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初把郭待封贈送的四座金佛還給了他。


    郭待封看到金佛的時候,濃重的無力感讓他咬破了嘴唇,鮮血涔涔而下,張開手麵對大海咆哮的時候,兩隻手掌的掌心卻各自捏著一泡已經凝固的血。


    他帶著大軍找到錢了,當那些府兵們看到金光燦燦的佛像,沉重如山的銅塔的時候,他們歡唿,他們跳躍,他們讚頌自家將軍的英明。


    現在,啥都沒有了,銅塔被拆解後裝進了劉仁軌帶來的大船上,金佛,也被工匠們用厚厚的麻布包裹好,裝進了艨艟巨舟。


    目送巨舟遠去,郭待封無力的倒在鬆軟的沙灘上,他第一次發現,自己好像是一個一無是處的人。


    雲初自然沒有郭待封這樣的遺憾。


    他正在確定自己這個烏行道行軍總管的權力範圍,顧名思義,烏行道,就是烏骨城轄區道大行城轄區這一帶的地方統統歸他管轄。


    行軍總管的意思是,他不但可以管轄這裏的百姓,這裏的所有軍隊也統統歸他管轄。


    遼東道本就地廣人稀,再加上烏骨城,泊溝城這兩座城池早就被大唐軍隊搜刮的清潔溜溜,如果官府不管他們,他們就會凍死,餓死在這個嚴寒的冬天。


    高文是高藏皇族。


    而高藏這個皇帝如今正在被淵蓋蘇文當豬一樣的養在平壤,這就是高文這些人為什麽在背叛高句麗的時候沒有任何心理負擔的原因所在。


    當然,雲初也是通過這個方麵來勸解高文的,於是一個新的普世價值就慢慢的在高句麗成型了。


    ——我們不是背叛高句麗,我們隻想誅殺奸賊淵蓋蘇文,救出高藏王。


    雲初,溫柔,鍾馗自然是不會理睬這些高句麗人心理上細微的變化,他們現在隻想救人,救這些將要成為大唐子民的人。


    在這個時代裏,在戰爭前期都是以殺人為主,等到戰爭勝負已經很明顯,或者塵埃落定的時候,勝利一方要做的事情就一定是救民。


    斬盡殺絕?


    這是做不到的,而一片沒有人的土地,對於勝利者來說毫無價值。


    大唐的國策便是遷徙高句麗之民以充函塞。


    前期的殺戮是為了瓦解高句麗人的鬥誌,現在救援高句麗之民也是為了瓦解他們的鬥誌,消解他們心中濃濃的仇恨。


    意思就是利用高句麗的百姓,充實大唐本土人口不足的州縣。


    雖然仇恨這東西很難化解,但是,身為官府,本身就是很多人心中仇恨的焦點。


    所以,也就不怎麽在意,隻要你按時繳納賦稅,不把仇恨流於表麵,我還當你是我治下之民。


    烏骨城已經被拆成一片平地了,泊溝城也是如此,此時的兩座城垣上,隻有些孤魂野鬼一樣的高句麗人在廢墟上遊蕩,希望能找到一點禦寒的東西以及一點吃的。


    就在這個時候,高文帶著糧食,破舊的衣衫來了。


    他還是一身高句麗官員的打扮,來了之後,也不多說話,看到餓壞的人就給-一些吃的,看到快要凍死的人就生一堆火,把破衣服穿在他身上。


    慢慢的那些孤魂一樣遊蕩的高句麗人就如同羊群遇見了頭羊一樣,跟在他的身後。


    高文在烏骨城,泊溝城一帶轉悠了十七天,發現野外再也沒有流民的時候,就把他們帶迴了大行城。


    此時的大行城裏有很多空出來的房子,而這些空出來的房子大多是豪宅。


    豪宅原來的主人都是一群卑鄙的人,他們在大行城陷落之後,就第一時間懇求被迫當了唐人官員的高文大人把他們送走。


    他們帶著嬌妻美妾,帶著萬貫家財全跑了,隻留下他們這群沒錢的人還在大行城被唐人壓榨,欺負。


    高文大人準備讓這些災民住進那些漂亮的房子裏,這是不成的!


    沒有錯,當高文苦心孤詣的收攏流民,要把他們安置進那些豪宅的時候,遭遇了大行城原住民的阻攔。


    按照他們樸素的心態來看,那些有錢人全跑了,留下來的房子就該是屬於他們的,至於那些流民,隨便搭建幾個窩棚就可以了,沒必要住進好房子裏。


    在溫柔若有而無的推波助瀾下,在高文進退兩難,優柔寡斷下,流民與原住民的矛盾愈演愈烈。


    直到發生了一場大型鬥毆,死傷了百十人之後,唐人軍隊出現了,他們用棍棒製止了這一場鬥毆,就在所有人以為唐人要開始殺人的時候。


    那個年輕的唐人長史卻把鬥毆兩方的主要人物找出來,一頓棍棒下去之後,要他們在唐人給出的範圍內繼續商量出一個可行的方案出來。


    其一,流民一定要有房子住。


    其二,原住民的利益要考慮到,並體現出來。


    在流民跟原住民首領們拖著血淋淋的屁股依舊互不相讓的時候,高文站出來了。


    他準許原住民們住進以前那些富人的宅邸,隻是把一戶大宅分割成了若幹小宅子。


    那些搬進大宅的原住民的房子,必須讓給那些流民們居住。


    在得不到統一意見的基礎上,高文的一錘定音,毫無疑問成了解決問題的唯一可行的辦法。


    於是,一座原本隻有兩萬叁千人的大行城,在短時間內成了一座人口足足有五萬的遼東大城。


    有了居住的地方,接下來,就要解決這些人的吃飯問題。


    就連高文都沒有想到,那個年輕的定遠將軍居然在大行城開展了轟轟烈烈的以工代賑的官府行為。


    隻要城內那些沒有飯吃的人,願意去港口修建港口設施,建設倉儲等工作,唐人就提供糧食給他們,雖然不多,吃飽一個人還是沒有問題的


    而城內的那些原住民們則因為唐人給了他們很多軍品訂單,也忙的不可開交,沒辦法之下,他們也慢慢的開始雇傭那些流民給他們做工。


    大行城穩定的叁角形社會的雛形已經構成,這個以流民為基礎,以原住民為中端,以唐人為頂峰的叁角形,從目前來看,已經趨於穩定。


    而底層的流民原本與唐人不可化解的矛盾,現在已然演變成了底層流民與原住民之間的矛盾,原住民與唐人的矛盾同樣發生了可喜的變化。


    我們唐人將從占領者,屠殺者的身份轉換成調停者,公正者這個身份上來。


    接下來要做的就是讓流民們對這座城市產生感情,並且在有外敵的狀況下,可以與原住民,唐人擰成一股繩,一致對外,這樣,對於這座城池的歸化作業將會完成。


    “我相信這一天一定會到,隻是需要一定的時間。”


    聽了溫柔的一番敘述,雲初就瞅著鍾馗道:“我的港口弄得怎麽樣了?”


    鍾馗道:“陸地上的倉儲以及長臂起重設施的安裝已經在進行中,計劃中的四個碼頭,也正在填海中,因為是冬日,淺海出有冰,所以,施工進度不是很好,不過,在春日之後,相信會有一個好的結果。”


    聽了鍾馗的敘述之後,雲初就瞅著張東海跟王德發道:“約束好府兵,告訴他們,我們該拿的好處已經超額拿到了,既然我們的目標已經達成,希望在我們統轄大行城的這段時間裏,一定要守規矩,就當大行城乃是我大唐州府,事實上,它現在已經是我大唐的州府了。能做到嗎?”


    王德發笑嘻嘻的道:將軍不是發了兩次賞賜嗎,弟兄們手中有錢,自然不會胡鬧,花兩個錢就能解決的事情,用不著冒著挨軍棍的危險。


    在座的五個人都知曉王德發說的是啥,不過,這在軍中算不得什麽大事。


    隻要是你情我願的就好了。


    五個人中間,有四個人興致很好,唯有張東海一言不發。


    雲初道:“張都尉有什麽要說的沒有?”


    張東海抽抽鼻子道:“這些非我所長。”


    王德發得意的在張東海肩膀上拍一巴掌道:“我也不懂,不過,我們兄弟隻要相信將軍就好,班師迴朝的時候一定能滿載而歸。”


    張東海瞅著笑的跟一個傻子一般的王德發,隻好艱難地點點頭。


    雲初道:“以後大行城是要長期經營的,我在這裏給大家準備了不少的產業,家裏如果有信得過的人,就趕緊寫信讓他們跟著水師過來接手。”


    張東海打了一個哆嗦道:“將軍,我們要長期經營這裏嗎?”


    雲初笑道:那就要看朝廷的意願了,如果朝廷真的準備經營遼東四郡,那麽,大行城就會成為一處黃金寶地,所有遼東的產出,不論是黃金,還是獸皮,


    亦或是人參,草藥,想要進入長安,大行城就是最好的地方。


    更不要說這裏還有大唐叁十八萬兵馬等著補給呢,就算是什麽都不做,來來迴迴的從這些高句麗人身上收一點稅收,都能賺的足足的。


    而且,你們放心,這還是在不損害大唐利益的情況下,期間,還有很多對大唐有好處的地方。


    如果朝廷允許的話,還可以在這裏建立市舶司,如果後來的人不是那麽貪婪的話,這裏的歲入,應該會超過好多州郡,還能就近支援營州,監視營州,如果營州有事,不論是將大行城作為進攻的基地也好,還是撤退的道路也罷,都是極好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唐人的餐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孑與2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孑與2並收藏唐人的餐桌最新章節