,確實有些冤枉你了。


    劉仁軌不能迴去,你說說看,還有你看的上的人嗎?如果合適,朕就讓他替你去紡織作坊被五馬分屍。


    另外,朕覺得很奇怪紡織作坊明顯是一個可以讓你升官更快的好路徑,為何到了你這裏卻棄若敝履。〞


    雲初轉過頭瞅著連綿不絕的亭台樓道:“陛下忘記了,微臣此生最大的心願是給長安貼上金箔,長安府尹才是微臣此生最大的終極追求。


    人的一生說長不長,說短不短,沒有人能在這段壽命中把所有的事情都幹好。


    所以,微臣希望,以後依靠這座長安城來進史,進廟堂,進先賢祠。


    李治點點頭道:“也算是矢誌不渝吧,你年輕,朕也年輕,我們君臣有的是時間慢慢的相處。


    隻要你矢誌不渝,朕也願意給你這個機會。


    去吧,迴你的萬年縣衙朕會另外派人進入棉紡織作坊。


    雲初用期望的目光瞅著李治道:“不知陛下選派何人進入棉紡織作坊?“


    李治譏諷的道:“怎麽,又不願意撒手了?”


    雲初正色道:“啟稟陛下,棉紡織作坊目前看規模不大,但是到了明年,關中種植棉花的土地將會增加十倍不止,五年後,百萬畝棉田將會徹底改變關中種植桑麻的種植習慣。


    十年之後百姓身上的麻衣,將會被棉布所取代,如此龐大的一門營生,陛下要派遣一頭猛虎守著才好,如果沒有猛虎,也至少需要一頭獵犬來看門,如果派去一頭豬那可就糟糕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唐人的餐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孑與2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孑與2並收藏唐人的餐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